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多少80後還在迷茫?為什麼?

隨心隨行192693821


“迷茫”,與自我內心對自己的認知和生活的選擇清晰度有關,年齡佔比不大。

說到80後,30–40這個年齡段的特殊性,與我們轉向中年的【心理鈍感】也很大關係。青春期獵奇追求的動力參雜著一路或喜或悲的經歷,讓我們內心對自我目標越來越模糊,對自我要求與認知越來越模糊,再加之父母漸老需要我們陪伴,孩子又未成年,需要照顧。夫妻的經濟壓力,社會給予機會的不斷減少…,這些客觀因素,導致這個年齡段的人進入迷茫期。

調整好自己,這個階段嘗試給自己做減法,愛護好自己,自律的生活。切除模糊的客觀影像,清晰生活目標。

幸福與快樂是一種能力,與年齡不太相關。

試試看☕️



Linda果


這位朋友您好,我也是正在迷茫中的一個。

說到這我要先說下我的個人經歷。我是個年進四十的80後,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目前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已經在這個公司工作了17年),同時收入也很“穩定”,一直沒有波峰(始終在谷底)。想創業是在七年前,因為掙工資積累財富太慢了。我瞭解過乾洗行業,餐飲行業,零售行業。六年前加入了朋友的攝影團隊,參加一些視頻拍攝,投錢買了機器和周邊設備,一年回本,這只是個補短的收入,並不穩定。雖然收入不高,後來也是斷斷續續也是一直沒放棄。五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加入了旅遊行業,加盟了一家旅行社,想從旅遊上掙點錢。我和我老婆都去考了導遊證,成為了合格導遊。(我做事的想法是,做就做好,不糊弄,考證是讓自己豐富知識,對遊客負責)。第一年是新手,處於摸索階段,也吃了不少虧,收入基本可以抵消支出。第二年稍稍好起來,有了一些盈餘,這幾年傳統旅遊門店被線上搶走了好多客流,生存狀況可以說是慘不忍睹。遊客會拿網上的價格和你砍價,卻從來不必品質和服務。實際到最後,從線上報名不一定比實體店便宜多少,主要是售後服務這塊,我的遊客有問題,一個電話我立馬解決但線上客服可沒有我這麼“下賤”。好感慨: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價格才是die!服務行業真的太難做,但我還是在堅持因為我相信我的付出總會有人能看懂。這就是這裡面堅持下來的原因。但今年的一次疫情讓我的危機感越來越強,甚至到現在都有些恐懼了。生活壓力,孩子上學,奶粉錢,老人日常用藥(還不能生病),房貸,保險,日常開銷,這些都是擺在面前逃不過去的。幹攝影的時候,經常早起和長時間工作,怕上廁所不敢喝水,已經使我的身體出現了反應。幹導遊這幾年,早起晚睡,有時一天就吃一頓飯,又給自己“添”了一身病。但我是家裡的頂樑柱,我不能倒下,但 我 沒 有 辦 法 停 下。

這次疫情使旅遊行業全面停擺,即使政策允許旅遊行業復工,也不樂觀。遊客出遊會收到很大影響。我的預估是,今年的旅遊,如果能把房租掙上來就能去接受。

工作,生活,育兒,養老,房貸,車貸,任何一個都能壓垮一個人。


明陽天下老張


80後迷茫的人不在少數,雖然6070後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大潮,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6070後都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思想上收到了新思維的碰撞,但社會結構變化比現在好緩慢很多。

80後從出生就趕上最嚴的獨生子女政策,像我出生這樣的工薪家庭,基本上都是一個孩子。

上學後有趕上不斷的改制,如果像我這樣的江蘇考生,大概每一屆到高三都還不能確定今年的高考是以哪種形式來考,就不得不文科理科主科副科一門都不得拉下。

80後上大學又趕上高考擴招,學費像坐火箭一樣的升上去,畢業後,滿大街本科生一抓一大把。

好容易找到工作,80後又趕上了房價的瘋狂。舉家之力結婚了,又揹負著車貸房貸。過著 表面風光的生活。

工作基本穩定了,國家又號召開放二胎。生還是不生?又是一個問題。自己深深知道獨生子女的無助和孤獨,生就意味著家庭生活一夜回到解放前,這還不是最主要的,生就意味著80後的媽媽又要告別職場,這個年齡暫別職場,等到孩子可以上幼兒園,工作崗位就上來了一批年富力強的90後。

終於二胎也穩定下來了。80後的人最大也已經40歲了,父母也就65歲以上了,夫妻雙方有四位老人需要照顧,即使老人可以自理的情況下,定期看望,和陪伴還是必須的。家裡兩個孩子的學習生活照顧起來就分身乏術。

這還是老人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即便有一個老人生病住院,就面臨著生活巨大的難題:老人不能不照顧,孩子不能接送。飯誰做,衣誰洗,工作崗位沒有全付精神,領導也不能一直容忍。

為了照顧老人方便,或者租或者買,最好都住在一個小區或者附近,換房子又是一大筆費用,換不起就需要有一大筆體力和時間。

再說說孩子,我們小的時候寫不完作業是誰的錯?當然是我們80 後的錯。老師讓罰站,家長回家繼續罰。好不容易長大了,升級做家長了。自己的孩子寫不好作業是誰的錯?還是80後家長的錯。打卡,上傳,手工作業。80後的家長個個可以陪孩子一起去高考了。

80後不應該算迷茫,是在社會進步的洪流中,夾裹著滾向前方,雖然一直努力頭上腳下的站住,但一直站不太久。好在,中國人的精神是堅忍不拔。


熱愛中醫美容的小娘子


我是一名90年的90後,跟我的哥哥就差一年,不幸他是80後,而我就是90後。

90年的我,不是一名稱職的偽80後,畢業5年,工作5年,未婚,依舊在基層奮鬥,沒有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過著我行我素假精緻的生活,存款極少超前消費,幻想著一夜暴富,被富豪財富包圍的美夢。而我的周圍也不伐如我一般的真80後不婚未婚一族,過著跟我一樣的日子。

90年的我,見證著真正的80後。他們揹負著很重的行囊,車貸房貸,子女教育,父母的壓力還沒真的來臨,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努力生活,目標明確。

人都說3年一個代溝,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否該把80後85後區分開來,時間是這個世界上奇妙的東西,只有事情真正到了,真實發生了,才會有變化,而引起變化最大的因素就是時間!

思緒很亂,容我再整理整理。


司馬小蘭剪輯高手



餘生偕老


80後最大的已經四十了,三十而立,四十孩子什麼都會了,會有很多不知所措,會有很多逼不得已等等等等,有來著扶養孩子的壓力,有來著贍養父母的壓力可能還是雙方父母,家裡有老婆有兒女,老婆不開心要哄老婆開心,兒女闖禍要教育……可是當自己工作不順心,同事相處不和諧,回到家也只能說句我沒事,以前剛出來工作夢想著能有個自己喜歡的工作,有個喜歡的對象,有時間兩個人到處旅遊走走看看,可沒想到活成了自己最不想的樣子,夢想沒著落,對象也是家裡介紹,兩個人只是過日子而已……在路上就這樣越走越遠……80後真的挺難的,碰上新中國高速發展的齒輪上,有很多壓力,房子我就不說了,應該算是很多80後肩上的責任,自己要住,兒女也可能要一套,這麼些年辛辛苦苦結果生活還不是特別理想……80後真的很辛苦了


小小小西瓜呀


80後是比較難的一批,小的時候吃不好 穿不好,長大了經濟發展好了,要結婚了房價太高了,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幫不上什麼忙,什麼都要靠自己,害怕失敗也不敢失敗,我是87年的當時因為窮沒錢買房,感情上留下了遺憾,自己在外面奮鬥了18年現在買了房子 有了孩子 今年準備買輛車,一切都會好的,80後一起加油💪


136885546


歲月如梭,80初的人已經到了40不惑的年齡,80的迷茫源於幾個方面:

1.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繁榮的時候,70年代的人,年齡正好趕上,趕上第一波經濟的大潮,迅速積累財富,70後的財富累積相對容易一些,80後出生時趕上物資匱乏的年代,有多少農村的80後,小時候還吃不飽飯,教育,圖書都很匱乏,因為窮,家裡供不起讀書,受教育程度的多少也是導致時至今日迷茫的根源,那時候一個學校才出幾個大學生,對於80後的大學生和未繼續上大學的孩子,生活水平就相差很多,迷茫的更多的是沒有讀大學的人

2.相比於70年代的人,等80後到了可以工作的年紀,改革開放已經到了末期,市場的機會也相對來說很嚴峻了,加上學歷的限制,學歷導致認知的限制,80後識別機會的能力不足,抓住機會也變得異常艱難……

3.時間匆匆,到了90後上場的時候,緊接著00後,這兩個年代的人,國家也富裕了,人民也脫貧了,國家和家庭都開始注重教育,所以90後和00後的受高等教育的人越來越多,認知和接觸新事物的能力都提升了太多,加上這個時代,電子產品,媒介的傳播,讓90後的人又有了革新的新領域,如魚得水,80年對突如其來的電子商務,大數據,自媒體等等領域的創業,無從下手,就這樣眼睜睜看著,不認同,掙扎,但又必須承認別人的顛覆和成功。

有多少80後還在迷茫?80後較70後和90後也許是迷茫人數比例最多的一代,80後中沒有受高等教育又是相比迷茫最多的一個群體,其根本原因,能力支撐不了野心,導致的迷茫和焦慮。


茱莉小姐


小時候,我們夢想滿滿,想當警察、想當科學家、想當老師。想著自己一定會成就一番偉業,然而就在23歲開始走入社會那一年,夢想開始變得越來越模糊了。進入社會以後,從忙忙碌碌到忙茫碌碌,最後變成了庸庸碌碌。這還不算最糟的,最糟的是我們還慢慢接受了這個改變,這樣下去。避免不了就這樣平淡地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回到主題為什麼80後迷茫呢?

我認為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對自己當前的工作沒什麼興趣,缺乏工作熱情,提不起幹勁。就拿自己的經歷來說,在高考填志願時由於自己沒有想清楚,在父母及身邊人的建議下,匆忙的選擇了建築行業。當畢業後拖著承重的步伐走向工地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已經走在錯誤到道路上了,並且明知道走錯了路,但還不得不強撐著走下去,想轉身離開,卻沒有這個勇氣。因為自己在這條路上已經走了4年,除了面對鋼筋磚頭混凝土以外,竟然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手上的事沒興趣,有興趣的自己又做不了,於是就陷入了迷茫,從此開啟混日子的人生。

2.在周圍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多年後的樣子,而且還不是自己心裡預期的那樣,更可怕的是他們還告訴你這幾年來的經歷。生活充滿枯燥和乏味,很多工作的場所還在某個遠離城市的山裡,一年回家兩到三次,沒有穩定的生活環境。對上不能孝敬父母,對下陪伴不了妻兒。聽了這些後,心裡才是真的涼透了。於是暗自琢磨,自己該何去何從,最後又陷入了無限的迷茫

3.工作後的狀態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很多內容都是在重複的機械式執行,個人提升緩慢,最主要的是自己竟然無法改變自己的處境,於是心裡就產生了落差。

4.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化學反應中,催生了不少“新興”職業,互聯網行業中的各種傳奇故事使很多人降低了對當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認同感。

以上幾點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就使得現在的80後年輕人更加迷茫、焦慮。但你有沒有注意到,其實迷茫焦慮並不只是80後一代的通病,販賣焦慮無論什麼時代都有著“大市場”。





自由的二狗子


80後已經到而立之年,大部分都已經成家了,三十多歲的年紀該經歷的都經歷過了,事業也差不多算成功,為什麼還會感到迷茫,其實不管什麼年紀都會有迷茫的時候,關鍵時刻是要認清自己,有時候我也經常會回想這過去的近三十年,如此平庸,如此乏味,如此地隨波逐流沒有哪一次我主宰了自己。我在想,我到底在顧慮什麼,我喜歡的是什麼,我想要的是什麼。我為何要如此瞻前顧後,為什麼不能說走就走,為何不能讓自己過得絢爛一點。

失意莫多言,得意不猖狂。人生總有起起伏伏,只要有信心,有堅持,有反思,就一定會走出去。此外,人到中年責任大了,更應有責任擔當,沒有資格隨波逐流,建議,成熟了做事要增加考慮風險因素了。人生都需要貴人扶持,多虛心向比你強的人學習,爭取進入比你強的圈子,保持獲信息取機會的能力。有時間讀讀書,酒場少摻合,落難時才會發現真正想幫你的人不多,不要成為祥林嫂,更沒有必要強顏歡笑。加油吧,你還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