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日本戰敗,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自殺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太皇通過廣播向全世界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這對於被其侵略了14年的中國人民而言,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自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藉口中國軍隊炸燬南滿鐵路,發動"九一八事變" ,張學良奉行不抵抗政策,拱手相讓東北三省為肇始,14年間從東北、華北、華南及至幾乎全國範圍,日本侵略者無惡不作,所犯罪行更是累累,可謂罄竹難書。

日本戰敗,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自殺呢?


但對於侵略者而言,對於深受軍國主義、武士道影響下的日本人而言,裕仁天皇的這則消息無異於晴天霹靂。在聞知要投降之後,無數的日本軍人或者抱頭痛哭,或者自盡殉國,彷彿他們才是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的受害者一般。

時任陸軍大臣的阿南惟幾的剖腹自殺便是當時日本軍人的真實寫照。作為本土決戰的狂熱份子,在日本遭受美國原子彈轟炸之後,深感大勢已去的他自覺有愧於天皇,未能帶領日本取得勝利,在裕仁天皇決定投降之後,他隨即決定自殺謝罪。也正是在15日當天, 他拿起軍刀剖腹,不過一時間竟未能赴死,以致於最後在軍醫的幫助之下才終結了自己充滿罪惡的一生。

海軍中將大西瀧治郎與他一樣,也選擇了剖腹自殺,甚至於理由都是如出一轍,愧對天皇、百姓的希冀。

日本戰敗,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自殺呢?


這件事傳到了負責處理日本投降事宜的美國將軍麥克阿瑟耳中,對於日本軍人的怨恨,他並不會少。從珍珠港事件,在偌大的太平洋戰爭之間,亦有無數美軍殉難。因此,當見到了日本的國家元首,首惡元兇的裕仁天皇時,他禁不住嘲諷似的問道:你的將軍都能夠自殺,為何作為戰敗者,你卻不選擇自殺呢?

這般犀利言語,無異於當頭棒喝,若是一般人定然會羞愧難當,恨不得找牆角鑽進去,但裕仁天皇卻不緊不慢地說到“無可奈何”。這四個字,可謂是萬斤油般的說辭,裕仁天皇甚至還恬不知恥的說道,發動戰爭本就不是我的本意,我本人熱愛和平,之所以會有戰爭,也不過是我被大臣們裹挾了而已。

日本戰敗,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自殺呢?


1945年9月2日,在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協約國代表的見證之下,日本投降儀式舉行。在隨後的東京大審判之中,一系列罪行累累的戰犯也都受到了公正的審判。不過,作為首惡元兇的裕仁天皇,卻得益於美國、蘇聯之間的緊張關係,在美國的干涉下被免除了審判。

但是對於裕仁天皇而言,本應該找角落暗自竊喜的他,卻不僅不以為恥,還為了證明自己的“向善之心”“和平之心”出版了一本《人間宣言》,這本書不僅是他的狡辯,更是向以麥克阿瑟為首的美國遞交的投名狀。

日本戰敗,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自殺呢?


在書中,他進行了自我否定,對於日本傳統文化中宣揚的天皇神聖地位,不再承認,而是選擇承認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並不是神。這樣既說明了日本的侵略戰爭他是不得以而為之,更為美國事實控制戰後日本提供了依據,最後在麥克阿瑟的掌控、干預之下,新的《日本國憲法》制定,天皇也真正成為虛位職務,只擔當國家的象徵。

至於麥克阿瑟的冷嘲熱諷,以及嘲諷之下他與裕仁天皇到底誰贏了,誰輸了?似乎只有普通人才會討論,對於身為政客的二人而言,這並無關緊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