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徽杭古道:始建於隋唐之際,是古代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的重要通道

徽杭古道:始建於隋唐之際,是古代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的重要通道

徽杭古道線路圖


徽杭古道始建於隋唐之際,是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後的第三條著名古道,是古時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的重要通道,曾經在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經濟、文化等作用。徽州古代道路多為翻山越嶺的羊腸小道,它們與“獸蹄鳥跡”相交,故又稱為“鳥道”。徽州古道,指古徽州境內通向山外的石板山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古屬“一府六縣”境內現存的大小古道約124條(段),古橋近千座。其中保存較好的有徽杭古道、徽饒古道和徽青古道等50條,總長度442公里,而保持完整富有歷史價值的古道有20多條,這些徽州古道所承載的文化空間中,存在著一些具有徽州代表性的文化符號。

一、徽州古道的歷史淵源

徽州地處群山環繞之中,峰巒遮蔽,川穀崎嶇。四通八達的古道是古徽州與外界聯通的生命線,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澱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是徽州古代人民勤勞智慧、開拓創新、謀求發展的歷史見證。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徽州府志》有“自睦州青溪縣界至歙州皆鳥道縈紆”的記載。三國賀齊,出守新都,始鑿連嶺,以通江浙;隋末汪華起兵保州,又鑿等嶺,以通太平;唐代官郵發達,除一般道路外,還有一種郵路,叫驛路,又稱官道。北宋時一赴京官道出東門,經界牌嶺出境,可至京城開封;南宋,赴京官道改出南門,經昱嶺關出境,可至京城臨安。自此以歙縣為中心,逐步形成九條出境古驛道,俗稱“九龍出海”。明清時,徽商鼎盛,商運繁忙,商賈捐資,陸續修築,有東至蘇杭,西抵四川,南到閩廣,北達兩京的商運道路。同時,徽州民間自發集資修建府縣鄉村道路,使徽州古道繁榮通達。

徽杭古道:始建於隋唐之際,是古代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的重要通道

徽杭古道


古代沒有發達的交通和通訊設施,徽州人與外界的一切交流來往,除了被譽為“黃金水道”的新安江以及青弋江、閶江等河道水路外,進出互通的道路更多的則是許多翻越崇山峻嶺、由徽州府治通往轄境屬縣(歙縣、黟縣、績溪縣、休寧縣、祁門縣、婺源縣)及溝通周邊相鄰的杭州府、寧國府、宣州府、安慶府、池州府、饒州府、衢州府等地的古道。一代代徽州先人們篳路藍縷,開山劈石,憑藉自己的剛毅、勇敢和智慧,於是有了這一條條交通要道——徽州古道。據《黃山公路誌》記載,黃山市原有主要古道100多條,近千公里,古橋近千座。

無論是官道、棧道、樵路,他們都是依山傍水。只要仔細走走就會發現,每每一個大的徽州村落都是徽州古道的匯集點,他們是古道上一個個天然的驛站。而承載徽州人邁出大山腳步的就是這一條條翻山越嶺、蜿蜒曲折的山間道路。徽州古道不僅供徽州村民上山下田勞作,更是兩地經商往來、人員交流的主要通道。這些崎嶇的山路大大縮短了出山的路程,一批批徽州土產經過古道源源不斷運往全國等地,一代代徽人也從古道走出大山,走向江浙,走向湖廣,走向全國,去尋找更為廣闊的天地。

可以說,徽州古道是徽州人民的生存之路、創業之路、經貿之路,也是人生之路、文化之路、尋夢之路。徽州古道承載了無數徽州人的夢,是徽州文化向周圍地區輻射的神經脈絡,徽州文化也因此澤被神州。它們不只是一條條山路,還代表了一種徽州文化的突圍和一段徽州先人創業的辛酸歷史。

徽杭古道:始建於隋唐之際,是古代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的重要通道

徽杭古道


這些古道所建年代有早有遲,各不相同,唐、宋、元、明、清各個時期皆有。徽州古道最早始建於隋唐之際,但絕大多數是在明清兩代形成,其歷史可謂源遠流長。隋大業十三年(615),汪華起兵,開箬嶺古道,一通旌德,一入太平,統管徽、宣、杭、睦、婺、饒六州。休寧縣右龍嶺古道,又稱“徽州大道”,始建於唐代,是徽饒古道進入景德鎮的一條重要道路。唐乾寧四年(公元897年),賊夏章假道櫸根嶺,寇祁門。唐代前後,櫸根嶺古道早已是一條行人來往不絕的繁華古道。西武嶺古道連接黟縣與祁門,危巔削壁,過者難之。唐代鑿石為盤道,宋朝黟人黃葆光繼而開拓,始有石磴。清乾隆年間古築村人孫洪維“捐資群險,躬身省督,閱五年竣工”。

徽杭古道昱嶺關始建於五代,為皖浙交界的第一緊要關口,被譽為“歙州第一處緊要牆壁”。宗武穆王飛提兵過郡境,至則溪水大漲,軍不可前,王命大眾伐山開道,由三嶺出。可見此地為歷代戰略要地。浙嶺古道位於休寧與婺源之間,相傳五代時有位姓方的老嫗,一個人在嶺頭常年為商旅免費施水供茶。

徽杭古道:始建於隋唐之際,是古代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的重要通道

徽杭古道


績溪縣遙遙嶺古道,“宋寶佑間,有大石門胡旦者,乃隨其勢之,高下屈曲,窒者鑿之凸者平之,凹者補之,峻者削石以為磴,如是凡五里餘行旅甚便。”,宋初通往休寧黃茅的驛道是由婺源大畈的中平寨,經大畈達休寧之黃茅,由於道路是沿澗前行,十分曲折,洪水暴發時,經常橋塌路毀。後來婺源人汪紹捐資開路,從芙蓉、對鏡、羊鬥、塔嶺、新嶺,俗稱“徽州五嶺”,直抵黃茅,這便是婺源塔嶺古道。元末,汪同又出資復開拓,塔嶺古道基本成型。永豐鄉斜山嶺古道:地處黃山區最北端與青陽縣接壤,最早修築於北宋末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二、徽州古道的文化遺址

徽州古道也是歷史遺存的集中地。如今徽州古道沿途至今還殘存一些歷史古蹟,有牌坊、廊橋、亭、古民居、古祠堂等,讓後人依然可以感受當地的歷史氣息。逍遙嶺古道關口有清同治年間書寫的眉額“江南第一關”和“徽杭鎖鑰”。箬嶺關古道在明代天啟年間(1620-1627)設箬嶺巡檢司。清順治四年(1647),於嶺頭建關,關門刻“天險重開”4字,古樸滄桑。櫸根嶺古徽道,沿途倚道而建的“繼保亭”“古稀亭”“玉泉亭”“啟源亭”“槓梁橋”遺存及佛教遺址“無上庵”“圓通庵”“密巖庵”等明清時期石構建築清晰可見;特別是曾國藩在古驛道嶺頭築起的櫸根關,被譽為“江南第一關”,連綿起伏14公里,氣勢宏偉壯觀,防守堅固嚴緊,有“一夫守關,萬夫莫開”之勢。

徽杭古道:始建於隋唐之際,是古代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的重要通道

徽杭古道


昱嶺關古道位於皖浙交界,建於五代,用大小不等的花岡巖壘砌而成,是杭徽交通要道,也是研究古代防禦建築的重要實例和皖浙兩地經濟、貿易往來的歷史見證。大連嶺古道始建於唐代,有屢廢屢修的山門洞,中線為古徽州與睦州的碑界,也是現今安徽與浙江的省界,素有“一腳跨兩省,雞鳴醒三縣”之稱。徽饒古道浙嶺,在驛道之側立有繼志亭,乃乾隆年間用青麻石壘徹而成,迄今堅固。嶺脊右側有“吳楚分源”古碑一塊,碑旁有“堆婆冢”古墓、石砌萬善庵、同春亭、一線泉、半嶺庵等勝蹟遺址,以及《奉縣正堂示禁》等十餘塊碑刻。

石門嶺古道上步雲庵牆上鑲嵌著明清時期村民與商號捐資修造的古道碑刻“萬善同歸”等5通之多。白際嶺古道沿途有明代辛峰塔、清代節孝坊等標誌性建築,都保存完整。徽州古道,因了歷史的久遠而尤顯得厚重,因了古老的傳說而尤讓人觸動心絃。徽州古道,猶如一本飽經滄桑的厚重史書,記錄著徽州昨日的輝煌和滄桑,承載著無數徽州人的夢想與辛酸。

大洪嶺古道上有“不老山”中的明萬曆年間大坦鄉湘源村鄭節婦捐金闢新路的傳說。徽杭古道遙遙嶺有“二程廟”的傳說。《水滸全傳》第118回“盧俊義大戰昱嶺關”,就是北宋末方臘義軍在昱嶺關與宋軍大戰的記載。

徽杭古道:始建於隋唐之際,是古代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的重要通道

徽杭古道


浙嶺古道上有方婆施茶遺風;有塔嶺客棧老闆汪源和遙遙嶺胡雪巖“還珠裡”的故事;赤嶺古道上有目連戲故事;塔嶺有十八擔金銀財寶的故事;有岳飛手握梨花槍選定箬嶺古道走向的傳說。在羊棧嶺古道上,方臘起義曾幾經扁擔鋪,並留下了“大刀石”的傳說以及“大青石,獻寶刀,方臘起義志更豪”的民謠。翬嶺古道上流傳著乾隆皇帝南巡改翬嶺為“羽嶺”的故事。古道附近的鄉村還保留著徽州最傳統的民俗活動,昱嶺關古道上有三陽坑村“打鞦韆”、葉村“疊羅漢”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穀雨嶺古道的街源璜蔚還與徽劇有著不解的淵源。歷溪村也是目連故里之一,目連救母故事在這裡可謂是家喻戶曉,歷溪目連戲班更是古徽州有名的目連戲班之一。白際嶺古道榆村的端午跳鍾馗、中秋舞香龍、“得勝鼓”已成為非遺代表性項目。右龍嶺古道宋代的板凳龍,每逢重大節日都有演出活動。

三、徽州古道的商業見證

徽州,實際上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還是由舊徽州府所孕育出來的、經過長時間歷史積澱而最終形成的一個泛地域的文化。徽州向來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說法,農耕環境比較惡劣,人口與土地的矛盾使徽州人不得不將目光投向大山之外,徽州人不無感傷地說:“天下之民,寄命於農,徽民寄命於商”,於是有了“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的徽州民謠。

明清時期的300多年間是徽商發展的鼎盛時期,也是徽州古道發展的鼎盛時期。徽州古道成就了徽商事業,徽商知恩圖報信念豐富了徽州古道的內涵,他們聯合地方紳士或倡議官府百姓等積極捐款捐物重修或續修古道,使得徽州及周邊地區出現了上百條合計數千里長的“通衢”古道。這些遍佈境內的徽州古道,讓古徽州通往池州、安慶、景德鎮、浮樑、上饒、杭州、宣城等地的道路暢通無阻。這些徽州古道是當時的“國道”,主要用以運送食鹽、大米、茶葉和糧食等外來商品及土特產品。

徽杭古道:始建於隋唐之際,是古代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的重要通道

徽杭古道


徽州古道是徽州商人通往外界的商道,一塊塊被磨平的青石板是對徽商盛極一時最好的說明。徽州古道由於各自所處地形地貌不同,也就有了“路有起止、長短之別,道有難易、寬窄之分”的說法。有的古道需要幾年、幾十年的努力,有的則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的奮鬥,才能建成修通,工程巨大,耗資無法估量,可與當今高速公路論比。倘若沒有眾多徽商的鼎力贊助,這些徽州古道的建成是難以想象的。

大洪嶺古道自明萬曆年間開闢修建到道光年間,歷經二百多年蒼桑,水衝石剝,道路損壞嚴重,成為危道。道光年間,為重修和維護大洪嶺通道,商人、官宦及祁黟等商號紛紛捐款,耗資數萬金,歷經六載,終使危途成坦道。當年在嶺頭8塊青石上記載了大量捐款人名單、商號、數量。黟縣西遞商人胡貫三早年販糧在西武嶺古道上,且形成了集收購、運輸、服務、出售的一條龍服務。有一首詩云“西武嶺頭新米到,擔夫羼土碓羼糠”,就是描繪胡貫三僱傭上百人的騾馬隊,從江西運糧到祁門、黟縣一帶出售的情景。

徽杭古道:始建於隋唐之際,是古代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的重要通道

徽杭古道


浙嶺是一條古徽州通往饒州的驛道,素有七省通衢之稱。它南通湖廣,北連江浙。景德鎮的瓷器、鄱陽湖的魚蝦、樂平的稻米、豬肉從這裡運往屯溪以及蘇州、杭州和上海;江浙出產的布匹、食鹽又從這裡運往江西。清康熙年間,婺源漳溪籍木商也是常州木商業鼻祖王啟仁被浙嶺方婆事蹟所感動,花巨資共修建經休寧至浙嶺茶亭36座,並修繕萬善庵,長年請僧侶為病死途中的商旅安葬立碑。箬嶺古道是一條聯接古徽州府、安慶府和寧國府的千年古官道,也是目前古徽州保存最長的古道。徽商興起後,更是成為重要的糧食、鹽和山產的運輸要道。千百年來,官吏進省入京,秀才舉人鄉試會試,商人運輸貨物,百姓親情往來,皆由此經過,更是徽州學子、商儒們通江達海北上進京的必經之路。遙想當年,徽商從徽州古道上走出來一個個傳奇,成為徽州文化上的一道獨特風景。一代代徽商最初大多從徽州古道走出皖南的深山老林,走向山外的大千世界,創造了一個時代的神話。

參考文獻:《徽州府志》、《績溪縣誌》、《祁門縣誌》、《紅色古道大連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