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关羽如果没有放走曹操,如果没有大意失荆州,结局会如何?

天耀东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刘关张桃园结义,一起开启了三足鼎立的三国。然而,在刘备如日中天之时,却传来了关羽被害的噩耗,三国局势由此发生了改变,甚至是逆转。而这个逆转给了曹魏休养之机,也给司马氏一统三国奠定了基础。

如果关羽没有狂妄自大,没有用虎女焉能配犬子来侮辱东吴孙权,也没有因为刘备、张飞在川蜀攻城拔寨而自己急不可耐的去攻打樊城,被吕蒙偷袭了荆州,最后惨死麦城。退一步来说,这个时候,就算兵败了,退回西川也比自刎而死要强很多。

关羽不死,张飞也不会死,刘备和诸葛亮也不会因为先灭魏还是先灭吴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导致后期刘备和诸葛亮不能同心,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举国之力,放弃节节败退的曹魏,转攻东吴,并且这个时候和军师诸葛亮发生分歧,最后被东吴陆逊一把大火烧得全军覆没,抱恨白帝城。

而后来,诸葛亮数次北伐,都因后方供给不上而失败,每次都叹道,如果荆州还在我们手里,何至于数次功败垂成啊。

  所以,关羽如果不死,或者就算失去了荆州后退兵川蜀,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蜀国,也就没有司马懿家族什么事了,毕竟,在刘备兵锋正盛的时候,司马懿还不得重用,而一旦曹魏别灭,司马懿也就没有了起家的资本。

 当然,不管怎么样,关羽的忠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


看经典品百味人生


曹操赤壁之战后败逃路线,其实是吴,蜀两方精心策划的,其目的是让曹操死在对方领地,赤壁失败曹操虽然损兵折将,但其实力依然强大,如果曹操被吴,蜀其中一方斩杀,将会引起曹操余部势力讨伐,

当时刘备势力薄弱,赤壁对抗曹操兵力主要是东吴为主力,

诸葛亮的精明之处在于利用曹操对关羽的恩情,而关羽是出名的重情重义,派关羽守曹操即可放其一条生路,还可让魏的主要目标对准东吴,关羽也还了曹操的恩情,一举三得,

那么如果关羽斩杀了曹操历史会不会反转,从当时三方的实力来看赤壁前曹操一家独大,根本谈不上三足鼎立,赤壁后曹操修养兵力,吴,蜀趁机扩大,三足鼎立成型,可见如曹操当时被斩杀,其势力必将全力追杀刘备,导致刘备无法入川蜀夺地盘建立蜀国,

关羽以忠义勇猛闻名于世,而非军事才能,蜀国建立后关羽被封五虎上将之首,其内心颇为自大,好战喜功,不听诸葛亮之言,最终导致荆州失手,死在临沮,其带来的结果是刘备冲动性报复东吴,导致刘备抑郁而亡,张飞遭手下杀害,蜀国兵马损失殆尽,

川蜀地区自古富饶,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如果关羽能听诸葛亮之言,拒不出兵,以刘备的手下文武大将,加以时日必然能匡扶汉室一统天下,在如果当时刘备拒绝关羽守荆州,换成赵云,天下可定也。



奔腾Li


关羽如果没有放跑曹操,没有大意失荆州,结局会如何?



第一,没有放跑曹操。只有两种可能 : 一是当场格杀;二是抓获曹操,押回大营。以关羽的性格,在曹操百般求饶,曹军恓惶可怜、人人狼狈的情况下,关羽“傲上而不忍下”的本性,是不会下此狠手的。 那么抓住曹操,交给刘备诸葛亮,又会如何?



当时,曹操平定了北方袁绍、吕布、袁术、刘表死后,刘琮投降,就是荆州也归曹操了,大的割据势力,只剩张鲁、刘璋、马腾、韩遂、孙权,刘备那时还算不上一方诸侯,自己可能还不到万人,赤壁之战中,诸葛亮部署赵云、张飞去乌林小路,乌林西埋伏,各带三千人,关羽去华容道只带五百校刀手,其余刘封、刘琦、糜竺、靡芳等,都只是象征性带了些兵,可见实力很弱。



在此情况下,刘备、诸葛亮对抓到的曹操,进退两难,有说可以要求交换汉献帝,但要知道,提出这要求,是需要实力作后盾的。以刘备的实力,曹丕(那时已经二十一岁,具备处理政事能力)理都不会理,给汉献帝一个暗示,不用明说,汉献帝就会下昭,严令刘备乖乖把曹丞相,完好无损地送回许都。否则,将发大兵剿灭乱臣贼子,那时,刘备、诸葛亮手里的曹操,就是一个烫手山芋,扔不掉,又烧手,难上加难!



不说别的,利用曹操征伐机会,刘备多次乘势发挥,抓紧时机,沾了不少便宜。比如,建安十四年(209),曹操征孙权,刘备进占江南四郡;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征伐马超,刘备有了进入益州机会,而且是被邀请进入,少了多少麻烦?要是打,以刘备实力,估计没五、六年都不可能。这还需要采用策反、拉拢刘璋部下,内外合力,得费点脑筋,光靠武力的话,门都没有。



第二,没有大意失荆州。这也分两种情况 : 一是与上面相关,就是曹操被抓,在刘备诸葛亮手里;二是正常历史进程。在前一种情况下,那时就是曹丕掌权,援救曹仁,不一定是于禁。而且,刘备可能还在四处漂泊,所谓荆州,也只是几个郡,还不一定能守得住。根本不可能进占益州、汉中,刘备没被众诸侯干掉,还在小荆州苟延残喘,就已经不错了。什么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根本想都别想。



后一种情况下,三国局势不会有大变化。关羽要往北发展,困难重重。一是年龄大了,已经五十八九,临近退休,虽有雄心,顾虑重重,前后矛盾,反复无常,等等毛病,也会乘虚而入。那时人们寿命普遍很短,而且,人上年龄后,往往犯糊涂。



比如曹操,在立储君上,左右摇摆。在救援汉中时,半路上磨磨蹭蹭,延误时机,导致夏侯渊被杀;比如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比如孙权晚年,与陆逊龌龊、杀四子孙霸等等……。以关羽性格,这些毛病,只会更严重。二是距离益州大本营太远,相互沟通、联系不便,支援不及时,不到位,借力欠力,靠不住。三是曹魏强大格局没实质性改变,孙权虎视后方仍然是大威胁,丝毫不能放松。长期的对峙,会产生习惯惰性,后方不稳,就难往前进展。


流誉后


关羽即使杀死曹操,刘备也不能吞并多少底盘,因为刘备立足不稳,倒是孙权会得到些许利益。

如果没有大意失荆州,那么三分未必归晋。

华容道发生了什么

华容道关羽放过曹操,这是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剧情。历史上却没有这么一回事,根据史书的记载诸葛亮确实有派兵去华容道堵截曹操溃军,但是刘备的军队去晚了曹操在就过去了,也没有说明是谁去堵截的。

假设关羽在华容道堵截到了曹操,然后将曹操等人全歼。那么东吴会趁机攻占曹操的部分地盘,想要彻底消灭曹操势力是不可能的;而刘备这边在荆州还立足不稳,刘备手里仅仅有江夏的兵马不足以扩充太多的地盘;曹操这边,曹操死后短时间内难以稳定下来,但是不会被消灭掉。所以曹操是生是死对三足鼎立的影响不大。

如果关羽没有大意失荆州

如果关羽没有攻击樊城,而是一直固守自己的地盘,那么荆州就有潜在的隐患,一旦发生意外还是会丟失城池。关羽为人太过自傲,而且轻视文人,导致麋芳和士仁两人叛变。这是丢失荆州的最大原因。

如果荆州荆州不丢,那么蜀汉的结局大不一样。因为荆州军有四五万余众;而益州方面刚刚经历汉中之战虽然损失不小,但是还是可以集结起五万人,这样蜀汉就有十万大军。再休养几年的时间,让蜀汉政权彻底稳定下来,那么结果肯定不一样。而且没有荆州的失败,刘备、关羽、张飞、刘封、关平等都不会死,这五个人对蜀汉可都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刘关张可能老了,但是刘封、关平可都是蜀二代里武力排名考前的,他们五个对蜀国的意义太大了。后期发展统一虽然有难度,但是不是没有机会。


总结:曹操死在华容道,他的子嗣可以继位继续掌握大全,对全局虽然有影响但是不大。而关羽大意失荆州是蜀汉没落的开端。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青梅煮酒品三国


问题一:如果关于没有放走曹操?

题主的问题是不放走曹操,并没有直接说砍了,要不就是砍了,要不就是抓了,只能根据这两种分别来猜测……

如果关羽砍了曹操——继续陷入乱局纷争

曹操死了谁继位?历史上世子曹丕继位是33岁,曹操做了不少铺垫。但赤壁之战之后才21岁,磨练较少容易犯错,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上位,又碰到魏刚刚大败一场,遭到东吴很大的压力,可能会有很多人不服,曹魏阵营恐怕会有分裂成2—3块的情况,比如说另一部分朝臣扶持曹植什么的,又或者比如张绣这种看到曹操突然死了,曹丕还嫩,就又独立出来撒野……

但当时的东吴虽然赢了赤壁之战,但实力也未必能到轻松荡平北方的境地。所以说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暂时又陷入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

如果关羽绑架了曹操——还是算了,还不如砍了呢

你抓了曹操这个烫手的山芋,也不可能以要挟换城池什么的来把曹操放回去,更加放虎归山……其实还不如索性砍了呢!

问题二:没有大意失荆州,结局会如何?

荆南地区虽然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但人口和GDP都不高,其实对刘备阵营帮助较为有限,而且还会长期拉东吴的仇恨。我认为其实对最终的结局改变并不大。以国力论,蜀国既然定都在成都,天高皇帝远,对荆州的支持肯定不够,荆州迟早都要丢的。


小姐夫爱历史


结局也不会太好,这仅仅是个人观点,大家别骂。

关羽被大家尊称“武圣”,地位名气特别高,而且好多地方都有关帝庙,他在民间的形象也特别高大,大家一提起来就是“忠义”的代表。

虽然他名声很大,但是他不是十全十美的,好多对关羽印象的形成是后代人们对关羽本身的夸大和添加的。

为什么说结局不太好呢,这与关羽的性格有关系,关羽天生自傲,对世家大族有一种没来由的蔑视,当时孙权打算让关羽的女人许配给自己的儿子,关羽一百个看不上。为以后孙权占领荆州埋下了隐患。

历史上关羽没有守在华容道,也没有放曹操一说,曹操确实在华容道逃走的,逃走的很艰辛,可走出华容道跟关羽一点关系也没有。

如果没有大意失荆州,关羽可能会攻下樊城,当时关羽势头正旺,中原给势力都望风归附,曹操也吓得不轻,手下得力干将都不抵关羽。过了樊城就对中原虎视眈眈,跟曹操争夺霸权了。

可是三国不只是魏蜀,还有东吴孙权呢,孙权本来对刘备借荆州不还之事耿耿于怀,早晚会出手,因为他不想看到任何一方的强大,曹操强了,对自己不利,刘备强大了,对自己也不利。

所以综上来看,关羽的结局是不太可能太好,因为历史因素已经决定了实物的发展方向。

关羽虽然勇武,可性格孤傲,勇猛无敌,可做事顾不了大局。

另一方面,三国鼎立,各方制约。还有蜀国当时国力也不太好,刘备刚刚入蜀,替代刘璋,本身川蜀还没有有效的管辖。要是当时刘备出手支援关羽后勤。也不至于有兵败的局面。


半城柳色月黄昏


华容道捉放曹,成就了关羽知恩图报、义薄云天的形象,但历史真相让人大跌眼镜,关羽错失战机,让曹操跑了。当年关二爷老婆没娶到,被曹操强戴了顶绿帽子,心里憋屈了好多年,如果关羽真的能捉住曹操,肯定会用刀了此心结。

华容道蜀军错失良机

赤壁之战周瑜火烧曹军战船,曹操当时没有《三国演义》中写的那么狼狈不堪,他发现东吴用火攻战船被烧,水军已经失去战斗力,于是下令曹军再点一把火,把所有战船全部烧掉,一是阻止东吴和蜀军追击,二是不给对手留什么战利品。然后收拾残兵败将快速撤离,曹操选择的逃跑路线是华容道。这条道路临近长江边,积水成沼,泥泞异常,骑兵无法通过,于是曹操就让老兵们从道路两旁割取芦苇杂草铺填道路,让骑兵和精锐部队通过,由于战败慌乱,骑兵疾驰,人踩马踏,很多铺路的老兵猝不及防,被踩成肉泥。

曹操通过华容道时,看到两侧都是茂密干燥的芦苇,一是容易伏兵,二是干燥易燃,如果在大军通过时有人放一把火,曹军肯定九死一生。曹操捏着一把汗看着精锐部队走出了华容道,刚松了一口气,就看到华容道上火光冲天,原来刘备、关羽从后面赶来,从屁股后面顺风放火烧曹军。曹操看着华容道上火光一片,脸上露出庆幸的笑容:“刘备是个人才啊,可惜百密一疏,如果提前在华容道埋伏人马放火,我就得全军覆没!”

“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三国志》

刘备和关羽慢了一拍,连曹操的马尾巴也没有看到,根本谈不上捉放曹。

关羽不会给曹操活路

假如刘备和关羽早到一步,遇到曹操,关羽会不会放走曹操呢。答案只有一个,不可能!

当年曹操抢了关羽梦中情人,关二爷一直没放下。关羽和刘备还是曹操部将时,将吕布围困在下邳,有一天关羽偷偷跑到曹操帐中,拐弯没角地说:“吕布派秦宜禄去搬救兵了。”曹操说:“我早知道了。”关羽默默墨墨迹迹没走,曹操问:“关将军还有啥事?”关羽枣红脸变成紫红脸:“攻破城后,能不能…能不能…把秦宜禄老婆送给我。”曹操心中暗笑,不好色的关羽,原来闷骚得狠。于是点头答应。城池快攻破时,关羽一天跑曹操大帐好几次,叨叨娶秦宜禄老婆的事。这引起了“好人妻”曹操的兴趣,难道秦宜禄老婆国色天香。在城池攻破后,关羽还在城中厮杀,曹操先跑到秦府去观看美人,一看果然长得美貌绝伦,于是抱上了自己的床。关羽看到暗恋的女人被抢,感到莫大的羞辱。

后来关羽出于无奈投降了曹操,曹操喜爱他的将才,觉得当年做的不地道,于是送了很多美女给关羽补偿。关羽是个有血性的汉子,看着自己喜欢的美人抱在曹操怀中,心里别扭,其他女人正眼都不瞧。没办法曹操把貂蝉送给他,关羽也不要。曹操只好上马金,下马银,封汉寿亭侯腐蚀他。从正能量角度看,关羽活的有态度,对刘备忠心耿耿,对自己看上的女人恋恋不舍;从另一个角度看,关二爷心胸不够宽广,为了一个女人怀恨在心,不杀曹操不会甘心。

曹操抢了关羽的梦中情人,抓到他后没有杀他,这事就两不相欠。在华容道再次相遇的话,那可不是故人重逢,是解心结的良机,因此没有什么旧情可叙,没有什么义字可讲,只有青龙偃月刀说话,曹操必死无疑。


聋王异史


关羽提放曹 ,是大势所逼。


1,那时刘备羽翼未满,兵微将寡。手下止关张赵几将,文臣止诸葛亮及几个谋臣。

在三国中处于劣势,一旦杀了曹操,与魏结仇。曹氏必起全国之兵,为曹操报仇,刘备势力薄弱,必遭惨败,甚至亡命的结果。

诸葛亮派关羽放曹,也素知关羽忠义,必放曹北归。

可借机收伏关羽并把放曹北归之责任推给关羽。

要不让张飞在华容道守候,那曹操还有跑?

必将引来曹刘决战,孙权偷笑。

请葛亮想当的是黄雀,不想当螳螂或蝉。

所以放曹是必然的。

2,如果关羽不失荆州。


这样当然对蜀国有利了。那样有关羽挡在荆州,北可拒魏,南可抗吴。

关羽就象一面屏障一样挡住两国,这时请葛亮在内地可以加紧生产,强兵练武。提高经济及军事力量,并培养后续人材,弄个年青五虎将出来。

等蜀国强大之时,足可做三国中老大之时。再用计挑拨吴魏战争,自己做那个坐山观虎斗的大佬。

直等两败俱伤之时,再出兵去干掉胜方。才可唾手得天下。

然而,三国之谋士全是此想法。

全不轻易出手。

止有关羽骄傲自大,不用孔明联吴抗曹之计,致使兵败麦城。

导致整体战略失败,唾手可得之天下误于关羽之手。

然而真实事件已然发生,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你我妄加评判,也于事无补。

历史不是靠想象得来的。意料之内之外的事谁又说的准!

而后人只能磨磨牙,做无劳之空想而已。

我是水壶,一起来辩!


火煮水壶84501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放走曹操是有预谋的,诸葛亮派关羽镇守华容,其主要目的就是放曹操归魏;而蜀国若没有失去荆州,时局或许会大有改观,三国鼎立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或者蜀吴联合灭魏,然后蜀吴两方争霸。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关羽放走曹操的这一段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其内容主要讲的是曹操赤壁大败后,逃回许昌,而诸葛亮派关羽镇守华容道,结果关羽放走曹操。

对关羽到底该不该放走曹操是一直存在争议的,有的人认为该放,因为曹操即使死,曹魏实力依然强大;有些人认为不该放,因为曹操就是曹魏的主心骨,曹操一死,其势力自然土崩瓦解。

对于关羽放曹是否对错,其实在原文中早有体现,从其章节名“

诸葛亮智算华容”就可以看出。我们先向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军师表示敬意,再来看看诸葛军师对于此次军事行动的安排:

  • 第一阵:命赵子龙带三千军马,渡江径取乌林小路,拣树木芦苇密处埋伏。今夜四更已后,曹操必然从那条路奔走。等他军马过,就半中间放起火来。虽然不杀他尽绝,也杀一半。”

子龙也有疑问,因为从乌林过去有两条路,军师怎能如此确定曹操肯定会走这一条路?诸葛亮当然知道,因为他深刻了解曹操之多疑性格

“南郡势迫,曹操不敢往;必来荆州,然后大军投许昌而去。”

  • 第二阵:命张翼德可领三千兵渡江,截断彝陵这条路,去葫芦谷口埋伏。

“曹操不敢走南彝陵,必望北彝陵去。来日雨过,必然来埋锅造饭。只看烟起,便就山边放起火来。虽然不捉得曹操,翼德这场功料也不小。”

诸葛亮对于曹操多疑的性格可谓是了解的相当充分,并做出了各种安排,但此时在一旁有一员大将坐不住了,这位便是关羽。

时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云长忍耐不住,乃高声曰:“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

孔明笑曰:“云长勿怪!某本欲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

云长曰:“有何违碍?愿即见谕。”

这便是诸葛亮的欲擒故纵之计了,随后诸葛亮便陈述了关羽与曹操的一番情谊,而关羽却立下军令状,誓擒曹操,于是诸葛亮便派他去了。

  • 第三阵:命关云长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

后面的结果如诸葛亮所料,曹操先遇赵云、后遇张飞,然后逃至华容道,又是一生大笑,笑诸葛、周瑜无谋,

若是我用兵,必在此道埋伏一支精兵,如此我曹操必死。

接下来的结果便是关羽带人走了出来,最后还是违了军令状,不忍心杀曹操而放走了曹操。

看到这里各位也该清楚了,这一切的背后有一只大手在推动,而这手的主人便是诸葛亮。

诸葛深知曹操绝不能死于刘备军手上,曹操即使死了,其势力依旧庞大,必定会与刘备不死不休,这不是诸葛亮想看到的结果,所以诸葛亮派关羽镇守华容道,因曹操与关羽有旧,此举可使关羽报恩,以免日后再生事端。

此即是“一石二鸟”之计。

当然,诸葛军师的想法不会如此简单,因为关羽临走前是互相立下过军令状的。

孔明曰:“倘若放了时,却如何?”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云长曰:“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孔明曰:“我亦与你军令状。云长大喜。

而现在关羽没有完成,军令如山,关羽自然是要受重罚的,但诸葛亮不会真的取了关羽的性命,因为这也是其中一计。

最早欲擒故纵使关羽自荐出战,然后立下军令状,最后曹操被放,刘备解了这次危机,而关羽也还了曹操人情,而关羽因犯军令,此后对于诸葛亮必定不会放肆。一石三鸟,就是如此。诸葛亮之神机妙算,果然高明。

若曹操不放,荆州不失,时局是否会变?

刘备失荆州时,已经占领益州土地了,此时已经大致形成三国鼎立之局面。

益州门户在于汉中,而东吴门户在于荆州,所以孙权势力一直想得荆州而不可得。在此之前,孙刘势力一直是联合抗曹的,若荆州不丢,长期下去也会是这个局面。

我们再看曹操赤壁大败后的形势图。

不管是哪个时间段,曹操的实力仍然是最强的,而赤壁之战我们可以认识为是曹操轻敌所以大败的结果。

若曹操死于华容道,其势力必定视刘备为死敌,两方必定大战;而孙权势力则可趁此机会北攻曹操势力,浑水摸鱼、渔翁得利,其结果还是孙刘联合抗曹,至于抗不抗得过就有待分晓了。

若是蜀汉不失荆州,仍旧可能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蜀若攻魏,吴必趁势取荆州;蜀若攻吴,魏必攻蜀;将这个放于其它两国,同样如此。最好的可能便是孙刘联合,北伐灭魏然后各自征战。当然,这与失不失荆州是没有太大关联的,不过刘备正是因关羽战死而怒伐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只能落得个白帝城托孤的下场。

华容道之事影响不会太大,但荆州之失,关羽若是不死,或许时局会大有改观。


無古無今


首先说明一点:在任何正史中都没有关羽放走曹操的记载。并且,“关羽大意失荆州”发生在赤壁之战十一年后,放不放曹操和荆州的丢失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题主既然提出了这个假设性的问题,我们就发挥一点娱乐精神,大开脑洞,来推演一下可能会发生的结局。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对发生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用了大约十回的篇幅进行详细描写。孙权、刘备连兵抵抗曹操的进攻,诸葛亮、周瑜不谋而合,各献火攻之计,黄盖战前诈降曹操,带领火船烧毁曹军战舰千艘,八十三万大军灰飞烟灭。曹操仓皇逃遁,关羽带五百校刀手在华容道设伏拦截,曹操势穷,声泪俱下哀求关羽。关羽义气深重,喝退兵马,私放曹操逃回襄阳。孙权、刘备瓜分荆州,三足鼎力之势形成。

那么,如果当时关羽不为所动,狠下心来,一刀结果了曹操,天下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都知道,在赤壁之战发生之时,天下还没有完全统一。刘备客军寄居公安;孙权割据江东六郡;马腾、韩遂占据陕、甘;刘璋拥有益州大部;张鲁保据汉中;公孙康占据辽东,甚至荆州南部四郡也地有所属、各自为政。此时曹操一死,天下震动,这些割据势力顿失强敌,肯定会极力扩张,逐鹿中原。一直被曹操控制的汉献帝也会蠢蠢欲动,以求重新掌握权力。曹操手下忠于汉室的荀彧、荀攸等人必将转投到汉献帝麾下,清除曹氏宗族,外结强援,汉室有望中兴。

汉献帝想要中兴汉室,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是不行的。这种形势下,他极有可能以同宗之谊联络刘备。刘备向来以复兴汉室为己任,是没理由也不可能拒绝汉献帝的。刘备会将汉献帝迁往旧都洛阳,带兵入朝辅政,行齐桓公、晋文公之举。割据州郡的诸侯看到天下已有共主,刘璋、张鲁、公孙康这些“自守之贼”不可能有所作为,自然会认清形势,改弦更张,纳土称臣,服从中央;反侧叛逆的,如孙权、马腾之流,会被刘备借天子之名渐次削平,天下重归一统。

上面是就赤壁之战后的形势作出的猜想。如果十一年后关羽不丢失荆州,那又会是什么结局呢?此时的北方广大地域已经纳入曹魏版图,刘备集团占据长江中上游的荆、益二州。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之下,向北,大军可以直指魏国大本营许昌;向东,水陆沿江而下,能够快速攻进东吴腹地。此时,刘备集团的战略方针可以有很多选择,既可以“联吴灭曹”,也可以“联魏攻吴”,始终处于主动位置。魏、吴两国任灭其一,然后再和幸存的一国展开大决战,蜀汉统一中国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这个猜想如果能实现,也就没有后面的两晋五胡十六国什么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