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美基地在中俄面前不堪一击?真是这样吗?

海外基地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延伸,目前美国拥有370多个海外基地,都部署在重点的战略要地,是美军在全球发挥军事影响力的重要基础。

据俄罗斯媒体11月22日消息称,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文指出,中国和俄罗斯凭借拥有的技术在未来能够针对美国军事基地、物流系统仍至美国本土组织毁灭性打击。文章称,美国并未做好应付这两个国家打击的准备,随着航空航天业、机器人技术、3D打印和纳米材料领域的快速发展,新型导弹和具有致命杀伤力的攻击性无人机将会应运而生,美国的基础设施、仓库、军用装备和武器都无法防御。

美基地在中俄面前不堪一击?真是这样吗?

并且重点提到美国的军事基地,称大部分美军基地没有足够的掩蔽所,反导能力不足,部分飞机和舰船露天停放,而且过于集中,一旦受到袭击将会是致命的。同时指挥部与士兵间的卫星联系很脆弱,很容易被摧毁而变成无头苍蝇。

美基地在中俄面前不堪一击?真是这样吗?

文章还对这一现状的改善提出了建议,美国海军不要总想着要更多的舰船,空军也不要只想着要更多的载人飞机,而应该将导弹和无人机研制提到首位,并在离中国和俄罗斯足够近的盟国部署导弹发射装置和攻击性无人机,如波罗的海国家和韩国海域。

美基地在中俄面前不堪一击?真是这样吗?

回过头来我们仔细品读文章观点,前半部分说的煞有介事,仿佛美军的海外基地在中俄面前不堪一击,但在解决方法上,却延续了其一贯的霸道主义,加紧导弹和无人机的研制。但其实,美军的海外基地都是怎样得来的,相信美国自己心里有一本账。

美基地在中俄面前不堪一击?真是这样吗?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力量存在于全球的各个角落,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军事基地曾一度达到5000多个(其中近半数在海外)。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驻在国人民的反对,美军事基地的数量大大减少。目前美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万人。

美基地在中俄面前不堪一击?真是这样吗?

美军的海外基地,存在意义十分明确,就是控制的海上咽喉。他们的军事力量存在于阿拉斯加湾、朝鲜海峡、印尼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红海南端曼德海峡、北端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与大西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古巴以北的佛罗里达海峡、从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格陵兰--冰岛--英国航道。看过这些地点相信大家有了清晰的认知,美国所谓的海外基地其实掐住了各国的咽喉。随着各国资源的不断开采,海外资源,海外贸易日渐发达,而海外贸易的航线相对固定,美军占据控制或军队影响力抵达的上述海域,将会成为美国敌对国的一颗炸弹,如果与美国交恶,甚至爆发战争,美国仅凭海外基地就几乎可以杀死敌对国的海外贸易路线。

美基地在中俄面前不堪一击?真是这样吗?

从美国海外基地的战略的角度看,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分布可划分为3个战略区。三个战略区域即欧洲、中东和北非区;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冷战结束后,中欧地区美军的主要任务是对地区冲突做出快速反应,同时也有防范俄罗斯的战略意图。亚太地区和印度洋地区这一地区对美国有重要战略价值,故其在这一地区的海外基地数量仅次于欧洲,美国军事基地约占美国海外基地总数的42.7%,共有7个基地群。北美和拉美地区这一地区是美国的后院,设置了2个基地群。其中格陵兰、加拿大基地群主要担负战略预警和增援任务;巴拿马、加勒比海基地群则构成美国本土防御的南部屏障。

美基地在中俄面前不堪一击?真是这样吗?

对于美军全球化的军事布局,美国却还常常觉得自己不安全,军事基地已经建设到数十个主权国家的领域上,自己却像得了被迫害妄想症一般,对于忤逆自己意志的国家进行肆意打击。此次提出的无理要求,不过是想借专家之口进一步强化在某些地区的军事部署。

美基地在中俄面前不堪一击?真是这样吗?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如今,战争已不是主流,因此美军在全球各地区的存在感已经跌至二战以来的最低值,日本多个地区和韩国多个地区多次强烈抗议美军,期盼美军早日撤离,但美国为了某些利益,假借共同防御之名一直加强驻军且不断增收保护费,虽然已经来到21世纪,但霸权主义一直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