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评价张孝德关于中国农村的看法:“人来了,乡村就活了?

俺是乡下人


的确如此,如果只是城镇化,农村人口只会越来越流失,尤其是农村年轻人的大量进城买房落户,以及很多外出打工的情况,使得现在的农村大多处于农村妇女、农村老人及农村儿童留守村庄的现状。根本不利于乡村振兴的新目标!

一、只有留守者的农村,无法获得振兴

这些年来,农村人大量进城打工或落户发展,使得农村人口已经低于城市人口。而且,现如今,大多农村年轻人由于受到相对完善的教育培训,已经对种地务农没有兴趣,而是选择进城打工上班,使得农村出现“老人化、女人化、儿童化”的现象。根本不利于农村未来的发展进步!



毕竟,乡村振兴需要新生力量,尤其是受到现代教育及社会观念的农村年轻人的加入,才会给美丽乡村建设增添新的改变机遇!

二、返乡人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现如今,随着城市转型升级,像密集型产业正在转移,使得农村人,尤其是农民工的工作机会大大折扣。再加上就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农村人进城并没有感觉到幸福的优势存在。



再加上,现在国家也鼓励返乡发展创业,并且,各地对于返乡创业人群也给予支持与资金政策方面的实惠。

据最新的统计,截止2016年,返乡发展创业人群已达700万多人,大多是进城农民工,农村大学生等群体!

而随着返乡人群越来越多,农村也将会有一波新的发展机遇期,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将共同促进并协调发展

今年一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提出,很多业内人士也在讨论城镇化与逆城镇化的问题,大多认为,这两个方向并不冲突,应该同步协调发展。即使未来我国城镇化达到了75%,届时农村人口仍有4亿之多,相当于美国人口的总量。



因此,乡村振兴也是“逆城镇化”的直接体现,就是要带动农村的发展,不让农村人在发展过程中掉队,无法共享发展带来的成果。

对于现在进城落户的农民,没有一刀切的收回其在农村的相关权益,就是说,以后还是有机会再回农村去的。


龙百晓生


张教授的话等于没说。

“人来了,乡村就活了”,这句话一点毛病就没有,和“赚了钱,就可以过好日子了”没有什么本质差别,我们当然知道人来了,人才来了,乡村活了,我们不是让你告诉我们赚了钱就可以过好日子,我们跟希望听到你怎么赚钱的阔论。

人没来,反而流失了

谈起来农村,这句话可能这是人最直观的感受,农村不仅没有留住人才,反而大批人才都去了城市,连算不上人才普通群众也都一股脑挤在农村,他们为什么不在农村种地、养殖牛羊猪鸭鸡鹅呢?为什么不在家终止羊肚菌、柑橘、苹果、梨子呢?这些都是问答里充斥的致富经验,难道大批农民都是傻子吗?他们宁愿去工地上搬砖也不愿意种地养殖,我想说的是一个农民在工地上搬砖成为工头的可能性也比在家种地发家致富的可能性打上一万倍。我们村里有人承包了一百亩地(大概是90亩左右,记不太清楚),忙活了一年也没赚到什么钱?前期投资10万左右,到头来一年累的跟狗一样,也就赚4万块钱,他一个出去打工,一分钱本钱不用拿也能赚5万块钱啊。

农村没有吸引力,自然去城里

无论有些人多么地呼吁乡村多美好,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农村没有什么机会,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唯一能让农民脱贫致富的方法就是让农民这个职业消失,没有农民也就没了贫困,所以国家才会大力主张城镇化进程(当然这需要配套设施),难道中国额精英阶层会不明白这其中的要害关系吗?未来的二十年是中国农村翻天变化的二十年,统一规划的成本很高,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了,成本也承受不齐,而且农村人的认知水平对这些政策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明白,国家能不动就不动,顺其发展是最好的,你有钱你就盖房,你没钱你就等着吧!什么时候国家不是鼓励大学生去农村了,大学生反而自己主动去农村了,那么农村也就发达了,也就不比城里差了。


俺是乡下人


大家好,我是生态蔬果种植达人李姐,很高兴今天和大家分享。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如何评价张孝德关于中国农村的看法。人来了乡村就活了看到这个话题,其实我的第一反应是很认同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看到的农村流出去的人口是越来越多,随着国家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城镇人口越来越多,而农村留下的都是孤寡老人或者是留守儿童。这样的老人留在农村的时候,我们再回过年的时候再回去乡村,我们能看到的只是破破败败的农村而已儿,看不到生机勃勃的乡村,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青壮年们都奔向了自己所向往的中大型城市过上了自己比较渴望的城市生活,乡村的经济发展自然受到冷落,乡村经济也发展不起来,意味着我们原有的房屋原有的交通工具依然没有办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是国家的政策。第二,政策引导,近几年对农村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但是改变不了的一个现状就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的收入水平农村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说比城市要差一些。这就导致中青年的人们都在积极的想向外边流动。



第三,虽然说当下互联网火热,互联网经济也异常迅猛啊,但是不可避免的就是中大型城市,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之间的信息流技术差距还是挺大的,这就导致了我们在农村里边所收获到的学习到的知识的受众人群是有限的,但是在大城市,因为集聚效应就原本同样一天24小时的时间,你可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综合以上原因,其实我们需要改变的就是让乡村变得更美好,乡村的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更平衡,这样一来,人口会自然而然往乡村流动,乡村流动。也有直接带动了经济,社会生活,教育等等一系列的发展。所以说人来了,乡村也就好了。


新农民说新农村


回答这个问题先来介绍一下张孝德何许人也。

1. 张孝德是谁

张孝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现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3月17日,农村教授张孝德参加央视一套节目《开讲啦》,发表主题演讲:新时代,我们该如何读懂乡村?

其中,在谈到未来乡村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张教授认为最缺的是人,“人来了,乡村就活了”。他呼吁更多的人才能够投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张教授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不仅会有返乡的农民工带着自己在城市的经验和收入回乡二度创业,还会有更多的艺术人才和新青年回到乡村进行艺术创作,让乡村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乡村振兴确实需要人,无论干什么,没人,路就走不出来。

2. 乡村振兴确实需要人

只有乡村有更多的人,振兴才有望。但是,并不是说什么人来都行。乡风西苑认为,未来乡村振兴急需以下五类人群。

第一类是新告老还乡者。他们是指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从乡村走进城市的第一批知识分子。

最迟8年之后,这类人群的90%将要退休。只要有正确的政策引导,他们中的一大批人将带着智慧、资金回归农村,建设家乡。

第二类是改革开放后到城市打工的2亿多农民工。他们在城市没有房子,没有养老金,等到退退休后,他们中将有80%约3000多万农民工带着城市文化,回农村养老或再创业。

第三类是新下乡知识青年。有一部分是村官,还有一部分是大学生,自愿回乡创业,这种催化作用将在未来5年内发生很大的连锁放大效应。

第四类是逆城市化出现,一批城市人回到乡村养老和从事乡村产业的经营,将给乡村带来新消费,促进乡村养老产业发展。

第五类是中国6000万华侨同胞。随着祖国的日渐强大,这些华侨将会出现一个回乡寻根热。他们寻根,也将给乡村发展带来国际资源。

3.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乡风西苑觉得张教授的“人来了,乡村就活了”观点,还有片面性。因为,有些地方的农村,本身就没有任何资源,或者说它的生态破坏已经非常严重。

土壤有问题、气候恶劣、缺水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前面提到的五类人群回到乡村,还有什么意义。这种情况下的乡村,必须将人口外迁。然后进行生态恢复和建设。

所以,乡村振兴,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一个模式一个方法,成百上千的乡村都采用。千万不能像前几年的房地产发展,有些城市盲目跟风,大肆开发楼盘,结果无人购买,成了空城。

乡村振兴,不能为了振兴而振兴,而是为全面发展,为人们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而振兴。


个人看法,若有偏僻,敬请大家指正。

乡风西苑,关注三农问题,谈谈个人观点和看法,欢迎关注和交流。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乡风西苑


类似的观点其实在国家乡村振兴的提法里也有,比如产业兴旺了,乡村就活了;农民富裕了,乡村就活了;美丽乡村了,乡村就活了之类的。不过从某种程度上,张教授的观点算是抓住了本质。因为所有的事情,归根结底都是人的事情。

人怎么来?什么人来?来干什么?这些问题现在也有很多地方在研究,探讨。比如有的地方就提出几乡战略,比如城里人下乡(休闲、旅游),能人回乡(创业、带头、产业),农民返乡(新农人、服务就业等)。

我觉得不只是人来,其实一样要有人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其实实在成长之间的自由健康的流动中实现的。而且不止是人,还有其他各种的要素,比如科学技术,文化等。套用一个时髦的说话,是城乡之间的共享的概念。

人可来可往,乡村才能真活好。


东海秦二聊旅游


第一,从大的方面来看。现在人们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也有很多的城里打工者选择返乡创业。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资本。回到自己的家乡后,建设家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也能很快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人多力量大,思想也会更活跃。不光是乡村,任何地方都是如此,人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第二,人多了就能带动各个产业的发展。比方说农业,工业,餐饮业,服务业等等。真正的实现一二三产业同时发展。带动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慢慢的滚雪球效应,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 综上所述。

张老师说的,人来了,乡村就活了。我个人是非常同意的,人才是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环节。国家最近也在不断的加强返乡创业的扶持力度,也表明了国家重大决心。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我们的农村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丽。


特菜答人


感谢关注,农村那些事,关于农村的看法也很多,关于张教授的说法,老铁没毛病,但是事实却没有这么简单;

农村冷清了,确实是这样,现在的农村,缺的就是活力,没有活力,谈何发展,但是活力就需要人,需要人才,没有人才又如何谈希望,人来了,乡村就活了,。本身是没有矛盾的。

  • 在过去,农村地广人多,大家辛苦种地,生产热情高涨,但是有一天,年轻人突然觉得,在家种地,没有出去打工有意思,还不挣钱,出去打工,每天不用风吹日晒,还能每个月三千多块钱,在家里,几个兄弟一起干活,一个月每个人能有3000块钱的收入吗,显然没有,于是大多数都举家出去打工,兄弟几个,一个人每月3000块,那么两个人每个月能挣6000块,这不比在家种地挣钱更容易吗?

但是那个时候,确实打工热情也高涨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来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小孩不想读书,老人无人照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让很多农村年轻人在外面工厂,无心上班,觉得还是一家人在一起才好,但是现在想回去的人是很多,但是能回去的又有几个呢?

  • 而乡村要发展,确实离不开他们,而他们回去,如今也没有容身的地方,如果再回去重操旧业,继续种地,未必能养活一家几口,但是呢,不回去,面临的也是问题。


而乡村要发展,人来了,乡村就活了是没有问题,如果大家都是像当初一样热心搞农业,种地,活是活了,表面上是大家回来了,但是事实上根本没有改变,因为没有挣钱,没有继续发展的活力,没有稳定的收入,无法继续留下去。

所以,我们农村要发展,要的不是人回来了就行,得先有支柱,经济的支柱,如果还是仅仅依靠每家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想回去的人恐怕太多,回去几个,不叫回去如果一个村的人都不出门就能在家门口挣钱,那才叫发展,在家门口打工上班,也能月收入3000以上,那么还愁没有人回来吗?

梁油儿大人


对于一个返乡创业近十年的新职农来说,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结合本地的优势资源,积极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循环农业,精细化耕作,自己的地自己种,自己的地自己作主才行,不问青红皂白,一刀切的做法,只会害了乡村发展。

乡村振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人才大量流失,观念无法改变。

2,土地流转困难,关系户圈地现象严重,圈而不种。

3,村霸横行,投资环境不能得到保障。

4,创业融资困难。没有关系的话,银行很难贷着款。


捡蛋手


这句话没问题,关健人怎么才能回去呢?城镇化是大势所趋。现在农村老年化特别严重。有的自然村已经消亡。城市里集中的各种资源,养老,医疗,上学等等。比农村里要好很多。国家的资源配置还是往城市走。在农村里种地吃饭是没问题。关键是没有发展的前途。很多在外面打工的涨了见识,视野开阔了很多,在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中,大多有一技之长。但让人无奈的是:故乡变成他乡,他乡却难变故乡。回又回不去,留又留不下来。


流行潮鞋


针对他这句话“人来了,农村就活了”,我们先不要急着下定义对错与否。我们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下这个问题的,那就是如今“农村的发展到底存在的什么问题”。一一来分析下:

  1. 土地问题:发展需要空间,这是不变的道理。如今农村要走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必然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发展,这就会使得原先不多的耕地减少;然后是就是土地流转不规范了,从农民手中取得土地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不是补贴不到位安置政策未落实,就是操作过程存在违背意愿的情况,这使得土地流转就更难了,没有土地就没有空间,如何发展?


  2. 基础设施问题:医疗、文化、教育、水利、交通、电力这些基础设施都严重不足,制约的当地更大程度的发展。


  3. 人才问题:自从改革开发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为中国城市30多年来的发展贡献了举重轻重的力量。但是对于农村的影响就是壮劳力都去了城里,导致农村发展动力不足。

了解了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知道,制约农村发展不单单是人才一项,但是在各个生产要素的作用中,人才又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张孝德的“人来了,乡村就活了”就显得有些片面了,他看到人才在农村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人才也不是绝对的,因此说法有失偏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