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历史的记忆52:(马果园乱世得安良。。。)

1895年,朝廷敕封董福祥为甘肃提督,率甘军回师甘肃镇压河湟地区伊教群众的反清斗争。马安良的骑兵队伍作为甘军的骨干力量亦在西征之列。

此次起事因河州地方政府处理虎夫耶花寺门宦内部新教和老教的教派纷争不公而爆发。起事队伍声势浩大,河州、临洮、西宁周边的伊教群众纷纷响应,居然组成10多万人的大军。地方政府无力镇压,清军连吃败仗。就连跟着多隆阿、左宗棠在同治年间因陕甘平回战争而名满天下的湘军名将雷正绾也无可奈何。

历史的记忆52:(马果园乱世得安良。。。)

清军弓箭手

在董福祥一路上苦思冥想如何上兵伐谋、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左冲右突的时候,马安良已经胸有成竹,志在必得。昔日老爹向政府投降,今日我要你们向我投降。

马安良兵临河州城下时,既不攻城,也不喊话,而是命令队伍就地安营扎寨,好生修养生息。兵不动不等于心不动,马安良派人潜入城内联系族人、亲戚、朋友,委托他们和回军新教首领马如彪、老教首领马永琳以及其他一系列重要头目取得联系。马安良现身说法,以自己父子为例给大家普及放下武器、投诚朝廷的好处。这个太有说服力了!马占鳌投降左宗棠近20年来在河州享有的尊崇地位和权力,大家都是亲眼看见的。马安良给首领们开出一张张空头支票,画出镜中月,描出水中花,哄得大家眉开眼笑,频频颔首。利益诱惑之下,花寺的头领们已经忘了当年他们的掌教人马桂源是怎么死的!

当头领们命令回军士兵放下武器,各自回家等待安置的时候,马安良兵不血刃带领清军入城。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可能在想,河州是我们父子的河州,你们都算什么东西?

甫一入城,马安良立马收起先前坦诚的笑脸,命令关闭城门,四处戒严,派出重兵拘捕羁押起事首犯,继而诛杀并株连亲属。马安良冷酷无情地把各路回军首领几近全部格杀。花寺门宦的嫡系后人也几乎被剿杀一空。只有马永琳的弟弟马永瑞因为当年曾和马占鳌在河州举事,交情较深,且其子马如蛟在马安良队伍任职,才得幸免。河州的回军就此被镇压,西宁周边有个别回部队伍一直坚持到1896年才被平定。

历史的记忆52:(马果园乱世得安良。。。)

清朝羁押的人犯

但是,在清军捕杀各路回军首领的时候。有个首领非但没有受到诛杀,反而受到马安良庇护。这个人就是伊教依赫瓦尼教派的创始人马果园。

马果园原名马万福,东乡回,生于1849年,系河州东乡果园村人氏,后来就被教众称作马果园。他年轻有为,学有所成,22岁就“穿衣”(经学学习毕业)当了虎夫耶北庄门宦的阿訇。马果园39岁去麦加朝觐时,吸收了阿拉伯国家一些教派的思想,决心要改革中国伊教。我突然发现,每一个有思想的阿訇去麦加朝觐回来后都想改革伊教。比如马来迟、马明心,还有这次在河州起事的马如彪、马果园。。。。。。

马果园回到河州东乡后,向传承多年的门宦体系发起挑战。他宣称信仰门宦与伊教教义不符,批评门宦把教门引向邪**,并公开宣布退出北庄门宦。他和志同道合的北庄门宦一些阿訇(后称十大阿訇)结为“兄弟”,研究传播依赫瓦尼思想,倡导以遵循《古兰经》为唯一宗旨,主张凭经行教,尊经革俗。这里的“经”是指古兰经。马果园以十大阿訇为骨干,分头在河州和青海各地传教。由于依赫瓦尼的宗教主张,所以被称作“尊经派”、“圣行派”。也由于十一个阿訇共同传教,被叫做“兄弟派”。又因为该教派出现时间较晚,也被叫做“新兴派”。还因为该派提倡改革繁文缛节的一些俗套,因此被叫做“维新派”。在当代,回族地区的“新教”称谓也基本是指依赫瓦尼。

历史的记忆52:(马果园乱世得安良。。。)

麦加克尔白

1895年,河湟地区各回部起事时,马果园也积极发动依赫瓦尼教众参加举事。并和另一位东乡起事首领马大汉结为同盟,发誓斗争到底,永不投降。马大汉曾和马果园一同去麦加朝觐,交情较深。马大汉有没有投降不好说,反正最后他也是死于马安良之手。

马安良在河州诱降回军成功后,共诛杀了137个回军首领,株连的亲属更是数不胜数。但马安良在实施抓捕前,派人通知马果园外逃避难,以免受到株连。马果园接信后收拾包裹连夜出逃。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现在缺乏史料,没法讨论分析,也不好讨论分析。只能推测可能两人关系好,感情深,或者说新教的宗教思想得到了马安良的认可!

马果园逃出河州后,改名换姓,潜藏在静宁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城关大寺当满拉(学习经文的学生)。1897年,河湟事件的影响逐步平息后,马果园又回到河州,继续召集十大阿訇切磋学问,传播新教理论。公开号召“打到门宦,推翻拱北”。由于依赫瓦尼简化宗教程序,只主张教众“认圣、顺圣、尊经”,教义简明扼要,得到信教群众的大力支持。1908年开斋节,马果园在河州聚集数百人讲经,激动地宣称:依赫瓦尼要统一各教派和门宦。

历史的记忆52:(马果园乱世得安良。。。)

古兰经

马果园传经布道的方式太富进攻性,引起当地其他门宦和老格底目教派(以下统称老教)的极度反感和不满。所以常见的打架、械斗、伤人事件又开始了。老教首领径直告官说马果园是之前河湟事件的逃犯。兰州总督则批示河州地方,“马果园系朝廷要犯,穆圣异端,犯法漏网,在家忤逆,就地正法”。马安良得知消息后,利用其控制河州地方的权力,再次暗地通知马果园带家眷离开甘肃避难。为了化解纠纷,平息老教的诉求,马安良杀了几个新教的阿訇,才勉强算是给上级交差完成任务。

马果园先到陕西安康隐名传经。1911年待事情稍有平息又回到河州,但面对老教各派的压力,根本无法立足。来去徘徊,1914年他到了新疆哈密传授新教,并吸引了缠头回教众(维吾尔)。结果被当地老教告发,新疆都督以“新兴邪**马果园,蛊惑民心,藐视王法,罪大恶极,应依律承办”之罪将其羁押,准备正法。

马安良得知后,鞭长莫及。为救出马果园,他花重金托人贿买甘肃政府要员,协调新疆省府,要求将马果园押解回甘肃处置。这也说得过去,马果园毕竟是河州的要犯嘛!异地警方抓获了应该通知当地警方押回原籍归案!

1918年,马果园被押解回甘肃路过河西走廊时,时任凉州(今甘肃武威)总兵的马廷勷(马安良之子)和时任甘边宁海(主要是指现在的青海及甘肃和其交界的地方)镇守使的马麒及其弟马麟(这两人是马海晏的长子和次子)按照马安良的意思,派人乔装出击,击溃押解的官兵。把马果园护送到西宁落脚,算是彻底地救了马果园一命。也就是在这一年,马安良病逝于河州。

历史的记忆52:(马果园乱世得安良。。。)

西宁东大寺

马麒、马麟兄弟此时在青海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宁海军”,已经基本脱离马安良的西军。开始逐步掌控青海的军政大权。马氏兄弟为了强化青海的统治,一直把伊教作为控制老百姓的精神工具。但青海地区的教派门宦众多,互相排斥,天天打架,烦不胜烦,管不胜管。这让马氏兄弟非常头疼。如果自己队伍里的不同教派的将领士兵也因此互相打架,闹不好要动枪动炮的。那还得了?

在教派纷争的背景下,马果园统一各教派各门宦的宗教主张非常符合马氏兄弟的政治需要。从这个角度看,马安良屡次营救马果园,其目的似乎也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此后,马果园成为马氏兄弟尊崇的座上宾,掌管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名正言顺地在西宁公开传播依赫瓦尼宗教思想和主张。马麒的儿子马步芳承袭青海大权后,为了巩固自己在青海的统治地位,更是不遗余力地在青海、河州推行依赫瓦尼教派,为新教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权力之下,教派之间依旧有矛盾和冲突。怎么解决?还是我们说了若干遍的打架、械斗、伤人、烧房子、然后告官。。。。。。,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历史的记忆52:(马果园乱世得安良。。。)

清末青西宁城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