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一名审理“套路贷”案件法官的心里话——人生没有捷径


一名审理“套路贷”案件法官的心里话——人生没有捷径


办案札记

--普法的道路还很长

一名审理“套路贷”案件法官的心里话——人生没有捷径

3月28日,随着审判长一声“现在闭庭”,陕西首例“套路贷”涉黑案终于尘埃落定,当走出偌大的易俗剧社,感觉到阳光格外耀眼,花草格外艳丽,是啊,春天来了,但在通往春天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这种艰辛从瑟瑟发抖的寒冬开始,幸好,在花红柳绿的春天得已终结。

一名审理“套路贷”案件法官的心里话——人生没有捷径

无论你有意无意,我们都已深深的“嵌入”这个时代和社会中,人们的言行都透露着这个时代的气息,因为不同的时代对人对事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对法院对法官提出了新的要求,任务更加艰巨,时间更加紧迫,要以速裁案件的速率,办理涉黑案件。2019年1月18日,检察院对韩某等人涉黑案提起公诉,当时刚冲刺完全年结案大关,尚未修养喘息,就要立刻投入到韩案的审理工作中,而且马上面临着过年,每天下班还有艰巨的育儿任务,对精力和体力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困难就像一座座山丘挡在你面前,你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翻过去。经过合议庭周密安排,用一周的时间阅卷,一周的时间送达通知,一周的时间召开庭前会议及刑民调解,一周的时间准备庭审,再用近三周的时间撰写判决,可谓异常繁忙,其实,忙不可怕,可怕的是乱。韩案审理工作一直在合议庭的有效把控之中,一直在安排计划之中。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院办公室及法警队的大力配合,韩案的一大特点就是一把手担任审判长,举全院之力配合本案审理,先后有七八十名干警参与了韩案各项工作,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一名审理“套路贷”案件法官的心里话——人生没有捷径

一个法官的办案生涯也许很长,但总有一些瞬间让人铭记。韩案审理中,在最后陈述阶段,我相信所有在庭审现场的人都会记住当时全场哭声一片的情形,因为这种视觉听觉的冲击在其他案件和场合中是很难见到的,坦白讲,当我听到韩某说因为被抓家庭发生变故,听到曹某说最对不起年幼的女儿,听到叶某说因为家里穷为了给父亲挣药费到西安打拼等等陈述时,我也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情绪,我相信被告人在当时那种情形下的陈述基本是真实的,因为被告人都动情了,但作为一名法官,还应该察觉,被告人流下的是对不起至亲的愧疚之泪,而不是对不起被害人的悔恨之泪,因为自始至终没有一名被告人对被害人道过歉,在被告人的意志里根深蒂固的认为只要老赖欠钱不还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殴打辱骂,至少觉得殴打侮辱不是很严重的违法行为。

人生没有捷径

一名审理“套路贷”案件法官的心里话——人生没有捷径

刑罚的现代化进程告诉我们,对任何一个科以重刑的案件都不应该欢呼雀跃,因为刑罚在打击犯罪修复某种社会关系的同时必然会影响另一种社会关系,这就是刑罚的殃及效应,每一份判决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审理韩案过程中,内心是很复杂的,因为被告人都太年轻,很多都是刚踏入社会不久的青年,尤其是韩某起初在工作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但就是因为出现偶然的变故,韩某无法接受,急于求成,急于证明自我,才肆意践踏他人合法权益。其实,每个人都有梦想,包括被告人,尤其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年轻被告人,但是追逐梦想的过程,并不是平铺直叙,反而是迂回复杂的,有的人能成功,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很多人并不能成功,甚至不管你怎么努力都不能成功,人的成长就是坦然接受失败之后再重新定义成功,不断的修正自己,不断的“试错”。真正的勇者是在失败的绝境中依旧坚守法律的底线,在看清生活艰辛的本质后,张开臂膀拥抱生活,拥抱艰辛,成功往往没有捷径可走,法律底线“守护”每个迷茫的人在岔路口寻找正确道路。

判决是“复制真相”的过程

一名审理“套路贷”案件法官的心里话——人生没有捷径

一个案件就是一个故事,法官是故事的旁观者,也是故事的评判者,一份再短的判决都牵动着几个家庭,一个再轻的刑罚都左右他人生活,整个判决的过程就是“复制真相”的过程,法官通过判决修复着破裂的社会关系,通过判决指引公众行为,通过判决让人在绝境中看到些许希望,判决是法官对应然世界的基本认知,也是法官对纷繁社会的价值判断,判决将是对法官最中肯的评价。

一名审理“套路贷”案件法官的心里话——人生没有捷径


办案札记作者:王永,男,198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11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审判员。先后被评为全省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案例工作优秀参阅案例;两次荣记个人三等功;全市法院2016年度、2017年度十大办案标兵;区直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