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山西老牛湾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忻州身边事


只要到老牛湾旅游,当地人都会给游客讲述老牛湾神牛犁河的传说。这一古老的传说用四句话概括就是: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

传说上古时期天下大涝,房倒屋塌,农田被毁,树木被淹。人们吃没吃的,住没住处,根本无法生活。为解决百姓疾苦,玉皇大帝便派老君爷下凡普救众生。太上老君派了一头神牛来到地上,犁出一条河道,将大水引入海洋。当神牛开河到了偏关时,正值晚上,突然,明灯山上灯亮,神牛受到了惊吓,在这里急转身,刹那间便耕出一个20多公里长的大弯,这就是今天的老牛湾。这便是神牛犁河的传说。

老牛湾地处万家寨,关于万家寨,也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

明朝洪武年间,全国范围的战争侵挠、民族迁徒流亡的局面暂时得到平息。各地地方财政收入都有极大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相对稳定提高,巩固国防,兴建城市,成为当时地方建设的主流。当时,不少北方游牧民族羡慕中原安定德农耕生活。镇守偏关的千户侯万毅为了吸引黄河对岸游牧民族的人过河安居,对渡河投汉的人,给地耕,给房住。一时间,北方游牧民族南逃者大增。为了保障这些迁徙居民的安全,万毅将这些居民临时安置到一个四周隔绝的堡垒山寨中,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寨休息。就这样,这些南逃的游牧民族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下来。

万毅百年之后,寨子里的居民感激于他的恩德,在寨子中为他建庙立碑,并将寨子取名为万家寨。

在偏关,每10年会举办一届 “龙华盛会”。这个节日始于1601年,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相传,这是蓟辽总督万世德为追悼平倭战殁将士官兵,超度平倭时用石灰煮死的鱼虾鳖蟹等生灵而举办的古会。

万世德,曾任明代兵部尚书,在明万历年间,丰臣秀吉指挥倭寇大举入侵朝鲜,万历皇帝命万世德率兵前往救援。万世德自创了一套战法:先将倭寇赶下海,然后将生石灰从其头上浇下,利用生石灰遇水生热将其烧死。就这样,明军势如破竹,没多久便平息了倭寇之乱。 建功立业,衣锦还乡,但万世德却开始每天晚上做噩梦,梦中那些在战争中被生石灰烧死的无辜鱼虾龟鳌拖着残缺的身躯,哭号着向他讨要说法。于是,万世德在偏关举行了盛大的龙华盛会,以此来超度那些枉死的生灵。如今,龙华盛会已经成为当地人传承历史文化,扩大对外交流,提升偏关形象的一件盛事。


太原晚报


沉睡在老牛湾地下的”明朝战场”


老牛湾有长城,有黄河,有古堡,有烽火台,还有数不尽的古渡传说…旅游资源丰富,但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它因此而拥有了数不尽的历史话题。


老牛湾渡在清代边备废弛之后逐渐兴起。

老牛湾虽然险峻异常,河岸直立,

河道弯曲,但水势平缓,是天然的良港码头,

吃水再深吨位再大的船只也停靠无碍。

同时,那时有老牛湾常年有兵士驻扎,

可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那些精明异常的商家审时度势,

将这一座壁垒森严的兵营要塞

三下五除二就改造成一座边地商城。


应提及的是,老牛湾的地下遗存十分丰富。

这里是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曾发现石斧、石镰、石铲和

盆、壶、罐、碟及器形陶片,

有村民手中至今仍保存着新石器时期的石器。


2010年,村民们还发现两尊明代铁炮,已捐给偏关县博物馆。

2011年,人们在搞修建时又挖掘出一通长城“分界碑”。成为研究长城和老牛湾历史的珍贵实物。

立足老牛湾,抚今追昔,骋目驰怀,任谁都会生出无线惊叹、无线情思、无限遐想、无限感慨,因而吸引了无数画家、摄影家和旅游爱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