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家住惠州,工作在深圳”,現實可行嗎?

喊了好幾年的“深惠同城

”,如今雖尚未實現,但其實現實中早已有不少人開啟了“家住惠州,工作在深圳”的雙城生活。有人敢於實踐,當然也有人大聲質疑——惠州買房,深圳上班,真的靠譜嗎?

“家住惠州,工作在深圳”,現實可行嗎?

其實面對這種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套用一句馬克思哲學原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要看你在深圳的哪個區工作,在惠州的哪個區買房。若是在龍崗或坪山上班,在惠灣片區買房,那是最合適不過的,自駕上下班通勤時間能控制在1個半小時以內;當然,選擇在地鐵口或者高鐵站旁安家和工作也是可行的,不過現在深圳地鐵14和16號線尚未開通,所以你只能選擇位於廈深高鐵上的惠州南站和深圳北站,上下班通勤時間大概在1個小時左右,這樣看來還是十分方便的。

“家住惠州,工作在深圳”,現實可行嗎?

惠州臨深片區

若是上班地點選在南山或者保安,而買房選在惠城、惠東、龍門、博羅等地,即使自駕上下班,但距離過遠,不但要犧牲休息時間,油錢也花得相當不划算。

綜上,家的地點和工作的地點直線距離不長的話(惠灣片區與龍崗、坪地區域),“家住惠州,工作在深圳”還是相當靠譜的。

“家住惠州,工作在深圳”,現實可行嗎?

深惠軌道交通對接規劃

話題再回到惠州,在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裡,惠州的定位比較尷尬,相對邊緣化,但是作為承接深圳發展的後花園,惠州的步子也在加快。在深圳今年開建的5條地鐵裡,其中14、16號線就是穿越坪山區,將與惠州的地鐵接駁。當然,這些需要以時間換空間,至少五年計劃。

然而買房不僅僅要看眼前,更要看長遠,買的是前景和預期。從長遠來看,深惠同城是大勢所趨,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兩市間的各種公共服務也將會打破行政壁壘,實現同城化。等地鐵修通接駁,房子也不會這個價了。

“家住惠州,工作在深圳”,現實可行嗎?

或許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深圳房價近來看著要連降的節奏,萬一以後惠州房價也跟著降呢?誠然,房價也有可能會跌,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以為,隨著城市的擴張,一線、二線強城市的中心地段的房價會比較堅挺,依傍一線城市這棵大樹的衛星城也會有好的表現。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是地鐵、城際軌道和高鐵的天下,打造一個小時工作生活圈將是必然。

“家住惠州,工作在深圳”,現實可行嗎?

看了以上分析,或許還有人會有疑問:惠灣片區往返深圳固然很方便,但是真的適合居住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小編身邊就有許多“工作在深圳,安家在惠州”的雙城族,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維持這種狀態達到了一年以上,並沒有覺得很累或者麻煩,在享受深圳較高的工資水平的同時以較低的價格買到自己心儀的房子,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切切實實地感受到惠州或者說是惠灣片區居住環境和城市配套的變化,都在變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