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朋友总是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但是去各种医院查都查不出来有问题,是不是心理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遺落的旧时光


我就是。就比如偏头痛这个毛病,你去医院拍片子确实就是拍不出来,头也确实没撒毛病,那你也是真实的疼啊,感觉不舒服还是身体哪有毛病,看看中医,很多都能得到解释。就比如,总感觉乏力,啥都不干都觉得累,你去看中医,就会给你解释,是不是湿气重啊,但是这个湿气你看西医是看不出来的


美丽可爱迷人大方多金


我说一下自己的经历,在2018年夏天,我感觉到胸部刺痛,高烧不退,这种状况大约半个月左右发作一次。我儿子是医生自己家开诊所,我发病的时候,儿子针灸或者打吊瓶退烧,一般的情况下一个小时就好了。

可是过一阶段还是会发病,儿子带着我到当地的县医院去检查,经过抽血化验,做彩超ct后住院治疗。结果住了一个礼拜,我也没有发病,医生说我没有啥病,我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可是过了半个月左右又发作,一直到了2019年春节,经人介绍我到了长春市医大一院。又经过抽血化验,做彩超ct等等,确诊为胆管结石,需要住院手术治疗。

一共住了18天医院,花了10多万元钱,这经历使我终身难忘。从手术室出来,我身上插着管,带了7个带。如果我夏天刚刚发病的时候就治疗的话,有可能不用做手术,3天就能出院,也花不了多少钱。

看病还是去大医院,毕竟人生只有一次。题主说的是不是心理有问题,我想有病还是听医生的,如果确实身体没有毛病,再去看心理医生。


刘井隆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朋友总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查又查不出来,这是应该是情绪病,梦有所思,心有所想一个人整天想想事情想多了,没有毛病也会出毛病了!!

说说我的经历了,去年夏天我有过这样的情况,总觉得哪里不舒服,不想还好一想浑身不舒服,一一难受心里紧张,后来跑到医院去做检查,化验血,血常规血压都没问题,医生说让放平心态,情绪平和就好了,可是我自己回家了还是胡思乱想,总觉得自己那个器官有病了,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到过春节。

今年夏天的时候又有这样的情况,心里烦躁不舒服,做什么提不起劲爱发脾气,我以为自己更年期到了[捂脸][捂脸],关键后背还疼,无意中电视里面说后背疼会的癌症,我当时头一下子冒好多汗,赶紧百度搜索后背疼的问题,不搜还好一搜全是毛病,后来自己吓自己赶紧去医院找专家看,我说后背疼是不是要得大病了,我需要做什么检查,医生说你这么年轻能有什么病啊!可是我说我最近疼了好久了,那个医生说我想我想太多了,也没有给我开什么检查的单子。[泪奔][泪奔]

后来他给我讲他年轻时的下乡实习的经历,说他年轻时也爱多想,整天没事怀疑自己得什么病了,在医院实习做仪器检查,出来一个是肺癌,他怀疑自己的肺癌了,出来一个得肝癌的他看到痛苦的表情,他怀疑自己得了肝癌,他觉得他也有这些症状,后来他把这些给他的老师说了,老师骂他一天一天的太闲了胡思乱想。

后来他告诉我,他把自己的心态改变了,不在乱七八糟的想其他,坦然面对一切,慢慢的心态好了,身体方面也好了,他也说我要有个好心态,心态决定一切。原因就是想的太多了。






农村彩虹在西北


压力大,焦虑症,亲身经历过,身边几个做生意的朋友也有过,基本上我们都去过县、市、省、北京各大医院检查,没有任何器质病变,成天怕死,到医院就觉得安全,吃药没用,只有自己调整心态,该放下的放下,钱挣不完的。还有一种是抑郁症,刚好相反,是想死。


瞎哥心亮


可以考虑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种可能的问题:

神经症:患者在患有焦虑性或抑郁性等的神经症时,会出现躯体方面的症状,比如焦虑症患者会出现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会出现疲惫无力、心悸、胸闷、难以治愈的消化系统问题、各种疼痛、便秘、贪食或者厌食引起的体重过重或过轻、入睡困难或早醒等躯体症状。神经症患者多伴有情绪问题,比如焦虑症患者常感到莫名的焦虑不安,抑郁症患者持续的情绪伤感、焦虑、郁闷,心情烦躁易怒等等。

躯体化症状:性格内向、压抑的人或者孩子,有心理问题了更容易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比如腹痛、恶心、头晕、胸闷等等。情绪问题不明显。很容易被当做躯体疾病而就诊,经各项检查又没有问题。

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先试试自我调节:每天运动三十分钟,健走、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等都不错;听听悠扬舒缓的音乐;放声唱几首摇滚歌曲;跟家人朋友见面接触交流;游历名山大川等等。

如果自我调节不奏效或者实施困难,需要尽早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解决。不指望拖扛一段时间自己就会好,心理问题从生活中来,每天都在生活,问题会一天天越积越多,时间长了给治疗带来难度,自己也承受更多痛苦。


心理专家刘爱民


这当然是心理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当然是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是感觉不舒服但却查不出任何原因?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年前诊治的那位躯体症状障碍的阿姨,我清晰的记得她一进诊室后立马掏出了各种在各大医院的检查报告并对我说:“大夫你看,我这些检查啥事没有,为啥我还是总感觉浑身难受呢?总怕自己得了啥病。”这句话似乎成了每一个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开场白。今天大家一起和李医生来学习一下这个“啥毛病没有还是浑身难受”的躯体症状障碍

什么是躯体化障碍?

当患者的躯体症状造成重大功能损伤或使患者遭受巨大痛苦,并且患者在这些躯体症状的基础上产生过度和不恰当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时,我们称之为躯体症状障碍

国内外文献报道这类患者数量多,但大部分患者就诊于消化内科或心脏内科等病房,非精神科医生对其识别率低、漏诊误诊率高,患者甚至对这种疾病闻所未闻并固执的认为是因为没有尽职尽责或水平不够。造成疾病的迁延、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患关系的恶化等问题。

我该怎么办呢?

1、心理治疗患者要对医生有足够的信任才能进行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他能帮助患者处理患病过程中的“灾难化”“以偏概全”等导致不良应对的认知模式,并指导患者用积极的行动,改善应对及精神生活品质,从而争取改变症状。

2、药物治疗:至于精神科药物,往往是辅助的。特别注意适应证要明确。如有些症状,如失眠,疼痛敏感,某些抗抑郁药物有效(如度洛西汀对疼痛的治疗效果显著);伴有紧张焦虑的时段,抗焦虑治疗有帮助(如盐酸丁螺环酮、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等);

易激惹、反复思虑,有时可以试用小剂量强镇静剂。这些都是对症的,不是针对整个障碍的。

最近大家在家“禁足”,很多人会把自己的思绪引到自己的身上,以至于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躯体症状障碍及焦虑障碍等心理问题,如果您有问题请咨询我。


精神科李文惠


朋友总是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但是去各种医院查都查不出来有问题,或许可以考虑去精神科就诊。

在精神科,这种缺乏阳性检查结果的疾病被称作躯体症状障碍,也就是之前我们听到的躯体化障碍。欧洲国家调查研究,命名其为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此病的发生率在普通人群为4%-10%,约20%的患者存在躯体不适但找不到器质性病因,在各专科门诊就诊率高达50%,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躯体症状障碍的患者可能存在一个症状,也可能存在多个症状,令人痛苦,影响正常生活,最常见的症状是躯体疼痛(包括头、肌肉、关节、腹部、胸背等部位),也可能涉及多系统的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在儿童中,最常见的是反复发作的腹痛、头痛、恶心和疲乏。



患者表现出对自身躯体症状过分的担心和关注,在求医行为方面表现为高度的求治欲望,但这种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很少能减轻个体的担忧。最后导致患者频繁、多学科的就医,从而造成痛苦和疾病的负担进一步增加。

一,心理治疗是关键:避免过度的检查,让患者知道,排除躯体疾病,使之降低对疾病的焦虑;心理治疗方面支持认知治疗和正念治疗。

二,药物治疗:当然,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单纯的心理治疗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所以很多时候,精神科医生会选择药物+心理治疗。当前治疗躯体症状障碍最常选用的药物是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这两种要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但因为能增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从而增加机体对于疼痛的阈值。



三,有学者认为此病根本在于焦虑,而上述两种药物起效时间可能需要1周-10天,所以,前期可以合并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可以选择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

躯体症状障碍一般是慢性的,症状的进展及缓解可交替出现,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可达治愈标准。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问题。


精神科汐炜医生


先去靠谱的大医院做个详细检查,如果真没有什么大事,建议考虑一个可能:


这是上次在杭州的报纸上看到的,说医院有个专门的科室,叫疼痛科。就诊的人,就是这种全身各个地方莫名其妙疼痛,但检查却检查不出结果来的人。报纸上的那个案例,跟你朋友有点像,也差点去看心理医生了。如果你朋友符合这种情况,建议他去专门的疼痛科看看,医生会给结论的,


南极北极


您好!

我是苏苏心理咨询!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朋友总是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但是去各种医院查,结果都没有查出问题,因此,可以初步排除器质性病变。

有一种心理疾病叫疑病症,得这种心理疾病的患者总是怀疑自己有躯体疾病,并伴有躯体不适症状。

这种病的发生,一般有以下三种因素相关:

一:人格特征:

患者人格基础孤僻,固执、内向、过分关注自身、敏感、以自我为中心、自恋、兴趣狭窄、胆怯、脆弱、暗示性强。

二:社会环境因素:

患者的亲戚、朋友死于某种疾病,因而怀疑自己也有某种疾病,进而出现疑似症状。

三:躯体因素:

青春期或更年期人群中会出现的一些症状。

四:心理因素:

知觉和认知系统异常会对一些躯体感觉做出不恰当的解释,导致疑病症。

建议带他到当地医院心理科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苏苏心理


典型的焦虑症。

第一,如果觉得不舒服,首先还是应该去医院全面检查一下,确定没有器质性问题。

第二,家人要多陪伴,疏导情绪。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工作或者生活压力太大,造成潜意识里面的一种回避,逃避心理,从而产生焦虑情绪,对一般比较正常的身体反应进行放大!家人一定要多陪伴,想办法了解压力或焦虑根源,疏导情绪。

第三,规律作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及运动习惯,控制慢性病。强健的体魄是对抗一切生理及心理问题的基础。

第四,换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换一个职业。旨在拔出心理压力。

第五,不断学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身体的反应,了解心理学基本的尝试,明白了,就不会恐慌!

第六,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如果没有身体问题,可以挂号看神经内科或者心理科,由专业医生来判断是不是植物神经、内分泌或心理因素造成的,如是,该用药就用药!

作为朋友,可以多开导,劝解,陪伴。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一般都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