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搞不懂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对奶奶很孝顺,但对爸妈恶语相向?

Melody68392


很多男人都会被身边女人所同化。因为婆媳关系处不好,奶奶和妈妈有矛盾,儿媳妇和妈也有矛盾,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男人对奶奶和妈妈的态度。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奶奶和孙辈没有直接矛盾,所以你这个给你奶奶报仇的孙子格外被奶奶宠爱,你也格外喜欢奶奶[呲牙]


马到成功74634801


我也是孝顺奶奶。我家孩子多,从小我在奶奶家长大,我妈只是偶尔两手空空的去看看我,有时还嫌弃奶奶没把我照顾好。而且,我妈总是说我奶奶偏心大伯,与我奶奶吵架,只要她们吵架,我就偏向奶奶。在我心里,奶奶比妈妈重要,我爱我奶奶。


二嫚儿


世界百态,总有缘由.

我也是对奶奶考顺有加、而对父母虽没有恶言相向,但也相对冷漠

首先,我从小是留守儿童,从小由奶奶一手带大,教我道理,陪我成长

而父母,带给我的伤害比温暖多,首先重男轻女,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对弟弟总是比我好。弟弟好吃懒做,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但永远得不到父母的心,只会让我给钱,给的钱是他们用也就算了,总算花费在好吃懒做的弟弟身上。

只能说,总有缘由,人心对人心,肯定是因为奶奶对他好,所以他也对奶奶好。都是相互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南方小航


那是因为他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的,奶奶对孙子辈的一般都是只疼爱不教育,即使教育也不严厉。孩子而后几岁或十几岁开始跟着父母了,但父母处于教育的初衷管教的严厉了些,或者教育方式不对,孩子自己不适应,和父母间没有磨合好,孩子就会讨厌甚至敌视父母。

我之前看过一句话,说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不要更换抚养人,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深以为然。毕竟大人也不是专业搞教育的,出了问题很正常。


我的追求4啥都美美哒


十年前,我镇有位双亲,孩子农忙时节,请人帮忙割稻,快九十的爷爷尽力而为帮着晒谷,父母贪享去老协会享乐,后来有一次,孙子打工回家没看到爷爷,四处寻找,从山土中背着爷爷回家,直到爷爷九十多岁去逝,全是孙辈料理,所以要在后辈心中令人敬,必须先做好自己?


user1197713899559罗


有什么好搞不懂的;对奶奶好也是有原因的,有句老话叫做人恋恩情;狗恋食;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现象基本都是奶奶一手带大;至于为什么对父母恶语相向;必定有道理;我们家边上有个姓钱的人家;特别尊重他们的奶奶;奶奶九十多岁才过世;两个孙子抢着要;但是对他妈印象极其差;甚至大打出手,两个媳妇骂婆婆很难听的话;婆婆去媳妇娘家说她们没教育好女儿;娘家人一句话;亲家母;你自己有钱不需要靠他们;请问为什么对九十多岁的奶奶从不嫌弃;您想过这个问题吗,总之太多类似的故事?


远道而来的胡妈


因为奶奶年纪老,爸妈年轻,他(她)有一份孝心,以后爸妈老他(她)也一样的孝顺。

我以前也孝顺我奶,以前奶奶还在,她眼睛蒙了,没和我们共桌吃饭,做好饭先给她端饭,我妈给她端饭了,我不放心,怕妈没给她肉,我偷偷去看,说去洗手,有肉了,回来放心吃饭,因为以前很少有肉吃,如果看到奶碗里没肉,我会给她送去,我会恨我妈。


白兔仲秋


这个就牵扯到两个话题啦,而且都是耳熟能详的词语,一个叫“隔辈亲”,另一个叫“叛逆期”。先说“隔辈亲”再说“叛逆期”。

有句俗话叫:“隔辈亲,亲在心;隔辈亲,连着筋”,当爷爷奶奶辈的人宠起孙儿来,真是令儿女心中又酸又甜。

隔辈亲到底有多偏心?

1、“我打了我儿子,我爸打我,我爷爷打我爸”

关于这件事上,各路网友是深有体会,比如这位:

@清风细雨润无声:前几天,我当着我爸的面打了我儿子一下,我儿子直接哭了,我爸心疼的上来就踹了我一脚。20年没有对我发过火打过我,有儿子1年多,三天两头被骂。

2、“没带孩子还回来干啥?”

在这件事上,网友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亲身的:

@简称俗人:我去看我爸妈,老婆带孩子在下面超市买零食,我就先上去了,我爸开的门一看没孩子,就说我挺好的,你也挺忙的,没事就回去吧。就把门就关上了,我就听见屋里喊老婆子别做饭了,孩子没来,我当时就蒙了,就想我是不是捡来的。

3、财产继承都没儿子的份

@爱晒太阳的懒猫:我妈说以后她和我爸的两套房子,我俩闺女一人一套,她的首饰一人一半。婆婆家马上拆迁了,前两天和我们商量,拆迁分的房子直接就挂两个孩子的名字,省的以后过户麻烦。这俩小东西才几岁啊,资产比我都多了,感觉我和我老公都是被领养的孩子。

隔辈亲的力量到底有多神奇?

1、再抠也舍得给孙子孙女花钱

@金枪鱼军舰:我公婆是极其节俭的人,简直是抠。但是会带我女儿喝鲜榨吃甜品,还办了卡。我觉得买个滑梯在家里没意义,过了几天公公就给买回来了。平时蓝莓车厘子榴莲芒果,只要是我闺女爱吃都会买。

2、抽烟这件事谁也管不了,只有孙子能管

@东北背锅大队:小时候奶奶抽烟,几十年的烟龄,家里面谁说让戒烟都不听。有一次我把奶奶的烟盒藏起来了,说抽烟不好!后来奶奶就真的不抽了,几十年的烟龄说戒就戒了!

3、为了自己的孙女,大男子主义都没了

@此时彼时:我公公大男人主义很厉害!以前吃饭都是要把饭端到他手里的,啥忙也不帮,我就给他说你这大男子主义万一让你孙女认为女人就该伺候全家人,长大后嫁到婆家也这么伺候人你心疼不?我公公一听有道理从那以后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夫妻喊我女儿拿个什么东西都会说我们!

关于这种隔辈亲,有的时候我们觉得感动,有的时候又有些无奈,无论怎么来说,老人对孩子的爱是好的,可能他们只是因为晚年孤独,但也有可能是把对子女的爱留给了孙子孙女。

家长也应该为孩子高兴,这样也是多一个爱你孩子的人。不过,在家里老人太过溺爱孩子,纵容孩子的时候也应当及时阻止的。

关于叛逆,大多数青少年都有叛逆的经历,可能是和父母勾通少,缺乏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父母对你们的言行缺乏认同,不能和你们之问愉悦相处,畅所欲言,朋友以待而使你们产生厌恶憎恨态度,所以不要太压力大而心事重重,学会和父母勾通,过段时间一切都会烟消云散,风平浪静。

很多家长有一种观念,就是孩子一定会有逆反现象,会有叛逆期。此话对否?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数年间知识量倍增,有太多错误的观念混杂在其中,积非成是。有的中学在开家长会时,老师对家长说:“你们的孩子现在是十二、三岁,正值龙卷风时期,所以孩子一定会叛逆。”

父母本来还不紧张,听完之后,每天在观察孩子叛逆了没有?突然有一天就会心想事成了。我们回想,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没有出现逆反现象?史书上并无记载。为何几千年来都没有产生,而现在几十年就发生了?究其原因在几千年来的教育有孝悌的教导,不只在家里教孝,邻里乡党都有孝顺的风气。哪一家的孩子对父母讲话不恭敬,不但他的父母会教导他,连邻居都会教诲他。所以,整个社会风气是有孝道的传承。

近代这几十年,中华文化出现断层,无人教孝道了。孩子无法增长孝道,会增长什么?增长自私自利,所以对父母就没有恭敬之心。我们要思考一下,现在的家长言行是否一致?假如家长言行不一,孩子对家长就会没有恭敬之心。

当我们告诉他,你对大人讲话要有礼貌,结果我们大人对父母讲话很大声,这就让孩子的认知上出现矛盾,不但孩子没有生起恭敬心,对父母也会不认同。这种不认同逐渐积累,有一天当他的身高跟你一样高,拳头比你大时,他还会不会听你的话?不会。所以,逆反现象取决于大人言行不一致,孩子对长辈没有敬畏之心,再加上整个社会没有孝悌的教导,才造成几十年来这些年轻人出现逆反现象。

面对叛逆期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办法是接纳,并引导。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即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让孩子做一道选择题。如,进家后,父母与其命令孩子:“不要把鞋子放在床上”,不如换成可供孩子选择的陈述句:“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或是放在鞋架上。”

睡觉的时候,父母给出的选择可以是:“咱们是现在上床,还是五分钟后上床?” 父母给出的选择其实是事先筛选过的,并且自己可以接受的。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方面,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行为做到良性引导;另一方面,孩子也不会产生被控制感,相反还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如果孩子不要你给出的选择,而想要额外的,可你不能接受,那就直接告诉孩子,他们所提出的不是一项选择。然后再重复你给出的选择,让孩子决定。

叛逆期家长很被动!

对于家长,这是一个很难应对的时期。困难之处,其一在于,你以前一直在用对小孩子的方式对待他,提点他,而现在,他要出窝了,不再是那个言听计从的小孩子了,所以,以前的方式不管用了。所以,这就要求家长随之要有一个角色的转变,从"保姆"转向"顾问",孩子需要你时,你再行动,你得从主动,成为被动。

家长自己内在的恐惧,会不由自主地施加给孩子。过度控制和过度担心是家长自己内在的,不能因此转嫁到孩子身上。比如,这个问题中的家长,他担心孩子叛逆的理由是,孩子会不会懂事和孝顺? 这完全是出于家长的恐惧才产生了这个疑问。

一个正常且自然健康发展的生命,会具有生命深处的最深沉的爱和美好情感。如果家长只是在生活中自己去表率地践行孝顺,听自己父母的话,孩子自然耳濡目染地会效仿你们,而且家长要更多地相信我们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过分地担心,只会想让你过度地控制孩子,让你错误地理解孩子的行为是不想听你的话,但实际上,孩子只是想成为他自己。

但对于身为孩子的我们呢?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从上高中开始,甚至从读初中开始我们越来越烦父母的唠叨,我们会好奇想去做一些他们不允许的事,但很多时候总处理不好跟父母的关系,轻者使我们生活中失去快乐,重者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的人生,那么我们如何来处理好这种时期的情绪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呢?其实不难..........

1

首先,我们应该从自我出发,相信是什么导致了我们有叛逆的心态!这可能来源于我们的那颗好奇心,也可能来源于一些外界压力,比如要考上某某大学等!而因为这些我们会觉得累,觉得喘不过气,然后导致性情暴躁,觉得父母是在逼自己,从来都不理解自己!

但当你这样想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自我情绪控制,毕竟人生路还很长,父母长辈没办法宠你一辈子,你迟早要独立面对这个世界!而十五六岁的孩子应该慢慢学着独立和自我调节了!

2

当然,除了从我们自身出发,学会调节意外,还有就是沟通!语言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能表达爱,同样也能伤人!对于一个每次考倒数第一突然考了倒数第二的人,他或许会得到表扬,但对于一个每次考第一突然考了第二的人,他或许受到的是质疑!这就是我们最不能理解的一件事,为什么我们自己的生活里总是有一个隔壁家的孩子!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父母自己心态出了问题,虽然人人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不是说我们就必须去争那个第一的头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以后我们每个人要走的路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需要跟隔壁家的孩子做比较!

所以告诉父母我们的真实想法,我们的梦想,我们的目标!

3

当然,如果有一天我们沉迷于网络世界,沉迷于打怪升级忘了自己的目标!那我们就要好好的自我反省一下了!游戏对于我们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我现在沉迷于它给的虚幻世界,那出社会我该怎么来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如果我喜欢游戏,那我应该更努力的去学习,将来设计出更好的游戏,或者说将来可以有时间去玩游戏!当你还不能养活自己的时候,你拿什么来养活你的游戏,那什么来生活!父母给你钱是为了让你吃好喝好努力学习将来能过的比他们好,而不是让你去网吧呆着!

4

换位思考下,如果将来你有了孩子,他背着你去网吧打游戏不学无术,你会作何感想,你觉得这样一个人还有未来吗?当你成熟点,理性的想一想后你就会发现,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或者说,你也能体谅一下你父母的心情然后收起你那颗叛逆的心!

5

叛逆不是报复,不是自我伤害的借口!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就该有学生的样,人生如戏,扮演好自己角色才能获得观众的掌声和认可!或许很多东西对我们确实存在着诱惑,毕竟人人都有一颗好奇心嘛!但不是什么都可以随便的去尝试的,因为我们处于这个懵懂的阶段,所以父母会特别担心,害怕你做错什么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他们会特别唠叨,特别烦!所以避免他们唠叨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莫过于自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他们消除这种担心!

6

其实在现在这个年代,我们的交流方式已经有很多种了,如果你不善于表达,害怕和父母面对面,那么网络也是一种沟通方法,不过毕竟那是你最亲的人,所以偶尔表达下爱也是一种加深感情的方法嘛!除此之外,最近我还看到一个爱就帮的情感公司还在做一些亲子活动,那些拓展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也能给我们和父母一个沟通的平台!

常与孩子的沟通与互动方式要调整转变。必要的引导和限制还是需要的。比如,家长在此阶段要有家长自己的界限,因为孩子在成长阶段,他有时候对"度"的把握不会很到位,这一点要怎样协调呢?讲道理在这个阶段效果不再明显了。所以,家长要有自己的界限,和气地展示给孩子你们的界限。


羽翎阁


对爷爷奶奶孝顺,是因为隔辈人对自己的孙子、孙女都比较娇惯,不舍得吵要啥买啥,不想父母,从衣食住行到学习都要管,有时候孩子调皮不听话,断不了批评,对孩子要求严格,有的孩子叛逆,感觉父母太严了,不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就会对父母不理解,显得不孝顺。

其实等到年龄大了,经历的多了,就会体谅父母的不容易,都会孝顺的。真正不孝顺的孩子,都是在小的时候父母太溺爱了,什么事情都太纵容孩子了,等到大了管不住了,说什么也不听,孩子嫌父母唠叨有代沟了,就过不到一块儿了,总之父母教育孩子要好好沟通,多给孩子做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安琪尔小宝贝


这叫隔辈亲。

侄子们顶父母,顶叔叔。

就是不敢顶爷爷奶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