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關於秦直道有嚴密的考古學證據嗎?

zwing


我們都知道,有土地的地方就會有草木生長。即使是嚴酷的沙漠,也會有諸如梭梭草這樣的耐旱植物頑強生存。那麼這條南起京都咸陽軍事要地雲陽林光宮(今淳化縣涼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南孟家灣村),穿越14個縣,800多公里的公路——秦直道,何以歷經千百年而不生草木呢?這背後又有什麼玄妙呢?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統一六國大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為了鞏固這個龐大而輝煌的帝國,秦始皇實施了一系列有力舉措,諸如,修建長城和直道,開闢靈渠,溝通西南夷,開闢五尺道。

正是這種種措施,奠定了秦朝在秦始皇時繁榮強大的根基,也奠定了統治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制度的基礎。

秦直道由蒙恬負責修建的,關於秦直道的開始修築時間,從《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中可知是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這一說法,在《史記·六國年表》中也得到印證,可知是確定無誤的。

但關於秦直道何時建成,則語焉不詳,但可以確定的是直至蒙恬於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被賜死時,秦直道仍尚未完全修通。這說明發端於秦始皇的直道工程,一直持續到二世時期。

關於秦始皇為什麼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秦直道,是存有多種說法的。

其中較為流行的說法包括出巡便利說,軍事通道說和交通路線說等。秦二世而亡後,秦直道至隋唐時期依然繼續提供交通服務,直到清朝年間,秦直道才逐漸荒廢,失去了作為交通幹道的作用。

那麼,秦直道是如何做的堅固如斯的呢?

相傳,秦始皇對這條路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寬闊平坦之外,還要求下雨天不能變軟,永遠不能長草。始皇會有這種要求,大約也和他希望秦朝一代一代的傳下去,直至千秋萬代的美好設想有關。

但在沒有混泥土的當時,這對工匠的技術無疑是極大挑戰。剛開始的時候,負責建造的工匠很為難,但是經過研究古籍和反覆試驗,工匠們真的找出瞭解決方法--那就是,將修築道路的土徹底烤熟,或者是經過燒製,再摻入鹽鹼。這樣一來,道路堅硬,再加之人為改變了土質,導致草木不生。這樣一來,秦始皇的要求就都達到了。

秦直道可謂是功留後世的一項大工程,它不僅是北方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北方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重要紐帶和橋樑。

雖然自宋開始便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它在中國歷史上,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後世關於秦直道的研究、保護和開發,對於中國古道路考古、中國秦漢史、中國古代民族融合史等,均具有重要價值。

有人說,秦直道的修建,在當時看來是勞民傷財的工程,是對勞動人民的剝削。但也正是有了秦直道,我們才得以窺見幾千年前的古人在面對以山脊和高地佈線的秦直道時,是如何解決上下山和過河的難題的。也得以窺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他們在依靠人力,工具簡陋的情況下,一點一點的鑄就了這令世人讚歎的偉大工程。


煮酒君


可以明確的說,秦直道目前仍然沒有明確的考古學證據,但疑似秦直道的土路現在的確是有痕跡可尋的。

秦直道有考古學證據,但是並不是十分明確,證明出來的道路只是疑似道路。

2015年的冬天去秦直道考察,地點大約在富縣石泓寺附近的土山山脊上,再往西走可以進入甘肅。下圖是當時拍的石泓寺的圖片,座落在一個山谷裡,前面就是青銀高速公路,可見疑似秦直道的地方一直以來應該就是交通要道。

並且,的確,在疑似秦直道的一些鄉村裡,有路標標記所謂的疑似秦直道的方向,地點大約也在富縣境內。帶我們過去的是陝西省考古院的老師,還有就是當地文物局的老師。

實際上,對於秦直道的研究,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曾經為了研究陝西的歷史軍事地理而第一次系統從文獻方面考證恢復了秦直道,認為秦直道起源於甘泉縣甘泉宮,甘泉縣有漢鉤弋夫人漢雲陵所在,經過子午嶺、石門關然後往北過榆林,因為扶蘇曾經在榆林守衛,然後過黃河到達今天的包頭。

除了史念海先生之外,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一些學者也進行過實地勘探,勘探地層後發現一些秦漢時期的磚瓦,並且發現一些疑似“塹山堙谷”的道路開闢痕跡,而“塹山堙谷”就是《史記》中對秦直道開闢過程的唯一描述,另外在沿途發現一些烽火臺遺蹟,由此,考古學者認定了一部分道路為秦直道,比如富縣境內石泓寺附近的地段。

綜上所述,無論是文獻層面的考證,還是考古學家的勘探,都給出了一部分證據來證明秦直道的遺蹟所在。但,文獻考證孤證不立,不符合二重證據法,故不能單獨成立。而考古的發掘驗證,存有疑點,第一是,從來沒有發現秦直道的規格標準等數據與記載,憑藉沿途的一些地層夯土中遺物僅僅能判定是秦漢時期的道路,並不能確定就是秦直道。第二,秦直道要過黃河,從哪裡過呢?用什麼方式過呢?這都是未解之謎,因此秦直道走向不能完全確定。

故而,考古發掘的一些證據,僅僅能充分的表明疑似路段是秦漢時期的道路,至於是不是秦直道,還要更充分的資料。

秦直道的遺蹟有,但根據上面的分析,這個所謂的遺蹟只能是疑似秦直道遺蹟。

2015年冬天的時候,考察過所謂疑似的秦直道,此段位於富縣境內,準確而言,在石泓寺附近山脊之上,青銀高速沿線。以下是各種當時秦直道的照片。

疑似秦直道現在基本不用,人跡罕至,現在大多走高速公路。沒有更便利的路之前,這些古代的道路估計是一直使用的。在考察的過程中,除了我們一群考察者外,基本無任何行人或者車輛經過。當然,因為位於山脊,所以很多路段基本被闢為保護區,嚴禁煙火。

通過上面的一些圖不難看出,這條道路基本上是可以正常使用的,至少是說明古代築路技術的高,或者是保存完好,當然經常使用是保證道路不損壞的最好辦法。當然,還有一些路段基本被沖毀,找不到遺蹟了。

但是,以上的道路頂多是疑似秦直道,而明確是秦漢古道路。

最後的最後,秦直道的考古證據不是完全充分,而文獻證據就更是不符合二重證據法,因此也難成立。但,疑似的秦直道我們現在還是可以看到的。


韓強強


很專業的問題!儘管與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大一致,但還是想試著做一下回答。如有不當之處,敬請諸位答友批評指正。

交通考古,是考古工作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古代交通遺蹟的資料比較零散,因而研究難度較大,屬於一個不太容易出成果的領域。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在歷史學和考古學中,對古代交通體系的探討,主要依靠文獻記載。

根據我個人所掌握的情況,近代以來專門研究中國古代交通的著作,首推白壽彝先生的《中國交通史》。白先生以文獻記載出發,提煉出了許多中國古代交通史的史料,其中有一章內容專論先秦時代之交通。而真正將考古材料和文獻記載相結合的研究,則以王子今先生的幾部著作最為重要:《秦漢交通史稿》《秦漢交通考古》和《戰國秦漢交通格局與區域行政》等。上述幾部專著,都多少論及到了秦直道的相關問題。

此外,相關學術論文十分豐富,許多專家在考古調查的基礎上對秦直道進行了考證。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史念海先生的《秦始皇直道遺蹟的探索》、孫相武先生的《秦直道調查記》和陝西延安地區文物普查隊所發表的《延安境內秦直道調查報告之一》等等。另外,隨著大規模文物普查的進行和長城資源調查工作的開展,在《中國文物地圖集》等大型圖書或調查報告中,也涉及到了秦直道的相關內容。

在《史記》中,有關於秦直道的明確記載。例如,在《六國年表》中,記載有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的記載;在《蒙恬列傳》中,有“始皇欲遊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湮谷,千八百里”的記載等。那麼,秦直道有嚴密的考古學證據嗎?

根據相關研究來看,答案是肯定的。儘管當前學者對秦直道的具體走向還有分歧,但大體上可以肯定的是,由甘泉宮北上,沿子午嶺,經石門、雕嶺關、艾蒿店至興隆關這段直道,是確認無疑的。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秦直道不僅僅是一條交通道路,在其沿線也存在著一整套烽燧、關隘、亭障等軍事防禦設施,這些設施的發現,是輔助判斷秦直道走向的重要標誌。所以,在對秦直道的調查中,不僅僅是要尋找路土,還需格外注意直道系統中的其他設施。

那麼,也許有朋友會質疑,古代的道路,是如何判斷的呢?歷經兩千年餘年,還能發現相關痕跡麼?這便涉及到考古發掘中的“技術問題”了。

這裡所講的“技術”,並不具有什麼精密的科技手段。一般來講,一根洛陽鏟、一把手鏟,有些地段配合使用些鐵鍁、鐵鎬等工具,便足以了。這些“設備”,主要是為了瞭解地層和揭露表土,接受過系統訓練的考古工作者,可以根據土質、土色和包含物來判斷遺蹟的性質與年代。至於具體的操作,在此就不再細講了,因為與回答關係不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討論。

所以,根據考古材料和史料記載來看,秦直道是確實存在的,而且有著比較系統、嚴密的考古證據。另外,在實際的考古工作中,只要遺蹟沒有遭受嚴重的破壞,古代的道路遺蹟,是能夠準確揭露和判斷的。

白壽彝:《中國交通史》,商務印書館館,1937年;

王子今:《秦漢交通史稿》,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

王子今:《秦漢交通考古》,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王子今:《戰國秦漢交通格局與區域行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遺蹟的探索》,《文物》1975年第10期;

孫相武:《秦直道調查記》,《文博》1988年第4期;

陝西延安地區文物普查隊:《延安境內秦直道調查報告之一》,《考古與文物》1989年第1期。


史海爛柯人


關於這個問題,確實問地非常專業。我認為有考古學證據,能證明現在大家公認的秦直道遺址為秦漢時期的古道路,但難以確定這就是秦直道,缺少非常嚴密的考古證據。

從考古證據看,在黃土高原上,有這麼高等級的秦漢古道路遺址也只有秦直道了,所以採用考古加排除法,可以確定現在發現的秦漢古道路遺址就是秦直道。

我曾經做過秦直道的紀錄片,在鳳凰衛視、央視播出,為了這個紀錄片先後花費了3年時間,走訪了陝西、甘肅、內蒙古,對秦直道的歷史、考古、現狀進行了全線實地拍攝,也採訪了當今研究秦直道的權威考古專家、歷史學者。目前,全線最好的遺址在陝西的延安市,而延安市最好的路段在富縣、甘泉,處於人煙稀少的子午嶺林區山脊上,保護得較好,建議大家帶著帳篷和嚮導大家走一走。

網上許多秦直道圖片是現代復原的秦直道,包括內蒙古鄂爾多斯、陝西咸陽旬邑等,這些復原的秦直道是旅遊景點,大家別當真,真正的秦直道路面在地下80公分左右,作為國寶是不允許開挖的。


崖畔上的信天游


(點擊右上方關注,告訴您一段有溫度的歷史)

為了尋找秦直道以及那時候的往事,我已經記不大清楚有多少次在陝甘交界的子午嶺上走過了。時間走著,人們的認知也深了許多。

現在可以肯定的是,秦直道的考古學證據是嚴謹科學的。

司馬遷在曾經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道:“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堙谷,直通之。”而到底當年秦始皇修建的直道是什麼樣子,走向如何,有沒有配套設施,誰都走過,有哪些影響歷史風氣的事件等等問題,都需要除了考據之外的實物印證。 從先前王子今先生(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史念海先生(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們的史海尋珍和實地踏勘中走出來之後,陝西省文物考古機構先後都對隱藏在山野中的秦直道及其秘密進行了多次調查。值得一提的是,十一年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秦直道陝西富縣坡根底段進行了試掘,發現了車轍、遺址、錢幣等。四年前,陝西省考古院在延安市富縣、甘泉縣一百多公里的秦直道沿線發現了6處秦漢建築遺址,調查得知秦直道最寬處達到了60多米,最窄處也有12米以上,調查中還採集到了不少實物資料。

可事實上,秦直道的考古沒有全面展開。原因不外乎以下:一是秦直道畢竟南起林光宮(今淳化縣涼武帝村,武帝乘涼之意),北至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南孟家灣村),全線長達800多公里。二是當時生產能力所限,道路走向順著山勢而為,正像司馬遷所說的那樣“塹山堙谷”。三是明代以後秦直道日漸式微。這些都為今天的全面考古帶來了麻煩。

所以,今天在秦直道部分路段線位的走向上,仍然還有分歧。還有太多淹沒在時間河流裡的信息需要打撈。

我至今記得,多年前站在甘泉宮邊上的秦直道起點,面對雨水沖刷出來的溝溝坎坎和被茅草遮蔽的古道,自己是怎樣邁開腳步走進去的情形。也記得站在陝甘交界的子午嶺上,回望隱藏於山間的秦人古道,我尋思扶蘇飛馬時的情狀。多年前在石門關,面對腳下的秦漢瓦片,我也猜想過那時候秦直道的車馬轔轔和兵站裡的炊煙裊裊。

三四年前,陝西師範大學秦直道研究的專家們曾邀約順著甘泉宮秦直道起點出發,沿著當年的古道去九原郡(今天的包頭市內)踏勘一回。我因為瑣事沒有成行。我想,找個時間走一趟秦直道,許可了卻心願。


文蹤旅跡


關於秦直道,其一部分路段已經有嚴格可靠的考古依據。由我國考古界的重要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主持的秦直道的今陝西省富縣境內部分路段考古,經過長期多次長距離實地考察,進行得全面細緻,對於該路段是否存在、原有結構狀態、修築方法、路的具體走向、路兩旁的歷史建築遺蹟以及文物遺存、後來被破壞被廢棄的情況等等,都有逐條的考察與探索,考古成果非常豐富翔實。

陝西的這一考古項目的詳細情況,即使在網上,也容易查到,例如搜狗百科的“秦直道遺址”詞條,其敘述非常細緻,是靠譜的,有興趣者可具體查閱。

對於古代的重要的土路如何進行考古,這方面在學術界已經有很多的鑑定方法。當然,並非所有的古代土路都可以通過考古而發現,這顯然不可能,畢竟年代久遠,滄海桑田。但是,秦直道不同於普通的中小型土路,它當時是國家特大工程,而且在漢代以後還繼續使用了好幾個世紀,因此,日積月累,留下的車轍印痕、路兩側的配套建築遺蹟、小文物等等,數量是相當可觀的。

尤其值得慶幸的是,秦直道所經過的地方(陝北、內蒙古),沿途地廣人稀,居民很少,人類大規模的經濟活動非常少,直道上方沒有大量的現代建築物、農田之類,使得古道的發掘不至於太渺茫,有跡可尋。以這個發掘所在的陝西富縣為例,該縣面積達到四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僅有十幾萬,人口密度非常小。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古道路儘管被後來的上層植被、新土層等物所覆蓋,仍然有鮮明的印痕以及大量與官道有關的建築遺蹟、物品留存。

附帶說一下,關於怎樣從貌似普通的土層來看出歷史的究竟,考古經過千錘百煉,有鑑別所謂“生土”與“熟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古道路,就是“熟土”之列。


曉帆輕舟


在現代考古學當中,把歷史遺存當中疊壓堆積的踩踏面叫做“路土”。所謂“踩踏面”就是經過人為踩踏活動,在(歷史)土層表面形成的土質板結。通過對踩踏面的範圍、厚度、質地,及其包容物的發掘,可以獲得該遺存主要的(存在)時間、形制、規模等具體情況。


丙去


以史為鑑,以史為論,求證論據,秦直道能載入史冊,己是兩千多年的事。有了起始,那可以尋找論據。最典型就是埡口。`山脊降低以利行走的路基,然後觀察其走向。從軍事地理學上講,驛道,烽火臺,重要遺址地等,行軍方便通行,而且路途取直縮短,重要城鎮兵營設立,都在道路之旁。幾千年變化,全部求證不可能,但黃土臺塬道路一般較為穩定,除非河邊道路受河流洪水影響而變遷。大凡人車行走的地方,走得多了也會變成衚衕(地面以下)道路,而山上埡口(修路降低)地方容易找到。點面線勾劃出來,是會有證據的。秦直道歷史存在,不能否定,榆林是軍事重鎮,也是修長城的地方,肯定有遺存。以事論事,不知可否。


老秋158300080


不應該是叫馳道嗎?說起來這事兒,我覺得有必要正一正歷史觀,就是關於始皇帝的貢獻,書同文,車同軌……初衷不過是政令與軍事交通,為的是加強帝國的統治,其出發點不是為了文明的進步與文化的繁榮,換作其他人統一華夏,也會這麼做,總不可能我皇帝下的詔書,到了你齊國故地就要找個翻譯才能看懂吧?總不能我始皇帝陛下的車子走到你楚國故地,這車軸距不同而路都難走吧?還有那度量更別說,我讓你按照秦國的一斤衡量標準繳納皇糧,你按照燕國的衡量標準一斤實際上只有秦衡量標準中的八兩。。。還有其他五個國家,亂了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