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这话说的对吗?

坐不改姓宁西迎


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论语•学而》,意思为花言巧语,和颜悦色以讨好别人。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这样解读“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言令色的人善于用漂亮的语言,悦人的表情讨好别人,只注重表面的修饰,而不注重内心的修养。这对古代士子的学问修养背道而驰,正确的取向应为致力于内在的涵养,对道德仁义孜孜以求,以人格魅力来使人亲近,而不能片面追求通过言语辞色来得到别人的爱敬。

这句话对现代社会同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告诫我们在社会中立身处世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不断通过学习丰富和充实自己,树立确然不拔的人格,以此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而不能通过花言巧语、笑脸相迎来妄图得到他人眷顾。




無两书房


是特别认同孔夫子这句话的。

接触的人多一些,可以进行比较。感觉日常说话特别漂亮,表情特别生动,让人很舒服的,基本上在实质性利益交往的时候,都是不靠谱的,即功利性特别强。其实孔子以后的人也有这样的总结,比如“口蜜腹剑”“嘴甜心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把“仁”理解为:同情、关心、理解、互助,愿意替他人考虑。这显然是好东西。在世俗社会里,美好的东西大多都是稀缺的,比如才华,比如名气,比如财富,大家都喜欢。而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倾向:越是缺什么,越是积极向外界展示什么。比如穷人,特别在意在社交中不要显得“小家子寒酸气”,聚会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鞋子包包,哪怕高仿也行,让别人知道;比如书读得不多的人,特别爱炫耀自己读过多少书,不必要的地方也强行引经据典,生怕别人看出他浅陋。同样道理,一个对别人缺乏仁爱之心的人,生怕别人看出其真实内心,所以在言语和表情上要过多修饰伪装,极力强调自己很关心别人,以博得好印象,实现自己的目的。

经验不足的人,很容易被“巧言令色”所迷惑,另外,有些当权者需要“巧言令色”的人为其造势,所以,“巧言令色”往往能得大好处。动动嘴皮子就能得大好处,这当然激励这一类人继续夸张表演。毕竟,说说漂亮话和真正地付出资源关心别人,成本要低得多了。

一个本来就有钱的人或有才华的人,脑子里是不用老想“我如何让自己看上去有钱或有才华”,一个本来就对他人有仁爱之心的人,也不会想着哪句话或哪个表情更打动对方,而是直接行动或思考如何实际行动对别人好,这个时候语言和表情往往平淡得多。

“巧言令色”和一般的出自友善的“和颜悦色”是有区别的。前者表演性非常强,水平高的也会把握分寸,但一定有一种刻意很用力的让对方知道的感觉。另外,施展“巧言令色”功夫也是看对象的,毕竟任何表演都要消耗精气神,遇到没有利用价值的人,那就是面目可憎懒得表演了。


半夜读书人


不对,对于我来说:虽然我不是伟人,但也有我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所以我是不完全赞同孔子说的这句话,为什么呢?我就跟大家探讨几点。

第一,书中说:(孔子说这句话是因为他不喜欢巧舌如簧满脸堆笑这样的人,所以才会说这样的人没有仁爱),不能因为他是伟人他不喜欢,就觉得别人就没有仁爱之心啊。

第二,如果说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爱之心,那西游记里猪八戒肯定是巧言令色之人,但他哪里没有仁爱之心了?猪八戒只是懒,如果猪八戒没有仁爱之心,是个没心没肺的人,观音怎么会给他安排去取经呢?(虽然没取经之前因为好色做过一些坏事,但哪个男人不好色呢?只不过猪八戒的色是阳性,沙僧是阴性)虽然唐僧平时啰哩啰嗦唧唧歪歪,但以唐僧的智商怎么会留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呢

第三,哪个企业的高层里没有几个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呢?哪个企业的高管没有几个花言巧语爱拍马屁的人呢?难道爱拍马屁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狼心狗肺没有仁爱之心的人吗?不是的,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些语言和态度让老板开心舒服,老板开心舒服了以后他给他老婆买的包包和化妆品的档次就有可能提高了,孩子的奶粉也可以换成澳洲的了,(虽然老板也知道是马屁但人性告诉我们好话听起来还真入耳)虽然花言巧语不是真正提高职位的途径,但也会给你加分。

第四,还有很多人天生就是喜欢满脸堆笑的跟人相处 交流 但他内心没有一点肮脏的想法,这是他的性格。(虽然我不是这样的性格)

最后呢我想说,不管是巧言令色还是默默不言哪种性格的人,这样看他们平日里的实际行为和做法来判断他到底是不是没有仁爱之心。





史上最帅的作者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的意思是,花言巧语的讨好别人、嬉皮笑脸的哄骗他人,这种人,是很少有仁爱善意之心的。

我们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肯定的是,孔子的话,总结的到位、精确、自然也是正确的!

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人。我们都希望遇到真诚善良的人。我们都讨厌表里不一、华而不实、不值得信任的人!

但是,怎样可以知道谁是诚实的人?谁是虚假的人呢?

孔子的总结和观点,给了我们借鉴和指引。

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同学中、朋友中、以及在读书和观看影视作品中,诚实的人什么样,虚假的人什么样。

诚实的人,说话稳重、做事正派、待人真诚!虚假的人,说话虚浮、做事丑陋、待人掺假!

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人做事表里如一、真诚热情、有责任心,同时,我们也要有“火眼金睛”,会辨别他人的真假,和大家一起努力,让社会多一些真诚和关爱,少一些丑陋和虚假。


聿剑传统文化


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学而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是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令色”是满脸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鲜”是“少”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很少有仁爱心。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先生,在《日知录》归纳天下最不仁的两种人:一种是好犯好犯上作乱的人,另一种便是巧言令色的人。

巧言令色之人,处事不讲原则,表面讨好别人,行事轻薄不务实,一味追求外在的悦人,而不去修养内心的仁德,在人群中摇唇鼓舌,搬弄是非,惑乱人心,一切都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仁德的君子,言行跟此是完全不同的,【子曰:君子有九思】其中有“四思”说到了言行,【“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即待人接物时,想到的脸色是否温和,样貌是否恭敬,说话时想到是否忠实,做事时想到是否严肃认真,这些都是君子时刻在思考的,完善自我的修身之道。

那么君子的仪容风度是什么样子的呢?

子夏为我们概括出来,【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君子讲话,则严厉不苟,君子端庄威严的形象跃然在前。

巧言令色之人是迷惑不了君子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怎能不谨慎敬畏,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呢!

巧言令色是有损自己德行的言行,经常如此行事,仁爱之心会越来越少。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我们要以防受巧言令色的蛊惑,做出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同时自己更要注意,不要成为巧言令色之人,要常常关照自己所言、所行,不要偏离正道。【被人欺骗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欺骗别人,而不自知。

那我们平时要怎样避免?从《弟子规》当中摘出几点要点,供大家参考。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首先我们说话要讲诚信,欺诈和妄言都是不会长久的,在言语上时刻关照自己,说话是否出自诚心。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我们为什么会欺骗、伤害别人,就是没有同理心。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把自己想成对方,把对方想成自己。自己不想承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多一点仁爱之心,这个世界就会多一点美好。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我们都喜欢干净、整洁、明亮的居住环境,比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朋友圈子,可往往对交往的人,却不能够擦亮双眼认清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远离是非之人,损人利己、巧言令色等错误观念的人,他们会把我们的人生带向黑暗。结交善良、正直、忠信这些三观正确,正能量的人,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的积极、向上、光明。


人生坦荡荡


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的理解必须首先对孔子的仁有基本的认知。学界对仁的解读有很多种,最有代表性的有三种。第一种:仁即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第二种:仁即克己复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第三种:仁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中孔子和子贡的对话。

个人观点赞同第三种,孔子的仁强调的是践行,知行合一,说到做到,为人处世要做到诚信。

巧言令色鲜矣仁,表明孔子反对只停留在嘴上,表面违心说一些讨好迎合词语,内心往往另有计谋,这种人很少能做到仁,是不可取的,是被孔子批判的做人方法。

孔子同时也很重视讲话的艺术,在多种场合跟学生交流过。如《论语·卫灵公》“辞达而已矣”,要求讲话言简意赅,表达清楚。《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以言过其行为耻等等。


青青芳草园


巧言令色鲜矣仁:善于花言巧语的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这样说的话,这话说的是没问题的。在日常的交往中,如果有这样的人,便面和颜悦色,花言巧语,那这样的人的确是很难见真心的,因为心中只有想要达成的目的。利用一位手段来达成。孔子说为人做事说话一定要让对方感觉到,仁。

这句话出自于孔子《论语·学而》。那么这句是说谁的呢?又是让我们注意什么呢?有这么一个故事。

巧言令色,有人说,朱熹不通政事,以为华夏大地人人平等,才把巧和令解释为美好,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是对朱熹的误解,没有好好读朱熹原文。朱熹说得很清楚,学者要以“巧言令色”为戒——他要提醒的对象,是那些求圣人之学的人。

很多求学者以为,仁,就是对谁说话都客客气气,让听的人开心,存好心。朱熹说,不对,这不是仁。至于本来就不想求圣人之学,说一套做一套,领导面前表现得极端,领导做什么就和领导一个模样,领导一走,立马改头换面,这样的人,不用孔子、朱子来解释,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人是“不仁”的。

所以,孔子和朱子之所以要读者警惕“巧言令色”,不是来批判社会中那些本来就无德,奉承拍马的人的,而是提醒那些想“求仁”的人,不要以为待人接物时处处和颜悦色,一心要让对方开心就是仁。


致力于巧妙的言语,钻研说话的技巧,会让人看起来变成他了所想要变成的样子,然后止步不前。而短期的来说,语言技巧是很有用的,所以众人掉进了这样的一个陷阱,这就是为什么仁德变得稀少!没有真正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国学趣舍


“巧言令色,鲜矣仁”是孔子对生活现象的发现与概括。孔子和朱子之所以要读者警惕“巧言令色”,不是来批判社会中那些本来就无德,奉承拍马的人的,而是提醒那些想“求仁”的人,不要以为待人接物时处处和颜悦色,一心要让对方开心就是仁。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不能万事万物一概而论,那样边有失偏颇,“巧言令色”,如果仅仅是为了哄你开心,何罪之有呢?

巧言令色这句话是出自尚书,禹说的。孔子提到这句话的时候的意思,其实和“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是类似的。我倾向于认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是由内而外贯彻始终的。与很亲近的朋友开开玩笑,这很正常(我想起了杨绛回忆中结婚前的钱钟书),但是仍不能出度。




玉米是玉米


此句出自于孔子的《论语》。释义: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人都是有自己的喜怒爱恶的,高兴的时候脸色就明朗,而发怒的时候脸色就阴沉。喜欢一个人脸色就透露出亲近之意,而厌恶一个人脸色就透露出排斥之意。人有什么样的心理意识就释放什么样的信号,最终通过脸色将情绪表达出来。

现在你故意将外在显示与内在情绪违背起来,就是一种扭曲与压抑,这是让人非常难受的。为了顾全大局也就罢了,仅仅只是为了个人的算计,时间久了,人的心理就会出问题。而且这样的人之所以如此作态就是因为他喜欢暗地里下绊子,喜欢用阴暗手段,躲在暗处含沙射影,是小人之举。

所以,孔子当年讲他自己和当时的名士左丘明都看不起“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的小人。是真男人的,就不要去隐藏自己的爱恨情仇,有什么就堂堂正正的去干,而不要躲在角落里使坏。

“巧言令色”都是装出来的,这副面孔其实与其内心是对应不起来的。这样的人故意扭曲自己的心意,其目的与动机往往都是不纯的。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句话用来形容这种人前一副和蔼可亲,热情大度,而背地里捅刀子的人为笑面虎。

历史上最出名的笑面虎莫过于“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作为官场上的老狐狸,李林甫最擅长的就是前倨后恭,利用自己的笑脸来迷惑对手,让对方放松警惕,而在暗地里像毒蛇一样寻求致命一击。


JC工作


我认为判断一句话是否正确,首先在于弄清它所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什么。

我找到的这句话解释如下: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从来上面的解释来看,我同意孔子的观点。装出来的慈悲往往都是假善心,随口天花乱坠的承诺往往是水中月镜中花,没有真心自然很难实实在在的付出。这样的人何来仁心呢?我们看人看事,需要一份静心,不要被乱花迷了眼,在阴沟里翻船;我们看人看事,需要一份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有了静心静气,才能看清人看清事,做出理智的判断。

那些口舌生花的人,未必不仁不可信。擅于表达和是否有仁心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说,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是滋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是长者或老师对晚辈和学生良好的教育方式,值得大利提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确没有错,但是,我们用一点心,将良药包上一层糖衣是不是更宜于服用,忠言说得委婉一点更能打动人心呢?

其实说到底,我们应该追根溯源探究事情的出发点。如果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方式方法不够恰当,那么我们要体谅对方的用心良苦。反之,如果出发点是坏的,那么不管如何的花团景簇,转身可能就是过眼云烟。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小心使得万年船。

人生路上,谁都会掉坑里,不断学习,我们会走得更平稳。孔子的话要听,更要活学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