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東北軍閥張作霖,死後多年才被埋葬,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Rway


從民國元年(1912年)到民國十七年(1928年),十六個春秋,北洋政府換過七位國家元首,安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是最後一位,也是死的最慘的一位。


讓我們從民國十七年六月,張作霖決定率數十萬奉軍撤回關外說起。

關於張作霖退出北京一節,權威史書上一般有兩種說法,客氣點的說是“被迫撤離”,不客氣的則說是“倉皇出逃”。

其實,當時的張作霖遠沒到倉皇出逃的程度。

張作霖離開京城前,安國軍的主力尚在,一點沒被打垮,敗退的只是張宗昌和孫傳芳的隊伍,奉軍主力正在直隸、察哈爾、綏遠和豫北地區跟北伐軍對峙著呢,更重要的,奉軍在武器裝備、彈藥供給上要明顯好過北伐軍,尤其是奉軍大炮,如果張作霖真要決一死戰,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時任安國軍第四方面軍參謀長的傅興沛,建國後曾接受《北洋人士話滄桑》一書的採訪,他說,正當安國軍與北伐軍在華北平原進行決戰之時,日本以護僑為名派兵開入膠東青島,繼而進佔濟南。張作霖等考慮國家前途,本著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之義,曾召開府院聯席會議,決定由秘書長任毓麟、外交總長羅文幹主持,分別向日本政府和駐華使館及其駐屯軍提出抗議。

結合傅氏的說法,民國十七年六月,張作霖退出北京,實際上一次戰略撤退,既有保存奉軍實力的用意,也有回關遏制日本人的民族大義。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很值得注意,此時的張作霖,沒有朋友,圍在四周的全是對手或者敵人,這讓他在京城感到了一定的危險,不如及時撤回關內,坐鎮奉天大本營應對一切。

張作霖由北京返回奉天,沿途都有奉軍嚴加把守,安全級別是很高的,只有皇姑屯“三洞橋”這一處地方是個例外。

所謂“三洞橋”,說的是橋下由兩座水泥橋墩隔成的三條通道,兩“洞”跑火車,一“洞”為公路與人行道。

這地方當年人稱老道口,是因為它是南滿鐵路與京奉鐵路兩條鐵道的交叉口,橋上的鐵路北接長春南通大連,橋下的軌道由當年的奉天城一直鋪到北京城。

民國十七年6月4日凌晨5點30分,張作霖的專列進入奉天皇姑屯一帶,忽然一聲巨響,列車的第三節、第四節、第五節車廂當場被炸燬,前來迎接張作霖的黑龍江督軍吳俊升被炸死,張作霖身受重傷——

據說,張作霖被炸後喉嚨就已經被飛片切斷了,所以根本無法再說話,也就沒有留下遺言一說,到了這一天上午10點,一代梟雄實際已經撒手人寰,終年只有53歲。

張作霖死後,沒有立即下葬,前後原因不同。

張學良沒從北京趕回來前,為了防止日本人利用大帥歸天,群龍無首製造混亂,由壽夫人打理的大帥府,只能選擇秘不發喪。

等到張學良趕回來,在吉林督軍張作相等人的力挺下接過東三省軍政大權後,安葬張作霖又成了一件大事,不可操之過急。

張作霖任安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雖然正式任期還沒滿一年就死在了皇姑屯,但國家元首的規格在那裡擺著,加之當時的奉系幾乎代表著整個北洋,槍桿子硬得很,所以安葬張作霖必須先修大墓。

在民國,多大的人物(除了孫中山先生),死後的埋骨之地也不敢稱“陵”,頂多稱“林”,而稱“林”者也只有兩位,一位是北洋老祖袁世凱,他在河南安陽的墓地叫“袁林”;另一位就是亂世梟雄張作霖,只不過他最終沒能埋進這座“元帥林”中。

張作霖的葬禮是在死後兩個月舉辦的,之後遺體就被暫置在了大帥府的東廂房裡。

民國十八年(1929年)五月,在張作霖週年忌日前,坐落在撫順城東的“元帥林”開始營建。

然而,元帥林尚未完工,九一八的槍炮聲驟然爆發,接著東三省就在“不抵抗”的政策下淪陷了。

瞬間,張作霖耗費一生心血搞出的軍工廠、大量武器裝備、大帥府甚至自己的遺骸都成了敵寇的戰利品。

日本人知道張作霖在東北人心目中的分量,沒有草率地將張作霖遺骸處理掉,而是將他的靈柩由帥府遷到了奉天的珠林寺浮厝。

珠林寺是奉天城的寄靈寺,寺裡堆滿了一時不能安葬的棺材。日本人將昔日安國軍大元帥的遺骸就這麼拋棄在荒郊野外,顯然包含藐視和羞辱之意。

一些落水當了漢奸的原奉系要員念及老帥曾經的知遇之恩,實在看不下去,曾動議將大帥遺骸遷往撫順城外的元帥林。

但日本人顧及元帥林的規模宏大,且在交通要道上,最終沒有同意。

海城縣的鄉紳後來又力爭,想將張作霖的靈柩葬在本縣,以符落葉歸根的古訓。

但日本人覺得將張墓立在海城縣城,太過招搖,還是沒有同意。

最後是昔日的把兄弟,時任“偽滿洲國總理”的張景惠拿了一個折中方案,才讓老弟兄入土為安。

張景惠跟日本人說,錦縣驛馬坊是張氏家族墓地,其父母、二兄以及原配都埋在那裡,那裡偏僻無憂。

這樣日本人才最終同意。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六月三日,在張作霖九週年忌日上,張景惠以“協和會”會長而非“滿洲國總理大臣”的身份在奉天為張作霖操辦了一場規模盛大的“慰靈祭”,許多奉系的元老都參加了送葬儀式,隊伍長達一里地。

張作霖的遺骸被送往驛馬坊後,先安葬在原配趙春桂墓前,後將兩墓合成了一座大墳。

北洋時期國家元首級別的軍閥大佬,袁世凱是眾叛親離下憂憤而死,其他幾位都是下野後善終而死,只有張作霖死得這麼慘烈,死後難以瞑目。

張學良說他,有宏才,無大略。

在北洋必將落幕的時代,張作霖的死的確像歷史的一種宿命,時代需要踏著他的屍骨才能翻開嶄新的篇章。

但手握大權,壯志未酬的梟雄,卻不應該死後九年才得以入土為安。

這種身後無人確實夠悲涼的!


黑句本


時下流傳的“東北王”張作霖死後,暴屍荒廟9年才被埋葬,下場悲涼,真是這樣嗎?

據張作霖五夫人壽氏(壽懿)的孫女張閭實介紹:1928年6月4日清晨6時許,張作霖由北京返回奉天,當他乘坐的火車專列行駛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滿鐵路交匯處橋洞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將專列炸燬,他也身受重傷,史稱“皇姑屯事件”。

事後,衛兵溫守善等人急忙用汽車將張作霖送回到奉天的大帥府。當初,張作霖因壽夫人為人機靈執重,便將帥府內的一應事務交她打理。因此,壽夫人讓溫守善等人將大帥送到了自己住的小閣樓,並安置在臥室的床上。待衛兵退出後,壽夫人上前一看,發現大帥喉嚨已被彈片切斷,已然斷氣。為防消息洩露,壽夫人和貼身丫鬟將小閣樓封鎖起來,不準任何人靠近。

13天后,也就是1928年6月17日,張學良才從關內趕回奉天。接著,張學良在張作相等老臣的擁護下,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開始統治東北。

1928年6月25日,張學良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宣佈東北易幟,宣佈服從南京國民政府。為此,他於同年7月1日,專門向國民政府發出《絕不妨礙統一電》文,促使中國從形式上走向統一,而他也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陸海空軍副司令、東北邊防司令長官。

若按張學良從1928年6月17日趕回奉天,並已接管東三省,到同年7月1日電文國民政府,期間長達14天,又為何不準備安葬事宜呢?況且,喪葬民俗有頭七、二七之說,即:死後第七天,或第二個七天(第十四天),就要安葬。關鍵是,此時的東北天下,還是他們張家的,完全有條件、有機會進行安葬才對。同時,這一時間段又處於初夏季節,天氣也應該很熱了,如此放在家中27天,身體豈能不嚴重腐爛,下葬形勢明顯的不等人。

1931年9月8日,日本關東軍炸燬南滿鐵路柳條湖段,反誣陷說是中國軍隊所為,並以此為藉口炮轟東北軍大營。當時的中國軍隊在蔣介石的命令下,採取完全不抵抗政策,30萬大軍不放一槍,因此日本人僅用了三個月,便將東三省全部佔領,史稱“九一八事變”。

再回顧下時間關係,張學良1928年6月17日趕回奉天,1931年9月8日“九一八事變”發生,日本人這才佔領了大帥府,期間長達近3年零3個月時間,而且東北又處於張學良的管轄之下,就算日本人想要阻攔,怕也沒有這個能力吧,機會多的簡直是不要不要的。

再說,日本人已經將張作霖炸死,氣也出了,東三省也佔了,難道非要將他的棺木留在荒廢寺廟,一放就是9年,一點價值也沒有,而且可能早成一堆白骨,最多也就噁心下張學良而已,對於這樣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事情,一向重利的日本人應該不會去做。

也有史料記載,葬禮現場,蔣中正、田中贈送花圈。如果按此來說,張作霖葬禮當日,日本人應該還沒有發動“九一八事變”才對。

因此種種,可以認定“張作霖死後,暴屍荒廟9年的悲涼下場”的說法是不真實的。

但是,令人非常不解的是,1990年張學良恢復自由之身,1995年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於檀香山。這段時間也有10年之久,為何就不到父母的墳前去拜一拜呢?又為何對此事不澄清一番呢?


祥子談歷史


張作霖死後第九年才被下葬,其實和張學良有關。當時張學良選擇不抵抗,不僅丟下國土和鄉親父老,也丟下了父親的靈柩,導致老帥的靈柩落到日本人的手裡。而日本想拿老帥的靈柩找張學良謀取一點利益,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才沒有沒有下葬。

張作霖死得太突然

張作霖白手起家,靠著自己的軍事才能,將自己的勢力發展壯大,成為統治關外"東北王",並準備進一步向關內發展。

日本發現張作霖的威脅,借“滿蒙懸案”向張作霖索要鐵路權。可老帥順應東北人民的反日熱潮,不僅沒有同意日本所提的築路、開礦、設廠、租地、移民等全部要求,更抵制日本的各種行為,讓日本對張作霖恨之入骨。

1928年5月,北伐軍進軍京津地區,日本感覺奉系軍閥政權已岌岌可危。於是,日本一方面支持張作霖,出兵對抗北伐軍;另一方面相逼張作霖退回東北,想利用張作霖將“滿蒙”從中國領土肢解出去。

早已經知道日本狼子野心的張作霖當然不會滿足日本的想法,他堅決抵制日本干涉內政。這是的日本,已經察覺到張作霖已經不受掌控,並且會對自己往後的計劃有影響,決心將張作霖除掉。

日本在綜合考慮後,決定在張作霖乘坐火車回來時,用炸藥解決他。村岡長太郎遂派手下高級參謀河本大佐策劃炸車,並在瀋陽皇姑屯車站南滿路與京奉路交叉處預埋炸藥。

1928年6月4日清晨5時30分,張作霖所乘列車駛至皇姑屯車站時,炸藥被引爆了,張作霖身受重傷。儘管手下連忙送老師去瀋陽急救,依舊沒有挽救回老帥的生命。至此,一代“東北王”隕落,少帥張學良繼承東北大業。

張作霖靈柩落到日本人之手

由於老帥死得太突然,而此前並沒有著手修建陵墓,張學良便尋了一塊風水寶地(遼寧省撫順市),花重金修建了元帥林。

1931年,元帥林剛有一定的規模,便爆發了“九一八”事件。隨著東三省淪陷,元帥林不得已停工,而老帥的靈柩沒有被張學良帶走,落到了日本人的手裡。

日本人為了謀取更多的利益,用老帥的靈柩與張學良談判,但張學良沒有因為這件事,而向日本妥協。所以,老帥的靈柩一直沒有被下葬,被日本人安置在荒涼的珠林寺內。

這一放就是六年,直到1937年,張景惠作為老帥的拜把兄弟,實在不忍兄弟死後不能安葬,便向日本提議安葬老帥,遂於當年6月葬入錦縣驛馬坊。而此時的張學良因為西安事變,已經被蔣介石囚禁,不能來祭拜老帥。

1990年,張學良重獲自由,但因為種種原因,他無法回東北祭拜。直到2001年在夏威夷去世,他都沒來到父親的墓地祭拜,這或許是他晚年最大的遺憾。


大白讀史


在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返回關外大本營的途中,被日本人炸死,史稱皇姑屯事件。


老張之所以被暗殺,是因為日本人想要扶植他做傀儡,老張不同意。

氣急敗壞的日本少壯派軍官河本大作,策劃了這一起震驚中外的爆炸案。

當時的東北軍在關內全線崩潰,老張準備回關外休養生息,日後東山再起,可惜他沒有機會再實現自己的理想。

老張死後,東北軍由誰做老大成為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楊宇霆當時被奉系頭領擁護,但張作相等老軍閥們支持小張,所以東北軍在小張的帶領下,選擇了東北易幟。

老張死後一直沒有下葬,是因為當時並不是沒有合適的地點。


其實老張已經著手修建自己的墓地,只是當時沒有完工而已。

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襲擊了奉系的北大營。

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奉系幾十萬軍隊撤回關內,日本人幾乎兵不血刃佔領了東三省。

小張這個時候也沒有機會再安葬老張,加上後來局勢越來越緊張。

老張安葬的事情就一直擱置了下來。

日本人佔領東北後,老張的結拜兄弟張景惠投靠了日本人,並且擔任偽政府高官,還是他主持安葬了老張。


可憐一代梟雄張作霖,死後多年才安葬,當時身邊沒有親人,實在讓人唏噓。

—End—



冷月鉤沉


1928年6月4日晨5時,張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專列駛到皇姑屯附近的橋洞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燬,這位亂世梟雄身受重傷,當日逝世,享年53歲。

張作霖死後,他的家屬們想要為他建造一個豪華的陵墓,便特意派出眾多風水先生,遍查遼瀋地區的名山大川,其中一個周姓風水先生選中了撫順市的元帥林,他稱此地是“前照鐵背山,後座金龍灣,東有鳳凰泊,西有金沙灘”。

隨之,張學良夫婦前往巡視後,也認為此處山清水秀氣勢不凡,又有鐵路相通,於是決定在此地建張作霖陵墓。但考慮到陵墓的修建工程巨大,當時預計的是三年內完工,張學良就先將張作霖的屍體暫厝在大帥府的院子裡,等到陵墓修建完成後再正式下葬。

但等到1931年秋,正當元帥林工程初具規模時,爆發了“九一八”事變,張家人撤到關內,日本人佔領了大帥府,便把張作霖的棺材移到珠林寺停放。這一放就是六年,可憐生前風光無限的張作霖死後孤零零地躺在荒涼的珠林寺,沒人看管,連點香火味都享受不到。



後來,因為張作霖的結拜兄弟張景惠投靠日本人,並出任偽滿洲國總理,他實在不忍心自己的結拜兄弟如此淒涼,便張羅給張作霖下葬。恰好此時日本人也在考慮如何處置張作霖的屍體,畢竟張作霖作為曾經的東北王,他的屍體這樣長久停放在珠林寺,也不是那麼回事。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人便同意張景惠給張作霖下葬的事情。這個時候張作霖老家海城的鄉紳聽說要安葬張作霖,便聯名上書,請求將張作霖安葬在海城。

與此同時,張作霖當年的老部下們,則紛紛出面,請求把張作霖安葬在已完工的元帥林。

後來消息傳開之後,東北各界的報紙則刊出許多文章,籲請“偽滿洲國”當局給張作霖風光下葬。日本人沒有想到張作霖的下葬會在社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他們開始感到有些恐懼。因為,他們懷疑大家很有可能借推崇和懷念張作霖,來否定和反對現在的偽滿洲國。

也正因為類似的原因,日本人本便想收回成命,讓張作霖的屍體繼續停放在珠林寺算了。可問題是,現在國際輿論、民間呼聲都已經被吵起來了,這個時候日本人這樣對待張作霖,顯然會讓自己處於輿論的被動地位。



一時間,日本人是左右為難,這個時候張景惠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把張作霖的屍體安葬在錦縣驛馬坊。這錦縣驛馬坊,埋著張作霖的母親和原配夫人趙氏,因此這也算是張家的家族墓地,所以張作霖埋葬在這裡,於情於理也說得過去,社會各界人士也不好說什麼。

與此同時,這驛馬坊地處偏遠,沒有元帥林那麼扎眼,也不像海城離奉天那麼近。把張作霖葬在這裡,基本上隔絕了他在老窩——奉天和海城的影響,自然也就不會引起社會各界人士對張作霖的過分推崇,從而不利於偽滿州國的統治。

於是,日本人很快同意了這個方案,隨後在1937年6月,在張景惠的主持下,張作霖被正式葬入錦縣驛馬坊(現為凌海市),按日本人的意思,張景惠給張作霖設計了一個既不算隆重也不算簡單的葬禮。

當時,在下葬的時候,還出現了一個意外,那就是找不著打幡的人。因為按照中國的習俗,打幡必須由兒子來,可張作霖的八個兒子此時都在關內,這可怎麼辦呢?要知道像張作霖這種大人物,下葬時如果連打幡人都沒有,實在說不過去!

無奈之中,張景惠只好找到張作霖大姐,請她的兒子、也就是張作霖的外甥來給他打幡,隨後平板車載著張作霖的棺材,浩浩蕩蕩地去往奉天車站,再由奉天開出一列專列直達石山車站,將張作霖下葬在驛馬坊,墓穴選在張作霖原配趙氏的墓旁。


我是趙帥鍋


東北軍閥張作霖,慘死9年才下葬,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張作霖,北洋四大軍閥之一,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外國人刺殺而死的國家元首。可是,令人唏噓的是,慘死後9年才得以下葬,66年後才迎來後人參拜,到底因為什麼?

作為一箇中國人,死後落葉歸根,墳頭有後人香火,這大概是最好的結局,可是,張作霖並沒有,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

皇姑屯事件——死得最慘的國家元首

1928年,掌握北洋政府長達4年之久的安國軍大元帥張作霖,此時已經盛極而衰。南面是國民黨的北伐軍虎視眈眈,北面是日本侵略者步步緊逼。張作霖和東北軍何去何從?張作霖表示,回東北,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然而,就在回東北瀋陽的半路上,一聲巨響結束了這個軍閥頭子的生命,53歲的張作霖留下了30萬以上的強大軍隊,也留給了東北軍大佬們一個支離破碎的東北軍體系。

元老派和少壯派的矛盾從沒有解決好,士官派和保定系的爭鬥從來沒有停止,大佬們爭來鬥去,最終選擇了少帥當老大。這一幕和1644年的滿清政府何其相似?不同的是,滿清政府有個天縱奇才多爾袞,東北軍卻沒有。

張作霖從皇姑屯拉回來時,脖子已經被彈片割破斷了氣,壽夫人秘不發喪保證了權力的順利交接。日本謀刺張作霖篡奪東北政權的目的沒有達到。東北局勢穩定後,張作霖並沒有下葬,這是因為,張作霖的陵墓還沒有修好。

張作霖的導師是袁世凱,那種混不吝的痞子態度,是弱小國家對抗西方列強的不二法門,同時造成了他們倆內外交困死於非命的共同命運。袁世凱死後,袁克定、徐世昌、段祺瑞等人為他修建了袁林,在安陽下葬。

袁世凱從1916年6月6日去世,到8月24日下葬,總共才用了2個月。張作霖連這6個月時間都沒有嗎?

原來,張作霖早就給自己選好了墓葬地點,在凌海市驛馬坊村西。民國初年,張作霖又在撫順章黨附近興建元帥林,還把愛新覺羅家的石人石馬偷來裝點門面。到張作霖去世,這個工程持續了多年,還是沒能建成。

張作霖之死,明顯是日本關東軍所為,身負國恨家仇的東北軍,不僅沒有和關東軍死磕,反而把矛頭對準了蘇聯。這一錯誤決定,讓東北軍腹背受敵,九一八事變爆發時,元帥林沒有完工,東北軍丟下了張作霖的遺體,逃到關內去了。

不知道應該慶幸還是應該感到悲哀,日本關東軍2萬人趕走了30萬東北軍,還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偽滿洲國總共有8.5萬軍隊,其中8萬是東北軍舊部。張作霖的結義兄弟張景惠,擔任了偽滿洲國總理,是東北漢奸的總代表。

就是張景惠,還存著對張作霖的一絲兄弟情義,向日本人申請安葬。日本人為了安撫關內關外的東北軍舊部,也為了收買東北人心,同意了下葬。

於是,到1937年,張作霖才葬入驛馬坊的元帥林。此時,距離張作霖去世,已經是9年後了。

東北國土淪陷,繼承人被軟禁,舊部大都被中央軍吞併,即便是抗戰勝利,東北軍舊部都沒有機會回東北。所以,張作霖的陵墓,長期處在無人祭掃的狀態。

1994年,張作霖嫡孫、航天專家張閭琳終於回國在張作霖墓前祭拜,此時,距離張作霖去世,已經66年了。這個孫子,張作霖死後2年才出生,從沒見過爺爺。

值得一說的是,張作霖墓園在遼寧錦州市凌海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而元帥林卻在撫順東35公里東洲區章黨鎮高麗村南高阜地帶。張作霖葬在了驛馬坊村,而元帥林,現在是一個森林公園,AAA級景區。不要搞錯了!


歷史知事


在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話說的好,就是一個人無論在生前做了什麼樣的事情,哪怕是壞事在他死亡之後,所有的事情都會如過往雲煙一樣不再被人提起,就算被人提起的時候也只會說他在世的時候是如何如何的好。畢竟所有活著的人都不會再跟一個死去的人計較,但是在歷史上確有這樣的一個人,他生前可以說是聲名赫赫,但沒想到死後卻如此的悽慘,在他死去9年之後才被埋入土中,而且還不是他的兒子為他親自送終,這個人就是張作霖。

說起張作霖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的豎起大拇哥,畢竟他所處的時代可以說是在中國的亂世,很多人都以投靠日本人為榮,因為投靠了日本人之後,就相當於找到了一棵大樹,一時的榮華和權力肯定是少不了的,只不過是少了身為中國人的那份骨氣罷了,但張作霖確實保持了這份骨氣,至死也不願與日本人同流合汙,並且多次在各種場合下,拒絕了日本主動示好的心態。不過讓人感到可惜的是,像這樣一個正直的人卻沒有得到善終,甚至連他的死也讓人感到非常的突然。

因為他的這種不配合,所以讓日本人惱羞成怒,在他乘坐一次火車的時候,被日本人提前放置的炸彈炸的粉身碎骨。當這個噩耗傳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但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人們就要學會接受,當時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首先就想為自己的父親辦一場隆重的葬禮,老爺子無論是生前又或者是死後,都必須要有一個體面的儀式。張學良首先要做的就是想為自己的父親修一個比較體面的陵墓,不管怎麼說這就是老爺子最後的歸宿了。想法是好的,但計劃終究趕不上變化,在這個葬禮還沒有舉行,九一八事件就突然爆發了。

而這個時候的張學良,也顯然顧不上父親的葬禮,於是就匆匆忙忙的奔赴戰場,而父親的遺體則是先寄存在了竹林寺。可是也沒想到的是,這一放就長達6年之久。可能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張作霖在生前的時候那麼正直,難道就沒有親戚朋友願意為他組織一下身後的事情嗎?其實這跟當時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就連他自己的兒子都無法脫身辦理喪事,更不用說他曾經的那些兄弟們了,而且有受到張作霖的影響,他的那些兄弟們與日本人更是同仇敵愾。為了避免受到日本人的迫害,也為了能夠早日完成革命,所以他的那些兄弟們也在不停的奮鬥。

後來還是他的一個屬下看不過去了,又或者是為了討好日本人,畢竟讓一具屍體一直停留在竹林寺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於是在他的操持之下,張作霖終於入土為安了。但張學良卻沒有這個機會送自己的父親最後一程,可嘆一生戎馬的大元帥最後竟然是這個悲慘結局。


小藝的史料館


張作霖在1927年6月在北平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成為了中華民國的最高統治者,但一年後,就被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等人趕出了北平。

張作霖的高光時刻從此一去不復返,由於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署賣國條約,引起了日本人的極端仇恨。從這一點來看,張作霖雖然是個舊軍閥,但在民族大義上卻毫不含糊,是條真漢子!

於是在1928年的6月,張作霖在乘火車經過皇姑屯時,被日軍埋好的炸藥炸成重傷,回到瀋陽後在同日去世。

張作霖沒有想到自己會這沒早就死,所以也沒有預先準備好墓地,而張學良接替了老爹的位置後,就想著給張作霖準備一個風水寶地,然後準備修一個好的陵墓,所以是先舉行的葬禮,而靈柩則暫時被放在了大帥府,等陵墓修建好了再下葬。

顯然,修陵墓的速度比不上張學良敗家的速度,就在陵墓快要竣工的時候,九一八事變爆發了,少帥很快就帶著東北軍跑了,扔下了東三省的人民在日軍的鐵蹄下淪為了奴隸,當然,還有沒下葬的老爹張作霖。

兒子跑了,張作霖的靈柩一直到1937年才被結義兄弟張景惠努力下得以安葬,而這離張作霖去世,已經過去了九年之久。1986年,張學良的手下以及侄女、侄子等人都先後從國外來祭拜張作霖的靈柩。

90年代張學良曾經想去祭拜父親,但因種種原因沒有成行,一直到2001年去世,也沒能到父親的墓前祭掃。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張作霖被炸死後,張學良只給他舉行了葬禮,卻並沒有安葬。而最後安葬張作霖的時候,他的8個兒子6個女兒都全沒有來為他送終。這是怎麼回事呢?

(張作霖劇照)

說到張作霖的人生,那可是一部逆襲的傳奇故事。

張作霖沒有好出身,沒有讀過書,他是社會最底層的小角色。

換作一般的人,大概就是悲苦一世,然後默默死去,就好像未曾在這世上走過一樣。

但,張作霖卻是個很有眼光的人,他懂得把握機會,人又聰明,同時他講義氣,捨得花錢拉攏人心。因此他不光交了一幫生死兄弟,還有不少人在他事業上願意幫助他。所以,張作霖不光能在東北稱王稱霸,還兩次問鼎中原,最終成為北洋政府最後一位統治者。

說到張作霖的死,就不得不說他和日本人的恩怨。

其實,張作霖和日本人早就有往來。

早在日俄戰爭時期,張作霖為了擴充武裝勢力,成立保安團的張作霖便在日本和俄國軍隊中間遊走。一會幫日本人打打俄國人,一會幫俄國人打打日本人。而他在坐收漁翁之利的同時,還趁機擴張勢力,補充武裝力量。

辛亥革命後,張作霖為了早日做強做大,一度充當日本人的馬前卒,取得了日本人的信任。

為了達到控制東北,從而侵略中國的目的。日本人積極扶持張作霖,期望張作霖成為一方霸主後,能聽憑他們的擺佈。

然而,張作霖在日本人的幫助下做了東北王后,卻不肯和日本人分享勝利的果實,還處處陰奉陽違,把日本人耍得團團轉。

張作霖的不合作,漸漸讓日本人對他失去了耐心。

(郭松齡反奉)

1925年,率領奉軍精銳部隊的郭松齡,突然倒戈反奉,其勢頭兇猛。很快佔領錦州,眼見就要攻到奉天。在這危急時刻,張作霖不得不再次求助日本人。

其實,由於對張作霖不滿,日本人早在郭松齡倒戈時,曾暗示過郭松齡,只要他肯簽下賣國條約,日本人就無條件地提供武器裝備等。讓他打贏張作霖,坐收東三省。

但是,不肯出賣國家的郭松齡,回絕了日本人。

所以,當張作霖心急火燎地找到日本人時,日本人再次表示,願意幫助他打敗郭松齡,不過要簽下日本人在東北享有商租權和居住權等不平等條約。

張作霖為保住勢力,毫不含糊地一口應承下來。

然而,當日本人幫助張作霖挽回敗局後,張作霖卻矢口否認。由於沒有書面文件,日本人對張作霖也無可奈何。

不過,此時的張作霖也認識到,想要不被日本人左右,必須足夠強大。所以張作霖先後向關內發動了兩次戰爭。

由於第一次直奉戰爭以失敗告終,張作霖在第二次直奉戰爭發起前,為了擴充兵力和武器裝備,答應日本人,只要他坐上北洋政府第一把交椅,他就把東北鐵路權交給日本人。

日本人在張作霖身上投入的資本太大,哪怕有一線希望,他們也還是願意再相信張作霖一次。

(直奉戰爭)

張作霖在掌握北洋政權後,日本人為了保險起見,特意拿來《滿蒙新五路協約》,要張作霖簽字。

張作霖這次沒有顧左右而言它,在拿到條約後,看也沒看,便在上面簽了字。

日本人拿著簽了字的條約,自然很高興,可是打開一看,卻氣得直罵娘。

原來,張作霖在賣國條約上畫了個大大的“閱”字。也就是說他表示看過這份條約了,但並沒有同意。

張作霖的滑頭,讓日本人非常生氣,於是他們決定除掉張作霖,並伺機發動侵略東三省的計劃。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專列返回奉天,在途經皇姑屯時,被日本人埋在鐵軌下的炸藥炸得血肉模糊,他被送回大帥府不久便傷重去世了。

張作霖去世後,大帥府一直秘不發喪,對外口徑一致,只說他“傷重,但無大礙”。

直到張學良接任東北事務後,這才對外發布了張作霖去世的訃告。

由於張作霖死得突然,還沒有準備好給他下葬的墓地。所以張學良僅只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將他的棺槨暫時安置在大帥府的家廟中。

其實,張作霖在生前,就對自己的葬身之地做過認真的選擇。

張作霖早在發跡初就考慮過祖墳的問題。

當時,張作霖請了風水先生,在錦縣驛馬坊村西側,得到一塊風水寶地。

此後張作霖分兩次將母親和妻子趙氏的遺骸遷到了到張家墳地。

在這之後,張作霖的事業越做越大,勢力也越來越強,這讓張作霖高興之餘,認為是祖墳顯靈。所以他每年要前往祭拜,並對墳地進行美化裝飾。

到張作霖成為陸海空大元帥,統掌北洋政權後,他便有了“不是皇帝,勝似皇帝”的自得之感。同時,他也希望能蔭庇後人,讓後人繼續掌握國家最高權力。所以他再次請了著名的風水先生,為他找一塊“龍興之地”。

經過風水先生的幾番辛苦,最終確定了撫順章黨附近一塊靠山面水,風景秀美的地方。

(元帥林)

這次,張作霖可是大興土木,規格完全按封建王朝皇帝的陵墓為標準建造。他還親自將這塊陵墓之地,命名為“元帥林”。

不光工程巨大,張作霖在修建的過程中,還數次把清朝王親貴族墓地上的石人、石馬和石獅子等都運過來,裝飾元帥林,以求雄偉壯觀,有天子之氣。

然而,工程尚未結束,張作霖卻意外身亡。所以,張學良只能等工程完工後,再讓張作霖入土為安。

可惜,就在陵墓到了收尾工程時,日本人突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家人由於沒有應對,只得撤往關內。

日本人佔領奉天后,張作霖的屍體也落到了他們的手中。

當時,張學良的舊部數次和日本人協商,希望能把張作霖葬在元帥林裡。

但日本人卻以此為條件,要挾掌握東北軍兵權的張學良和他們合作,他們就交出張作霖的屍體,並同意下葬元帥林。

在國事面前,張學良還是拎得清孰輕孰重,所以他一口回絕了日本人的無恥要求。

這樣一來,下葬張作霖的事情,便一拖再拖。張作霖的屍體也就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中,孤零零地被棄置在了珠林寺裡。

1937年,張作霖的結拜兄弟張景惠出於情義,決定給張作霖下葬。

(張作霖和他的結拜兄弟)

張景惠早年和張作霖出生入死。

在張作霖去世後,他投靠了日本人,做了漢奸。

由於他有聲望,再加上對日本人唯唯諾諾,於是他得到了日本人的重用,被任命為偽滿洲國總理。

張景惠想要安葬張作霖,日本人認為這正是安撫東北百姓的好機會,所以答應了張景惠的請求。

然而,出乎日本人意料的是,消息傳出後,群情激動。張作霖的老家人一致上書,懇請將張作霖的屍體安葬在海城老家。而張作霖的老部下們則堅持要讓張作霖魂歸元帥林。

兩方爭論激烈之餘,各大報紙也跟著湊熱鬧。一再表示,張作霖是一方英雄,偽滿洲當局應該予以厚葬。

日本人沒想到張作霖去世多年,在東北還能引起這麼大的反響。他們唯恐有人趁機搗亂,不免左右為難。

端日本人的飯碗,張景惠自然要為日本人考慮問題,同時他也要順利地把張作霖安葬一事妥善解決。所以他給日本人提了個建議,就是把張作霖葬到錦縣驛馬坊村西側的張家墳去。

由於錦縣驛馬坊村偏僻,沒有元帥林那麼張揚,再加上那裡畢竟是張家祖墳,葬在那裡,也能說服眾人,所以日本人再次同意了張景惠的建議。

在張景惠的安排下,張作霖的屍體這才順利地予以安葬。

此時,張作霖的家人已經各奔東西,他的兒女們也都在關內。而張學良此時也被蔣中正軟禁在南京,無法趕來參加葬禮。

可憐張作霖戎馬一生,風光無限,死後卻落得無人送終的結局。

(參考史料:《張學良口述歷史》《東北王張作霖》)


張生全精彩歷史


張作霖是東北王。

張作霖是奉天海城縣人,原生態家庭很差,但是投身綠林後勢力卻越來越大,清政府都無力征剿,就乾脆將其招安了。張作霖得到認可後幫著清政府剿滅土匪勢力,幫著消除蒙患,自己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成了北洋軍奉系首領,號稱東北王。張作霖後來與孫中山、段祺瑞及盧永祥結成同盟,還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成了國家的最高統治者。

張作霖還算是一個有底線的人,他拒絕和日本人合作拒絕簽訂不平等條約,但是也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了他。

張作霖被炸死後,的確很多年後才被下葬,為何會這樣了?那是因為他剛死的時候墓地還沒修好,之後又是九一八事變,他的家人去了關內顧不上他了,才導致死後多年才被下葬。皇姑屯事件。

1948年6月4日晨5時許,一聲巨響,張作霖乘坐的由北京返回奉天專列在皇姑屯附近被炸彈炸燬。雖然張作霖一再改自己的行程,但是還是被副官把最後的行程出賣給了川島芳子,關東軍預先埋好了炸彈,把這位亂世梟雄炸成重傷,運回大帥府沒多久就去世了,終年53歲,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快叫小六子回奉天! ”小六子就是張學良,他回來後掌管東北,也拒絕日本人的拉攏,更是宣佈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的統治,也是一個愛國的人。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和家人想著給他修一座很豪華的陵墓,最後定在撫順市的元帥林,但是修建陵墓工程浩大,需要幾年才能完成,於是張作霖的棺木被放在大帥府的院子裡,這一放就是三年。好不容易等到陵墓修好了,又爆發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和家人去了關內,日本人佔領了大帥府,他們把張作霖的棺木移到了珠林寺,這一放又是六年,加上之前停放在大帥府的時間就是被放九年了。



張作霖死後九年後在結拜兄弟的幫助下才被安葬。他的這個結拜兄弟叫張景惠,此時已經投靠日本人做了偽滿洲國總理,他不想自己的兄弟死後還無法安葬就到處張羅給他下葬。

日本人也同意了,畢竟把張作霖一直停放在珠林寺也不是那麼回事,只是他們並不同意大張旗鼓把張作霖葬進已經修好的陵墓中。他們擔心張作霖的威望過大,影響自己的統治。

1937年6月,在張作霖被炸死九年後,他在結拜兄弟張景惠的幫助下,張作霖才被正式葬入錦縣驛馬坊,這裡埋葬著張作霖的母親和原配夫人,位置又相對較為偏僻,日本人才接受了。

張作霖終於被下葬了,只是一代梟雄死後九年才被下葬,想想也是很淒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