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济源地名志——轵城镇

轵城

济源地名志——轵城镇

古轵国遗址

战国时为轵邑,先为韩都,后为魏之重镇,

乃“天下名都”之一。

秦置轵县,西汉至南北朝曾四度封国,

唐贞观元年废县为镇,

现分为东、西轵城,西轵城辖上河,

因处泥沟河上游得名,

1958年成立轵城公社.

1983年改乡.

1990年建镇.

名胜古迹:

轵国故城、大明寺、关帝庙、聂政故里、火神庙、吕祖庙等,其中大明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位于济源市东南部。

东与孟州市搭界,西与承留镇接壤,南与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相望,北与济源市区相连。

轵城镇 · 村落地名志

桐花沟:

因附近桐花多得名;

添浆:

村中有一水坑,雨水再大也添不满,人称添浆坑,故名,民国为添浆镇,现有东、西添浆;

周搂:

明初,周姓由洪洞初迁牛社后,又迁此建村,因怀念故土,建一舟式高楼,以眺望家乡而得名,辖老龙沟,村原在九龙沟内,因有五龙庙,明初名五龙沟,后演为今名;

河岔:

因位于蟒河与苇泉河交岔处,故名,辖刘庄系明末绮里村刘姓佃户在此制砖发展成村而名,

东孙村

以处在药王孙思邈庙东而得名,村中吕姓明初由洪洞迁来,

小郭庄

以姓得名,郭姓系明末中马头郭起旺在此开荒而得,郭起旺因力大被称作阎王,村初名阎王庄,后改今名;

南冢:

因村东北有一古冢得名,俗称西南冢;

中王:

三国魏太傅钟繇曾屯兵于此,名钟公垒,村以垒名,后演为今名,清和民国分别为钟公镇、钟翁镇,古迹有清真观、钟繇四冢;

赵村:

赵衰是民间传说中的财神赵公明(造父的十五世孙)的孙子、赵夙的儿子,春秋霸主晋文公的重臣,赵衰死后,葬在原城(济源)南岭,其村故名赵村。

绮里:

因系商山四皓之一绮里季故里得名,古迹有绮里季墓、巨无霸冢和关帝庙;

南郭庄:

以姓得名,以方位别克井郭庄,为郭解故里;

南河口:

因双阳河于此进入平原得名,方位别克井河口;

留养:

相传,武王伐纣后将鳏寡孤独老人收留在此养老得名。东汉建武三年,吴汉率军击青犊军于轵西,大破之,即此,曾为驿站,清至民国为镇,现有东、西留养,东留养辖小刘庄;

大驿:

元时为驿站,因系大站而得名,古迹有关帝庙,辖段庄,清工部侍郎段国璋家坟在此成村得名,杨庄系杨植业从西留养迁此佃种西留养李姓地成村得名,周庄系明初周姓迁此定居得名;

石板沟:

因白沙石板出露地面得名,辖周沟系明初周姓移民而成,大卫凹系西轵城卫姓康熙年间迁入得名;

王虎:

这里古时积水,水深面大,人称五湖,村以湖名,后演为今,村多冯姓,系明初自洪洞迁入;

小王庄:

因位于南王庄北,且村小,故名,辖古墓坑,清康熙时聂姓自聂庄迁入,因附近有古墓陷落得名;

柏林:

明洪武七年,李姓由东轵城迁此,因处沟中,柏树成林,时名柏林沟,后简为今名,有长春观,辖刘庄据传明时轵城有个刘员外,爱妾与儿女年龄相近,怕爱妾遭受欺压,携其定居于此,以姓名村;

南李庄:

明洪武二年,李宗玉从河湾村迁此,时名李庄,区别城北李庄而加方位;

庚章:

原名谢峰(《水经注》载为谢封),1946年为纪念烈士卫庚章改为今名,辖卫庄系清康熙时西轵城卫云迁此成村得名;

宋沟:

因处宋沟中得名,清初郭姓迁此建村,辖裴沟亦以沟名,村中邓姓清初由中马头迁此;

源沟:

以沟得名,辖东、西源沟;

岭头:

因北邙山由南向北止于此故名,牛姓先居,后迁入北孙村;

背坡:

因处北邙山阴坡上故名,辖郭圪塔,明初由洪洞迁此,因处于山圪塔故名;

张金:

北临金沙岭,南临铜河,明洪武七年,张三从洪洞徙居此地,以姓和岭首字取名;

彭庄:

据传因系宋朝彭阁老故里而得名,现村中张姓居多,张十二明初由洪洞迁此;

红土沟:

因处红土沟中得名,村民皆赵姓,清初由东轵城迁来,辖武村以姓得名;

翟庄:

以姓得名,翟姓清时由汤寨迁此,辖汤寨因汤姓和旧有寨墙得名,汤姓亦明初自洪洞迁入;

泗涧:

因红土、古墓、雁门、张凹四条水流汇于村南得名,有聂政冢和古墓群,辖焦寨系因焦姓建寨得名,刘姓光绪年间自东轵城迁入,辖老段沟以地势姓得名;

雁门:

据传,古时雁门关一总兵发配于此,见地势极似雁门关而名之;

卫沟:

明初,卫姓由洪洞迁此,因处沟中,时名卫家沟,后简为今;

黄龙庙:

村中有黄龙庙(后改为关帝庙),以庙名,村中李姓明初由洪洞迁西留养,二世迁此;

丁斗:

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至此处,遇一碾米老妇,急用斗扣住全身,躲过追兵,以此得名顶斗,后简为今名;

柿花沟:

据传,清朝卫姓打窑时挖出一尊柿花女神像,因处沟中故名;

南王庄:

原名寨谷咀,明初,王姓由洪洞下桥村迁此,分建东西王庄,明末东王庄毁于兵燹,并为王庄,又以方位别其他王庄;

曹庙:

据传,曹姓明初自洪洞迁王许峰后又迁此,因建龙王庙得名,辖曹谷咀因姓和三面临沟得名;

三面环山,处峪中,小溪穿村流,故名,古迹有三官殿;

枣树岭:

因古时枣树成林和地处岭上得名,村中王姓乾隆年间由大驿迁来,辖古落庄,因清乾隆年间该村王姓地主有百余头骨峦头牛,人称骨峦头庄,后演为今名;

庙后:

原住廖、侯两姓得名廖侯村,后两姓绝,清初李姓从黄龙庙迁此,因处三官庙后故名,辖泥沟河,清初卫姓在此打窑定居,因处河上游而名上河,后李姓在其下游打窑,称下河,后两片以泥沟河总名,分称上、下泥沟河;

柏树庄:

据传,高姓明末迁此,因柏树成林得名,辖陈庄系明初洪武七年陈姓由洪洞迁入以姓名;

聂庄:

清康熙时,聂应训由北杜村徙居于此,村以姓名;

桥凹:

因地势低凹,康熙年间村南沟上建土桥,故名,辖圪梁河因处土圪梁上临河得名,桑榆河因河得名,此处据传北宋贺兰栖真采得用作大梁的桑木根;

赵礼庄:

据传,战国时韩王路经此处因这里人多礼节得名礼庄,明时赵都统由洪洞迁此分东西礼庄,后连为一片,得今名,王礼庄得名同此,村中贾姓明朝由曲阳迁入,邱礼庄据传明朝许姓由中王迁此,初名许庄,清朝邱成法自西留村迁此,因临近王礼庄更今名,中礼庄系赵都统第二子迁居因处于赵、王礼庄中间得名;

大郭庄:

明末名崔家庄。清嘉庆年间,郭兴旺由思礼迁此改村名为郭庄,又区别其他郭庄更今名;

牛家庄:

康熙43年牛兴魁由曲阳迁此得名,俗称牛庄;

孙村:

据传唐朝孙思邈曾在此行医,建有孙圣庙,村处庙南为南孙村,北为北孙村,韩姓明初由晋阳迁来;

宗庄:

明初宗姓由洪洞迁此得名,辖张庄系因清张同华由孟县迁此而得名,辖开山庄据传清西轵城郑开山在此给王家当佃户,王家亡故,郑家据此得名,辖阎斜据传明初阎姓由洪洞迁此,因附近野草丛生无一直路得名;

曹凹:

明时曹姓由洪洞迁入,因处山凹故名;

齐庄:

黄姓明末由山西阳城劈头村迁此给齐姓当佃户,村以齐姓名;

战天洞:

辖郭凹以姓和地势名,村中张姓明末自孟县肖川迁来,辖张凹亦以之命名,村中李姓明朝中叶由东留村迁入,辖原涧沟命名原因同上,龙官庙因庙得名,狼岔据传狼姓据此生二子,一子迁走得名;

洪沟:

因处洪水沟中得名;

赵庄:

以姓名村,赵姓从轵城迁来,辖桐树凹因桐树多和地势低凹得名;

许峰:

村以峰名;

槐滩:

辖陈槐滩,据传战国时槐王盘踞此地,因四周为山丘环抱,中间一马平川,人称槐滩,明朝陈姓由晋城迁此得名;辖汤坑,系由孟县汤沟迁此的汤姓和地势低凹得名;辖乱石盘因村周多乱石得名,村中陈姓明时由温县迁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