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廣東除了深圳廣州,你覺得哪座城市最有發展的前景?

惜橙圓


不用說,除了深圳和廣州,最有發展前景的只能是佛山和東莞了。


2017年,廣東省GDP89879億元。嶺南雙子星深圳和廣州GDP分別是22438億元和21503億元,合計43941億元,佔全省經濟比重為48.9%。

同年,佛山和東莞GDP分別是9550億元和7582億元,排在全省第三,第四名。這兩座城和深圳、廣州有明顯的差距。同時,後面的惠州、中山和佛山、東莞的差距有有點大。因此,佛山和東莞就像三明治的中間夾層。

佛山和東莞分別位於珠江西岸和東岸,同時分別臨近廣州和深圳兩座超級大都市。佛山的家電、工業機器人,東莞的電子科技已經形成了產業鏈,規模經濟效應顯著,在全國乃至全球產生了巨大競爭力。

比如佛擁有美的、格蘭仕、萬和等家電企業總部,佛山生產的家電在全國市場佔有率已經排名第一。東莞的電子科技產業在全球頗有競爭力,華為終端、OPPO和VIVO等幾家智能設備巨頭都落戶東莞,帶動了一大批電子零部件企業落戶。


在工業化進程中的中國,製造業是經濟發展壯大的立足之本。上海、深圳、廣州能夠躋身一線城市除了龐大的人口和城市面積,製造業實力起了很大作用。上海的汽車、鋼鐵、化工、造船,深圳的智能設備、互聯網科技,廣州的汽車、服飾、五金,均是在我國極有競爭力的產業。


因此,佛山和東莞擁有獨特切強大的製造業產業,足以保證它們成為廣東極有競爭力很強的城市,雖然不能使他們和深圳和廣州平起平坐,但足以有力量擊敗惠州、中山、珠海等挑戰者。


財經知識局


我有大學同學就是廣東的,在宿舍沒事就會聊聊關於廣東的事情!因為平時都是從新聞上了解廣東,但是聽朋友說起來還是有了另一番的認識,下面就來說說我覺得廣東除了這兩個城市外其他的最有前景的城市是哪個吧!


我同學是湛江人,他覺得發展前景汕頭比較好點,湛江這幾年發展也算挺不錯的,城市基建也在不斷升級,而且引進了石化,紙業等大企業,下面廉江小家電也有好幾百家,只要湛江走對了路,也會慢慢追上來的!不過我通過新聞上面的報道也能覺察出汕頭確實發展的前景會很好!


前些年揭陽發展有點起色,但很快又被汕頭超過了,其中原因大家明白。汕頭底蘊擺在那,這並不是揭陽靠一時的發展就能超越的。 我更希望潮汕三市不要相互詆譭,應該團結協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我覺得是汕頭和湛江,這兩個城市前些天提出要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既然粵中由廣州和深圳帶動發展,那麼就應該在廣東的東西部設定一個能夠帶動周圍城市發展的城市。我認為廣東省政府以後會更加註重發展廣東的東西部,以至於全省能夠均衡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穩居全國第一經濟大省!


一顆愛你的心


那麼大粵之地,除了廣深,誰欲爭鋒?這個話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爭論,其原因是如果以GDP作為依據,那麼所得結論並不客觀,大家都知道GDP是什麼,這裡不在贅述了。拋開GDP,縱觀廣東21個地級市,54個市轄區、23個縣級市、41個縣、3個自治縣,不難看出,各有千秋。有些地方經濟好,有些地方環境好,有些地方位置好,其實,這些就是整個廣東的發展潛力!

題歸正轉,綜合分析得出:緊隨廣深後的城市應是東莞,世界級的製造名城,毗鄰深圳,又有非常好的經濟基礎,發展潛力巨大名副其實。如果再要問下一個,個人認為是惠州,絕佳的地理位置和基礎建設,可謂後起之秀。還要再排的話依次為:珠海,中山,佛山,之後才是汕頭,潮汕,清遠,韶關,茂名,揭陽,梅州......,這並非排名,但確實實實在在的差異。

地區發展的差異源於太多太多的原因,但萬變不離其宗,首先,國家給予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其次,地理位置(至少周邊應有一線或超一線城市,港澳臺最佳),最好是濱海城市。再者就是交通,地鐵,軌道,國道,高速,船舶,機場的覆蓋程度,具備了這個,也算軟實力,今天沒發展,不代表明天不發展。


人在深圳


廣東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強省,擁有廣州和深圳兩個一線城市,它們的GDP都超過2萬億,遙遙領先省內其它城市,那麼除了廣州和深圳,哪些城市有前景?

其實說到前景,廣東21個省下轄的經濟都在向前發展,每個城市都有前景,只是發展潛力大小的問題,小編最看好的是東莞。

東莞面積其實不大,只有2465平方公里,但它的地理位置卻是十分的優越,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岸,與廣州和深圳兩個一線城市接壤,能夠接收來自深圳、廣州的產業外溢,可謂左右逢源,這幾年東莞都被評為新一線城市。

東莞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非常強大,聚集了各類品牌的代工企業,是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製造業城市,為“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2018年東莞的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1.3萬億,位居全國前列,而且連續3年位列“中國外貿百強城市”第三。


號稱“世界工廠”的東莞,它的人口吸引力非常的強,比肩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人口吸引力越強的城市,間接反映出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活力,東莞是全國五個非戶籍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它的非戶籍人口比廣州還要高。

這幾年東莞經濟轉型也做的非常好,截止2018年,東莞擁有579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上僅次於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比天津、重慶、蘇州、南京、成都、武漢、杭州等強市還要多。東莞的高端製造業蓬勃發展,比如智能手機產業發達,華為、OPPO、vivo等一批東莞製造和東莞品牌嶄露頭角,並逐漸發展為龍頭企。因此小編認為東莞是除了廣州和深圳之後最有發展前景的城市。



當然,除了東莞之外,佛山的發展潛力也不俗,今年它將躋身“萬億俱樂部”;近年來被定位為廣東省域副中心的湛江、珠海和汕頭,它們的發展前景也是很好的……


錦繡中源


廣州深圳前景不錯。

上海人均產值12.46萬 ,北京人均產值12.89萬 3.深圳人均產值20.44萬 4.廣州2人均產值15.31萬

上海人均產值只有深圳的60%和廣州的81%,

(用腦子想想:人均工資=人均產值一人均生產成本一人均企業留存利潤一人均企業納稅)

人均產值越高,真實人均工資就越高

深圳廣州真實人均收入一線城市中排第一第二,看完真實人均收入再來看房價

國家統計局公佈:

2018年7月新房均價: 北京50944元/平,上海53698元/平,深圳55993元/平,廣州17155元/平

房租:北京9000+,上海8000+,深圳7000+廣州3000+,

上海北京真實人均收入排第三四但房價排第一二

特別是廣州房產價格一線墊底。

廣州房價低的原因是逆中心化發展。大力發展郊區地鐵,很多人口稠密的老城區沒有地鐵但遠郊卻先通上了地鐵。

(普及一下廣州城市發展重點一廣州的東進政策: 廣州為與深圳經濟上互連互通正大力城市東拓,其中深圳希望需借力廣州的物流優勢及資源優勢,目前深圳人看大病喜歡到廣州名醫院,廣州希望能借力深圳科技創新力量製造升級。廣州與深圳兩個一線城市僅相距110公里,一旦廣州東拓與深圳物理距離縮小至70公里,將實現廣深優勢資源互補,形成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頂級灣區經濟帶。目前正在施工的穗莞深輕軌已即將通車,每2分鐘一班,明年開始深圳機場到廣州白雲機場僅40分鐘,實現真正的互連互通。居住在廣州最東部的居民到深圳僅需半小時。)

未來廣州東部的房價在互連互通效應下將向深圳看齊。



由於評論區有人質疑廣州房價均價17000的真實性,提供2018年7月廣州二手樓盤成交價格表。不信者可以挑其中的數據進行核對,如有不實請指出求證。


粵港澳大灣區數據庫


#畢業旅行啦##了不起的廣州#@頭條旅遊 @頭條本地通 @頭條城市圈

東莞、佛山其實都不錯。

先簡單說下佛山。

佛山的GDP目前是高於東莞的,在當前的增幅下,2020年預計也將領先東莞。同時目前城市都比較注重RD經費投入,兩個城市投入經費佔比相當,2.8-2.9%,佛山絕對值相對領先些。

另外重點看看旅遊業的規劃。

佛山重點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臨時文化街區復興、鄉村記憶工程三個方面進行打造。

加強粵劇、醒獅、石灣陶藝、剪紙、木版年畫、香雲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繼承。

推進祖廟—東華里、梁園、南風古灶等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完成仁壽寺擴建、祖廟功能及景觀提升、蓮升片區改造、石灣陶醉文化街區建設、康有為故居及周邊環境提升,彰顯佛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文化活力。

完成西樵松塘村、杏壇逢簡村、蘆苞長歧村等30個特色古村落的活化工作。

佛山市歷史文化街區目錄

禪城區(8處):品字街歷史文化街區、梁園歷史文化街區、蓮花南歷史文化街區、任圍歷史文化街區、祖廟—東華里歷史文化街區、新安街歷史文化街區、霍氏古祠歷史文化街區、南風古灶歷史文化街區。

南海區(3處):小塘黎邊歷史文化街區、煙橋歷史文化街區、西樵白雲洞歷史文化街區。

順德區(9處):碧江村心街歷史文化街區、碧江泰興街歷史文化街區、逢簡塘頭街歷史文化街區、逢簡村根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昌教黎式家廟歷史文化街區、石龍里歷史文化街區、大良舊城歷史文化街區、沙滘西村低地歷史文化街區、沙滘牧伯裡歷史文化街區。


我們再看看東莞。



東莞旅遊業規劃。

整合歷史文化、嶺南水鄉、生態休閒、特色工業等優勢資源,推進旅遊多業融合,打造一批特色旅遊品牌,規劃佈局農耕體驗、民宿客棧、房車營地、遊艇會等新業態,豐富產品形態,提升旅遊品質,重點提升和建設虎門近代史文化、明清特色村落體驗、莞香文化旅遊體驗、華陽湖溼地公園、海絲旅遊文化風情等一批旅遊重點項目,建成近代史紅色文化旅遊目的地、嶺南水鄉文化旅遊示範地和珠三角工業體驗旅遊首選地,推動我市由旅遊出發地向旅遊目的地轉變。引導酒店業轉型升級,開拓健康養老、醫療保健、創新孵化器等特色經營業務。

1.重點佈局:一個旅遊中心,即在城市中心地區建設城市商務休閒中心,打造成東莞中央商務休閒區、生態型城市會客廳和智慧旅遊集散中心;四個旅遊特色區,即東部森林生態度假區、西部水鄉風情休閒區、南部濱海歷史文化遊憩區、北部古村落文化體驗區;三條旅遊經濟帶,即東江水岸文化旅遊經濟帶、百里山景生態旅遊經濟帶、獅子洋畔濱海旅遊經濟帶。

2.重點項目:提升虎門近代史文化龍頭旅遊區;打造南社—塘尾—江邊古村落旅遊區、下壩—龍灣文化休閒街區、莞城中興路—大西路歷史文化街區、香市莞香文化旅遊區、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旅遊區、四季飄香都市農場、大羅沙水鄉文化旅遊區、穗豐年疍民文化旅遊區、環銀瓶山—寶山生態旅遊區、黃江國家農業公園等旅遊產業集聚區。

不管怎麼說,這兩個城市作為珠三角第三、第四把交椅,一直處於你追我趕的節奏,未來5年不管在哪個城市創業和發展,都需緊緊圍繞各自十三五規劃的產業重點,進行規劃和佈局。

注:

東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http://www.dg.gov.cn/007330029/0401/201611/63ec4c2ed51242f79fc84021f42f367e.shtml

佛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http://www.fspc.gov.cn/ssw/ghzx/201704/t20170406_6157545.html

-----------------------------------

感謝你看到最後,碼字不易,隨手關注一下唄!

--------------------------------------


四爺一家說


廣東除了深圳廣州,你覺得哪座城市最有發展的前景?廣東一直是我國發展比較迅速的省份代表,但廣州和深圳兩座城市的發展速度還是有所區別的,當年一線城市“北上廣”都是老牌城市,而相比於廣州,深圳的發展速度是後來者居上,當前經濟總量已經超越了廣州,在我國提起深圳的發展速度,沒有任何一個城市敢於比較。未來廣州和深圳肯定還會持續引領珠三角以及整個廣東,這一點毋庸置疑,當然廣東還有幾座城市也極具發展潛力。首先便是我們所熟知的環珠三角“二線城市”東莞、佛山這兩座城市處在廣深周邊,未來廣佛一體化,以及莞深一體化都是必然,世界上的城市發展到一定水平以後肯定會形成“都市圈”,比如東京都市圈、紐約都市圈等。當前廣佛、莞深基本上建成區都已經連在了一起,隨著彙集的人口越來越多,東莞和佛山未來都有可能改變當前的加工製造業模式,成為都市一份子。

另外我們可以想一下,當年我國還沒有進行改革開放之時,美國的工業已經在世界上遙遙領先,後來美國實行了“去工業化進程改革”大力發展服務行業、科技行業、金融等新型產業。未來隨著珠三角腹地的發展,廣深莞佛構建大都市也必然實行去工業化,那時當前彙集在這四個城市的工業體系便會繼續向四周擴散,惠州、中山、江門隨之迅速崛起。最後比較有發展潛力的城市便是東西兩翼的湛江、汕頭,廣東目前雖然經濟總量排名國內首位,但是省內城市的發展並不均衡,這不符合未來省份全面發展的邏輯,所以廣東當前除了珠三角中心繼續引領以外,設立湛江、汕頭兩個副中心城市,只要這兩個城市發展起來後,廣東的經濟便形成了東西帶狀,對省內其他城市的發展都會有好的帶動作用。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廣州和深圳是廣東省的雙子星城市,一個是廣東省省會城市,老牌一線城市;一個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的窗口。當然廣東的東莞也有著不錯的發展潛力!


一.東莞是全國4個不設市轄區的“直筒子市”之一,也是廣東的歷史文化名城。境內的虎門鎮,歷史上是鴉片戰爭所在地,即“虎門銷煙”,所以東莞有鴉片戰爭博物館、威遠炮臺、沙角炮臺和虎門大橋等歷史文化景點,這些都是東莞這座城市所與生俱來的魅力,無不吸引著大批遊客前來造訪。

二.東莞是位於兩個一線之間的城市。近年來也是努力擺脫“加工廠”等代號,如今OPPO、VIVO兩大巨企快速成長,佔據全球手機份額連年上升。再加上華為總部落戶松山湖,為東莞的經濟增添了新的活力。並且在深圳這個科創之都的輻射下,東莞也被冠以“科技之城”的榮耀。

三.此外, “粵港澳大灣區”計劃下,東莞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也是大灣區中第二層級的首要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的落地,為東莞未來的發展帶了無限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東莞短期內將有4條地鐵與廣州對接,中期內有8條地鐵對接深圳。

縱觀全局,東莞未來的發展不可限量!


頂脈圈視界


應當說東莞比較有戲。

首先,還是看下數字表現,不要討厭統計數據,它在一定程度還是反映了地方實力。

東莞GDP,也就是經濟總量,在2017年達到7582.12億元,一舉突破了7000億元關口,在全國大中城市排在第19位。而且在2017年,東莞稅收達2010.63億元,排在了廣東省的第3位。這個是硬實力的體現。

另外,企業的數量也頗為壯觀,2017年,東莞工業企業數量達到了15.15萬家。

其次,再看下產業中的核心力量。一般來說,龍頭企業龐大,產業鏈發展是更為堅實,“龍頭引領”在實際發展中,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相當重要。

長久以來,東莞一直有一個發展符號,那就是“世界工廠”,玩代工貼牌,玩外貿製造,勞動力密集型是其特徵,以前講到季節性的“用工荒”,一般會提到東莞,用工需求大自然有“荒”的可能。從現在看,向資本與技術轉型已在當地見到成效,官方的統計顯示,世界500強企業已有86家在此投資辦廠。就像國內知名企業華為,也在佈局東莞。

第三,外貿方面的強勢地位,仍是東莞的發展動能之一。東莞從曾經的農業縣,一舉成為工業大市,外貿方面的打磨功不可沒。

在“2017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行榜”上,東莞排在了深圳與上海之後,位列第三。2017年,東莞進出額是12264.4億元,也是歷年來的一個新高度。曾經有一句開玩笑的形容,就是“東莞塞車,全球缺貨”,這不僅僅是說東莞作為“世界工廠”的重要,也說明這一地方外貿的活躍、外貿的繁榮。


波士財經


大家好,我是半知半解。

首先我是廣東人,來談談我認識的廣東,各發展前景。最近老看到哪裡哪裡在跟廣東對比,不是對比GDP就是對比文化。每個城市GDP都想超過廣東。也是,畢竟GDP全國第一也29年了。有競爭才有動力嘛。

廣東集齊了一二三四五線城市,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珠三角,粵西北東。珠三角有9個城市組成的一個經濟帶,其中包括 廣州、深圳、佛山、東莞、肇慶、惠州、江門、中山、珠海。粵北包括了韶關、清遠。粵西包括湛江、茂名、陽江、雲浮。粵東包括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梅州、河源。


珠三角發展最差的也就肇慶。不是我說肇慶怎麼樣,不過我說實話,我直到前兩天才知道肇慶屬於珠三角得。。。。。。這我就無言以對了。粵西發展得較好的是茂名與湛江了。粵東發展得較好的是汕頭。粵北就韶關與清遠,發展都差不多。

雖然這些城市都是各地區發展得較好的城市,但是,題目說僅僅除開深圳與廣州。那有較大發展前景的城市依然還是在珠三角這幾個市。

佛山與東莞還是比較有前景的一個市,廣東就4個市通了地鐵,廣深佛東,出行方便,人流自然被帶動得很快,人流多了,消費水平會跟上去,各種產業鏈就會被帶出來。東莞被列為“新一線”城市,發展也是讓人期待的。

之後應該會是珠海,中山。港珠澳大橋的完工,春晚分會場也在港珠澳大橋舉行。這也就意味著,珠海被得到重視了。珠海地理位置不算太差。珠海與中山相近,現在中山與珠海的城建也在慢慢完善。中山房價相對來說比較低,中山也算是一個旅遊的城市,還有影視城,只要能結合自身存在的優點去發展,中山的前景還是不錯的。珠海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空氣比好多城市都要好,所以珠海的房價簡直高出了一個度。珠海發展起來其實不會很難,本身是特區,加上與澳門交界,遊客量可不少。

然後說一下珠三角特殊的存在→肇慶。我也就不明白,珠三角經濟帶和廣佛肇,為什麼肇慶發展就那麼慢呢? 但是,肇慶畢竟是珠三角的,所以,珠三角地區各城市應該會開始重視起肇慶的規劃發展的了。總不能整個珠三角都發展了,就落下一個肇慶的?我想,廣州與佛山應該會不同意。畢竟還有廣佛肇這個經濟帶。肇慶本身山區很多,交通建設難度很大。但是交通建設近些年改善了不少,在廣東省《十三五》規劃裡,肇慶還是被垂青的,規劃包括建成航空,港口,城軌,高速公路等。現在慢慢產業轉移了,肇慶本身有旅遊景點,結合發展,還有其它城市支持,哪怕成不了前幾,GDP也會有一個亮點式的增加。

作為省會,廣州在廣東各市發展出了不少力的。深圳是單列市,是不交稅給省的,這時就突顯了廣州的強大了,周邊城市發展得那麼快。在帶動各市發展深圳是不那麼熱衷的。但是,那麼多人才彙集廣東,很大原因也由於深圳。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喜歡廣州嗎?反正我是蠻喜歡的。喜歡廣州的文化,生活氣息,還有那種文化底蘊。我記得那會在廣州生活,每次去地鐵站經過一些住房,都會有年老的長者在唱粵劇。雖然聲音很大(用麥克風,音響),在很遠都能聽到,但是絕對不是噪音汙染。每次經過那裡,我都會放慢腳步仔細聽,真的很有老廣東的味道,我覺得,這樣才算是廣州的文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