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旦开始用胰岛素,就不能停了吗?为什么?

koppt


很多患糖尿病的朋友在被医生要求打胰岛素的时候,都是120个不放心,胰岛素只要开始打就不能停了?就要一辈子打胰岛素了?这是大家担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那些刚得知自己有糖尿病的,总是不甘愿自己的疾病进展如此迅速,当然,还有怕打针的。但是,真相的确如此么?

胰岛素究竟是何方神圣?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是胰腺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物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人体血糖。糖尿病人正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缺乏或者胰岛素功能受损而造成的血糖升高。使用外源的方式注射胰岛素其本质是补充病人自身分泌的不足。

长效胰岛素比如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可以持续作用20-24小时;短效胰岛素比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一般在3-15分钟内起效。健康人胰岛素的分泌曲线如下图所示,平时基础胰岛素有低水平的分泌,吃过饭之后胰岛素有一个分泌高峰,用于控制由于饮食造成的血糖升高。胰岛素针为了模拟胰岛素的正常分泌,长效胰岛素可以在相对长时间内维持血糖的稳定,相当于基础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相当于餐后胰岛素高峰期分泌的胰岛素。

图1.正常人体胰岛素分泌示意图

很多糖尿病人不敢使用胰岛素,把用不用胰岛素作为病情是否严重的指标。比如你经常听到的对话:“老王的糖尿病比我的重,我还在吃药呢,他已经打针了”、“我能再坚持一下,我还没那么重,不用打胰岛素”。其实,这些都是认识的误区。

首先,因果关系就错误了,不是用了胰岛素病情就加重了,而是用药物和饮食运动血糖难以控制,才使用了胰岛素。

退一步来说,血糖控制不佳就是糖尿病恶化了么?也不见得。

影响血糖波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情绪、感染、妊娠、感冒、手术、外伤、使用了其他药物等等。事实上,每个糖尿病患者,即使是很轻的患者,都有可能在某段时间内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帮助他们渡过血糖难以控制的困难阶段。胰岛素本身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与疾病的进展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反而是一味地排斥胰岛素,血糖长期不稳定或过高可能对心脏、肾脏、眼底、神经等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害,那就得不偿失了。

图2.高血糖的危害

哪些情况下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能不能停?

① Ⅰ型糖尿病患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已经完全不能分泌出胰岛素了,完全依赖外源性的补充,如果不使用胰岛素,血糖过高可以造成体内严重的代谢紊乱,比如酮症酸中毒,威胁生命安全。这种情况下,胰岛素不可以停用,必须终生使用。

② 新近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或者空腹血糖≥11.1mmol/L或有明显高血糖症状,可以实施2周-3个月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这种一天4针的胰岛素给药方式,可以使胰岛细胞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短期治疗后患者的胰岛功能得到修复,可根据血糖情况服用口服药物或继续使用胰岛素治疗,甚至少部分患者可以停用所有药物,这就是大家常听到的“蜜月期”。

③ 胰岛功能较差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已经采取了饮食、运动控制,且服用了2种及以上口服药物仍然无法控制血糖的患者,就需要在治疗方案中加入胰岛素了。这是糖尿病发展的自然规律,很多病程长的患者,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药物通过刺激胰岛细胞分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等方法已经不能够帮助患者平稳血糖了,此时必须注射外源性的胰岛素补充体内的不足,这种情况下,患者一般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

④ 其他特殊情况:比如急性重症感染、高热、高糖状态会加重感染或使感染迁延不愈,这时候用胰岛素可快速降低血糖,控制感染;比如术后,患者常常不能正常饮食且处于体内激素紊乱状态,胰岛素能够更加灵活、稳定地控制血糖。还有妊娠期、分娩期、心梗急性期等都需要短暂的使用一段时间胰岛素,帮助身体恢复。待患者整体情况好转,可根据医嘱停用胰岛素。

总 结

1. 推迟胰岛素的使用并不能缓解病情,而使用胰岛素治疗也不意味着病情进展,这只是一种治疗手段。

2. 能不能停用胰岛素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并不是一旦使用就要终生使用。


看病找医生,吃药问药师,“问药师”是由知名药师冀连梅老师联合海内外精英药师组建的药师团队,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循证实用的用药咨询服务和科普宣传。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如果您有具体的用药问题,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问药师”上向专业药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由“问药师”团队陈溪药师供稿)


问药师


说胰岛素一旦用了就不能撤下来,是一个非常典型并常见的谣言。

的确,有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程较长,在胰岛素功能日益损坏的情况下,最终不得不借助胰岛素。但也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初期就采取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就可以停用胰岛素,改为降糖药治疗或者仅用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这种患者是比较幸运的,一来病情发现的较早,胰岛功能没有损坏很严重,二来采取了合理的治疗,阻止了糖尿病继续恶化。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是要使用胰岛素的,比如孕妇高血糖,为了让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保证胎儿的健康,医生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而不是用降糖药。当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急性并发症,或者处于手术、外伤等应激状态下时,也会推荐使用胰岛素。待病情恢复后,会再考虑是否调整药物。

所以说,胰岛素不是用了就撤不下来,胰岛素也没有那么可怕。很多人害怕胰岛素,是因为注射时带来的疼痛。胰岛素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导致低血糖,它的副作用其实比降糖药要小。大家不要把胰岛素看成是洪水猛兽,真正的洪水猛兽是各种并发症啊!如果病情到了使用胰岛素的地步,那还是乖乖打针吧!

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识,欢迎关注糖人健康网!


糖人健康网


一旦开始使用胰岛素确实是不能再停了,否则会引起血糖反弹,对人体造成更严重的危害。这就像患了高血压,口服降压药将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内后,就要天天口服,一天都不能停,否则就会引起血压突然升高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大。一但使用了胰岛素也是一样,只有天天按时按量打才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一天不打,就会导致血糖突然升高,对心脑血管造成严重危害。

因为当人患上糖尿病以后,身体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就已经丧失,或者分泌的胰岛素根本起不到降血糖的作用,出现胰岛素抵抗。所以必须依赖每天饭前注射的胰岛素。才能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千万不能认为血糖已经降到正常范围内了,就私自停用胰岛素。这样比平时血糖高更可怕。同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到边注射胰岛素边测血糖,在注射胰岛素的同时一定要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注射了胰岛素,血糖过高或者过低就要去医院找专科医生来为自己调节胰岛素的用量了。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医学慕课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应用到胰岛素,可是许多人会有顾虑,担心一旦使用,就停不下来了!这种担心非常没有必要。但是确实也是很多使用胰岛素患者的顾虑所在。我们经常会听到患者和家属问这样的问题。

那么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各类型
糖尿病需要用胰岛素的一些情况。

1型糖尿病是不能停用胰岛素的,因为体内缺乏胰岛素,停用则会有生命危险。

2型糖尿病病人早期可不使用,但在糖尿病的病程中,由于感染、外伤、手术等情况可能会停用,但病情稳定后就可以停下来改用口服药物。但长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逐年下降,病程长达10年以上,用胰岛素的几率会增大。如果合并肝肾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因为口服药物可能存在的肝肾损害和消化道反应,也需要胰岛素治疗。另外对多种降糖药物过敏的,也可以胰岛素治疗。

妊娠糖尿病因为目前国家还没有批准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物用于妊娠妇女,因此妊娠期间需要降糖治疗的也要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是体内分泌的唯一的一种降糖激素,不是毒品,也不会成瘾,当需要使用时,一定遵从医生的建议,以免耽误病情。


孙医生讲糖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体内蛋白质、脂肪、水盐、电解质三大物质代谢,使血糖转化为能量,提供体内的能量,维持体内代谢的平衡。

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时候,或者有胰岛素抵抗,体内血糖就会增高,就需要外源性的胰岛素来进行降血糖,提供体内的能量,使体内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所以,外源性的胰岛素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胰岛素打了能不能停?

很多糖尿病人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胰岛素应用后就不能停,对胰岛素应用有恐惧感,拒绝应用胰岛素治疗。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糖尿病注射胰岛素能不能停药以及使用时间的长短,均取决于患者的病情:

  • 1型糖尿病患者因自身胰岛素绝对缺乏,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所以要终生使用胰岛素,不能停用。
  • 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很长,胰岛功能下降明显,伴有并发症,比如糖尿病伴有肝肾功能衰竭、各种癌症、心功能衰竭、胰腺炎、糖尿病眼底出血等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后胰岛素分泌仍严重的不足,就需要应用外源性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那么打了胰岛素就不能停。
  • 如果是新发生的2型糖尿病,即病程短、年纪轻尚无明显并发症且伴有明显高血糖的患者,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以后,胰岛功能多数会明显的改善,其后胰岛素逐渐的减量至停用,改为口服降糖药。这种情况,胰岛素应用一段时间就可以停。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不达标,需要配合使用胰岛素治疗,妊娠结束后胰岛素可以停用。

所以,糖尿病友不要担心胰岛素会成瘾,如果医生建议用胰岛素,那么就要坚持用下去,有时候也是可以停用的,不过要根据不同的病人和不同的病程,以及胰岛功能的受损情况来决定,因人而异。

感谢您阅读本文,若您赞同文中观点,就赏个赞,关注{三诺讲糖},如有疑问请邀请我回答!


三诺讲糖


  大家知道,胰岛素是一种人体正常分泌的生理激素,且是人体内唯一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激素,因此有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那么,使用胰岛素是否有依赖性,一旦开始用胰岛素,就不能停了妈?

  其实,胰岛素使用是不会产生依赖的,也就是说是不会成瘾的。使用胰岛素的目的是降糖,缺多少,补多少,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还可以解除高糖的“毒性”,更好的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及早注射胰岛素,还有可能使患者恢复到口服降血糖药阶段。

  而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身体内的胰岛素不够用了,当然需要使用胰岛素。

  其中,1型糖尿病是因为制造胰岛素的“工厂”被破坏了,因此,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人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这类病人,终身不能停用胰岛素。如果1型糖尿病病人随意停用胰岛素,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轻则昏迷,重则死亡。

  而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效率严重下降,例如原先一个胰岛素分子干的活现在要一百个胰岛素分子才能完成,超出了“工厂”的生产能力,于是胰岛素就不够用了。因此,及时补充胰岛素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视病情决定,多数情况下可以改变用药方案而停用胰岛素。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有明显的急性血糖升高、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或其他急性并发症,可首选胰岛素治疗。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和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后,再根据病情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可改胰岛素治疗为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2、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说明此时患者的胰岛功能较差,建议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联合治疗。

  3、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时,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等体重回到正常水平,可恢复口服降糖药物而停用胰岛素。

  此外,如果出现需要手术、较大外伤及严重感染等情况,也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当伤口愈合、感染痊愈后,患者仍可以重新选择口服降糖药。还有怀孕的时候,这部分病人只是短暂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好后,有一部分胰岛功能是可以恢复的。

  综上所述,使用胰岛素治疗,某些情况下不能停,需要长期使用,但有些情况胰岛素是可停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病情本身,一般遵医嘱治疗即可。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是否需要使用胰岛素,取决于血糖水平。所以不是说用了胰岛素,就不能停了。


康怡每日健康


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非常多,甚至还有很多人,并未发现自己已经得了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后,饮食上要很注意,同时需要定时定量服用降糖药,还有些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但是有些患者不想注射胰岛素,一是怕麻烦,二是担心会终身注射,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是否需要注射胰岛素,与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只有这两种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第一,胰岛素分泌不足,仅靠药物不能控制血糖;第二,患者存在某些并发症,不适合服降糖药。

在注射了胰岛素之后,血糖会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并非代表需要一直使用。部分患者随着病情的好转,胰岛功能慢慢变好,血糖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那么就可以先少剂量注射胰岛素,随后慢慢地不再注射胰岛素,只是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的疗效比较好,并且副作用小,所以若患者存在口服降糖药,并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情况,那么需要及时听从医生建议注射胰岛素。[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