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農村,每家都養雞,農民是怎麼認得哪是自家雞的?

農村一山貨


題主應該不是農村長大的,或者是在農村裡也沒有餵過雞的。其實這個是很好分辨的,一來二去,基本就熟絡了的。

在農村裡,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雞,而且還都是散養的模式。有時候,自家的雞會去別人家裡吃食,而別人家的雞也會來自家吃食,這都是很正常的。對於雞的主人來說,一眼就能看出來那些是自家的雞,那些不是自家的雞。原因也很簡單的。

首先,看著雞長大的,對其自然比較熟悉。農村裡所養的雞,基本都是自家孵化的小雞。而這些小雞剛孵化出來的時候,都是黃蓉蓉的小雞,確實看不出區別。但是當雞慢慢長大了以後,區別就明顯了,有些雞比較高大,有些比較矮小,有些羽毛好看,有些羽毛不好看。從小就天天餵食小雞,看著雞一點點的變化,自然很清楚那些是自家的雞,那些是別人家的雞了。就算是新買的小雞,開始的時候也是不會放出去的,等到喂熟了才會開始散養,這樣也差不多對雞的特徵大致有了瞭解。

小時候,我也幫媽媽餵雞,當媽媽去趕集的時候,就把餵雞的任務交給我了。而餵雞的時候,一般是不能離開的,必須站著不遠處看著,不然別人家的雞就會跑過來偷吃。在當時就常常餵了別人家的雞。後來媽媽在餵雞的時候,就會告訴我,那些是自家的雞,那些是別人家的。然後餵雞的時候,還要記得清點一下數目,這樣就一目瞭然了。其實,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餵雞的時候,如果雞的主人站在旁邊,那不是你養的雞是不敢過來的。而且雞也有記性的,它們知道如何回家的。一般在天快黑的時候,雞餵食了以後,都會自己去雞舍裡面。並不各自家所養的雞,回各自家中去。

如果真的有些雞和別人家的雞長得差不多,那 農民也有方法的。像我媽以前常做的就是在雞的腿上系一根小繩子,或者是把雞的尾巴剪掉一坨毛,這樣就很好辨認了。其實,雞還是比較好辨認的,主要是鴨子,有很多的但是白色的,並且體型還都差不多。為了區別它們,避免自家的鴨子走丟了,一般都會在鴨掌上剪一個口子,這樣抓住了之後,就能看出來是不是自家的了!

而且還有一點,農村散養的雞數量不大,一般也就一二十隻。而這些雞不僅認識回家的路,還認識主人及主人的聲音,只要一呼喚,聽到主人喚它們了,也就會自動回家的哦!


農夫也瘋狂


看到這個題目,就想起我家養雞的時候,我家養的雞,都是有老母雞孵化的,是從小養到大的雞,但是雞都跟外頭的雞長得差不多,只要你細心的觀察,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但是怎麼也認不全,除非他們聽著我的叫聲,姑姑聲,自家的雞才奔跑回來。

這樣得想辦法記住自己家的,有人說在機身上刷油漆,這個我不贊成,這樣感覺埋汰,我的做法是在雞的膀子上,縫上一個紅布條,這紅布條縫在雞膀子,羽毛顯眼的地方,但是得跟別人家雞不一樣,這樣才能認出來的。



{認自己家雞的方法}

我家那個時候養30多隻雞,還有兩個大公雞,每天由兩隻大公雞,領著到外面去找食物,我們家那裡也有野菜和野草,小蟲子不太多,我們這裡有垃圾點,垃圾點兒裡有剩飯剩菜,還有破菜幫子,還有一些雞蛋殼子,這都是我家雞的補充食糧,但是別人家也有很多雞,得想辦法認識自己家的雞,就得想辦法在雞膀子上,縫一個紅布條,這樣離老遠就認得自已家的雞,如果發現自己家的雞,跟別人家有重樣,還得進行改進,要不都是雞膀子上綁紅布。



{給雞重新增加記號}

看到別人家雞膀子有紅布記號,這不都想到一塊兒去了,還得增加記號,就在雞腿上綁上紅布條,這樣是雙記號,就會第一時間認得自己家的雞,這個辦法是很好使用的,如果想記住自己家的雞,就得每天給雞餵食物,給每一隻雞都起個外號,有的叫老笨,有的叫小機靈,土豆,還有一個叫貪吃,基本都有名字,每天餵雞的時候,就會跟它們叨叨這些名字,比如說老笨上牆頭兒了,我就喊老笨趕緊下來,小貪吃趕緊回來,有時候它們聽慣自己的名字,還真挺管事兒的,這也是做記號的方法。


其實養雞的,每天會餵雞喂三遍食物,還要每天把雞召喚回來,清點數目,這都是增加記憶的方法,每個養雞的人,都能認得自己家得雞,如果真有少數不認識,它還能聽出你的叫聲,每天餵食的時候,咕咕,咕咕,咕咕,咕,這個叫聲它們是非常熟悉的,聽到這個叫聲,它們會飛快的往回跑,因為回來以後給它們糧食吃,能填飽它飢餓的肚子,人和雞時間長了,也會有感情,所以說養雞的時候,必須先把公雞都殺掉,只能剩下兩隻就可以,省得時間長了,有感情的時候,就捨不得了。


三農剛子


在農村,每家都養雞,農民是怎麼認得哪是自家雞的?

以前農村裡的房子都是一家挨一家的,有的只隔一堵牆,一個家族的更有東一間西一間的,你住的房間在我家,我住的房間在你家,看似很亂,但是亂中有細。

那時候種田的農戶多,稻子收成一家人吃不完,就會拿到本地糧站去收購,但是更多人選擇養點雞,不用去買飼料,養大了除了自家吃還可以拿市場上去賣,補貼一些家用。但是鄰里那麼近,都養著雞,在餵雞的時候經常發現喂的雞很多都不是自家的。


分辨是不是自家養的雞,對於天天餵雞的人來說不難,但是不經常餵雞的人就難分清楚了。在農村家庭裡面本來就沒有多少可以換錢的東西,家裡養的雞可是格外的看中,對於家裡養了多少隻公雞、母雞,甚至於雞的大小,毛色都會記得清清楚楚。雖然很多雞都長得差不多,但是天天餵雞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不是自家養的雞。

但是剛剛從市場上買回來的,或者是親戚朋友送的雞就需要做點記號了,因為對這樣的雞不是很瞭解,加上剛剛回來的雞對環境和家裡其他的雞不熟,容易走丟或者跑鄰居家裡去。常用的方法是在雞的頭部剪掉一些毛,或者在雞翅膀上染點比較鮮豔的油漆,一般紅油漆居多,跟鄰居所養的雞區分開來。



還有一種小蘭無法解釋的現象,就是天天餵雞的人在餵雞的時候吆喝一聲,跑回來吃食的都是自家養的雞,別家的雞過來的幾率非常低,是不是雞也會認人認聲呢?


農村蔣小蘭


在農村,每家都養雞,農民是怎麼認得哪是自家雞的?

之前我還真沒想過,感覺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天黑了自家的牲口自然會回去。

在我看來,關於農民如何辨認自家牲口有以下幾方面的標準。

第一:雞、鴨等家禽都是從小養大的,他們自己會認得自己的家,所以自己也會回去。

第二:雞剛孵出來的時候會認定孵它的就是它媽媽(比如我家小鵝現在都認為它媽媽是我們家那隻老母雞,因為是母雞孵的),並且它會跟著它媽媽走,直到長到1斤到2斤的時候,一是它媽媽會給它們找食吃,二是如果其它牲口欺負它們雞媽媽會保護它們,有小雞的母雞比狗還兇,反正我怕。因此母雞會帶領它們回家。

第三:長大了的雞已經在它生活的地方很久了,有了自己的記憶,它們一般也不會和別人家的雞玩兒。

綜上,農民會根據這些情況,加上雞的顏色、數量來確認自家的雞有多少。

其次,動物會有應激反應,也就是說自家的雞從小就是固定的主人給它餵食,餵食的時候主人會叫它們,或者吹哨子或者用擬聲詞,而每個人都聲音都是不一樣的,久而久之,動物習慣了這個聲音,或者說它們知道聽到這個聲音就有吃的,就形成了一種應激反應。再每次餵食兒的時候主人也會觀察自家雞的數量、狀態等對不對,一天看幾次,看了幾個月已經很熟悉了,所以自然就認得。

我們說了家禽有應激反應,所以不是自家的牲口自然不會對自己的聲音產生反應,所以很好分辨了。

動物都有自我保護的本能,不是它熟悉的人或者其它動物它們是不會合群的。

所以,總的來說,農民辨認各自的家禽是根據一系列長期的馴化,應激反應,外觀,皮毛顏色等來確認的。


山中小牧


在農村,確實是每家都餵雞,而且大部分都認識,只有少數人沒有常餵雞,所以不知道自己雞是什麼樣。

其實只要是每天都餵雞,是不會認錯的,每隻雞毛色不同,足爪也不同,雞冠也會有不同。

再者就是,從小就喂的雞,它每天夜裡在哪裡睡覺,久而久之,它也會記得自己的窩棚,天黑之前它會回到自己窩中,因為雞在夜間是最脆弱的。

如果鄰里非常近的話,還是有搞混的現象,比如說一家喂有母雞,另外一家全是公雞,白天大部分一起覓食,所以會有留宿現象。這種時候就需要主人不辭辛勞每天將自己雞捉回家,不能讓它夜不歸宿,以免被外面的小雞勾搭去了。😝



月下獨酌lan


沒取媳婦時家中的雞我都認識,因為母親與我同住一邊屋,一切她會打點,偶爾雨天會讓我摸谷餵雞,還教我以識那只是我們家的,那只是哥嫂的,一屋兩雞窩,三十來雞,雞分辨的清楚,至小會各進自窩,雞窩上各自有專業下蛋用小窩,那蛋可是分不清了,也沒去再意,不過母親很清楚,肚裡也明白,哥嫂有兩孩子上學了,不是 有客人,我與母親很少吃蛋,集聚些也是送給兩侄兒中午帶的菜。但雞母親總吩咐我認清,誰的就誰的,雞蛋可以好來送去,雖然雞幾乎差不多的形狀樣式,兩家同屋椽下吃食,玩耍,母親總是早一步起床,但是晚一點放開雞窩的門,還讓我數數過目,無論如何父親過世的早,母親見我單身一人,還是教我要明算財產,其他可以送來迎去,那家有好菜可以留一些分享。



取了媳婦,這事就交與她了,我在大雞小雞輪換,過年過節只有操刀殺雞的份了,不是在雞窩裡的雞,我還真不知一院中那只是我家的,那只是哥嫂家的,終這樣過了半年多,我兒子出生了,一個月子內的雞蛋沒吃斷過,每天十來個,都是新鮮的,反正我是自家窩裡蛋就拾起來放入廚房中,後來發覺不對,我就十來只雞,每天可能有二十來個蛋,原來是母親將哥嫂那邊的蛋放在我的雞窩裡,隨後哥嫂那邊母雞都跑到了我這邊窩裡下蛋了。過了兩個月又正常了,我不知母親用了什麼方法,我終沒有學到。或是母親的一點維持平衡心裡!



隔了一點距離的各家的雞,其實也是羽毛,大小各式不同的,唯有主家不關心,不餵食,不觀察的大男,獨男子主義人才分不清,還好雞先入誰家窩中住的一般不會亂進別家窩,但可能雞蛋可會亂生,有些雞或許想孵化小雞,會將指定窩生的蛋,而生在別處。或許不想過多被主人吃食,那個就得每次在蛋窩內留一蛋在那,就是未破碎空殼蛋都行,如果雞還在附近望著,或雞蛋還有溫度時取完窩裡的蛋,那雞或會將蛋生在別人家,或藏著生準備自己的孵化小雞了。



還有一點,鄉下孵化小雞總會換蛋,或借蛋,那樣如隔得近人家孵出那小雞總會與自家孵化的小雞,或老雞羽毛樣式相同,一旦長大,還真是不入自家窩,許多分不清誰家的雞了。


老艾葉


在農村農民是怎麼認得哪是自家雞的?

題主這個問題讓我瞬間回到了在農村生活的年代,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養著幾隻雞鴨鵝的,尤其是家家必養幾隻雞,記得當時也不是為了發展養殖,主要是這些家禽能夠提供肉蛋,還能把殘湯剩飯消耗掉。轉眼間這麼多年過去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已經很容易獲得,老家也很少有零星養這些家禽的習慣了。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當時很有趣的事情,就是當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隻雞,當時是怎麼辨認的呢!

農家自養雞是怎麼辨認回家的

一、雞有自己辨別家門的能力

雞在很小的時候往往是有一直雞媽媽帶領著小雞仔出去找吃的,雞媽媽是能記得家門的,所以也不會丟失,隨著小雞仔的長大小雞仔也會有一定的表辨別能力,另外農戶家只要能認識辨別雞媽媽就能找到自家一窩的雞來了。

二、自家主人用特有的聲音呼喚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家家戶戶都會呼狗喚雞,“咕咕咕咕”或者“嘖嘖嘖嘖”這些呼喚聲大家應該不陌生吧,只要主人呼喚,整個雞群就會自然地跟隨主人回家,這個方法也是百試不爽的。

三、雞長大後各有特徵

除了雞仔的時候長得不好分辨,等長大了就會各自出現自己的特徵了,主人會給每個小雞起個名字,比如:“一片紅”、“黑毛”、“長腿”、“小嘴”。這些名字都是小時候聽過的,也挺有意思的就像想在很多人給自己的寵物起的名字,而且叫的時間長了,小雞從小慢慢接受,長大後更是聽話,你說是不是很神奇。

四、各種笨辦法做記號

我記得以前隔壁的大叔家,就是把雞一側的翅膀減掉一些羽毛,這樣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家的,也是挺好的辦法。一個奶奶給是有辦法,她把每個雞的腿上幫上繩子,這樣一看帶繩子的就是他老人家的雞。更有甚者直接給雞身上來上一刷子油漆,你刷黑的,我刷紅的,這個也是很流行的方法,不過如果都刷油漆這個方法也容易混了,只能是在有記號的情況下配合自己家雞的特徵。

以上方法是我小時候在老家經歷過的,如果大家有更多的可行方法歡迎補充給題主,不過我感覺以上這些已經比較全面概括了農村的辦法來辨認自己的雞。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關注【呂家姐夫】,讓我帶你瞭解不一樣的農村。

呂家姐夫


我家母雞剛孵化了十幾只的小雞,每天母雞帶著小雞咯咯的溜達找小蟲子吃。

每天早晨,中午以及落幕時分總要撒些糧食如大米給它們吃,弄些誰給它們喝,幾乎都是很有規律的樣子,這樣一來,母雞待著小雞自然會熟悉環境,知道誰給它們弄吃的,多會有東西吃。

這是一種不需要刻意教的條件反射,小動物們都是這樣。你對它們好,他們也會對你形成依賴,基於這種依賴,就會對所在環境特別熟悉。自然會認得這是它們的家。養雞的農民每天與這些雞接觸,當然會知道自家的雞是啥樣了。


蘇北申哥


我媽媽現在養雞!主要有幾個!

一、經常餵雞,從小到大,對於自家雞的毛色、大小,都有了解;每天傍晚在餵雞的時候都會看一下雞有沒有少;

二、自家養的雞,會認家,出去玩之後,到傍晚時分就會回來;

三、作特殊記號,我們會把自家的雞作記號,比如把雞翅膀的羽毛塗上紅色油漆,在雞爪上塗紅色油漆等,好分辨。


超甜大芒果德哥


你好,在農村自家養的雞要怎麼才認得,其實不難,只要你是經常餵雞的,那久而久之你就會記得雞的模樣。

前段時間,我母親在家裡養了幾隻雞,剛開始我也是不認得的,後面因為天天喂,然後餵雞的時候多看一下雞,很快就認得了,就算雞跑出去了,你看到你就會認出來了!總之一句話,就是餵雞的時候多看看雞的模樣,跟它打下交道!

另外就是餵雞時到了餵雞時間段,一般雞都會自己回來的,所以也不怕它會走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