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流传千古?

用户6757164648133


我是偷听制笔的强哥,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全诗点睛之笔,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当之无愧为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岑参其人

岑参,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边塞诗有两大旗帜——高适、岑参,并称"高岑"。岑参因为两度出塞亲历了茫茫大漠的金戈铁马。他的边塞诗想象奇特,夸张大胆,风格峭拔,气势雄伟,充满着豪迈的情怀和英雄气概,被誉为唐代最卓越、最杰出的边塞诗人。

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因为头顶祖父的荣耀,岑参的成长一直有巨大的思想包袱。岑参的仕途先是以第二人登进士第,然后足足守选了三年才盼来了他的岗位。后两度被派驻塞外,古时候的塞外苦寒之地,游离于京城的权力中央,对于仕途来说未免不是一种打压。出塞归来后,岑参的仕途依然反复。

1、先是跟随唐肃宗回长安当了谏官,

2、后由右补阙转任起居舍人。

3、后又调岗暂任虢州长史,

4、长史未担任多久又调任太子中允,

5、不久后兼任殿中侍御史,充任关西节度判官。

6、后来天下兵马元帅雍王李适会师陕州来讨伐史朝义,岑参任掌书记。

7、广德元年,岑参改任考功员外郎,

8、次年转任虞部郎中。

9、永泰元年,岑参转任库部郎中。

10当年十一月,岑参被贬为嘉州刺史。

11、大历元年,岑参入剑南西川节度使的幕府,任职职方郎中兼中侍御史。

12大历二年六月,岑参赴嘉州刺史任,

13、大历三年七月,岑参因被罢官而自嘉州(今四川乐山)东归,

14、大历四年秋冬之际,岑参逝于成都旅舍

由此可知,岑参的仕途多舛兜兜转转始终不得志,虽然不得志,但却不妨碍岑参豪迈的情怀与昂扬奋发的激情,所以读他的诗歌总能引起共鸣,让人在低谷中感受到一股向上的力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诗

岑参以做边塞诗而闻名,他两度出塞的目的也是为了以后能仕途通达。所以,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他不用过多笔墨来写武判官,而重点写天地间的奇景,继而把边塞的苦寒,把八月的飞雪写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他不只是写边塞,更是写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功业、理想的不懈追求,这才是岑参写这首诗的主导思想。

以景寓情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文学描述手法,这句经典的诗歌我们能深入其境的进入诗人的精神世界。下面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诗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此诗的背景是。天宝十三载,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虽然抒写的是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前四句主要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了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景色极为奇丽。边塞的八月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送完前任判官,岑参的官场生涯开启了新的篇章。这是对未来踌躇满志的一种期待。

中间两句描写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传达出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此部分是全诗的高超部分。

最后三句为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

综上所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之无愧会千古流传。

以上是我的答案,欢迎大家指正


偷听制笔


因为读起来很美,想象中的情景更美。

另外用词都是常用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几乎一遍就能记住。

美的诗句,再加上容易记住让世人传唱,自然就流传千古了。

类似的还有静夜思里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滕王阁序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江雪里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悯农里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些诗句所用大多为常用词,且平仄相得,读起来朗朗上口,再加上描绘的景象或者抒发的情感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自然就流传开来传唱至今。

现在回归正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前四句很明显是在写景。北方的狂风席卷大地吹的草地相折,胡地仅仅八月就开始下雪。忽然一夜之间就好像春天来了一样,外面的树林就像梨树一样挂着银装素裹盛开了。

这里的写景极美,将雪花喻作梨花,将冬日的雪景喻作春景,古往今来能做到这点的没几个。这句无论从写景、写意来看都是传世之作,单靠诗文的功底是写不出来的,必然是岑参晨间起来看到了这样的雪景发出对应的感叹继而想到此句。

这么美的写景写意的诗句,再加上朗朗上口易于传唱,自然就流传千古了。


种花家的猫ToT


先不回答你的问题,把诗吟来先感受一下这首诗的意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共十八句,其中只有三句话是写送别时在中军大帐摆下酒宴,酒宴中奏乐助兴,酒罢辕门送走武判官。其余诗句全部描绘天气如何之寒冷、气候如何之恶劣。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开头两句,明明描写胡地八月份就寒风凛冽,漫天飞雪了,怎么到第三句突然就如春风吹来,梨花盛开了呢?其实这是一个形象的比拟句,北方冬天雪后,树木银装素裹,玉树琼花,景致怡人。

因岑参是湖北江陵人(或南阳人),此时此刻想到了故乡春天的盛开的梨花,所以用形容故乡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比拟北方的雪景。比较具有跳脱性,给人一种不一般的感觉,只能用非比寻常来形容了。

“一冬”,“一春”;“一雪”,“一花”。

虽时令相悖,但颜色、场景相似。从大自然的不同处寻找相同。这种大胆的比喻足以令文人墨客仰首崇拜,令读者瞠目,忽觉焕然一新,如沐春风!

故此:此诗句成诗中之经典名句,流传千古,不绝于后人也!

欢迎大家一起品评,也想听听你的想法!





木煜子


这句诗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与杜甫交好,杜曾评价岑参的诗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意指岑参的诗充满了奇情妙思。这句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正是有其“奇趣,奇妙之处”!

这句诗首先妙在用“春之梨花盛开”来比喻“冬之飞雪到来”。诗人初见边塞飞雪的“奇景”,既感到神奇也感到欣喜,那么如何向那些并没有来过边塞甚至是那些江南的人描绘眼前这幅奇景呢?诗人便以大家熟悉的春景来作比,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以花喻雪,可谓匠心独运,“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千树万树”也表现了景象的繁荣壮丽。

其次是这句诗中的“忽”字。这句诗是全诗的第二句,开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笔所未到气已吞”,正是因为“风之猛”,才有了下一句的“雪之大”。“忽”字呼应了第一句的“即”字,“即”“忽”二字表现了塞外风景之奇特,也体现了诗人的惊喜好奇之情,仿佛只是一夜间天地便银装素裹,变成了白皑皑的一片。可以说,一个“忽”字既写了雪景,又写了心境。

我们常说大唐风骨,宋朝人写诗是绝对没有这样奇瑰的想象的。为什么?因为没有这般辽阔的胸襟和豪情。边塞北疆苦寒之地,而诗人将春景比冬景,不仅让人感觉不到那样的寒冷艰苦,反而被诗人的豪情所感染,忘记奇寒而感到喜悦和温暖。似乎诗人在对读者说,来这里吧,“功名只向马上取”,这里才是建功立业的地方,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可以说这句诗不仅写景写情,更写出了大唐气象!

以上就是我对这句诗的理解,谢谢。


风情万种的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述了诗人送别好友归京时看到的奇丽雪景。诗人将眼前狂烈北风吹起的漫天雪花,描绘成“春风”唤醒的千千万万树的“梨花”,场面是何等的繁荣壮丽,置身其中甚为欣喜;而“忽如”二字恰到好处的展现了边塞天气的变化莫测,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看到如此雪景霎时惊喜上心头的欢愉。

边塞飞雪本是严寒冷酷,在诗人的描述下却变得异常温暖可人,可见诗人对此情此景的惊奇与喜爱,将冬雪化为春花,又是何等的爱怜;在送别友人的离愁别绪中还能唤生出如此惊奇爱怜之意,可见诗人的乐观与豪情。整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霎时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场景,温暖欣喜之意袭满全身,是何等的舒畅,大概就是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世人欣喜不已,故而广为流传。


奶茶爱尚咖


幼时常常把这句诗当做描写春天的景色,毕竟“春风”“梨花”等词,太让人浮想联翩,长大了才明白,这或许就是这句诗的厉害之处。

能够想到将冬雪比做春花,把寒冷的冬天写出了春天般温暖的感觉,古往今来,应该唯有岑参一人。

这句诗大致意思是,一夜大雪,树上挂满了晶莹洁白的雪花,天明之后一看,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就好像是昨夜吹来了春风,使千树万树呈现出梨花怒放之景。

具体分析来看,首先,“忽如”二字用的妙极,这两个字既写出了“胡天”的气候的变化无常,八月大雪骤然而至,又传达出了诗人看到眼前绝美风景时惊喜好奇的神情,可以说用的恰到好处。

之后,“千树万树”四个字更是突出了景之壮阔,千万棵树木被皑皑白雪所覆盖,仿佛透过这个词,看到了雪压冬林的景象,可以说颇具浪漫色彩。“梨花”,指的是雪花飘落堆积枝头的样子,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雪花的洁白和晶莹剔透。

这句诗合起来进行赏析,诗人以花喻雪,匠心独具,将塞外冬景比做内地春景,构思新巧,意境奇绝,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即使是从未见过雪的人,也能从诗句的描绘中,由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联想到边塞纷纷扬扬的大雪,读过之后仍然回味无穷。

总得来说,这种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边塞诗的主要特征。而诗人岑参的这首边塞送别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被称为唐代边塞诗的压轴之作。诗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又可以说是压轴之作中流传千古的咏雪名句。

欢迎大家的指正和建议。





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本诗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要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了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景色极为奇丽。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这是对未来踌躇满志的一种期待。试想假如,严冬之中如果一夜之间人们盼望已久的春天到来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心旷神怡,勃勃生机,踌躇满志,翱翔天空,这不是人们普遍向往的吗?正不愧是千古佳句!


王志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本来是写的雪景,这里以春花来比喻雪景,不的不说作者脑洞大开,新颖别致,是以成为千古名句。

塞外萧瑟荒凉,大雪纷飞,北风一吹天寒地冻,本应是愁苦悲凉的境遇,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新颖贴切。这个比喻含有美丽的想像,创造性的塑造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温暖景象,给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希望.新奇的比喻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笑莫笑


以冬雪喻春花,比喻新奇,想落天外,诗句浪漫瑰丽,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塞外、大雪、送别,这些伤感的元素叠加,本该凄凄惨惨戚戚,结果在诗人这里却变成了江南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首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凄怆基础上,画风突然急转,对比强烈跳跃。岑参两度出塞,有边塞从军的生活经历,他的诗慷慨悲壮,浑然苍劲,与高适并称“岑高”,是其他没有边塞生活经验的诗人无法相比的,可见一切好诗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之不虚也(本座感悟,笑)。


颍水萧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 ]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记叙送别归京使臣,但是诗中的雪景“喧宾夺主”成为千百年来最夺人眼球的佳句。

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梨花盛开时的景象,那些树枝上雪白的花一朵一朵一团一团一簇一簇,繁花满枝,都压弯了枝头,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