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投资理财真的有可能无风险吗?

安德冰


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风险的概念和类型。

认识风险:

风险,在投资理财中,就是指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注意,风险是亏损的可能性,不是亏损本身。

如果通俗一点解释,风险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亏损的概率。教科书中通常会以产品的“波动性”来代表风险。

跟可以直观度量的收益相比,风险看不见摸不着,常常会被漠视化,甚至无视化。比如,大家经常可以在悟空中看到诸如“买哪种理财收益最高?”、“本金10w,如何月入三千”之类,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通常说某某产品,具有高风险,是指它亏损的概率比较大,并不是百分百就会亏损。同样地,如果投资某产品没有遭受亏损,也绝不代表,它就是低风险甚至无风险。

具体来说,风险并不是只有一个方面,通常会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不同的类型:

  • 信用风险:由于交易对手违约而带来的风险;简单一点,可以理解为对方赖账的可能性。比如:债券到期,发行人无法按时兑付本息。


  • 市场风险: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带来的风险,简单一点,可以理解为做错了方向赔钱的可能性。比如:股票的意外上涨或下行。

  • 流动性风险: 由于产品无法及时变现而带来的风险;简单一点,可以理解为影响资金周转使用的可能性。比如:急需用钱提前支取定期存款造成的利息损失。

以上是投资中常见的风险类型,我们在投资过程中需要综合全面地考量产品的整体风险,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准确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产品。

投资理财中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众所周知,投资中每一点超额收益,都是承担了对应的风险带来的。

所谓“收益”,其实就是一种“风险补偿”。

从这个角度出发,“一份风险,一份收益”是投资理财的铁律。

但是,根据投资者不同的需求和风险偏好,我们在实际投资中,又确实可以把一类风险降低为零、或接近零的程度。

信用风险

要规避对手方到期不还钱带来的损失,那么,只要对方的信用度足够高就可以。

在教科书中,零信用风险的典范,便是大家熟悉的国债。国债,由国家信用作保,国家不可能欠钱不还吧。今年发行的国债,三年期年化收益4%,五年期年化收益4.27%,高于银行同期普通定期存款利率;所以,国债一直以来都是保守型投资的心头好,有时甚至需要抢购。

老铁们,不妨思考一下:国债,没有信用风险,持有到期按约定兑付本金,也不存在市场风险;那么,它的高收益,是哪来来的呢?

很明显,只能来自流动性风险补偿。

持有国债不满6个月是不予计息的;满6个月但未到期赎回,则按时间比例分段享受部分利息。

所以,国债可以做到无信用风险、无市场风险,但是无法完全规避流动性风险。

市场风险

要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那么,只要避开上市交易的投资标的就可以。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零市场风险投资理财产品,莫过于各大银行的传统固收型保本理财了。虽然新规之后,不然继续使用“保本”字样,但评级在PR1级的理财产品,基本都可以视为“保本保息”的同义词。

固收型保本理财的收益一般在3%-3.5%左右(不同银行略有不同),主要投向就是货币市场工具和高等级信用债或短期债;不包含权益类资产,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可以视为无市场风险。

同样的,既然它无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也非常低,它的收益来源,同样只能来自流动性风险补偿。

这种传统型理财产品,合同一旦生效,在封闭期内,投资者无法单方面中止协议。也就是说,除非产品到期,否则你投资的资金不能提前支取。

所以,保本理财可以做到无市场风险,且几乎信用风险,但它必须承担流动性风险以获得收益。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比较难规避的一种风险,但它同样也是投资比较愿意承担的风险。毕竟钱晚一点到账或一段时间不能使用,跟本金亏损比起来,相对更容易让人接受。

严格地讲,无流动性风险的产品,只有现金和活期存款。但是基本上没有人把这俩货当做投资理财看待,所以,如果把标准稍稍放宽,贵金属特别是黄金,这种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天然货币,可以视为流动性风险很低的投资理财产品。

以实物黄金为例,很好理解这一点。比如,房产这类不动产的流动性风险是非常高的,想在短期变现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能折价很多或是挂很久,也未必能脱手。而黄金,任何一家典当行或是银行都可以在很简单的检验之后,就按市价回收黄金;甚至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金价都不会有太大差别。

所以,黄金被视为“硬通货”,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想变现,不会遭受太大损失。

但是,黄金的价格受多种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的影响,经常会持续地剧烈波动,这就是标准的市场风险,也是黄金收益风险补偿的主要来源。

所以,黄金基本可以视为无流动性风险,也不存在信用风险,但是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却可能对投资者造成重创。

整体风险

有老铁会问,难道投资理财,就没有一种产品,全部风险类型都没有么?

也不是,比如,前两年火爆一时的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银行汇票、大额存单之类的货币市场工具。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都非常低;同时它支持赎回次日到账,有些宝宝类基金,甚至可以做到一定额度的实时到账,流动性风险也是非常低的。

事实上,在我国货币基金历史上,有且仅有两支基金出现过当日收益为负的情况;如果以七日年化收益率衡量,那么还没有任何货币基金出现过亏损。

简单地说,就是凡是购买货币基金并持有超过七天的投资者,都是盈利的。

然而,整体低风险带来的,就是整体的低收益啊。按上月末的wind数据,货币基金近三个月的平均收益率仅为0.6%;而同期中短债债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大约为1.2%,几乎是货币基金的两倍之多。

综上

风险和收益,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风险不是投资者的敌人,一味地追求无风险,对投资理财并无裨益,因为我们规避了所有风险,也就放弃了所有超额收益。

具体投资理财中,我们衡量一个产品,要综合看它的各种风险;而决定选择一种产品时,则要看它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是否是自己所能接受的。

投资理财的道路上,风险会时刻与我们相伴,认识风险了解风险甚至熟悉风险,是投资者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我是仁义礼智投,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有关投资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相互探讨交流。码字不易,各位老铁都看到这了,不妨点个赞再走吧。PS:我不是什么小编,如果嫌ID太长,一定要起个昵称的话,就叫我投帅吧。。。


仁义礼智投


投资理财肯定是有风险的,只是有些产品的风险很低接近于零,所以我们近似会认为它是无风险的。

投资理财严格意义上不可能存在无风险的情况

我们假设存款是无风险的,但是如果银行倒闭,这部分存款就有可能取不出来了。我们进一步假设钱是存在国有大行,基本上不会倒闭,但是万一发生战争或者政权更迭,这些银行也可能会丧失兑付能力。

显然,如果我们用这些极端风险去揣测评估任何一项投资理财,他们都会是有风险的。但是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吗?可以说,这些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是极低的,而且在这些风险事件发生的时候,包括存款在内的几乎所有金融资产都会发生极端风险,甚至包括住宅等都有可能存在灭失的可能性。

所以,严格意义上,金融理财是不可能无风险的。

概率学上,极低概率发生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认为是无风险的

在某些动乱地区,或者在战争频发政权更迭频繁的国家,投资理财是永远都有风险的,最安全的只能是黄金跟美金。

抛开这些国家,在大多数和平稳定的国家,战争和政权更迭都是极小概率的事情,而在概率学上,一旦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达到99.99999%,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件事是必然发生的。所以,排除这种极小概率的情况,投资理财存在无风险的概率就是99.999999%,我们就可以认为,其实投资理财是可以做到无风险的。

无风险利率以下的投资理财通常被认为是无风险的

在常规的金融分析里,有一个很常见的概念,叫做无风险利率,通常认为,在无风险利率下的投资理财就是无风险的。

无风险利率并不是永远固定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有时候很高,有时候很低,当然大多数时候是保持在比较低的一个位置。

市场上对无风险利率的取定通常都跟国家背书的金融产品有关系,比如国有大行能给到的最高利率,比如现在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是基准上浮10-20%,大概在2.25%左右。也可以认为大部分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是无风险利率,因为货币基金投资的主体主要还是存款跟国债,如果以货币基金收益率作为无风险利率,这个利率会上升到2.9%以内,比存款稍高。

当然,更冷僻一点的无风险收益率是国债的收益率。作为直接以国家信用倍数的国债,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无风险的,这部分利率可能会继续上升到3%-4%之间。国债利率之所以会比货币基金高,主要还是因为3-4%利率的国债通常是中长期的。

了解了无风险利率的由来和目前的市场价格,答案就已经不言自明了,投资理财真的可以无风险,但是前提条件是你得接受低廉的回报,毕竟收入跟风险成正比。



金融笔记


投资理财必然是有风险的,不可能存在没有风险而且又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这就和想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是同样的一个道理,凡事投资理财产品,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风险,只是大小的程度不一样,小到国债一样超低风险甚至可以看做0风险,大到像P2P理财产品一样可以随时爆雷。

大家在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会更加偏好粗选择所谓的“无风险”的理财产品,但是实际上,准确来说任何的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只不过有些理财产品风险极其低,可以看做是无风险,而不是本身是无风险的产品,比如国债,银行存款。

理财产品既然有风险,那么还需要买吗?

理财产品的风险以及收益是对等的,只要是合理合规的理财产品,高收益的背后必然是高风险,高风险的背后也必然存在高收益,那么对于理财者来说这么难选,想选择高收益理财产品又担心可能全部亏损,而选择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又担心收益太低,无法有效抵抗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那么到底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无论怎么选择,核心的选择方法就是考虑风险承受能力,比如你只能承受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基金带来的低风险,那么千万不能炒股,更不能去炒比特币。这就是理财最核心的关键,好比婚姻关系里面的“门当户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过度考虑和要求。

既然有风险,还应该买理财吗?

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富贵险中求”,当然不是真的让你为了追求富贵而甘愿冒险,我举出这个例子是想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想要追求高额的收益,那么背后必然需要付出一些风险,因为风险和收益对等。

所以如果你想要追求高额的收益,那么必须承担可能发生的风险,但是这个风险的程度一定要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超过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综上,投资理财是有风险的,而收益和风险又是对等的,只要合理把控风险,选择风险水平在控制之内的理财产品,那么投资之后还是可以得到较高的收益,即使亏损,也可以承受。


财道


国家已经取消刚性兑付,这就意味着完全不存在无风险的投资理财,区别只在于风险高低,原则上来讲,即使是银行存款也是有风险的,只是风险非常低。风险和收益永远是成正比的,完全不存在所谓的无风险产品,这违反金融本身的规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剩余资金,如何投资理财也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通常来讲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型,一种是被动型,第一种需要本身具有很高的金融专业知识,熟悉市场各类理财产品,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产品。另一种就是,把投资理财交给专业的机构做,对于普通人来讲,第一类人在于少数,我们着重来讲第二类。

我们钱存在银行就属于第二类,我们并不了解钱的投向,银行把它用于何处,我们只考虑风险和收益即可。存款、基金、信托都属于被动型,我们把钱交给专业的机构进行投资,同时,承担投资盈亏,区别就在于风险和回报不同。对于低风险偏好者来讲,可以选择存款,国债,大额存单,货币基金等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永远都牢记一句话,想要高收益必定会承担高风险,莫要误入打着高收益低风险的陷阱,投资理财之前一定要了解投资标的的风险。

我是Roseview财经,更多问题敬请关注,欢迎一起交流讨论,希望对您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