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小时候喜欢抢着干活,长大就不愿意干活,是“越来越懒”了吗?

用户65146878


做父母的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孩子小的时候好动,总爱争着抢着干活。可能是觉得孩子还小怕磕着碰着,心疼孩子而不让孩子干活。久而久之,可能是孩子养成了不爱干活的习惯,长大后怎么叫、怎么安排都不爱干活。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建议给孩子从小制定干活、做家务的计划,并明确完成的日期和标准。耐心地纠正不足,循序渐进,劳逸结合,适当的时候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有获得的成就感,为以后的成长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和必要的能力。





毛笔日记


首先回答是不是变懒了,其实是真的变懒了,我们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环境,在学校老师通常教育孩子要帮助家里做家务,这时候孩子是非常听话的,所以就愿意帮助家里做家务,什么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帮助家里摘菜,第一次上地里干农活,第一次自己洗衣服,第一次自己刷碗,总之有很多的第一次。小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感到惊讶,也就很有兴趣,同时也能得到父母的表扬,但是到了大人阶段,孩子对什么都习惯了,失去了兴趣,最重要的是没有了老师的指导,自己又没有主见,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有的人会说我很忙没时间收拾家务,有人说我很忙没时间给你买菜,其实这都是借口,因为这样做她找不到孩子时候的乐趣,通常家里的人也不会激励他,即使说句谢谢他也感觉不到什么。还有一些人是真的没有时间,并不是懒惰,好多的老板是没有时间的,还有好多的人都忙于自己的事业,真的没有时间,如果你是女人问的这个问题,请你理解他。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是男的变得懒了?还是女的变得懒了?不管是谁如果有一方在忙自己的事业,他真的没有多长时间做家务等等。所以建议你理解他。对于那些真的变懒惰的人,喜欢玩手机打游戏的人,应该引导他们对其他事物产生兴趣,不要沉迷于游戏之中,现在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条例,不许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所以建议调整自己,不要在虚幻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必须树立自信,相信自己能行,对自己说我是很棒的,我真的能行,我会创造自己的一片天地,我会成就一番事业,我一定会让你对我另眼相看的,看着我把奔驰开回家。看着我得到社会的认可吧!

如果你想看本人更多内容,请在今日头条搜索“兴才德”点关注,就可以找到本人了。谢谢大家!

本文章是我高兴原创首发,著作权归本人所有,翻版必究


兴才德


从孩子出生到一点点长大,最开始的时候,孩子从需要帮助到自己可以动手做事情,孩子发现我可以自己掌控很多事情,掌控感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信,孩子也想去证明自己做什么都可以。所以小时候孩子抢着做家务跟他想去证明自己,获得赞美,增强自己的成功体验获得自信有关,如果这个时候家长的引导少,或者爷爷奶奶在,或者爸爸妈妈不让孩子去做,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多这件事情不感兴趣,觉得不是自己的,慢慢的孩子年龄增大,就表现出比较“懒”,也可能是孩子年龄增大,做家务对他来说已经挑战性没有那么大了,再加上学业上一些压力,有时间就想玩一玩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到了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可能不会为了表扬而去做家务,要对孩子有责任方面的引导,让他自己去选择。比如说:每天的晚饭后,可以一起商量“晚饭之后,我们要擦桌子,扫地,洗碗,我们每个人选一件吧,你选哪一个”,让孩子有选择权,也让孩子明白,这是家里面每个人的事情。

小孩子做家务,不仅仅可以通过做成了一件事情,比如会扫地了,会洗碗了……让他知道自己能力增强了,增强成功体验,提升自信。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孩子对于家庭的责任感,否则孩子对于家只有索取,没有付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有的家长会让孩子除了学习,不要做其他的事情。这样孩子成功体验主要来源于学习,会让孩子面对学习挫折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然后一蹶不振。

现在随着生活条件增加,有的老人帮忙带孩子,老人家退休了,为了增强自己的能力,改让自己有价值,家里面的活都是自己包了,或者是心疼孙子孙女不让他们去做,这样会养成孩子独立性差,不愿意做家务的情况。或者是家里面请了钟点工,孩子就很少有做家务的机会,做家务对于孩子来讲还是很重要的,在德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孩子做家务:n岁的孩子要给家长擦皮鞋,打扫卫生……

孩子不一定是懒了,有可能是机会少,也可能是我们没有引导的对,又或者是他最近遇到了压力,自己的时间变少了……先找到方法再去引导孩子吧。




耿湘湘


小时候更多的是为了存在感吧,让老师家长知道并希望获得聪明,能干,勤快的夸奖。

长大了,做什么潜意识就会考虑回报率。我干活能给我带来什么,打扫卫生如果没有扣手机刷抖音更让我感觉快乐舒适,那感觉打扫卫生就可以再拖拖[捂脸]


Hello啊树哥哥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慢慢变化,家长也在慢慢变化。题主说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家庭成员都会有随着年龄而渐变的心理,所以才会给人造成一种孩子不如小时候乖,不如小时候爱劳动的心理。

首先,孩子心理的变化。孩子小的时候,生活的重心全是围绕着家长来展开的,虽然会有自己的朋友圈,但是重心还是在家长身上,所以喜欢做一些能受到家长表扬的事情。自己小的时候做出帮助爸妈的事情,每每都能听到夸奖的声音,所以自己也会乐此不疲的做这些事。而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尽管自己会做,但是却得不到表扬了,慢慢的心理就会有懈怠,然后将注意力转移到同龄人的朋友圈中,随之而来的就是代购的产生。


其次,家长心理的变化。小的时候孩子做出帮助自己的事情,家长会觉得很欣慰,认为孩子爱自己,心疼自己,特别的萌也特别的懂事,所以我们会给孩子很多的夸奖。可随着孩子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后,家长就会觉得孩子已经长大了,应该懂事,应该帮助自己,倘若孩子没有达到自己心理的预期懂事,就会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如小时候,越来越懒。可是,家长有没有发现自己也是如此,对孩子的夸奖越来越少,对孩子的耐心越来越小。认为孩子的帮助,是理所当然,这种情况也会进一步的促进孩子的变化。


最后,家长的纵容。现代工具会很大程度上减轻人们的劳动,有时候家长一时的纵容也会导致孩子的观点变化。

其实,孩子长大的同时,家长也在同步变化,双方观点的变化会让彼此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难,倘若家长能一直保持对孩子小时候的态度,我觉得事情应该会有不同的变化。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经验,不知道题主家的具体情况,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些许的帮助。


图哟1


孩子小时候抢着干话,是兴趣爱好吧了,也不是什么勤劳,孩小心里纯洁天真,并不存私心,模方大人,渐渐长大,知识增加,对事物认质也在不断增加了解,成年走向社会,也懂的更多,劳动要有报酬,少了都不行,就是父母让干一些事情,也不愿意干,找种种借口,孩子长大不由娘,不过天下好娃多多是……。





天下乾坤


我觉得不是变懒了,是长大后对赞许期望的领域发生了变化!小孩子小的时候抢着干家务,就能得到家长的赞许,家长的赞许会让孩子自信心加强.而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对期望得到赞许认可的领域也发生了变化,慢慢的转去别的领域表现.


Emi艾米环球旅行


小时候我也没有抢着干活,都是大人喊做的。

懒可能是一部分原因,但是大人喊做还是会去做的,并不是完全的“懒”。


阿多比UI设计学院


长大了的事情另论,大人的世界很复杂。我仅根据我的工作说说“小孩子”:我看到是我教过的也分性格,有些孩子很喜欢干活,很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老师不教有的也会自己去做,有些孩子老师叫了会“做”,这做分两种,一种开心认真做,一种敷衍做,这时候我们老师就要“教育”――做事情要认真。还有最后一种,幼儿园孩子并不都是喜欢干活的,有些性格比较懒、冷淡,不喜欢动。

最后总结:孩子世界跟大人世界不一样。“干活”对孩子来说仅仅是兴趣使然,很多东西、事情都没做过,重复不断擦桌子对任何孩子都会厌


冷门知识推送员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已逐渐从温饱时代步入小康时代。吃不饱穿不暖基本上已经不是一个困扰人民的大问题。自然现在的孩子也不会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为了生计整日奔波。而且我们都知道,现代人更注重精神富有,生孩子不像以往,培养他成才成了父母更大的事。在只有一个小孩的大多数家庭中,独生子女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疼他爱他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让他做家务呢。所以现在的孩子不必做家务,变得越来越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