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蒸麵條怎麼做才好吃?

遇到挫折


蒸麵條在九朝古都被簡稱為“滷麵”,是一種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傳統美食,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由當時國內第一座寺院——白馬寺的“路面”演化而來。它分“素滷麵”和“肉滷麵”兩種,下面就將滷麵的作法、小竅門與大夥分享,具體作法(以“素滷麵”為例):

選擇寬度只有韭菜葉一半的中細麵條為佳,太細太寬的麵條出來效果都會差一點。呵呵,霍小姐最拿手的是用機制幹"掛麵”來蒸麵條,因為現在大超市/菜市場上的軋麵條“太水”,水份含量高,上籠蒸後就會粘在一起,疙裡疙瘩的,不僅難吃,而且賣相也差。

好了,將幹掛麵扇形散開在籠布上,蒸上15分鐘。注意,過程中間須用筷子將麵條挑開二三次,防止粘成一團。

蒸的同時,按照華老的統籌方法論,就可以準備拌菜了。根據多年經驗,“素滷麵”一般以雞蛋和豆角(蒜薹)最搭,當然選擇“豆芽”、“芹菜”其它蔬菜也可以,只是口感不如蒜薹出味!“肉滷麵”一般以五花肉片和蒜薹(豆角)最配,但是要適當控油,做到油而不膩,香噴可口方見功力非凡。

先將雞蛋加少許食鹽,打均,在二兩花生油中煎好,用鏟子碎成指甲蓋大小盛出。然後切蒜蓉、切蒜薹(豆角)一公分長為宜,炒至七成熟。注意別炒太熟,因為還有二次蒸的程序,否則蒜薹太熟太爛影響滷麵口感。

接接,將事先備好的雞蛋加入,再切碎一隻西紅柿加入攪拌均勻,加西紅柿是為了去膩,提升味蕾好感。

再依次加入生抽,十三香,蠔油,食鹽,添高湯(或開水),調成半湯半菜狀態。最後將蒸軟的麵條與湯菜反覆拌均、上籠蒸十五分鐘即可大功告成。

有時說起來簡單,作起來卻不容易。比如在麵條與湯菜攪拌環節,湯水不能太多亦不能太少,麵條和拌菜比例也要適中,這都需要在實踐中反覆“操練”掌握。

拌均上籠蒸的環節,也要注意:一是要一層面條,一層菜輔均,便於面與菜互相吸收長處、相得益彰;二是蒸五分鐘後,要用筷子適當翻動一下,防止粘連形成。

大約十五分鐘後,當滷麵的香氣瀰漫飄散開來時,還要關火再燜五分鐘,這樣一盤色香味俱佳的“素滷麵”就火熱出籠啦,想嚐嚐,沒問題,趕緊得,約上霍小姐露一小手呀!


霍小姐的八卦爐


提到好吃的蒸麵條,不由得想起曾經在河南平頂山三年短暫的生活和工作經歷。那時初到當地,對於以麵食為主的城市,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款蒸麵。當地叫燜面。那種美味,至今依舊念念不忘。而且因為那個時候,喜歡這種面的味道,經常吃,還特別向店家師傅請教了做法。

首先,菜市場買回來的溼麵條回家隔水蒸五分鐘左右,然後用筷子抖散開來備用。

接下來,以個人的喜好,製作一份澆頭料。這裡我以自己的口味喜好舉例說說,當年讓我百吃不厭的蒸麵到底要如何製作。(我用芹菜和香菇及肉絲為料,加蒜末,郫縣豆瓣醬一起炒制,放少許生抽,滴幾滴老抽上色,一定記得要略微帶些湯水。然後把前面蒸過的半成品麵條放入,充分攪拌均勻,上籠繼續蒸。在這期間,要翻動麵條兩次。直到麵條熟透為止。一盤微辣中透著蒜香,散發著芹菜特有蔬菜氣息,而且包裹著鮮美肉汁味的蒸麵就大功告成了。

不說了,感覺口水快流出來了。


味來食界


蒸麵條是道什麼樣的主食呢,我只吃過燜面、炒麵和打滷麵等。我們東北人最願意吃的就是打滷麵。這種面是用冷水參入雞蛋和少許鹽和麵,這種面面團和出來以後,十分硬,手擀很費力氣,不過面超級勁道,口感也是非常好。東北人一般招待客人有個說法叫,上車餃子、下車面。這種面都是招待客人的美食,這種面過一下撈出,然後再拌上尖椒肉滷、豆角滷、西紅柿雞蛋和土豆肉丁滷等,


味道可好吃了。那天我也擀一些麵條,也嘗試蒸一次,看看蒸麵怎樣!


伊春美食美客


歡迎關注“劇點二哥”,一起討論美食。


說起蒸麵,可以說是我們家的美食了。老公是河南安陽人,以前經常唸叨蒸麵有多好吃,而我,則以一種不懈的態度回應他,讓他很是不服氣。

於是老公走遍全城找到一家專制麵條的商店,在裡面翻箱倒櫃找到了商店裡最細的篦子,買了近六塊錢的現軋出的溼麵條。回家後打電話上網查做法,先是麵條沒拌油,蒸出來的有點幹。後來炒菜過熟了,蒸出來的菜有點爛。再後來,蒸的時間長了,火大了,水汽太大,蒸出來的面有點坨。

再後來,老公向老家一位開過蒸麵店的發小詢問方法和注意事項,終於,成功了!

吃起來勁道,香,味道可口,再加上一碗清湯,更是完美,點個贊!這是一個外鄉人對河南蒸(滷)面的感受。

昨天,老公圖省事,也是聽了一個老鄉阿姨的推薦,改用了掛麵做了一頓蒸麵,先是煮了下再蒸坨了,扔了,又直接幹掛麵拌油,用蒸麵的方法做的蒸掛麵,勉強能吃吧,口感不好,有點硬,沒韌性。

最後,說幾點做出美味可口蒸(滷)面的注意點:儘量細的溼麵條,蒸之前拌油,炒菜湯要多一點,以便味道能入進麵條裡,菜炒的不要太熟,大概六七分吧,二次上鍋蒸的時候火候要掌握好,中小火為宜,吃的時候最好配上一顆大蒜會更爽噢。

一個外鄉人的見解,希望有經驗的答友多多指教。

喜歡就關注“劇點二哥”,一起討論美食。


劇點二哥


食材:掛麵200克、豆角100克,肉絲50克。

調料:辣椒、花椒、食鹽、老抽、薑末、薑片、老乾媽適量,沒有準確數據,自己想吃什麼醬料,蔬菜,就放什麼即可!

做法:

1.先把麵條進行焯水,焯水時,需要不停的攪拌、點冷水,防止麵條粘在一起了。

2.炒好的麵條表面撒上食用油,然後用筷子不停的挑,最好有個風扇能夠快速降溫,能使麵條吃起來更有勁道。

3.肉用澱粉、老抽、薑片、料酒、食鹽拌勻,然後炒熟備用。

4.豆角洗淨,然後炒熟,再加入炒好的肉,最後放入上述所有的調料,即可起鍋。

5.把炒好的肉絲豆角放到上述放冷的麵條中,然後拌勻,放到蒸鍋中蒸8分鐘即可食用。

胡師傅的微信公眾號“胡師傅美食菜譜”有更多特色小吃,很願意與大家交流喔!

今天教大家蒸麵條的做法,是喔自己愛吃的做法而已,可能有些人吃不習慣,大家也是可以更改的,沒有必須說不正確啊,我覺得一款美食,只要自己愛吃,就稱得上美食!


胡師傅美食菜譜


蒸麵條是河南、安徽兩省的傳統麵食。製作方法簡便,菜飯合一,深受當地民眾喜愛。
製作方法很簡單,先上蒸鍋隔水蒸,水開冒大氣後蒸15分鐘。蒸麵條同時準備菜。麵條蒸好後備用。

像正常炒菜過程一樣,下少量油煸五花肉至變色,放蒜瓣兒、八角、薑絲煸炒。愛吃辣的可放一些小米辣圈貨乾紅辣椒,炒香後放生抽。喜歡色重的朋友可以放老抽,倒入掰段兒洗好的豆角翻炒,加鹽加水,水蓋過豆角即可。



鍋裡水大開5分鐘關火,放入提前蒸好的麵條。用鍋鏟和筷子左右開弓、雙管齊下攪拌均勻,再上鍋蒸15分鐘即可出鍋食用。

在我的家鄉河北,不這樣做。雖然成品大同小異,但製作更簡潔,更入味兒。原材料相同,麵條不蒸,直接按照炒菜的流程把豆角、肉等炒好加水,蓋過豆角。愛吃土豆的也可以放一些。煮8-10分鐘後,把生面條直接平鋪在菜上,蓋鍋蓋兒燜15分鐘。感覺快熟的時候,掀開鍋蓋不關火,趁著熱氣拿筷子從鍋底往上挑起,把麵條和菜拌勻。之後關火上桌。

我更喜歡吃稍寬的機壓麵條做的燜面,覺得比圓麵條口感好。一般不放土豆,太粘。
你喜歡吃那種做法的麵條呢?您的家鄉有更好吃的麵條做法嗎?一起分享


飲食達人—梓楠


蒸麵條在北方地區算是一道比較常見的飯菜,自己小的時候就是吃著蒸麵條長大的,所以說對於蒸麵條有著很深的感情,像一些北方地區基本上都有吃蒸麵條的習慣,而蒸麵條和一些地區的燜面也都是差不多,只不過說名字有些不同而已。

蒸麵條還是比較考驗人的做飯功底的,或許對於一些人來說,炒個番茄炒雞蛋信手捏來,但是如果說你不知道蒸麵條的流程的話,你很有可能會蒸糊鍋,而且對於麵條也是比較有講究的,用來蒸的麵條必須是鮮麵條,這樣是最容易蒸成功的。

如果說是沒有鮮麵條的話,那也是可以蒸的,就是選用乾麵條在水中過下水,然後就可以放到鍋裡面蒸了,像有的地方的蒸麵條叫做滷麵,一般都是用來賣的,大批量的滷麵就很少是鮮麵條,所以說滷麵基本上都是加工的乾麵條。

蒸麵條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它的配菜了,只有好吃的配菜才會有好吃的蒸麵條,選用雞蛋、番茄、豆角這些常見的蔬菜,然後也可以配一些肉絲,等到這些菜炒好的時候,把蒸好的麵條放到菜鍋裡,然後再放上少許的熱水,再過上兩分鐘即可。

注意,再炒菜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多放一些油,畢竟蒸麵條會比較幹,所以說多放一些油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炒菜的時候就要將麵條裡面的鹽和調料提前放好,等到麵條蒸熟直接放倒菜鍋裡面就好了。






商丘身邊事兒


蒸麵條,又叫做滷麵;非常傳統的美食之一,主要盛行在我國的小麥主產區,以安徽北部、河南、陝西南部等省份最為流行。

由於,它做法簡單、快捷,集色、香、味與一身,並且營養、擋飽而受到當地勞動人民的特別青睞。身為一名地地道道河南人的我,當然也被它筋道、爽滑、香而不膩的特色所折服、所傾倒。

那麼,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一下它如何蒸,才能更美味、好吃。

一、蒸麵條原材料搭配

寬2毫米扁型機制溼麵條800g,飽滿多汁西紅柿2~3個,優質五花肉300g,澱粉少許,新鮮豆角300g(也可用蒜薹、芹菜、豆芽),蔥、姜、蒜、幹辣椒、八角等適量,食用油一小碗,鹽、雞精、生抽、老抽、蠔油等適量;

二、蒸麵條的製做方法

1、蒸鍋中加水適量,放入籠屜,鋪上籠布,然後,把麵條抖散(麵條太長的話,可以截斷),輕輕均勻放入(不要用力壓實),蓋緊鍋蓋,大火燒至水沸,元氣後,再蒸8~10分鐘。

2、在蒸麵條的10分鐘內,把五花肉洗淨切絲或者是切片,放入碗中,加入生抽、蠔油、澱粉,用手抓勻,醃製3分鐘;西紅柿洗淨切片,豆角洗淨切段,蔥、姜、辣椒等切絲,大蒜拍碎,待用;

3、把八成熟的麵條出鍋放到乾菜板上,用筷子抖蓬鬆降溫,然後,用食用油把降溫後的麵條均勻拌至一遍,待用;

4、開火把炒鍋燒乾,到入食用油適量燒至七成熱,同時加入部分蔥絲、薑絲、大蒜、辣椒絲和全部八角炸出香味,迅速倒入五花肉不停翻炒,五花肉定型後加入老抽翻炒,再加入豆角翻炒,點入少許開水翻炒2分鐘,最後加入部分鹽、雞精翻炒兩下出鍋,待用;

5、炒鍋洗淨開火燒乾,到入食用油適量燒至七成熱,同時加入剩下的蔥、姜、大蒜、辣椒炸出香味,迅速倒入西紅柿,不停翻炒至西紅柿完全成汁後,點入開水小半勺,同時加入鹽和雞精,再炒一分鐘關火;

6、把3中的麵條倒入炒鍋,用西紅市汁液拌勻,再倒入4中的豆角炒肉拌勻後,馬上倒入先前的蒸鍋中,蓋緊鍋蓋,再蒸8分鐘即可出鍋;

7、把出鍋的蒸麵條用筷子抖蓬鬆,即可食用。

好了,回味無窮的蒸麵條己經制做完成,重口味的朋友,盛上一碗,再拌上辣椒紅油,就上幾瓣生大蒜,吃著,才叫那個爽!


丁丁食言


我兒子就是北方飲食習慣的代表,好吃麵吃餃子,尤其每逢禮拜天問他想吃啥,答案永遠都是“滷麵”。

我們這邊說的“滷麵”其實就是蒸麵條,簡單的說就是先把麵條蒸熟,然後拌上菜再次蒸,這樣做出的麵條筋道還好吃。




滷麵通常的做法是:第一步先把加工好的細圓麵條用少許油拌一下,然後等蒸鍋水開冒氣後把面蒸上二十分鐘。(最好用溼的籠布,這樣麵條不會粘在籠布上)


在蒸麵的同時就可以打滷子了,蔥薑蒜花椒大料熱油熗鍋後放進提前用糖、生抽鹽澱粉醃好的肉片(最好是五花肉) 快速翻炒至肉變色,加入黃豆芽,豆角等可以蒸的菜繼續翻炒,加鹽老抽等,然後加適量水大火燒開後關火。

現在就可開始拌麵了,把麵條和炒好的菜充分攪拌均勻,要使麵條完全上色,然後重新上籠蒸十到十五分鐘就可出鍋開吃了。切記不要把面一直留在蒸鍋裡,不然鍋中熱氣會把面哈軟的。



神仙也瘋狂


蒸麵條怎麼樣做才好吃?作為一個河南人,相對又熱愛美食,今天就不得不說一說。在河南大都喜歡麵食,湯麵條,手擀麵,肉絲麵,雞蛋麵人人愛吃,蒸麵條在我們本地叫蒸滷麵,所用的食材也比較廣,豆芽,芹菜,豆角,四季豆,蒜薹等都可作為蒸麵條的食材。

蒸麵條也有葷素之分,主要看個人的喜好,今天就蒸葷的,有說的不到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所準備的食材,豆角,黃豆芽,紅椒,蔥姜花椒八角,主料就是麵條,豬肉。

麵條蒸的時候有些會粘連在一起,大家注意一下,可以在麵條放入籠之前有少許的油拌一下,就不會粘連了,這個很重要。

炒菜的同時把麵條蒸上,這樣就可以節約時間,炒好菜了,麵條基本上差不多熟了。炒菜的時候油要放多些,湯汁多一點,口味稍微鹹一點,拌上面條鹹淡正合適

蒸好的麵條放進鍋裡拌均勻,然後放籠裡二次蒸,每次蒸的時間大致差不多,第一次可以用二十分鐘,第二次可以用十五分鐘,可以看火的大小調整時間。

美味的蒸麵條出鍋了,怎麼樣?是不是一看就有食慾啊!我是小惠的生活頭條號,每天都會發布關於美食方面的文章,有熱愛美食的朋友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