03.06 萨达姆和卡扎菲为何不自杀?

伊藤英明


看了不少的文章很多都把萨达姆与卡扎菲与希特勒做对比,普遍认中东曾经的强人萨达姆与卡扎菲在生死问题上没有希特勒看的开,做不到不成功便成仁。为此异域边缘也说几句自己的观点:

先来看希特勒为何在战败后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一生,当年希特勒主动挑起战事是有着极大抱负的,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达到征服全球的目标,以此来证明日耳曼人的种族优越性。当然这些都是鼓舞士气的宣传手段,不过也可以看出希特勒庞大的野心,不过最终希特勒失败了,对于失败希特勒愿赌服输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再来看萨达姆与卡扎菲他们都是中东的政治强人,通过自己的强力统治维持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这里有必要说几句关于独裁的话题,对于萨达姆与卡扎菲的定位都是独裁者。独裁也属于一种国家治理体制,目前世界上也有不少这样的国家,不过要想过的安稳首先得和美国搞好关系成为盟友。否则萨达姆与卡扎菲的下场就是例子,这也说明独裁并不是打击萨达姆与卡扎菲的理由,真实情况是他们不听美国的指挥棒而已。

那么为何萨达姆与卡扎菲没有选择自杀来了此一生,而是在逃亡中被俘而最终被处死。着很大程度上是两个人对于自己的失败很不甘心,总想着只要活着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如果自杀了连这种可能性都不存在了,尤其是这两个人一生强悍即使到了英雄末路总还是留有一丝幻想。他们不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只是在联合国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员,只不过在一些政策上与美国发生了冲突,也许觉得他们还罪不至死。

他们当然愿意选择东躲西藏来避避风头,也许时间一长就可以躲过去,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必定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与西方曾经的诸多“老朋友”联系希望能躲过这一劫,不过西方可真的是不想再留他们了,因此他们没有选择自杀。


异域边缘


独裁者的内心往往是最恐惧死亡的,而且往往过于自信。卡扎菲和萨达姆都一样,即便在自己的政权被推翻后,内心还幻想着自己会东山再起。


2011年10月,卡扎菲在自己的家乡苏尔特城郊被反政府武装活捉后打死,我当时恰好就在利比亚。我事后特意去了卡扎菲被打死的现场,在现场找到了大量的卡扎菲遗物,基本上还原了卡扎菲被打死的前前后后细节,所以基本上也能素描出当时卡扎菲的心态。



卡扎菲其实在他死前两个月,即2011年8月的时候就已经丢掉了首都的黎波里,他最后2个月是东躲西藏,最后的落脚地苏尔特是他的出生地,这里的居民普遍支持这位暴君式的领袖。所以,卡扎菲的基本盘其实没有丢掉,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会觉得自己还有机会重新来一次。


卡扎菲被打死当天,他率领了一个庞大的皮卡车队从苏尔特冒险开了出来,然后就被北约的导弹锁定,然后就是击毁。卡扎菲当时没有死,他受了点轻伤,他随后躲进了附近的一个下水管道中。但很快,闻讯赶来的反政府武装把他揪了出来,一个情绪失控的年轻人用匕首捅进了他的菊花,这一刀最终致命。


研究卡扎菲的逃跑路线就会发现,他其实目的地很明确,从苏尔特出城穿过一条路就是沙漠,他就是想进入利比亚南部的沙漠隐蔽起来,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萨达姆也是同样的,他最后的被捕地点是提特尔特,这里是萨达姆的出生地。看来独裁者都有临终前跑回老家的做法。提克里特是伊拉克的逊尼派城市,萨达姆在这里的群众基础其实是非常雄厚的,如果真能隐蔽下来,萨达姆真有可能要东山再起。这绝不是玩笑话。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主要武装就是当年萨达姆留下的共和国卫队。


李明波论中东


卡扎菲其实在他死前两个月,即2011年8月的时候就已经丢掉了首都的黎波里,他最后2个月是东躲西藏,最后的落脚地苏尔特是他的出生地,这里的居民普遍支持这位暴君式的领袖。所以,卡扎菲的基本盘其实没有丢掉,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会觉得自己还有机会重新来一次。



卡扎菲被打死当天,他率领了一个庞大的皮卡车队从苏尔特冒险开了出来,然后就被北约的导弹锁定,然后就是击毁。卡扎菲当时没有死,他受了点轻伤,他随后躲进了附近的一个下水管道中。但很快,闻讯赶来的反政府武装把他揪了出来,一个情绪失控的年轻人用匕首捅进了他的菊花,这一刀最终致命。



作为利比亚人民的最高统治者,也曾独自裁了利比亚几十年,享尽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与荣华富贵,据说在被美国士兵抓获后,作为男人最尊严的地方,竟然被美国士兵使用子弹无情的打穿了过去。



对于美国人的残忍手段,卡扎菲是心里有数的,却为何不在美国士兵发现自己之时,一枪毙命留住自己的尊严呢?



萨达姆在逃亡的过程中,曾经组建了一支敢死队。在萨达姆心中,他们所向披靡,拥有着军人高尚的素质,因为他们能够竭尽全力的保护自己,尽他们做保镖的义务。



作为利比亚统治者,拥有着最高的权利与至上的荣耀,从一个小小的人物,用尽所有计谋才登上今天这个曾经梦寐以求的位子,钱财尽有。

出行的车队浩浩荡荡,往来的都是各国非常有身份的人,上辈子不知积了多少福才能拥有今生的富裕生活,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这些权与财。


a阿輝




萨达姆逃亡的过程中,身边带着个箱子。里面除了满满的美金之外,还有一面伊拉克国旗。带着钱,说明萨达姆还不想死;带着伊拉克国旗,说明萨达姆还妄想着有一天能够卷土重来。在逃亡期间,萨达姆还时不时的通过卡塔尔电视台发布录音讲话,告诉美国和伊拉克人民,他还没有死。萨达姆的几十万军队虽然被美军秋风扫落叶般迅速摧毁,但是他自己倒是战斗意志爆表,哪怕躲在地窖里,都不忘告诉他的臣民和敌人,我还会回来的!

但是上天没有给萨达姆体面回归的机会。2003年12月13日,众叛亲离的萨达姆在提特里克的一处隐秘居所里,被美军从地窖里纠了出来。萨达姆的反美意志一直是被人所津津乐道。这也许是萨达姆可以收获不少人追捧的原因。我们自古就有士可杀不可辱的精神遗传,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萨达姆如果在最后一刻自杀,是可以免遭受囚徒之辱的。像萨达姆这样曾经令万众俯首的君王人物,却为何宁愿承受牢狱之辱,也不愿意自杀保名节呢?

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就是伊斯兰教义禁止穆斯林自杀。但是个人认为这个理由其实是不够充分的。2010年12月,突尼斯青年布瓦吉吉为了抗议警察暴行,公然自焚,从而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阿拉伯之春。这说明,伊斯兰教义并不总是被穆斯林放在首位。在必要的时候,死亡所产生的意义是超越宗教的。但是萨达姆的情况就明显不一样,希望他一死了之的人太多了,包括美军,和他曾经镇压过的库尔德人、什叶派穆斯林以及和他有政治利益冲突的所有人。萨达姆自杀很容易,但是自杀了,不就遂了敌人的心愿了吗?自杀了,就没有机会在法庭上痛斥背叛者和敌人了,就没有机会上演被告者把主审者驳斥得哑口无言的戏码了。美国为了审判萨达姆,数次撤换主审法官,就是因为他们要么对萨达姆报以同情,要么辩论不过萨达姆。如果萨达姆自杀了,很可能会被西方媒体解读为畏罪自杀。萨达姆岂会遂了他们的心愿?而最终审判萨达姆有罪的庭审过程,竟然是不敢对外公开的,萨达姆被绞杀之前,对入侵者和叛徒仍然不吝斥责,算是萨达姆临死之前的最后一击。这些都可以看做是萨达姆坚持活下来的理由。

至于卡扎菲,他的死就LOW太多了。因为他确实比较LOW! 同样是躲在阴暗之处被纠出来,临死之前卡扎菲最后说的一句话却是,我像你们的父亲一样,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我对你们做了什么?这是乞怜。他的乞怜并没有换来苟活的机会,而是被当街射杀。就如同他在执政后期转变了外交态度,和西方重新和好却仍然没有被西方放过一样。卡扎菲为什么会落到比萨达姆更加凄惨的地步呢?在反美时代,他是利比亚人民的英雄,但是在这个位置上呆得太久了,逐渐变成了蛀虫,他自己的家族掌握了利比亚几乎所有利益通道,在经济危机的重压之下,这个英雄变成了利比亚民众眼中的蛀虫;而面对萨达姆政权的轰然倒塌,卡扎菲吓傻了,所以卡扎菲才一反常态的和西方重新修好,但是这样又使卡扎菲丧失了反美英雄的标签,让他在阿拉伯世界失去所有支持。可以这么说,卡扎菲其实相当的骑墙派,反美只是他占据权力顶峰的一个工具而已,一旦这个工具无法保护他的时候,就扔掉,换上一副亲西方的面孔。他当利比亚民众是傻的。这样一个机会主义者,你能妄想他有自杀成仁的勇气?远在中东的萨达姆被推翻就把他吓傻了,他能有勇气自杀吗?甚至于伊斯兰禁止穆斯林自杀的那条教义,卡扎菲也许到死都没有想到要拿来做遮羞布,因为凶手的子弹射出来的前一秒,他还在祈求能够活下去。如果他谨遵伊斯兰教义,在明知难逃一死的情况下,他应该淡然赴死,而不是乞怜。



归纳起来说,萨达姆不自杀,是因为他还想继续斗争。而卡扎菲没有自杀,是因为他贪生怕死。


独钓寒江


实际上,这两位想要自杀也没有那么容易。萨达姆本身是隐藏在老家提克里特的一处农家院的地洞里。美军的突然到达,让萨达姆出乎意料。

在萨达姆本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美军就已经俘虏了他。我们知道,一个人长期在那么狭小的只能勉强容纳一个人的一个小地洞里独自一个人生活,无论反应能力,还是思考能力,实际上都会严重下降。

虽然,萨达姆在数十个地洞里,几乎每天都换一个地洞隐藏。但是,长期这种躲避在地洞里的生活,让萨达姆本人无论头脑还是身体,都失去了活跃度,变得木讷。

而且有报道称,萨达姆说,自己在地洞里被美军士兵用某种气体麻醉,因此失去了知觉。也就是说,萨达姆本人实际上对外界发生了什么,都是一无所知的。美军突然发现地道入口,随后发射了某种麻醉武器。

才轻易的将萨达姆从地洞里拖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下,萨达姆本人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而卡扎菲的被俘,更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卡扎菲的车队在逃亡途中,遭到北约战机轰炸,随后,利比亚武装组织就向车队发动攻击。

卡扎菲和保镖隐藏在路边抵抗,很快利比亚武装组织就钻地下水道,打死了卡扎菲的保镖。将幸存的人员,包括已经负伤的卡扎菲一起俘虏。在那种几米距离,十几米距离混战当中,卡扎菲也是力尽被俘。


深度军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独裁者垃圾的一面。

世界历史上的独裁者,无论萨达姆、卡扎菲、齐奥塞斯库、米洛舍维奇、墨索里尼之流,有机会自杀却没有自杀。

很简单,这些人无论打着多么冠冕堂皇的旗号,说白了都是为了自己或者自己家族的利益。

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生活起居,轻松看出他们的真实目的,没有一个不是极为奢侈,甚至荒淫无限的。

以卡扎菲为例,身边的处女保镖其实都是内宠,人数众多,包括白人和黄种人。

卡扎菲杀人无数,对于政敌一律残杀,甚至让黑人雇佣军去鸡奸政敌。

这样一个人,最终被人拖着游街,用鞋子抽脸,用硬物插肛门,甚至连死了还被鞭尸。

当时但完全有机会自杀,或者和敌人拼一下被打死。

至于萨达姆也是一样,他能用毒气弹屠杀数千库尔德平民,轮到自己的时候却哀求美国大兵饶命。

而萨达姆即便垮台了,他的女儿仍然可以享受在海外的大量资产。仅仅胡乱丢在巴格达民房里面的萨达姆私人现钞,就有十亿美元。

为什么会这么选择?

很简单。

在这些家伙的严重,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任何的荣华富贵和权力,都要活着才能享用。

所以,任何东西都可以失去,自己的命不能失去。

中国有句俗语:富人惜命。

正是因为富人拥有的东西多,他才怕死,怕失去。。那么这些独裁者享有一个国家,自然就更怕死了。

一旦命没有了,一切都完了,所以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能死。

卡扎菲、萨达姆被俘的时候,说的同一句话都是:我愿意谈判。

也就是他们还希望通过谈判,而活命。

这么多独裁者中,只有一个例外,就是希特勒。

希特勒其实和拉登是一路人,他们是所谓极端分子,前者愿意为了极端民族主义思想送命,后者愿意为了极端宗教思想送命。

对于他们来说,荣华富贵并没有意义。

拉登是有几亿美元的富豪,自己在沙特的家里连空调都不安装,哪怕夏天气温40度一行。那么有钱,家里唯一的现代化财产就是汽车和烧饭的煤气炉。

而希特勒一生生活简单,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不吃荤,不搞女人不敛财不抓权。

在这两人的眼中,权力只是实现他们理想主义的一种方式,比如希特勒认为自己是为了日耳曼民族的复兴而奋斗。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他愿意随时牺牲自己。

那么,既然是为了别人,为了理想,而不是为了自己,他们自然不怕死。

希特勒有句名言:比起再一次投降,我宁可吞枪自尽!如果日耳曼民族不能强大到保持自己的生存,那么根据自然法则,它就应该灭亡!


萨沙


萨达姆和卡扎菲的人生轨迹非常相同。失败以后,他们都没有选择自杀,而是躲到家乡去了。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把人生的最后一站,放在家乡呢?

(萨达姆旧照)

我们先来看看,萨达姆和卡扎菲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出生类似,成长轨迹也大致一样。

俩人都出生于农民家庭,都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但卑微的出生,并没有禁锢他们那颗不甘寂寞的心灵。靠着灵活的头脑和坚韧的意志,两人都抓住了历史机遇,通过政变,一步步地攀上了国内政坛巅峰,成为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

他们执政历程和统治风格,同样特色鲜明。

萨达姆统治伊拉克24年,而卡扎菲在位更是长达42载。他们都被国内民众认为是独裁者,在面对不同政见者和反政府组织时,都无一例外地动用国家机器,高举镇压大旗,甚至不惜制造流血事件,伤害平民百姓,背负历史骂名。

但他们同时都能利用石油换来的收入,改善民众生活,让国民享受免费医疗和教育,提高百姓幸福指数。他们重视发展经济和装备军队,让伊拉克和利比亚,一跃成为中东及非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最让人们刮目相看的是,他俩都不畏强权,敢于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说“不”。

萨达姆被誉为“反美斗士”,而卡扎菲则是“非洲雄狮”。在他们权利巅峰时期,几乎都同样自我膨胀,目空一切,急于做阿拉伯世界的老大,热衷于擎起反美大旗,摆脱西方的束缚和控制。

当然,结局也一样。

(卡扎菲旧照)

在美国和西方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俩人号称拥有战力爆表的百万部队都不堪一击,瞬间溃败。

萨达姆只抵抗了不到20天就狼狈逃窜,四处躲藏。卡扎菲也在北约和国内反政府武装的双重打击下,狼狈下台,最终成了“过街老鼠”,众矢之的。

就连俩人藏匿的最终地点,也都惊人的相似。萨达姆屈身在一家农舍的地洞里,卡扎菲则隐匿在下水管道中。萨达姆在经过长达数年的审判后,被美国人送上了绞架。卡扎菲被“过渡委”士兵抓获,受尽屈辱后,被自己的黄金手枪当场打死,还暴尸数日,供人参观。最终魂归沙漠,连葬身之所都鲜为人知。

他们还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宁愿被捕,都不自杀。

是他们没有自杀的条件吗?并不是。

在逃亡的日子里,萨达姆和卡扎菲随时都是枪不离身。拿起武器,对准脑袋,扣响扳机,不过数秒时间,就能结束自己的生命。当然,萨达姆在被关押期间,确实是没有自杀机会的。

是他们没有自杀的勇气吗?也不是。

萨达姆和卡扎菲都是在血雨腥风里摸爬滚打数十年,通过流血政变走上历史舞台的。

(萨达姆和卡扎菲)

萨达姆一生遭遇的刺杀无数,自称“提防了一辈子的暗杀”。22岁时就因参与刺杀时任伊拉克总理卡塞姆而腿部中枪,差点死于非命。在坐上总统宝座后,美国中情局和以色列的摩萨德都曾绞尽脑汁,想要取他的项上人头,都被他轻描淡写地化解。

卡扎菲同样危机四伏,光是英国军情六处,就曾矢志不渝地对他发动了6次暗杀。因此,自杀对于这俩人来说,并不陌生,也不困难。

是他们贪念权力、财富和美女吗?好像也不是。

俩人统治时间很长,充分享受了权力带来的满足和欢愉,由此给自己和家族攫取的财富超乎想象。

即使在仓皇出逃时,俩人随身也携带了巨额现金。萨达姆的箱子里被搜出75万美金,卡扎菲垮台后还拥有价值80亿美金的黄金,怀揣着他心爱的黄金手枪。

至于女人,俩人更是美女环侍,从来不缺,卡扎菲甚至还拥有一支近40人的美女保镖队。

(美伊战争)

那么,萨达姆和卡扎菲为何不选择自杀呢?

其一,俩人都是非常强硬和自信的人。

自从下定决心和美国开撕那天起,萨达姆和卡扎菲就断绝了自己的一切退路,决心和美国及西方死磕到底,从没想过低头妥协。

卡扎菲不但对美国在利比亚周边的军演以牙还牙,还敢于包庇洛克比空难嫌犯。并在嫌犯释放后,亲自到机场迎接。即便在被赶下台时,卡扎菲还曾发表谈话说:“我不会离开这片土地。我要像烈士一样死在这儿。我将永远不屈不挠。卡扎菲永远是革命领袖。”

萨达姆在美伊战争开始时,就没有打算过离开伊拉克。即使在他的两个儿子被打死,他的统治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下,他也从未动摇过战斗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其二,俩人都认为还有机会卷土重来。

萨达姆和卡扎菲逃亡期间,在随身携带的物品中,除了武器和美金外,还发现了话筒和各自的国旗。

话筒是用来向他的支持者发表讲话,鼓舞气势的。带着国旗,至少说明俩人还幻想着卷土重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重新回到总统的王座。

而且,俩人无一意外的选择了藏匿在自己的老家。

为什么选择家乡呢?除了安全因素外,另外一点,就是老家的支持者众多,还可以在家乡人的拥趸下,集结旧部,东山再起。

当然,俩人最终的死也极具寓意。萨达姆在伊斯兰神圣的节日宰牲节被执行了绞刑。而“沙漠之子”卡扎菲死后被葬在了不为人知的沙漠深处,重新回到了沙漠的怀抱里。

(参考资料:《沙漠枭雄萨达姆和他的王国》《卡扎菲传奇》)


张生全精彩历史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恐怕你要问他们本人最好,不过按照历史经验来说,那些天天强硬,喊着要跟对手干的,并且鼓动别人替自己去卖命送死的人,往往自己就怕死。

如二战时期的日本神风敢死队,日本军国主义的高层天天鼓动年轻人“为国献身”,送出了几万条鲜活的生命,让他们开着飞机去撞盟军的军舰,打动自杀式攻击。结果战败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自己都怕死。

所以萨达姆和卡扎菲不自杀我也不感到意外。

卡扎菲没有经历过多少生死考验,而萨达姆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参加了阿拉伯复兴运动,当时还是年轻人的他参与了一场刺杀政府高层的行动,在行动败露后,他中了枪,独自逃离了巴格达。为了活命,他一个人穿越了大沙漠,到达了埃及才捡回了一条命。

早年的萨达姆是非常激进的,那个时候的他应该是不怕死的,如果是年轻时候的萨达姆遇到03年的哪种情况,应该会自杀,但是老年的萨达姆就不会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生活的太好了,当然,卡扎菲也是如此。


我个人的观点,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过多了,原先的锐气都消散了,自然就“珍爱生命”起来,自然就不愿意自杀,总是想着能活下来。

老萨和老卡的奢靡生活

老萨和老卡当了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都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

在老萨执政伊拉克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利用职权大肆敛财,家族聚集了数百亿美元的财富,萨达姆有多奢华呢?比如,他喜欢豪车,老萨经常用一辆复古式的豪华轿车,车上只有两个座位,是按照阿拉伯皇室用车的标准量身打造的。全车用的是纯金,用去了数千公斤的金子。他在全国有几十个行宫,每个行宫都放置了豪车,并且装修豪华,甚至用黄金来做洗手间用的洗漱台、马桶。老萨喜欢枪支,很多他用的枪支也是纯金打造,同时还先后公开娶了五个老婆,还有一些没有公开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卡扎菲的奢华生活则离不开他的众多的女人和女保镖团队,其成员个个漂亮且深受非凡,是他斥巨资所打造。

和老萨一样,老卡也有着大量的豪宅,其住宅的奢侈和宫殿毫无两样,他用的车也是世界上最为高级的车,一般是德国产的防弹车,家具多是意大利进口,再铺上了高级的羊毛毯。老卡一人就掌握着国家一百四十多吨的黄金,价值80亿美元,其家人也跟着一起过着豪华的生活。

而老萨和老卡所在的国家在他们手上并不富裕,要供养他们过着奢侈的生活,老百姓的负担可见有多重了。

虽然他们平时反美叫的很厉害,但是一旦被俘的时候都很怂,都想用投降来保存自己的姓名,不顾自己的尊严。

可以说一个人如果好日子过多了过惯了,或许以前是不怕死的,但是之后就会怕死了。因为穷困的时候觉得人生没啥好的地方,也没啥快乐,而过惯了奢侈的生活才会觉得人生太美好,所以太过于留恋,也就不想死了把。


老威观史


坦白而言,"巴比伦雄狮"和"万王之王"无论是在政治抱负、军事野心、个人才能等方面,与希特勒相比都有着天差地别!

笔者个人认为:萨达姆和卡扎菲充其量只是趁乱世之机满足自己独裁私欲的投机者;而希特勒的军政抱负和野心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色彩。尽管这是一条错误的不归路,但却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希特勒让所有日耳曼人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骄傲。

他曾是父母双亡后流落在维也纳街头的业余画家、一战中获得过铁十字勋章的上等兵、阴差阳错潜入德国工人党的眼线……但他更是一手将德国从一战阵痛中拖出的元首、让欧洲颤抖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缔造者,同样也是将德国推向深渊的罪魁祸首……

萨达姆、卡扎菲、希特勒都曾是一国之首,但为何在自己的统治行将就木之际,只有希特勒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自杀?原因其实很简单:相比前两人,希特勒早就将自己的命运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命运视为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但萨达姆和卡扎菲不是,他们担心自己多年积攒起来的巨额财富旁落他人之手、不甘心翻云覆雨的权利就此结束!在物质利欲的促使下,他们必须想方设法的抓住每一根稻草,然后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当然,我们不能说希特勒就没有物质的需要,这是片面的!但他相比萨达姆和卡扎菲的优点在于,希特勒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主义者,尽管极端;萨达姆和卡扎菲或许也有高呼民族口号的时候,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那只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尽管希特勒的后半生一直都站在绝大部分人无法企及的巅峰,但他也是孤独的!他近乎疯狂的陷于自己的政治理想:疏远家人、无儿无女、没有朋友……或许他给自己的命运只设定了两种可能:要么同帝国崛起、要么同帝国毁灭!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因为希特勒是思想家,而卡扎菲和萨达姆只是具备信念的信徒。

希特勒这个人受哲学影响特别重,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大独裁者和爱国主义者,而是拥有政治智慧与哲学修养的人物,早年更接受过艺术相关教育,具有精神化的审美感性。

所以相比于胡天胡地的卡扎菲和穷凶极奢的萨达姆,希特勒的个人情操和精神世界要丰满的多,也容易感触的多。

要知道推进希特勒的可是一个民族的脱困与崛起。他的政治生命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些萧条的民不聊生时间里。属于真正的民主运动的开端,在这个时间里无论是资本家还是无产阶级都将自己的自由事业推进了一大步。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虎头蛇尾,人民流尽了血,但欧洲大陆最后一点封建和贵族势力也遭受到严重的打击。所以一战以后成了欧洲政治运动的高峰时代,无论是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还是法国的罢工,全欧洲的工业国家都出现了这种基于民权解放的思潮。

再加上不景气的经济和外国的欺压制裁,德国人的生活可谓是从一战之前的昂扬得志变成了街边的落水狗。希特勒正是借着这种民族的义愤填膺的民怨上台,通过革除弊病让德国焕发活力,又通过政治手腕完成了对东欧的蚕食,最后才是发动战争让德国完成快速的崛起。

然而希特勒是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却不是个合格的军事战略家。过度膨胀的独裁主义也让他越陷越深,最终导致了德国的失败。过度宣扬极权和过度制造不合时宜的极端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是他执政最大的问题。

至于说希特勒的战争胜负,这个最好不进行妄断,毕竟我们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是打不动了,不是各国不想继续打,很多矛盾都没有得到解决,战后又分赃不均,这才是二战的导火索,将“战争狂魔”让希特勒独自背负实在是片面。

正因为希特勒是这样一个有作为、有理想、有抱负且感性、哲理、激昂的时代人物,所以他很自觉的将自己摆在了一位“挑战者”和“牺牲者”的角色上,所以其一贯的行为中都带有偏执性的自我毁灭倾向。

例如希特勒曾经说过的一些话,很深的蕴含了这些倾向:

“我们已经设定了一个目标,并将为之努力奋斗,直到死亡!”

“如果日尔曼民族不在强大到可以浴血保卫它自己的存在的话,它就应当亡。”

“我们需要的是和平,我们需要的是献身於我们的事业。”

“如果我的民族在这场实验中失败了,我将不会为之哭泣,是他们自找了这样的结局。”

“如果有人说:你做梦吧!我只能回答他说:你这个笨蛋,如果我不是一个梦想者的话,我们今天会在 哪里呢?我一直相信德国,你说我是一个做梦者;我一直坚信帝国的崛起,你说我是个傻子;我一直相信我能重新夺回权利,你说我疯了 ;我一直坚信贫穷会有尽头,你说那是乌托邦。谁是对的?你还是我?!我是对的,我一直会是!”

所以希特勒自杀了,他的梦想他的事业他的民族他的信念在最后的关头已经崩溃,他作为元首的意义已经失去,唯有像历史上的圣徒那样,去践行一条消灭肉体而精神成圣的道路,从形而上学的角度上将自己铭刻。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圣徒化、仪式化的结局,才让纳粹的法西斯思想得以化为后世的人间毒药,永不磨灭。倘若哪天火起,我毫不怀疑德国人会重新捡起希特勒的思想,将之奉为圣经。

所以,这就是希特勒自杀的意义,他的道路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来完成耶稣基督未竟的事业”,这不是萨达姆和卡扎菲能比拟的。

后两者虽然也制造了一场革命,却远不及希特勒的精神境界,更缺乏那种哲学式的灵悟与真正思想家化灵魂纠葛,哪怕是反动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