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轉型與“自救”:60萬線下教培機構的生死線

轉型與“自救”:60萬線下教培機構的生死線

作者 | 李菁瑛

2019年,教育行業的日子並不好過,韋博英語等教育培訓機構關門跑路的消息頻傳,行業投融資不斷降溫。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肆虐全國,“寒冬之後仍是寒冬”。

疫情黑天鵝,給教育行業帶來深刻的變革,各地延遲開學,教育部緊急叫停線下培訓,在線教育一下子火了。校外培訓機構們紛紛推出了“公益線上網課”。2月3日,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開課首日500萬學生同日在線聽課,目前免費直播課報名人數超過2000萬。截至2月15日,作業幫免費直播課的報名人數已達2800萬人。入局在線教育的用戶量達上億,在線教育公司股價大漲。

線上教育“熱鬧非凡”,進一步擠壓了線下教培機構的生存空間,被迫按下了暫停鍵的線下培訓,正在夾縫中艱難求生。

轉線上!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60萬線下教培機構被迫迅速開啟了浩浩蕩蕩的線上轉型之路。因為,除了被迫轉型外,就是等待疫情結束後的最終審判,沒有別的路可以選,這是一場60萬線下教培機構生與死的戰役。

大量線下機構湧入線上,TOB服務商們“應接不暇”

對於缺乏在線技術能力的線下教培機構來說,轉型線上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與提供在線直播平臺的B端技術服務商們尋求合作,這也導致大量TO B服務商們出現短期內用戶量暴增的現象。

  • 據媒體報道,大年初一後,在線課堂工具Class in 平均每天在線人數衝到30萬以上,“僅過年的這一天就有近一千家機構進行註冊”,為了應對超高併發,Class in 不得不緊急擴容。

  • 另一家提供在線教育解決方案的TO B服務商愛樂奇創始人潘鵬凱也表示,這段時間同時在線用戶數大概增加了10倍,高峰時段更甚。

  • 一家提供實時音視頻互動的教育技術服務商拓課雲告訴雷鋒網,疫情前,他們每天接到客戶的有效諮詢量在20條左右,疫情爆發後,用戶量暴增了上百倍。“從大年初一到現在,日均諮詢量八九百條,最多的一天達到了一千多條的諮詢量。”

面對激增的用戶量,拓課雲大年三十就提前復工了,並緊急調配加增客服人員,“有一些機構埋怨客服等待時間長,其實我們不是不回覆,我們真的是好多信息一條一條用機器或人工一點一點回訪,實在忙不過來,有的可能排到第2天第3天才能給他回應。”除了客服和售後支持部門外,拓課雲的技術研發團隊也是忙到飛起。

“春節期間最忙的時候,技術團隊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到現在,技術人員也常常是幹到後半夜,第二天早上6點起來繼續工作。”

龐大的用戶數一窩蜂湧入,給服務器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且原先的線下業務現在全部轉到線上後,每個教育機構的課時量比以前都翻了好幾倍。據公開報道,線上開課高峰時段,包括Class in、拓課雲在內的TO B服務商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宕機。

“2月3日左右,由於一場措不及防的疫情的到來,拓課雲的課時量在短時間內暴增,導致服務器出現了一次宕機故障。當時公司技術運維的同事連夜部署服務器,幾天幾宿只睡了幾個小時,經過連夜的趕工,保證了系統的穩定,確保新老客戶課程準時上線。”

轉型線上,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發布的《疫情期間培訓行業狀況調研報告》顯示,針對此次疫情所產生的影響,超過 90%的機構表示存在大的影響,其中,29%的機構表示“影響嚴重”,導致機構經營面臨嚴重困難,可能倒閉;36.6%的機構表示“影響很大”,導致經營暫時停頓;25.4%的機構表示“影響較大”,導致經營出現部分困難,處於勉強維持狀況。

转型与“自救”:60万线下教培机构的生死线

疫情對教育機構經營的影響

《報告》還預計了疫情對教育機構2020上半年營收的影響狀況,其中,受衝擊最大的是線下機構,其次為線上線下融合機構。

转型与“自救”:60万线下教培机构的生死线

預計疫情對教育機構2020上半年營收的影響

事實上,許多線下機構在疫情開始便嗅到了危機,並開始了線上化的“自救”步伐。

據報道,教育部宣佈暫停線下培訓後,包括卓越教育、三立教育在內的多家線下機構已陸續發佈通知,將寒假班線下課程轉為線上授課,線下課程恢復時間將根據疫情發展情況而定。三立教育董事長孫海牧稱,其超過60%的線下業務已向線上轉移。卓越教育也表示目前用戶跟隨卓越轉線上的比例超過了 90%。

此外,疫情也加速了線下機構的線上化進程。據媒體報道,線下教培機構大語文教育品牌“兩個黃鸝”原定於年後 2 月末上線的精品課程,由於疫情的到來,提前趕在了大年初七上線,且年後第一天直播課直接衝上了 1 萬的 UV。

不只是K12教育機構,就連高度依賴場地化的早教托育機構也在積極探索線下和線上結合的服務模式。

Enwise嬰幼兒成長中心是一家線下直營的早教機構,因孩子低幼齡的特點,和早教本身對社交屬性的高需求,疫情之前雖也有一些線上互動,但整體業務還是依賴線下門店。疫情發生後,Enwise早教加大了線上服務比重。利用微信、抖音、小鵝通等平臺開通1對1的免費直播課,提供音樂、藝術手工、繪本閱讀等課程,利用社群運營、打卡等方式,增強老用戶黏性,拓寬新客戶渠道。Enwise早教CEO尚棟告訴雷鋒網,2019年整體經濟下行,其實去年年底很多教培機構就面臨著很多的危機,有些機構在疫情爆發前就已經死掉了。

“目前才是剛剛開始,看疫情的走向,如果繼續延續的話,應該還會有一些機構比較艱難。”

“轉型線上,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賽伯樂投資集團教育產業基金合夥人程子嬰認為,無論是早教還是K12,競爭都很激烈,此時大家的目的都是要維繫好老用戶,通過公益課、講座、社群等方式來跟用戶進行互動,“這個階段大家都在自救,能做什麼就做什麼,否則幾個月過去,用戶可能早把你忘了。”

被“逼上梁山”後,還有三道坎

转型与“自救”:60万线下教培机构的生死线

只是,對於傳統線下機構來說,這場疫情倒逼的線上轉型之路,也並不好走。被“逼上梁山”後,線下機構還面臨三道坎。第一道坎就是如何通過開源節流保障現金流的充足,即“備好糧草”的問題;第二道坎是在巨頭的免費課壓力下,如何合理定價避免用戶流失的問題;第三道坎是如何快速適應線上的教學場景問題。

首先,教育行業是一個高度依賴現金流的行業。事實上,隨著復課的推遲,線下機構不但面臨大量的春季、寒假班學生退費,而線下的房租、場地、人力等支出還需要繼續支付,而且轉到線上後,平臺運營也需要一定的資金。在線下完全沒有收益還要照付費用的情況下,機構們只能開源節流,儘可能多創造一些現金流,熬過這段難捱的日子。拓課雲在做市場調研時發現,不同賽道的機構線下轉線上後,為了節省現金流,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員,K12機構線下裁員比例在百分之七左右,早教機構裁員達百分之三四十。

其次,很多家長用戶對於線上課並不買單。他們覺得線上課的課程體驗不如線下,課單價格也理所應當跟著下降。況且,以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作業幫為代表的行業巨頭,還提供了眾多免費的課程,這就給了學生和家長充足的選擇空間,一定程度上,這些巨頭也在蠶食搶奪線下機構的生源。而中小機構本身體量小,成本壓力大,抗風險能力差,將付費課直接升級為免費課不太現實,如何在一片免費的“血海”裡殺出重圍,對課程進行合理定價,減少退費率,避免用戶流失,是中小線下機構面臨的一大難題。

最後,在線教育和地面培訓是兩種不同的邏輯體系,在線直播課需要在線上完成簽到打卡、直播授課、學習監督、課後答疑、批改作業等整個閉環,並不是簡單的將線下內容照搬到線上就萬事大吉了,教、學、練、測、評整個流程全部需要重構。網易有道副總裁羅媛認為,“一門真正的網課需要考量其產品體驗、老師的主講能力、整體服務體驗,十分考驗平臺的綜合能力的,它不光是屏幕兩端的老師和學生,背後還有大量服務人員,這是一個團隊作戰的過程。”

大多數傳統線下機構不具備在線教育的經驗,疫情期間倉促上馬後,如何儘快適應全新的在線的工具、場景和教學方式,和用戶進行線上化的交互,轉變運營服務模式,也是一個格外艱難的挑戰。對此,賽伯樂投資集團教育產業基金合夥人程子嬰打了個比方,就像選手沒有經過充分的訓練就讓他參加比賽,肯定會出現大量的問題。

教育行業下一個主戰場在哪裡?

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曾表示,6月之後,教育行業線下機構會倒閉60%,此時教育機構要壯士斷腕,採取一定的措施,預留充足的現金流,保障企業的長遠利益。

“在疫情過後,實力最強的公司會獲得爆發性增長。而很多機構根本沒有核算自己的現金流還可以用多久,還沒有考慮疫情會持續多久,更沒有預測疫情後的爆發期如何承接。”

而精銳教育CEO張熙的觀點卻與慄浩洋截然相反,他認為疫情過後,60%的在線教育公司會倒閉。

“受疫情影響,線下機構尋求線上轉型,頭部公司開始加大在線業務比重。大部分在線教育公司都沒正現金流,都靠投資,存在泡沫。而線下教育機構有師資,有核心研發力量,有服務,有利潤。疫情加速了線下教育機構的在線化。疫情結束後,頭部的教育企業肯定會清掃戰場,至少60%的在線教育公司會倒下。”

疫情過後,倒閉60%的會是線上機構還是線下機構,需要時間去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那些坐以待斃、不思求變,現金流有問題的機構肯定會死得很慘。

“機會不是面向所有人的,只有做好準備跑得好的選手才有機會。”程子嬰說道。

傳統線下機構被迫轉型線上,是非常時期的一個非常舉措,無論成功與否,對線下培訓行業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節點”。此時此刻,想盡一切辦法創造現金流,熬過疫情期,平安活下來是唯一的目標。至於疫情之後,傳統教育機構迴歸線下,但也會重新思考線上線下的關係,或許他們會同時兩條腿走路,嘗試線上線下融合的OMO模式。精銳教育CEO張熙也表示,在疫情倒逼之下,精銳教育選擇all in OMO(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押注在線板塊的增長。

那麼,未來OMO模式會成為教育行業的下一個主戰場嗎?(雷鋒網雷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