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王忠高:防疫一線正能量傳播者

陽新縣委編辦副主任王忠高始終不忘共產黨員身份,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圍繞疫情防控工作,堅守社區崗位值好勤,拿起筆桿寫新聞,成為防疫一線正能量的傳播者。

王忠高:防疫一線正能量傳播者

大年三十,王忠高回到仙島湖陪父母過年。除夕夜,母親告訴他,本灣有好幾戶要辦喜事,你回來一次不容易,就去捧個場。王忠高立馬警覺起來,村民對疫情防控還不重視,於是當即聯繫村幹部,建議加強疫情防控宣傳。

“表兄,孩子初四結婚,請柬我都發出去了,不能推遲”,最先找來的是他表弟,接到村裡的通知後,準備辦喜事的村民有的找他“評理”、有的找他“探風”。他嚴肅地告訴大家疫情的嚴重性,原本將信將疑的群眾打了退堂鼓,全村15戶推遲了喜事。

大年初一,他與村幹部商量,將本村3支志願者隊伍轉為“防疫工作隊”,摸排從武漢回來的人員,發放倡議書,他給本灣叔侄家家戶戶打電話“拜年”,叮囑少出門、不聚會,在他的帶動下,返鄉過節的黨員都行動起來,有的貼宣傳單,有的守路口,全村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

“黨員勿需動員令,關鍵時刻要自覺站出來,要頭腦清醒,不能含糊,在群眾中發揮主心骨作用”,王忠高說。

回到單位後,他迅速瞭解全體幹部的身體狀況,對從武漢回來的家庭成員或密切接觸人員,作了登記和居家隔離安排。接著就到山川臺社區報到,參加老五金小區的值守。為了儘量讓大家減少與外來人員的接觸,他當起了小區“擺渡員”,每天幫居民把蔬菜、煤氣罐送到家門口,又把各家門口的垃圾帶到卡口外面,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100米。

王忠高:防疫一線正能量傳播者

前不久,一對夫婦在小區院內莫名其妙地吵了起來,他和社區工作人員上前瞭解,原來是悶得慌。他敏銳地捕捉到了這樣一個信息,居民呆在家中時間過長,產生了煩躁和焦慮情緒。他及時與社區溝通,採取積極措施予以應對,對轄區居民開展心理疏導和精神鼓勵,起到了很好的安撫和穩定的作用。2月23日,一條這樣的信息在網上傳播,“做好物資準備,2月25-3月10日,所有商店關門……”,看到這個信息,他立即與縣委宣傳部聯繫,確定是謠言後,及時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進行闢謠,並提醒大家要查看信息來源,甄別信息真偽,切實做到不信謠、不傳謠。這以後,他每天將官方信息特別是縣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的關於出行、購物、就醫等信息告訴居民,滿足大家的信息需求。

“抗疫,不僅僅是要幫助群眾做好身體上的防護,解決一些實際困難,還要做好信息防護,及時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關注大家的心理健康,打好心理防疫戰。”王忠高告訴筆者。

王忠高:防疫一線正能量傳播者

值守之餘,筆耕不輟。這天晴了,王忠高打電話叮囑老家的親戚不要出門扎堆曬太陽、打麻將,堂弟告訴他,哪有時間打麻將?他好納悶。原來是,王英鎮人社中心向各村發了視頻教學,大家都在學技術,經進一步採訪調查,連夜寫成《王英鎮農民工居家忙“充電”》、《仙島湖千名織女宅在家中繡“傳統”》,被《湖北日報》、《黃石日報》等媒體採用。他白天站崗,晚上就撰寫新聞稿件。有時晚上值班,就在帳篷裡打電話、發微信,蒐集瞭解信息資料,第二天顧不上休息又接著寫稿。到目前為止,他在省市縣各級媒體共發表稿件20多篇。他將這些稿子發到相關微信群,極大鼓舞了幹部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

“做好輿情引導,傳遞正能量,為一線戰鬥員和群眾加油鼓勁,有時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王忠高這樣認為。

不知疲倦,永不言累。王忠高就是這樣一位默默守護著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老黃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