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美国外交政策的遮羞布:尴尬存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

1950年代,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东南亚的扩张,美国主张在亚洲建立另一个北约组织。随后,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积极推动下,拼凑出了一个亚洲反共联盟,这就是后来的东南亚条约组织。

1954年9月,8个国家在菲律宾马尼拉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东南亚条约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泰国曼谷。


作为集体防御组织,美国寄希望各国在军事上通力合作,成为亚洲版的北约。然而,东南亚条约组织却先天发育不良,首先并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其次在条约内容上也是模糊不清,唯一的作用就是为美国介入越战提供了依据。


美国外交政策的遮羞布:尴尬存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


虽然名为东南亚条约组织,但大部分成员国却不在东南亚范围内。8个成员国中除了菲律宾和泰国,其他6国是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本身和美国就有军事同盟关系,美国在这两个国家也一直有军事基地。


美国外交政策的遮羞布:尴尬存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


东南亚的其他国家,缅甸和印尼是不结盟成员国,两国更关心国内的稳定问题,而不是外部的共产主义威胁,因此没有参加该组织。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英国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安全重心在英联邦范围内。印支三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则由于日内瓦条约的原因,不允许参加任何军事同盟组织。


美国外交政策的遮羞布:尴尬存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


早在1951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就签署了美新澳安全条约。英法两国是因为曾经在该地区拥有广袤的殖民地,希望继续在亚洲发挥影响力。而巴基斯坦的加入则是纯粹为了抗衡印度,与遏制共产主义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连加拿大也一度考虑加入该组织,不过加拿大最终还是决定把重心放在北约范围内。


美国外交政策的遮羞布:尴尬存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


自从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以来,在军事上就面临先天不足,各成员国也是心不在焉。尽管举行过联合军事演习,但由于内部存在分歧,在很多事情上都无法统一意见。

因为英法两国反对,东南亚条约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也没有卷入越战,只是宣布把南越、老挝纳入该条约的保护范围。这一措施也是聊胜于无,最终这两个国家一个也没有保护到。


美国外交政策的遮羞布:尴尬存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


该组织唯一的作用就是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出兵越南提供了依据。1962年,根据该条约的承诺,澳大利亚皇家空军部署了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在泰国,澳军战机从这里起飞打击北越。

东南亚条约组织一成立就遭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反对,苏联外交部认为“帝国主义者不能阻止亚洲人民争取独立,于是改变策略,成立侵略性的军事同盟,继续镇压、奴役亚洲人民”。


美国外交政策的遮羞布:尴尬存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


美国认为成立亚洲版北约是非常必要的,但其他国家也有不同意见。比如英国则表示亚洲的共产主义浪潮既是政治问题,也是军事问题,因此不能单凭军事手段解决亚洲的问题。

1971年,英国从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撤军。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东南亚各国也相继和中国建交。东南亚条约组织其实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


美国外交政策的遮羞布:尴尬存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


东南亚条约组织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失败的产物,有历史学家评价该组织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块遮羞布”,一个名副其实的“纸老虎动物园”。

很快,名存实亡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尴尬的连成员国自己都不想玩了。1972年,巴基斯坦退出该条约。1975年,表现并不踊跃的法国也停止提供资金支持。1977年,仅仅存在了23年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就正式宣布解散,亚洲北约也无疾而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