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支付寶和微信上的存款,會不會突然間消失?

堯軍68


不會,全國數億的用戶都在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怎麼可能說沒就沒呢?

現在的支付寶或微信都是和銀行卡綁定的,你的每一筆消費記錄都能通過掌上銀行查到。當然,如果你使用了支付寶進行交易,記錄在支付寶app中也是能查到的,因此你的存款幾乎不可能憑空消失。

導致賬戶存款消失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兩種:

1、如果是支付寶或微信內部原因導致了你的存款消失最後平臺一定會賠償的

2、外部非個人因素,其實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極低,因為單筆交易額有上限,智能風控系統會對每筆交易做風險檢測,如果發現可疑情況會立刻終止。真出現了你就可以報案了,警察一定會幫你處理的。

出現的最多的情況是支付寶或微信上的錢突然少了一些,原因主要是在某個平臺(視頻、外賣這些)開過會員,這些平臺經常在不經意間會給你開啟自動續費功能,如果忘記關閉了那麼等會員到期後平臺就會從你的賬號上自動扣費,不過都是可以從銀行卡消費記錄中查到的。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以前我一個微信號被盜號登錄不了,重新驗證修改密碼後,發現被盜刷了幾百元銀行卡上的錢。打了幾天客服電話一直是人工繁忙,根本打不進。我聽說有微信客服後,便加了微信客服,但是,在微信客服裡回覆我的一直又是機器人。錢現在還沒追回,幸虧錢少。我果斷把微信上的銀行卡解綁,再也不會在微信上綁定銀行卡了,從此不再用微信支付。


曉鈴


支付寶和微信上存的錢一般是不會憑空消失的。但在裡面存錢並不意味著一點風險也沒有,別說網絡平臺,就是實體銀行也有很多錢被莫明消失的例子。

說起安全性,支付寶比微信強多了。如果你幾百元零錢可以存在微信零錢包,便於微信方便支付。如果你上千元大額資金,最好不要放在微信零錢包。把大額資金放在微信零錢包不安全並不是指帳戶會被盜、錢會被人轉走,這個關係都不大。

把大額資金存在微信零錢包最大的風險隱患就是微信動不動就會被封號。如果你三個月忘了登錄一次微信,騰訊馬上凍結你帳號。如果你不慎發錯一條信息或發錯一張圖片,騰訊馬上凍結你帳號。如果你轉帳頻繁,騰訊立刻檢測出你帳戶異常,馬上凍結你帳號。我微信零錢包有幾百元零錢,有一次我登錄微信時無法登錄,顯示此帳號因長期未登錄已被凍結。我按到解凍提示操作,又是上傳各種身份信息,又是要好友輔助驗證等各種麻煩一大堆。

而支付寶只要帳戶餘額裡或餘額寶裡有1分錢餘額,不論你多長時間沒登錄支付寶都不會凍結帳號。而且馬雲也親口承若:只要你支付寶裡有1分錢,無論你多長時間十年二十年沒登錄,支付寶公司決不會註銷你帳戶。

支付寶要是遇到什麼問題需要諮詢或解決,而且隨隨可以找客服諮詢溝通直至解決。而微信根本就不知道到那裡去找客服,根本找不到一個客服。支付寶敢於承諾如果用戶的賬戶被盜他們包賠,微信就沒有作出這樣的承諾。支付寶是以金融為主軟件,沒有這麼多複雜的社交關係。微信主要是社交軟件,接觸的各類人更廣,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會被好友拉進了各種微信群,因此帳戶被盜的風險也遠遠高於支付寶。而且因三個月忘記未登錄被凍結帳號後,如果在一個月內沒有解凍帳號,騰迅就會把這個微信帳號徹底註銷,裡面所有數據被清空。也就是說你只要超過四個月沒登錄微信,帳號就會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騰訊永久銷戶。微信帳戶被騰訊註銷後,再登錄時就顯示該帳戶不存在,就是想再申訴也沒有用,零錢包裡的錢就徹底被騰訊黑去。

如果你把錢存在支付寶或微人,他們要做手腳的話,也只能在支付寶帳戶餘額或微信零錢包餘額做手腳。而存在餘額寶裡的錢他們是動不了的,因為餘額寶的錢買的是貨幣基金,錢不在支付寶公司,支付寶公司只是代銷而已。只有支付寶帳戶餘額裡的錢才在支付寶公司。

平臺數據是他們做的,他們要改數據也是易而反掌。但是隻要公司有盈利經營正常,纂改數據黑用戶餘額裡的錢這些事情是不會出現的,因為支付寶畢竟是受到國家經融監管的正規大公司,不是那些亂來的小平臺。不會自挖自己牆角的。除非公司經營不善面監倒閉準備卷錢跑路,但只要支付寶用戶的錢沒存在帳戶餘額而是存在餘額寶餘額,這個錢他們就卷跑不了。當然這種虧損倒閉的概率極小,因為支付寶的流動性相當大,很多人都寧願存支付寶不存銀行。支付寶每年豐厚盈利遠超銀行。因此支付寶倒閉概率比銀行倒閉概率都小。

我們存在餘額寶裡的錢,實際上錢是存在基金公司為我們開立的銀行託管帳戶上,支付寶只是一個通道。別說支付寶倒閉,就算基金公司跑路或倒閉,基金公司同樣動不了投資者的錢,因為錢同樣並不在基金公司帳戶上,基金公司對這筆資金只有向銀行下指令管理權限,沒有直接支取資金權限。

有人擔心如果支付寶和基金公司跑路倒閉,網站肯定也會關閉,用戶登錄不了,如何提現啊?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如果支付寶和基金公司倒閉,在一段時間內金融監管部門沒有找到合適的接盤公司的話,投資者不需要另何操作,全國銀行清算中心會把投在基金裡的錢全部按原路自動退回銀行卡的。

有人擔心支付寶系統時時有崩潰徹底癱瘓、數據被永久消失的風險,但只要沒有發生持定因索,這些擔心是多餘的。既然支付寶系統有崩潰癱瘓、數據永久消失風險,那銀行系統同樣有崩潰、數據永久消失的風險,你存在銀行的錢同樣不安全。因為現在銀行根本沒有紙質帳單,所有交易帳目都是存儲在數據庫裡的。很多人用銀行卡在ATW機上取了錢都是不取憑條,或取了憑條也早就丟了的。

但是,如果發生不特定因素,比如發生戰爭大地震等或其它意想不到的特大自然災害,各地雲數據庫中心和銀行清算中心數據庫同時遭到徹底摧毀、系統毀滅性破壞、無法數據再恢復等等,也是一種不特定潛在風險。

風險那裡都有,就是你把錢放在家裡保險箱裡,也有被人抬走保險箱的風險。


就你牛


支付寶和微信上的存款,會不會突然間消失呢?答案是肯定的會,比如2019年1月3日上午,不少網友突然發現,自己微信理財通賬戶在沒有進行任何操作的情況下,忽然就顯示“餘額為零”。自己千辛萬苦存的錢,瞬間“沒了”,這瞬間引發網友的巨大恐慌。當然騰訊的反映速度也很快,不到2小時,已經對外發布公告,自己忙中出偏差,導致客戶的資金顯示異常(這點其實很恐怖,如果是系統故障之類的,我還可以理解,但是這是運營人員的錯誤,也就是日常的運營人員就可以隨意修改客戶的賬戶數據。)

很多用戶最擔心的是我們存在微信或者支付寶理的資金,是沒有任何憑證,它不像銀行有定期存單或者存摺可以證明我們有存款在銀行裡,所以如果某天突然抹掉客戶的資金,那麼大家沒有地方申訴,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其實這點,大家大可不必太多擔心,因為任何的資金流是有痕跡的,理財通裡的資金哪來的?一般都是我們的銀行卡,因此我們銀行卡會有相應的轉出記錄,證明我們確實有資金進入理財通。但如果理財通裡的資金憑空消失了,沒有任何轉出記錄,這不就證明問題出在騰訊身上?所以說騰訊不可能做這種事。如果確實要黑掉客戶的資金,那麼他還必須偽造理財通的提現記錄,但是即使有提現記錄,你的銀行卡沒有入賬記錄,這個鏈條也不是不完整的,所以說,你擔心的事情基本不用考慮。


微信與支付寶兩者,我認為選擇支付寶會更好,因為微信時不時的就封號,比如你三個月忘了登錄一次微信,騰訊馬上凍結你帳號;再比如轉帳頻繁,騰訊認為你帳戶異常,馬上凍結你帳號。雖然說凍結了,也可以申請解凍或者說賬號被凍結騰訊不解封,你可也可以申請提現賬戶裡的資金,等騰訊審核完成,即可拿出,但麻煩多多,所以大額的資金理財不建議選擇微信。


鯉行者


當然會消失,當支付寶、微信兩家的系統出現問題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同時資金被盜了也一樣會消失。

1、微信支付寶均出現過資金消失:2019年1月的時候理財通對系統進行調整,結果不想出了問題,導致部分用戶賬戶中的資金顯示異常,有的金額變少了,有的乾脆直接為零,這瞬間就嚇到了很多理財通用戶,憑空消失了。

而此類事件不僅僅微信有,支付寶也出現過類似情況,2015年時杭州蕭山光纖被挖斷,導致支付寶系統故障,部分用戶的交易信息出現不同步,導致用戶各種交易、轉賬等操作後資金沒了,但交易卻並未成功,讓好多人慌的要死。

因此,從過去的事實證明微信和支付寶在出現系統故障時都可能出現資金消失的現象。

2、微信和支付寶均存在資金被盜現象:除了系統問題之外,剩下就是賬戶被盜同樣會導致資金消失。這種情況可以說無法避免,這些年來支付寶、微信帳號資金被盜現象時有發生,雖然支付寶有安全險,有你敢付我敢賠的承諾,但這並不能徹底杜絕支付寶帳號被盜的情況,對微信來說也是一樣。

因此,預先做好這兩個APP的風險防範是首要任務,尤其是微信,由於它是社交軟件,上面人員情況更為複雜風險較高,對微信資金的保護要更為注意,該啟用的安全手段都該用上。

除了以上兩種情況外,存在微信和支付寶上的資金是不會消失的,如果細分的話正真存在微信和支付寶上的資金只有零錢和餘額,這部分資金受到我國央行的監管和保護。

通常存在支付機構的資金被稱為備付金,而按照央行監管要求,2019年1月開始備付金必須百分百上繳央行,也就是說當前我們存在支付寶和微信中的零散資金都在央行。央行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為了杜絕第三方支付機構侵佔我們用的資金,以防止出現意外。

所以你認為安全不安全?會不會憑空消失?

至於其他什麼餘額寶、零錢通、以及諸多的理財產品的購買,這些資金其實都是去了對應產品的金融公司,貨幣基金就是基金公司,一些定期儲蓄則去了那些中小銀行,還有一些則是證券公司、保險公司。

而這部分的資金都是受我國的相關的法律保護,比如定期存款有《存款保險條例》,基金證券產品有《證券投資基金法》,哪怕這些企業出了問題,也會有相關監管機構來出面解決。

Lscssh科技官觀點:

綜合而言,我們存在微信和支付寶中的資金是相當安全的,尤其是今年全面實施備付金集中繳存管理之後,我們的資金是更加有安全保障。如果出現資金消失的情況,也就只有微信和支付寶自身系統出現故障時才會出現,當然你的安全措施做的不到位,資金被盜也可能出現。排除這些情況後,我們存放的資金絕對是安全的。



Lscssh科技官


先說答案,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是概率比較低,而且也有相應的理賠方案。


去年的時候,我的一個朋友餘額寶被盜刷了,包括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然後打支付寶客服電話理賠,支付寶先行賠付了。

但是三天之後銀行卡又被盜刷,再理賠的時候,支付寶卻說,是銀行卡密碼洩露了,不肯再賠付,由於錢也不多,就不了了之了。

支付寶和微信都有理財功能,他們的理財產品也比較複雜,不同的產品安全性是不一樣的,對於餘額寶,零錢通這樣的零錢理財工具,由於具有支付功能,所以有可能被盜刷,就像上面我朋友出現的情況一樣。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需要申請盜刷保險,微信支付的百萬保險是自帶的,不需要用戶掏錢購買,支付寶的百萬保險需要用戶自己花錢買,通常情況下是三元錢,如果你支付寶裡的錢多,最好自己購買。


除了餘額寶,零錢通等有支付功能的產品之外,支付寶和微信裡還有一些其他的理財產品,包括一些有封閉期的和一些沒有封閉期的淨值型理財產品,他們會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呢?

先說有封閉期的理財產品,這種產品只要在封閉期之內,是不可能無緣無故消失的,因為這期間資金根本取不出來,所以也就不會被盜。

對於沒有封閉期的理財產品,則有可能會出現莫名其妙丟失的情況,但是這種需要一定的操作程序,首先要把這種淨值型理財產品贖回到餘額寶,這大約需要兩個工作日的時間,這時候資金的安全性就和餘額寶一樣了,有可能會莫名其妙被盜刷,微信理財通也是一樣的道理。

由此可見,支付寶和微信的理財產品本身是比較安全的,但是由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是第三方支付軟件,它們是存在支付風險的,如果資金莫名其妙的消失,可能就是被盜刷了,不應該有其他的原因。


互金直通車


支付寶和微信上的存款,會不會突然消失,我們需要從四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第一,平臺會不會挪用上面的餘額?

如果說我們放在支付寶和微信上的餘額,平臺可以隨意挪用,那麼這是很危險的,一旦挪作他用造成損失,錢就沒了。所以,監管為了降低風險,對這個情況進行了相關的處理,2018年央行支付結算司下發《關於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有關工作的通知》。

該文件要求,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應於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所有的“備付金”將由央行來接管。也就是說,原來我們存放在支付寶或信中的餘額,這個錢是存放在螞蟻金服或騰訊的備付金賬戶中,但根據新規,備付金賬戶被撤戶,大家的餘額實際上是由央行來接管的,所以並不存在被挪用的風險。

第二,餘額有沒有被盜的風險?

理論上來說,餘額是存在被盜的風險的,那麼錢自然也會突然消失,比如說你的賬戶和密碼被人盜取,登錄後把你的錢轉走了,餘額就會變少剩至歸零。

對於這樣的情況,如果已發生,可以報警,通過警方追查資金流向,爭取追回被盜的資金;如果還沒有發生,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賬戶安全保管,不要隨意洩露自己的賬戶密碼,如果收到不明短信索取驗證碼,千萬不要隨意告知。

另外,現在第三方平臺有賬戶安全險,通過購買這種保費不低的賬戶安全險,可以給自己加一道防護,當賬號發生被盜後,由平臺進行賠付。

第三,平臺上的理財資金會不會消失?

前面說了支付寶和微信上的餘額安全問題,不存在挪用,但理論上有被盜風險。不過,大多數人的錢並不會放在餘額中,因為餘額是沒有收益的,大部分人的資金就算是放在這些平臺,一般也是用於理財。

比如存放在支付寶上的餘額寶,或者微信中的零錢通,以及購買各類理財產品、黃金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型基金等等,這上面的錢又有沒有安全風險呢?

其實這是不用擔心的,本身平臺僅僅是一個銷售渠道,類似於一個理財產品的“超市”,上面所銷售的理財產品並非平臺自己管理的理財產品,而是第三方發行和管理的,比如說定期理財由養老金管理公司發行和管理,而各類基金產品(寶寶類產品屬於貨幣基金)則是由基金公司發行和管理的。

這些產品本身實行的是託管制,即管理公司只有運營的權限,資產是託管在第三方大型商業銀行,因而產品的管理人只有發出交易指令的權限,而沒有實際資金操作權限,並不存在資金安全。不過,雖然沒有資金安全,但理財與投資卻確存在投資安全,這一點需要注意,大家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力和投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第四、技術性故障造成的短時“消失”

我們在這些平臺上的資金,實際上就是一個“數字”,由系統根據我們的資金進出和投資盈利計算出最新的資產總額,但從技術上來說,如果出現技術性故障,會造成賬戶短暫無法登錄或顯示錯誤。

不過,支付寶的背後是螞蟻金服,微信的背後是騰訊,兩家公司都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技術實力很強,黑客想攻克他們的平臺改變數據,難度是非常大的。

而因為網絡或技術故障帶來的短暫無法登錄,並不會改變我們的資產情況,他們可以用很快的時間進行技術修復,而系統數據都會進行實時備份,技術實力並不比銀行差,所以對此也不必擔心。


財經宋建文


朋友們好!

支付寶和微信上的存款,一般是沒有事的,也是不會突然間消失的。但是如果你把手機丟了,或者是手機號換了,或者是登陸密碼和賬號丟失了,那麼可能就很麻煩了。

1

一般來說,支付寶微信上面的存款一般是沒有事的。大家一般都是使用的餘額寶或者是微信零錢通,來讓自己的零花錢產生利息。

現在餘額寶和零錢通的年利率大概在2.4%左右,餘額寶在2.3%作於,零錢通稍微高一些。

支付寶,微信上面的存款數據穩定性是非常好的,而且現在已經接入了銀聯繫統,因此,這些存款數據存在與多個地方,可以說一般來說是沒有事情的。

2

微信裡面的存款風險可能更大一些,因為微信是社交軟件,有時候使用微信不注意有可能被封號。如果封號了,存在裡面的錢就有點麻煩了。

因此,現在微信使用還是要注意的,一定要按照規則來使用。否則如果被封號的還,可能就會影響到自己的存款的使用了。

一般被封號了,你可能還需要申請解除封禁,這個可能需要一個過程,雖然錢可能不會損失,但是可能一段時間內,這些錢你也是用不成的。

3

支付寶相對更穩定一些

支付寶相對來說,只是一款支付軟件,沒有封號的危險,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支付寶裡面的存款更安全,更穩定一些。

而且支付寶對於存款的保障更多一些,而且支付寶已經存在十幾年了,在安全方面和穩定方面,應該是更好一些。

因此,支付寶相對來說更穩定一些。

4

儘量避免手機丟失等問題

支付寶,微信使用都很方便,存款也是比較安全的。但是還是要注意一點,要儘量避免手機丟失等問題。

如果手機丟失了,就稍微麻煩一些。雖然一般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但是還是可能會造成自己的損失的。手機丟了以後,要儘快掛失,還要儘快補辦手機卡,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儘量不收損失。

還有就是手機號換了,也要注意綁定的支付寶和微信等的登陸問題,也要及時把綁定的手機號碼更換過來。

5

結論

支付寶,微信裡面的存款一般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大家還是要注意避免手機丟失等問題,而且在更換手機號以後,也要及時解綁舊手機號碼,綁定新手機號碼。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支付寶裡的餘額、微信零錢會不會突然間就憑空消失了呢?其實這種現象確實發生過,尤其是微信零錢曾一度出現幾個小時不見了,但這是由於微信支付(財付通)系統短暫的故障導致的,並不是說出現金融風險。

但即使是就那麼個把小時的“消失”,也讓幾億用戶驚出一身冷汗!畢竟大家都或多或少在微信零錢中有些“存款”,如果一下子就沒有了,那還了得。但支付寶裡的餘額至今為止,從沒有發生過此類現象。

而且支付寶作為全國第一個拿到金融支付拍照的第三方金融廠商,一直對系統安全非常重視的,並有100萬元的賠付保障,這就像監管要求的《存款保險條例》保護50萬元以內的銀行存款一樣。

實際上,目前支付寶和微信已經分別成為數一數二的移動支付廠商,各自所佔比超過54%、38%的市場份額。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分別服務客戶都超過10億以上,是人們生活中的常用工具。不僅僅是使用它們的移動支付服務,還大量使用它們的理財功能,比如說餘額寶和微信零錢通等貨幣基金產品。

就拿餘額寶來貨幣基金說,具有流動性高、安全性好且收益較為穩健的“準儲蓄”特徵,支持隨時轉入、轉出、理財和消費支付的功能。之後微信支付推出的零錢通也是對標餘額寶的理財產品,因此它們都直接關係到用戶的財富管理安全性。

總之,支付寶餘額和微信零錢本身對於金融安全性也是放在首位的,這是監管部門對整體金融風險管控的要求,包括銀行類金融機構在內的都正在構建流動性高、風險低的金融體系。因此憑空消失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但一定的風險是存在的,但比起銀行存款有時莫名其妙的消失來說,我認為支付寶更安全,因為它的技術防護手段更高。


東震木


我們平時看到的支付寶和微信上的餘額,它們只是數字,我們的錢是存在央行的支付寶和微信的備付金裡,支付寶和微信是無法動用我們的資金。

支付寶和微信上的餘額只是支付寶和微信內部記賬使用,記清楚每個用戶餘額有多少,方便用戶查看和對賬,實際資金是存在央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裡,用戶之間的餘額轉賬是不產生資金流,只是雙方數字的一增一減。

在支付機構備付金未100%集中上交到央行之前,支付寶和微信是可以動我們的錢,因為資金不受監管,我們在支付寶和微信上面的餘額,資金是存在支付寶和微信的備付金銀行賬戶裡,因為備付金的規模龐大,支付寶和微信可以和銀行談備付金的存款利息,也可以拿著備付金去做投資和理財,據報道,支付寶和微信的備份金規模大約是6000億人民幣,相當於一家大型銀行的存款規模。

現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備付金已經100%上繳到人民銀行的支付機構備付金,任何第三方支付機構是沒有辦法動我們的資金,我們的資金是非常安全,支付寶和微信也損失了大約6000億備付金帶來的收益,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備付金集中上繳之後,支付寶和微信先後發佈了信用卡還款收費,提現收費等收費策略,很大的原因在於支付寶和微信從備付金上獲取的收益沒有了。

備付金100%集中上交到央行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

備付金100%上繳之後,用戶的資金安全是不用擔心,但是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非常深遠。

  • 支付機構失去了一大營收的來源,特別是對中小型支付機構

備付金存款利息及備付金產生的投資收益消失了,這對中小型支付機構是致命的,因為中小型支付機構50%的營收是來源於備付金,對大型的支付機構影響不大,大型支付機構如支付寶、微信,備付金帶來的收益只是其營收的很小一部分。

  • 失去了和銀行議價的能力

在備付金沒有集中上交到央行之前,支付機構是可以拿著備付金的沉澱資金和銀行談相關的合作,備付金集中上交到央行之後,支付機構失去了和銀行談合作的一大籌碼,在銀支合作中,屬於劣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