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我們認為僅憑“新基建”撐不起穩增長的大旗?

近期,“新基建”被高層頻繁點名。


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提出,要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


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進一步明確,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細化工作,指出要加大試劑、藥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20天內,中央級別的政府會議4次提及“新基建”,頻率可謂史無前例。


但其實,這並不是一個新概念。


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那麼,究竟什麼可以被納入新基建的範疇?2020年開年再次被高層頻頻提及的“新基建”和之前有何不同?僅憑“新基建”一己之力,能否撐起2020年經濟穩增長的大旗?


為什麼我們認為僅憑“新基建”撐不起穩增長的大旗?


01 新基建相對於傳統基建的新基礎設施


所謂新基建,是相對傳統基建的一種說法,其重心不再是工業時代的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鐵公基)等,而是信息化經濟的基礎設施。


2020年開年的首場國常會再提到的新基建,主要涉及七大領域。


▼ 新基建的七大領域

為什麼我們認為僅憑“新基建”撐不起穩增長的大旗?

圖片來源:央視國際、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1、5G基建

2、特高壓

3、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4、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5、大數據中心

6、人工智能

7、工業互聯網


從四個層次上,我們可以把握新基建的範疇:


▼ 新基建的四個層次

為什麼我們認為僅憑“新基建”撐不起穩增長的大旗?

1、最內核是為數字、信息經濟的六大支柱(即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提供基礎設施,如5G基站、IDC數據中心等。


2、第二層次是電子化、智能化改造現有城市的傳統基建設施,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等項目。


3、第三層次是在城市中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的配套應用設施,例如為新能源產業提供支持的充電樁、光伏、垃圾發電等;


4、第四層次也是最外層,實際上並不能稱得上新基建,更多是補短板基建,如科技園區的開發、連接城市群內部的城際高速鐵、輕軌等。


可見,新基建和傳統基建在第四層甚至第三層都有所重疊,是補充而不是互斥。


03 20多萬億的投資項目新基建佔了幾何?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截至3月1日,13個省市區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共計33.83萬億元。而我們加總該報道明確列出投資金額數據的8省市的投資之後,總額是22.23萬億元。


無論是33萬億還是22萬億,都一石激起千層浪,畢竟這一數字,比2008年的“4萬億”基建大刺激還要高出5倍多。


再考慮到政府對新基建的重視程度,不禁讓市場浮想聯翩——


2020年的新基建,會成為2009年曾在風口浪尖的傳統基建嗎?


國泰君安宏觀團隊認為,新基建的發展空間無疑是巨大的,但如果期待新基建能托起穩增長的一片天,那是給了它與實際體量不符的期許。


目前,在政府基建投資中尚未有關於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統計,但我們可以從PPP庫細分項目中窺見一斑。


目前存量PPP項目總投資規模大概17.6萬億元,其中鐵公基(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隧道等)是大頭,約7.1萬億元,佔比接近41%。


規模排在第二位的是房地產、土儲相關的,包括廣場、公寓、棚改、危房改造、保障房、土地儲備等,約3.4萬億,佔比20%左右。


醫療衛生有3000億左右的項目,佔比1.7%。


而“新基建項目”佔比僅有0.5%,規模不足1000億元;類“新基建”項目,如軌道交通、園區開發、垃圾發電等,在PPP項目庫中大約2.6萬億,佔比14.7%左右。


兩者加總大概佔整個PPP庫的15%左右,與動輒上萬億的傳統基建項目相比,這樣的“新基建”和“類新基建”規模並不突出。


▼ PPP項目庫中“新基建”和類“新基建”的佔比

為什麼我們認為僅憑“新基建”撐不起穩增長的大旗?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新基建包括信息網絡建設、光電、充電樁、生物質能、智慧城市、科技等;類新基建包括軌道交通、園區開發、垃圾發電。


▼ PPP項目庫中“新基建”和類“新基建”的規模

為什麼我們認為僅憑“新基建”撐不起穩增長的大旗?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新基建包括信息網絡建設、光電、充電樁、生物質能、智慧城市、科技等;類新基建包括垃圾發電、軌道交通、園區開發。


再以目前最火爆的5G投資建設為例。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未來8年國內5G投資總額將達1.5萬億,因此2020-2021年運營商5G投資額度總共為2,000-3,000億元。


政府可以大幅加快這方面的進展,從而對數字、信息經濟相關行業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如果總規模依然保持1.5萬億的話,對於拉動中國已達百萬億體量的GDP來說實在“杯水車薪”。


因此我們認為,今年政府將會以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等“老基建”託底復甦,以“新基建”為主要推手實現經濟發展目標。


老基建復甦,新基建加力。


延伸閱讀:吹響穩增長的號角,開啟週期品的狂歡


04 新基建落腳的三大方向


不過,儘管“新基建”對拉動GDP增速來說能力有限,但對於相關板塊的投資機會來說,卻空間巨大。


那麼,如何去看待新基建的落腳點?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認為,凡是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都需要從國家層面考慮,由政府主導推進,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因此,我們也將從這個角度去看新興產業發展背後的新基建落腳方向。


無論是企業上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還是系統信息安全等,接下來若干年的發展都需要建立更為便利的信息運用上,這就包括了信息採集、存儲、傳輸、計算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例如企業上雲,需要在雲計算,大數據儲備,以及傳輸流暢等方面給予支持,才能更好促進企業上雲。工業互聯網,則需要在數據採集,計算,系統集成等方面配套完善。


因此,我們可以將這次的新基建看作為寬泛定義下的信息基建,主要包括新一輪的網絡建設,如光纖寬帶、窄帶物聯網(NB-IoT)、5G、IPv6,北斗等,數據信息的相關服務,如大數據中心,雲計算中心等,以及信息和網絡的安全保障等。


1、新一輪的網絡建設


滿足新經濟的配套網絡需要提供更多的入口,更快速的通信,和更智能化的連接,才能成為今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基礎,助推我國成為網絡大國。


已出臺三年規劃的新興產業政策和各地提到的信息基建方向中,網絡基礎建設主要包含了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第五代移動通信(5G),窄帶物聯網(NB-IoT)和北斗導航四大細分方向。


其中,IPv6屬於網絡升級,北斗和NB-IoT屬於推廣建設,而5G則是未來佈局方向。


▼ 北斗三號組網衛星計劃到2020年建成35顆衛星,實現全球覆蓋

為什麼我們認為僅憑“新基建”撐不起穩增長的大旗?

圖片來源:網絡公開資料,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其中,5G網絡是重中之重。


由於5G網絡具備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的特點,其所支持的三大應用場景:eMBB(增強移動寬帶)、mMTC(海量機器類通信)、URLLC(超可靠低時延),將帶動VR/AR、高清視頻、物聯網、無人駕駛等多個新興產業的運用,因此是全球佈局未來創新經濟的重要基礎。


▼ 相關產業隨著5G成熟度提升而大幅增加

為什麼我們認為僅憑“新基建”撐不起穩增長的大旗?

數據來源:HIS《5G經濟》,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 2035年全球5G價值鏈產出情況

為什麼我們認為僅憑“新基建”撐不起穩增長的大旗?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目前我國5G行業已進入正式商用階段。我國重點發展的各大新興產業,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企業上雲、人工智能、遠程醫療等,均需要以5G作為產業支撐。


根據賽迪顧問發佈的《2018年中國5G產業與應用發展白皮書》預測,之後五年5G將直接拉動智能網聯汽車1.3億輛,物聯網連接數累計達124.5億,以及VR/AR設備出貨量共2356.2萬臺。


▼ 2019-2027年國內5G投資圖譜

為什麼我們認為僅憑“新基建”撐不起穩增長的大旗?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需求提振大數據中心建設


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將大量依賴於數據資源,因此從國家政務到各大行業,建立數據中心將有助於促進行業轉型和實現企業上雲。


根據《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將建設10-15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除了集中式的數據中心區域發展以外,國家層面也將在重點行業推進大數據平臺,如信用、政務、工業、農業等。


近年來,工業互聯網的推進使得工業大數據平臺的建設也被提上日程。同樣的還有農業發展,鄉村振興推進中的一二三產業融合一直是重點。


因此,從平臺來看,與國家今後發展重心相關的產業未來有望率先實現大數據平臺服務;而在未來數據大量產生和使用的背景下,各地對大數據中心建設的需求旺盛,能憑藉低成本成為區域中心,從而形成產業集聚區的城市建設值得重點關注。


此外,國泰君安產業研究中心去年底發佈的報告《IDC峰會紀實:資本浪潮下的數字基建》中指出,從下游需求的角度來說,未來三到五年會是數據中心建設的爆發期。


運營商認為,數據中心總體建設規劃可分為客戶需求和戰略規劃兩個維度,國家級數據中心集群、省級的核心數據中心、地市級的城域級的邊緣數據中心、指定區域進行相關數據中心的建設佈局四個層級。


第三方IDC服務商認為,第一方面,目前數據中心建設的核心區域就是北上廣深杭,數據中心的需求被雲計算廠商的主導,未來一段時間行業增長主要是因為企業上雲等行為的驅動。第二方面,成本、集中化管理以及規模的角度來說帶來的新的需求,二、三線城市實際建設的數據中心規模會遠大於一線城市。


3、信息和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是新經濟的關鍵防線。在建立數字強國、網絡強國的路上,如何保障網絡信息數據的安全一直是關鍵。


根據《中國互聯網站發展狀況及其安全報告(2018)》顯示,我國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同比增長20%,且受境外安全風險影響的程度正在提升。


網絡安全形勢嚴峻促使需求提升,國家也陸續出臺各項政策鼓勵產業發展。在頂層立法,政企協作的共同推進下,作為數字產業基礎的網絡安全將有望迎來爆發成長期。

▼ 網絡安全每年新增企業數量

為什麼我們認為僅憑“新基建”撐不起穩增長的大旗?

數據來源:《網絡安全產業地圖》,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文章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ID:gtjaresearch)

聲明:本文版權歸國泰君安證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私自轉載。聲明:以上內容節選自國泰君安證券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及公開信息,具體分析內容(包括風險提示等)請詳見完整版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產生歧義,應以完整版報告內容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