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在野钓时判断有鱼无鱼?

邓贤辉


在一个陌生水域钓鱼,如何判断水里有没有鱼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

看水面是否翻花

在垂钓的时候,钓友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钓位的周围,如果钓友们是在风平浪静的天气垂钓,那么如果钓位附近的水面有大幅度的水花翻动、或者是泛起涟漪,那就说明钓位附近的中层、上层的水域有鱼儿在活动,仔细观察的话还能判断鱼儿的大小呢!

如果钓友们所垂钓的目标鱼为底栖鱼,那就要从目标鱼的生活习性去分辨了。像鲤鱼,在水面发生翻花的现象时,常常是跃出水面,但是在进入水中的时候,鱼儿的尾巴会排挤水面,发出啪啪的声响,钓友们要注意分别。

看水的浑浊程度

浅水区水质浑浊的区域,往往聚集了不少的鱼类,这是因为水质浑浊的时候,足够隐蔽,难以被人发现,所以会大大的增加鱼儿的安全感。而且那些经常在水的中下层活动的鱼儿,更是会将水底的淤泥搅起来。

不少老钓手都喜欢在野钓的时候选择水草区附近下钓,这是因为水草区不仅能为鱼儿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氧气,还能给鱼儿带来安全感,使鱼儿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快速躲藏。所以在野钓的时候,那些水质浑浊、水草茂盛的水域,绝对是垂钓的绝佳之处。

判断鱼星

鱼星就是鱼类呼吸活动的时候所冒出的气泡,通过鱼星可以判断窝点内是否有鱼,但是要注意区分鱼星和地星。鱼星含有鱼儿的粘液,所以浮在水面上的时候不容易破裂,气泡也是大小均匀的,鱼星出现的位置往往并不固定,而地形则跟鱼星恰恰相反。所以,当钓友们发现窝内有鱼星浮出的时候,就需要打起精神来了,往往有不少的鱼。

用鼻子

一般来说,如果水域中没有鱼儿或者是鱼儿的数量很少,那么水域里是不会有明显的鱼腥味儿的;反之,如果水中的鱼儿很多,那么水域中往往会有股浓郁的鱼腥味。因此,钓友们只需要在垂钓之前,到迎着风的岸边蹲下来,等微风吹过的时候,闻一闻有没有鱼腥味就可以了。如果垂钓当天没有风,那么钓友们也可以捧一抔水放到鼻子下面,然后通过腥味的轻重来判断水中有没有鱼。

用耳朵

要知道,鱼儿在吃食或者是吃草的时候是会发出一些声响的,而且,当鱼儿在互相追逐的时候,也有可能会跃出水面,发出或大或小的声响。因此,不管钓友们听到的是鱼儿吃饵的声音,还是跃出水表发出的声响,都能通过这一点判断水域中有鱼儿。但有一点需要钓友们注意,就是如果出现鱼儿浮头的情况,并伴随着吧嗒吧嗒的水声,那这就意味着水中的气压突然变得很低,氧气不足了,鱼儿没有食欲,很有可能会一无所获。

用手

钓友们可以通过摸水来判断这片水域适不适合垂钓。钓友们摸水主要是来判断水温的,看看是不是超出了鱼儿的适应范围。一般来说,当水温在15~25度的时候,是最适合垂钓的。如果水温特别冷或者是特别热的话,都是不适合垂钓的,毕竟鱼儿是比较敏感的,对温度的要求很高。


小刘钓鱼


一般来说,我第一次来到一个陌生的野外环境,不会第一时间下竿作钓,而是做下面几件事再决定是否作钓。

首先是看周围的环境,水面多大,水深如何,是否有进出水口,水面是否有浪,是否浑浊,是否有鱼冒泡,岸边是否有鱼游动,是否有人以前作钓的痕迹,这些都是决定水下是否有鱼的重要依据。

其次是闻一闻气味,有没有鱼腥味。

再就是问一下附近的居民,咨询鱼情如何。

其中最重要的的是看,因为野外环境往往荒无人烟,而且闻和问的效果不一定准确。




钓小鱼的袖钩


大家都知道选择钓点的重要性,钓点选对了钓技再差也会有所收获,只是多少问题,但是如果钓点选错了,技术再好照样空军。我们来到一个陌生水域,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打窝,也不是立马开干,而是先判断该水域有没有鱼。有人也许会说,鱼在水里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判断,除非借助水下探测器,其实不然,一个资深钓鱼人只需要做到以下几步,可以很快速精确判断水中有鱼无鱼。

我们都知道鱼是有鱼腥味的,钓鱼人长期在水边,对水的味道特别敏感。我们经常说的水腥味其实就是水中鱼的腥味。来到陌生水域,我们首先找到下风口,静下心来深吸几口气,感受空气中有没有夹杂着鱼的腥味,如果有则表示水中有鱼,可以通过腥味浓淡判断出鱼的密度大小,腥味浓,鱼越多。

闻很好理解,但是听很多钓友会有疑问,难道鱼会告诉你吗?其实这个听,主要是听有没有鱼吃食的声音,鱼吃食物嘴巴会发出很细微的声音,主要是在撕咬或在水面吐水。在春夏季早上,尤其是水草比较多的地方,可以很明显听到鱼吃草时发出细细碎碎的撕咬声,听到这种声音一般是鲫鱼、草鱼的几率比较大。

找不是在水面上找鱼,而是在找这个水域有没有垂钓的痕迹。比如我们可以寻找岸边有没有留下钓鱼人的垃圾或者地面是不是很平整,有没有处理的痕迹,甚至可以通过痕迹判断钓鱼人来过的时间长短和频率。一般遗留的垃圾比较新,钓点附近草被压平,地面平整,基本可以判断为老钓点,既然是钓鱼人经常光顾的地方,那就说明有鱼。

这个比较关键。首先看有没有鱼直接跳出水面,如果有,该水域肯定有鱼,还可以分析跳起原因,精准做钓。其次要看有没有鱼星,这是多数钓友会用到的一招,但是如果不了解鱼星就不一定准确了,水面上浮的气泡不一定是鱼星,水底植物会释放氧气或者水底淤泥层沼气排出都会出现水面气泡。真正的鱼星应该具备几个特点:

1、气泡不大。鱼嘴就那么大,吐不出太大的气泡,鲫鱼气泡大约只有绿豆那么大,鲤鱼草鱼的气泡也只有大拇指盖大小;

2、气泡不连续。一般都是几个一组,不会一直不停的冒;

3、气泡不易破裂。鱼吐出的泡泡多多少少有鱼的粘液,所以气泡上浮水面可以保持几秒钟不破裂;

这个方法就比较简单了,可以直接问当地的人。当地人对水域情况比较了解,我们可以从他们口中知道大概的鱼种、水深等情况,做到有备无患。


结束语

野钓观察有鱼无鱼,这有点类似于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基本可以做出判断。很多时候钓不到鱼,不是因为我们的钓技不够,装备不好,而是水中根本就没有鱼,或者鱼的密度太小。只有了解水域鱼情,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工作之渔


你好,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位野钓爱好者,钓鱼也有几年了,平时都是野钓的,所以我来回答这问题是很合适的,那我们野钓时,怎么判断水域里有没有鱼呢?我来说说我一些个人经验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马上开竿,也不是找钓位,我们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呢?

观察

我们第一步应该观察水面的情况,看看有没鱼游动或跳起水面来,一般有鱼的话,绝对时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的,像鲢鳙,白鲢,这些鱼是喜欢在水上层活动的,所以我们可以轻松发现它们,鲤鱼也是喜欢跳水的,所以只要有鲤鱼,我们就很容易可以发现它们,我们也可以通过还有观察水里有没鱼的气泡,气泡也可以证明有鱼存在的,每一种鱼的气泡都是不一样的,我暂时知道的才两三种,比如鲫鱼泡泡是多而密的,鲤鱼泡泡也是差不多,不过泡泡要比鲫鱼的要大很多,草鱼的气泡首先是冒一个比较大的,然后接着就很多大的气泡,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气泡来判断是哪一种鱼,如果水域里有鱼的话,我们肯定可以通过这些来发现的,所以我们先要做的就是看看水域里有没鱼的存在,只要发现了有鱼的痕迹,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是有鱼了,相反如果没发现,我们就可以判断没鱼了。

我们可以沿着岸边走一圈,边走边看,看看岸边有没有开发过的钓位,如果钓位多的话,我们也可以基本断定水域里是有鱼的,可能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来做个简单比喻吧,就拿吃饭说事吧,比如让你吃白米饭,没有配菜,你最多也只能吃一碗吧,不可能吃好几碗吧,这样一对比,我相信大家就明白了,钓位也一样,如果没鱼存在或钓不到,你会不会开发那么多钓位呢,不会吧。所以钓位越多,也可以证明水域里有鱼,还可以看看岸边青草有没被咬过的痕迹,像草鱼这些大型鱼类,它们是很喜欢吃草的,尤其是新嫩的青草,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岸边杂草来判断,水域里有没鱼。

我们去到一个陌生水域,其实不用走,不用看,我们也可以知道有没鱼存在的,大家想知道吗?那就是听了,只要我们听力正常,我们只需要找个靠近岸边的地方,一坐下就可以了,我们只需注意听水里有没响声,正常来说,水域里只要有鱼存在,它们肯定会有跳水的

,比如鲤鱼,白鲢鱼等等,这些鱼是很喜欢跳水的,所以我们只要听到水里有声音,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有没有有鱼了。

通过闻水里有没腥味,也可以判断水域里有没有鱼存在了,水域里只要有鱼,它就会有腥味,打个比方,就来炒菜做个比喻了,谁家一炒菜,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闻到炒菜味道呢?可以闻到时吧,闻鱼腥味也是一样的,不过这个闻,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需要有很资深的老师傅才有此绝活,本人暂时还没达到那个水平,所以我暂时不可以通过这个闻来判断水域里有没鱼,但大师就不一样了,他们只要去到水域里,一

闻就可以判断水域里有没鱼存在了,所以这个闻暂时不适合新人,还需要借助别的方法才可以判断。

总结:想知道水域里有没鱼存在,其实办法是有很多种的,但也差不多,所以大家也可以借助以上几种办法来判断,基本准确率是很高的,大家不防也可以试试,希望帮到大家。


钓鱼飞飞


有水就有鱼,我们通过平时一些经验找一个理想钓位罢了,到一个陌生水域我们怎么样判断鱼情,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个陌生水域有没有鱼。

一、观察水面及周围

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野外水域,可以先观察一下水面是否有鱼跳跃、或翻水花,走动看看四周水面有没有鱼吐的水泡,熟称鱼星,看看有没有一些水鸟在此栖息!这些都可以做为判断。

二、询问钓友或附近人

就像我们迷路一样,对一个新环境陌生,我们想熟悉了解情况,就的做出行动,可以看看这片水域有人在钓鱼没,我们可以客气礼貌的请求钓鱼人的帮忙询问,出现无人垂钓的情况,我们可以看看附近有在种地的农民没,也可以进行询问相关情况。

三,检查水边足迹

我们来到一个陌生荒野的一片水域,在没有人垂钓也没有附近农民,我们还可以可以检查水边有没有饵料袋,水边植物有没有被人为踩踏的足迹,这都可以反应这片陌生野外水域有没有鱼!

四,选择钓位试钓

我们好不容易找到片野钓水域,没有发现有鱼迹象,也没有人垂钓,水边周围也没有人踩踏痕迹,但又不想放弃,这时候我还可以进行一个尝试,那就是找个滑尖的位置或者自己认为不错的钓位进行试钓,试钓时间1到2小时基本够了,要是没有鱼吃钩,我们可以换地方或者改天在试,钓无定律,很多情况我们都不确定因素。

以上方法都可以给我们都可以尝试,钓鱼就像学习,只有弄明白了,自然就会了,学会变通、尝试、钓鱼就是件简单又快乐的事情....






今天你钓鱼了吗


如何在野钓时判断有鱼无鱼?

野钓,水域可大可小,大到江河湖海,小到沟堑潭渠,但鱼儿相对黑坑、竞技塘……较为稀少。野钓,想要有所收获,首先你得判断垂钓水域有鱼无鱼。

怎样在野钓时判断有鱼无鱼?

1.观察钓点——陌生的野钓水域你要多留意有无钓鱼人之前挖好的钓位,旁边是否有丢弃的商品饵料包装袋、空纯净水瓶、烟蒂……这些都是判断野钓水域是否有人涉足的重要标志。

2.观察水面——是否有鱼腥,单泡、双泡、多泡,都说明水底有鱼存在。有经验的钓鱼人甚至可以根据气泡的形状,判断出鱼儿的种类及大小。特别是气温适宜时,鱼儿常常跃出水面追逐、打闹、捕食……

3.观察植被——鱼儿离不开水,更离不开植物。春天,水中的植物可以为它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卵床;夏天,就是一个“中央空调”,小憩乘凉;秋天,则是天然的“粮仓”,要什么有什么;冬天,自然是厚厚的“棉被”,可以抵御严寒。

因此,钓鱼不钓草,等于你白跑。鱼儿会在植物中觅食、嘻嘻、躲藏……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有鱼的钓点,植物时而会动,特别是芦苇荡,鱼儿游动或吸食植物根茎时带动芦苇晃动尤为明显。

4.观察浮漂——鱼儿游动,有时会撞击线组,带动浮漂左右晃动。当它们受到自然因素(如 : 气压、冷空气、温度……)影响时又会改变生存水层,离底或上浮,浮漂虽然有信号,但不是鱼儿的真正吃口动作。

5.观察水质——水至清则无鱼。清水中氧气、藻类、蜉蝣物……少,鱼儿得不到食物的来源,根本无法生存。水太清澈,在遇到天敌(如 : 鸟类)时,不利于鱼儿的躲藏,生命高于一切。

所以,野钓要学会分辨水质,即 : 肥水、瘦水、清水、污水,合理用饵才能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 : 判断垂钓水域是否有鱼。

6.观察窝点——打完窝食后,停留时间不等,你会发现窝点有气泡冒出,大小不一,形状不同,说明诱鱼成功。如遇浅水,鱼儿在水底相互抢食,窝点水质会变浑浊。

7.集中注意力听声音——绝大多数的淡水鱼类都是以植物为生,当然也会捕食小鱼、小虾、田螺……气温高,鱼儿会上浮,吸食水面浮漂,产生“啪啪嘴”的声音,如 : 白条、鲫鱼、翘嘴……草鱼更会游向近岸的草丛,咬食青草。

野钓,虽然鱼儿稀少,但更有乐趣。首先,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从而判断垂钓水域是否有鱼。然后,选定钓点进行打窝诱鱼。最后,施展个人垂钓技巧。

渔获多少,真得不重要,开心就好!谢谢你的阅读,每天一起分享钓鱼经验,喜欢的可关注头条号——垂钓小憩。


垂钓小憩


首先感谢你得提问!作为钓鱼人最基本的技能就是判断鱼情了,那么野外钓鱼怎么样才能判断水里有没有鱼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首先观察有没有鱼星,不同的鱼种吐出的泡泡也有所不同,这个钓鱼人都知道!

2.观察水质是否符合鱼儿的生存条件,宋人言:“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鲫鱼鲤鱼都是底层鱼类,它们在水底寻找中会搅动水底淤泥,在岸上可以仔细观察水里是否有鱼儿搅动的淤泥的痕迹,就可以大致确定水里是否有鱼了!

3.看水面波纹,大体型鱼儿很多属于上层鱼,它们在捕食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八字”形状的浪花,也可以根据浪花的大小判断鱼儿的大小!

钓鱼就像是打仗,想要一个好的鱼获,需要钓鱼人经过周密的部署和侦查!使用正确的钓法合理的用饵和对鱼情的了解,就离爆护不远啦!


淡水鱼杀手










家有良田c不愁吃穿


野钓环境一般复杂,在垂钓之前想要判断是否该水域是否有鱼,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判断:

1、看看周围垂钓的水边是否有钓位的痕迹。

如果有很明显的钓位痕迹,比如踩踏的植物、明显修过的钓位或者周围有钓友留下的饵料袋、盒饭袋等都可以确定此处有鱼可钓

2、垂钓水域是否有鱼在水面打水或者嗅到鱼腥味

观察所钓水域是否有鱼在水面跳动或者鱼游动留下的水花,又或者能够闻到鱼腥的味道,(尤其是农村只放鱼苗,不喂养食物的野塘)如果能观察到水花或者闻到鱼腥味,可以判定有鱼

3、近水边是否有小杂鱼游动。

自然水域一般小杂鱼较多,如果可以看到很多小杂鱼在水面或者水边游动,说明该水域有鱼。

4、看垂钓环境的水色和周围水草的生长情况

所钓环境如果明显无污染,水质自然,周围水草生长茂密,切无人踏入痕迹,很有可能是个不错的野钓场所!


微巡纪水视界


喜欢钓鱼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路过某处水面会挪不动脚,总会在水边比划一番,看看里面有没有鱼,适合在哪下竿。那到底是如何判断一片陌生水域里有鱼无鱼呢?且听我跟您一一道来:

一、看。这是最基本的方法。最直观的是看水面有没有鱼跳,看水边有没有饵料袋,有没有钓鱼人留下来的痕迹。再就是看水边有没有小鱼苗。也可以看水有没有冒泡,水边水草是否有被啃食的痕迹。同时也要注意一点,如果水边有小鱼漂着,那就不要下竿了,多半是被人电过或者下过药。

二、闻。在水面下风口,通常能闻到水面的气味,如果鱼密度较大,通常能闻到一股腥味。

三、听。有黑鱼、翘嘴、鲈鱼等肉食性鱼的水面,通常会有炸水的声音。那就是大鱼抢食的声音。还有一种声音,就是您到水边有动静时,水面会突然传来哗啦一声,那多半是鱼群浮游时被您惊到了潜入水的声音。大多是鲢鳙和草鱼。

四、问。向住在附近的人打听,人家常年生活在这附近,水里有没有鱼,人家肯定知道。当然,问的时候不要吝啬一两根烟,姿态也要放低点,不要牛气冲天的,不然人家不会告诉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