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谢娜主持水平饱受争议:或许,我们都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跨年夜,正是各大卫视为了争取观众收视率而硝烟弥漫的时刻,谢娜却不负众望的再一次力压群雄霸占了热搜,引发了巨大的关注。

只见作为湖南卫视跨年主持人的谢娜当天身穿一身红色长裙,皮肤白皙,颜值爆表。

谢娜主持水平饱受争议:或许,我们都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很多人看见她后都感慨的说道,以前我怎么没发现谢娜原来这么美,该给化妆师加鸡腿。

然而,比起她的妆容,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她的主持水平。

想必有很多人仍旧对去年跨年夜她糟糕的主持印象深刻,或许是吸取了去年主持跨年夜翻车的教训,今年的谢娜明显在主持时收敛了许多。

谢娜主持水平饱受争议:或许,我们都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她不再像过去一般胡乱插话、放飞自我,而是尽量克制自己变的温柔而安静。

她在拼尽全力的做一个能够撑起大场面的主持人。

然而,即便她已经相当克制自己,结果依旧收获到了满满的吐槽与恶意。

很多网友对她的主持水平似乎并不买账,纷纷吐槽道:看谢娜主持感觉在看幼儿园活动主持老师,词已经这么少了,打打基础不好吗?

更有人感慨的说道,不知道为什么,谢娜的主持总是很尴尬。好歹她也是入行多年的老前辈,为什么还是在原地踏步,为什么她还是像过去一般浅薄。

谢娜主持水平饱受争议:或许,我们都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向对待明星十分宽容的大众对待谢娜主持水平的第一次吐槽,她的主持历史可谓是黑点满满:

2008年,她主持湖南卫视跨年晚会,跨年零点钟声的一句“Happy Birthday”被网友指“无厘头”。

2012年金鹰节,她发表获奖感言,面对台下白岩松等众多前辈,开口一句“今天都来了啊,各路牛鬼蛇神”,被网友批评为不合时宜。

谢娜主持水平饱受争议:或许,我们都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在“第九届金鹰节主持人盛典”上,她和何炅、海涛和维嘉一起担任主持,在连线观众时,电话那头的观众一直亲切称呼何炅为“何老师”,还说自己正在看颁奖会,何炅就说自己也正在主持颁奖会,她马上插话:“好巧!你们两个好有缘哦。”

然后,边鼓掌边起哄“结婚!结婚!”

2014年金鹰节的某个颁奖环节,她和康辉共同主持。

当时,她和康辉是颁奖嘉宾,康辉聊到主持人遇到突发状况,提词器坏了也要很淡定,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播音。

这时她接茬道:“开始编。”

康辉说道:“不是编。”

她再次接话:“开始演”,康辉尴尬回应:“我跟她没有办法正常沟通。”

谢娜主持水平饱受争议:或许,我们都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这一幕几乎成为笑柄,娱乐博主“扒皮王”建议谢娜多读书,谢娜也与扒皮王开撕,在微博中晒出了自己写的书,回应“扒皮王”。

那一年她遭到很大的非议,之后的金鹰节未能主持,有人说和之前的失误有很大关系。

在某次主持过程中,她居然把殚精竭虑的“殚”读成了“蝉”,现场嘉宾们马上纠正。网友看后评论:不识字是不是代表“水平有限”?

谢娜主持水平饱受争议:或许,我们都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主持翻车与失误都让观众心生厌烦与恼火,更加深了对谢娜的失望。

在一个动辄数以亿计粉丝,享受了无数荣光与宠爱的著名主持人身上,我们看不到用心与认真,只看到浮躁、浅薄与敷衍。

在入行多年后,谢娜没有任何的进步,没有任何的蜕变,依旧主持风格单一,让人感到无聊和乏味。

在时光的流转中,谢娜似乎并没有跟随观众的脚步成长,反而在粉丝的追捧和安逸的舒适区里渐渐丧失了自我和吸引力。

谢娜主持水平饱受争议:或许,我们都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而且,她似乎对自己的不思进取怡然自得,她心安理得的接受饱受四面群嘲的现状,不想做出任何的改变。

就像她曾经回应争议时说道的:其实每个人都在长大,但是每个人永远都会有小孩子的一面。我在大本营的舞台上可能永远不会长大。我不觉得人应该有一个设定,那个设定是你心里面的条条框框,不是我心里面的条条框框。人生的态度不一定要用一种严肃的方式告诉你,也可以用一种快乐的方式告诉你。我不会改变,不考虑转型。

但是,谢娜或许不明白的是,不想长大的代价或许就是被这个时代所鄙视和抛弃。

观众的新鲜感都是有限的,而她却拒绝改变。

谢娜或许不明白,观众们对她排山倒海的恶意全来源于她的拒绝成长,更是发自心底的恨铁不成钢。

她或许不明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拒绝走出舒适区的人是得不到观众的赞赏的,唯有克服阵痛、不断进步的人才能赢得观众的尊重,笑着走到最后。

就像跟她一样身为主持人的董卿。

谢娜主持水平饱受争议:或许,我们都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如今的董卿已经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女神,动不动就会凭借自己出众的气质和才华刷屏。

她虽然已经年过不惑,但是依旧显得气质端庄,从容大度。

无论她站在哪儿,哪怕是不知名的角落,也能凭借出众的气质立马抓住观众的目光。

在她的身上,人们仿佛真的可以看到温婉恬静与岁月静好。

但是,曾经的她却身处事业瓶颈,陷入焦虑。

2014年,董卿正处于事业巅峰,当时的她已经连续主持了10年春晚,连续8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连续7年被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人前三甲。

太多人抢着叫她“董老师”“卿姐”,太多人抢着求她:“你来吧,这个节目需要你。”

但是,这时候,却出现了一些吐槽她的声音,认为她的主持太模式化,观众已经审美疲劳。

于是,当时风光无限的她开始了思考:“你现在做的一切,是循着套路,还是因为激情和热爱?你敢不敢停下来,停下手里的一切,重新开始?”

在一番深思熟虑后,功成名就的她选择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再一次充实自己。

谢娜主持水平饱受争议:或许,我们都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她向央视台里办了手续,停下了手里所有的工作,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了美国的南加州大学进修。

走出舒适区,告别过去光芒万丈的自己努力学习是痛苦的。

她曾说道,那段时间,她经常晚上睡不着,一个人坐在地上流泪——情绪不好的时候,她连凳子都坐不住,非要坐在地上才踏实。

她觉得恐慌,因为她知道自己放弃了什么,却根本看不见自己会得到什么。做学生,对她而言,是全新的开始。

但是,她凭借着强大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并且荣耀归来。

回国之后,她先后在《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上大放异彩。

她走出了“女主持人”的限制,开始承担起了更重要的责任,成为了《朗读者》节目的制作人。

走出舒适区的她,不仅没有凋败,反而再次攀登上了事业的新高峰,获得了比以往更加多的宠爱。

谢娜主持水平饱受争议:或许,我们都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

对比谢娜和董卿,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她的气质,一个人的勇气决定了她的选择。

从她们的对比中,我们会发现,能有决心和勇气走出舒适区对我们的人生会有多么的重要。

犹如《你比想象中更强大》一书中所言:人类天生倾向于选择最安逸的解决方案。

我们都希望尽可能久地待在所谓的“舒适区”里。

在那里,我们感到既安全又幸福,觉得自己能掌控局面,感性不断促使我们向“舒适区”前进。

但如果你希望提升自己的表现,首先就必须走出“舒适区”。

你做梦也想不到,只要你敢迈出这一步,积极的心态能让你的能力得到多大的提升。

生活中,环境中的舒适区,心理上的舒适区,还有习惯的舒适区,正如一个又一个的猪圈,一旦落进去,看似蛮舒服的,有吃有喝,还有烂泥打滚,但我们所拥有的舒适,都是需要付账的。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或许都将毁于自己热爱和沉迷的生活和选择。

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不愉快的大事小事,我们以为停下来留在舒适区就会消除痛苦,其实不过是暂时的逃避现实。

我们只有不断跳出舒适区,才能成长为优于过去的自己。

成长就是一场场的勇于选择和蜕变。

最后,愿我们都能蜕变为最理想中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