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5g基站覆盖范围较小,在城市里如何能容得下越来越多的基站?

用户4299405759499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基站可以分为宏基站和小基站,其实就5G宏基站来说,城市里基本和4G基站共站址建设也就可以了。

基站分为宏基站和小基站。

基站,按照覆盖范围,发射功率的不同,分为宏基站和小基站。小基站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微基站、皮基站、飞基站。

在一些媒体上、宣传上看到的5G基站,基本上都是宏基站。

宏基站,在移动通信系统之中,是覆盖室外区域的主力设备。宏基站的天线挂高比较高,占得高打的远。

中国建设了全球各种制式的宏基站,而且就数量而言,在全球的运营商之中是最多的,不管哪个制式都是如此。中国目前有841万个各种制式的基站,其中4G基站数量达到了544万,冠居全球。除了中国之外的全部国家的基站加起来也远不如中国的基站多。

小基站是3G时代出现,最早是在美国被使用,随后在一些欧洲国家被广泛的应用。国内的小基站基本上是从4G时代开始的,在三大运营商之间中国移动采购的小基站数量是最多。

5G基站建设,其实就宏基站来说,城市区域不会比4G基站多很多。

5G虽然启用了更高的无线频率,这个主要是电信和联通启用的3.5Ghz,中国移动5G基础频率2.6Ghz其实4G也在使用,4.9Ghz中国移动还没有开始建设。

以现在的设计模型,城市区域,中国移动使用的2.6Ghz可以间隔424米建设一个,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3.5Ghz则需要322米建设一个。这也是网上很多地方说的5G基站只能覆盖300-400米的由来。

不过,其实中国的4G基站密度,在城市里的密度是非常大的。就城市中心区域来看,大城市的基站密度甚至可以达到100米一个,而一些小城市中心区域,300米左右也就会有一个基站。

所以,就城市区域来看,大部分地区的5G基站其实完全是可以和4G基站共站部署的,城市区域需要新增的宏基站站址其实并不是很多。

现在全国建设的5G基站,基本都是和4G共站。

由于城市建筑过于密集,人口密度过大,所以不能完全依靠宏基站进行覆盖。

室外信号覆盖室内的效果很差,而城市区域也有一些区域无法建设宏基站,或者是因为阻挡有一定的盲区。这些区域,信号建设小基站来进行补充覆盖。

就现在来看,小基站将会是5G之中最多的基站,数量要远远的超过宏基站。

这些小基站由于体积小、重量轻,所以安装可以比较灵活。

比如建筑物的天花板、墙壁都可以挂小基站,比如灯杆、水泥杆、木杆等这些地方也可以挂小基站,一些建筑的外墙也可以挂小基站。

总而言之,现在虽然是很多地方都在说5G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不过实际上现在三大运营商使用的无线频率,城市区域新增的基站和4G相比差距不会很大,基本上和4G共站部署也就足够了。而那些小基站,本身选址灵活,找到安装小基站的位置比宏基站要容易多了。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相对于一线城市来说确实有点小难度,倒也是问题不到,建设也相当简单一些,主要是费用问题是个大难题。下图是我们这里的城区移动5G覆盖

比如以前的有线宽带覆盖这也是一个相当难解决的痛点,比如说青岛崂山那边的老居民区,就很难覆盖,走览、箱子都有很大的难度,覆盖也就不一样


陈小猫1107


5G因为频段高波长短,所以单个5G基站覆盖范围较小。这也只是相对2、3、4G基站而言。

2G基站覆盖范围是半径10公里左右。

3G基站覆盖范围是半径5公里左右。

4G基站覆盖范围是半径3公里左右。

5G基站覆盖范围是半径300米左右。

可以看出按相同覆盖面积内5G基站的密度接近4G基站的100倍!可以说数量是相当庞大的。

但几百米的距离铺设一个基站,其实成本增加才是困难,城市空间上其实问题不大。可以通过伪装将基站铺设在路灯、下水道、广告牌、树木和屋顶,所以城市容纳下5G基站是没有问题的。

如图广、深、东莞、佛山等大湾区基本城市生活区的5G基站基本已经覆盖,但是绝大部分人并没有察觉到身边的5G基站。



过气的人儿啊


5G基站覆盖范围小,是因为其频率相比4G更高,波长更短,抗干扰性相对较差。

5G基站覆盖半径很小,但是体积相对2,3,4G基站也要小很多,安装的空间实际上是不会有很大问题的。

5G网络覆盖最最大的问题是设备数量多庞大,导致成本太高,短期内又不会有明显的经济效应,所以提出了NSA和SA两种组网模式,以平衡成本与经济效应之间的不协调。


尾戒之痕


5G信号高频的特点决定了穿墙性能差,只能走直线的特点。在城市里面楼宇密集,难以像郊外那样建设宏站的方式来覆盖。

为了做到信号无死角,必然要在建筑里面的楼道、电梯、架空层、路边加密微站和信号放大器的做法。

       5G覆盖也是nsa先覆盖,之后才会覆盖sa,5G手机厂家宣传的所谓双模意义根本不大,目前运营商成本考虑只会基于架设在4G上的nsa,所以近几年只能接入nsa网,而且n绝对大于3,300-500一个基站,5G基站至少要是4G基站的10倍以上的数量。

       等大多数用户都用上5G网络以后,运营商会回笼一部分资金,这时候再逐步向SA组网模式过渡。这期间还牵扯到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网络切片、智能运维、边缘计算中心、开源与白盒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还面临着运营商整体网络架构的变革等问题,投入巨大而且见效慢,所以5G网络会从NSA组网逐步向SA组网模式几年时间过渡。


用心去爱国


5G网络虽然覆盖范围小,但是基站的体积也可以做到更小,因为除了宏基站,还有用于小区的微站和楼宇之内的小站,这些基站与4G基站不是一个概念了,这些小巧的基站看上去就像是一个CPE或者路由器,因为功率小,所以对人体没有伤害,这点不用担心。

其实我们甚至将5G基站想象为公共空间的电灯就行了,大街上有路灯,楼宇里面有楼梯灯,因此要容下5G基站简直太容易了。


单叔叔


一线城市基站越来越多过于饱和,接下去就是发展乡镇服务


加菲貓传说


采用定点卫星复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