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股市大跌,股權質押是替罪羊嘛?

湧於分享


您好,實際上在A股市場中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都採用了股權質押的策略,而這或多或少受到了2014、2015年槓桿牛市的撬動影響,而高槓杆工具也得到了全面激活。不過,時至目前,在質押新規的影響下,實際上也對部分質押率過高的上市公司給予了整改,而這或多或少降低了部分上市公司發生局部性的系統性風險的壓力。但是,對於股權質押的質押風險,估計還是會有一個反覆整改的過程,但對於股權質押的風險,仍無需過分擔憂,仍處於可控範圍之內。

對於之前的股市下跌,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轟轟烈烈“去槓桿化”、“去泡沫化”的衝擊影響,股權質押只是去槓桿化的一部分,而除此以外還有銀行券商、信託機構的去槓桿化壓力。但是,經歷了系列新規的整改,A股市場的高槓杆風險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這利於股票市場的平穩。或許,在股市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會發生股權質押預警乃至平倉的風險,但這僅僅屬於少部分的上市公司,而對於多數上市公司而言,還是有能力可以補充質押物,或提前解除質押平倉風險的危機,而質押率過高的上市公司,仍然需要給予警惕與迴避。


郭施亮


當然不是,比如2015年以來股市的大跌主要是自身的系統性風險造成的,而大股東的股權質押只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我們知道股權質押一般是由於大股東急需資金週轉而將自己的股份質押出去,以緩解自身流動資金不足所帶來的壓力,它本來是一種正常的融資方法,但問題出在部分股東高質押率,加上大股東為了獲得更多的貸款額度在質押前進行不正常的拉昇股價。



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坦遇到市場快速下跌且幅度較大時,大股東就會在來不及補倉或還錢的情況下被強制平倉,這種情況會對市場上的其它投資者帶來極大的心理衝擊,大家都會爭先恐後的拋出股票,造成市場進一步下跌。



同時,加上做為大股東的質押貸款方等金融機構也有權對已暴倉的股票在二級市場上拋售,因此又使到二級市場上的恐慌情緒再度加劇,最後使到市場機制失控而起大跌的場面。從這現像我們就可以理解大股東股權質押並不是股市下跌的替罪羊,反倒可以說它們是市場大跌中的其中一個推手。


兔八哥BugsBunny


中國股市裡的問題太多了,大股東違規套現,有的捲款逃跑,拋棄了公司工人和股民,是最大毛病。股權質押和股市大跌關係不大。主要毛病在大公司管理層自謀私利,不好好經營公司,加大科研技術更新力度,提高市場競爭力,將公司做大做強。有的公司主管出現掏空公司行為,這是最可恥的,最下流的行為。總的來看股權質押對公司發展是有好處的,提高流動性,但質押比例適當為好,不要過高。大跌與股權質押無關,與公司老總經營有關。


中峰黑馬


股權質押肯定不是大跌的原因,最多算是導火索,至於深層次原因個人認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吧。

一.市場擴容而場內資金有限。

新股發行節奏雖然有所控制,但是速度依然很快,而退市則很少,導致股票池越來越大,同時場內資金有限。這個原因導致了17年沒有出現過普漲局面,某個板塊(如雄安、次新)起來以後,資金全部湧入,直接導致其餘板塊資金抽血,直接墜崖。這也是後來白馬起來以後,其它板塊萎靡的原因。

二.銀行嚴查信託,股市暗雷遍佈

銀行對信託的從嚴從緊政策,直接導致信託無法繼續下去,同時隨著股票緩緩下跌,越來越逼近信託警戒線及平倉線,導致市場閃崩股越來越多,同時著名的某視,某千里以及央視曝光的某瓷類似股存在,直接讓市場暗雷越來越多,一不小心就猜雷。

同時白馬抱團難以繼續,外圍股市殺跌等諸多因素也起到助跌的效果,而越下跌,停牌的,出逃的也越多,場內資金就更少更謹慎,這一切形成一個負反饋,導致近期的暴跌。

以上是我的些許思考,必有偏頗,歡迎大家評論。最後答題新手,求粉求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