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乾陵石像為何沒有腦袋呢?

曾維浪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乾陵佔地面積40平方千米,氣勢宏偉。在陵園四門中,尤以朱雀門最為壯觀:高大的華表,莊嚴的碑亭,蜿蜒肅穆的神道,威武的石像群,似乎都在昭示大唐的氣韻和帝王的尊崇。



在朱雀門神道東西兩側,分佈著兩組石人群像。石人群像整齊、恭敬地排列於陵前,西側有32尊,東側有29尊。這些石像穿著打扮各不相同,有的袍服束腰,有的翻領窄袖,但他們都雙雙並立、兩手前拱,姿態極為謙卑,彷彿在這裡列隊恭迎皇帝的到來。令人疑惑的是:這61尊石像全部沒有腦袋。武則天一生喜歡獨樹一幟,一塊無字碑令人摸不著頭腦,難道這無頭的石像也是她的創意嗎?


如果說這些石像原本就無頭,但經過查看卻有人為砸毀的痕跡,說明它原先是有頭的。難道說武則天生前得罪了人,別人在她死後加以報復?但如果是報復的話,應該會有很大的動靜,如果有動靜的話,就會有人知曉,就會留下記載。然而,歷史上從未有過乾陵報復毀陵的記載。

1971年秋末,瓜婆嶺兩位村民正在田裡勞動,只聽“咣噹”一聲,一鋤頭碰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挖出來一看,是一尊石頭像,他們懷疑是後面乾陵裡的石頭像,於是就交給文物部門。文管所工作人員經比對,東邊的合不上,恰好跟西邊最後一排的一個石像斷痕吻合。61尊石像,僅僅找到了一個腦袋,其它的腦袋哪去了呢?


現在證實了石像原是有頭的,那麼,從什麼時侯起,石像的腦袋被搬家了呢?

可喜的是,我們能從有書籍中找到線索。明朝軍師劉伯溫曾到過乾陵,並留下詩句:“蕃王嚴似立層層,天馬排行勢欲騰。”,這說明在明朝早期,石像是完整無缺的,否則,劉伯溫的詩句就要提及無頭怪事。

可是到了明朝末年,有一個詩人遊乾陵時,描寫的景色就不一樣了:“赤馬剝落離倒旁”。“剝落、離倒”都在說石像斷頭倒地之事,說明在明朝末年,這些石像頭就被破壞了。


乾陵神道兩側其它地方的石像還好,為何唯獨這裡的頭像無一倖免呢?難道說這些人的身份比較特殊嗎?

從那尊頭像歸位的石像來看,身高170cM,胸圍65cM,髮髻、面部、八字鬍鬚的特徵,似乎顯示他為邊遠少數民族。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石像大多是圓領緊袖左祍或右祍武士袍,祍,是衣襟。古人的上衣是左右襟交錯重疊,古代中原人是右祍,少數民族是左祍;漢族人是右祍,胡人是左祍。經辯認,這裡有遊牧民族人、西域胡人以及唐朝周邊的人。這些人無一例外的手捧芴板,說明他們是唐朝的大臣;這其中有20多人身佩玉袋(裝官印的袋子),說明他們是五品以上的高官。

雖然年代久遠,風化嚴重,但還是在有些石像背後發現了文字。這些文字記載的是石像主人的國別、官職、姓名。如木俱罕國王斯陀勒、盛于闐王尉遲璥、吐火羅王子持羯達健、默啜使移力貪汗達幹、播仙城主何伏帝延、康國王泥涅師師、石國王子石忽那、波斯王卑路斯、疏勒國王斐夷健密斯等等。

隨後不久,在乾陵附近又找到一個梳著13條辮子的圖像,經專家確認,是為典型的突厥人。

史學家陳國燦認為:這61尊石像,全都是胡人,應稱呼為“蕃臣像”,其中有些蕃臣,可以在史書上找到記載。

人們不禁要問:武則天為何要將這些蕃臣,集中置於顯要位置呢?

史書記載,唐高宗去世後,很多蕃臣都來參加葬禮。武則天為了顯示大唐國威,以及與各民族的友好關係,下旨塑造了這批蕃臣像。

但是,也有例外。研究人員發現,有些石像背後開頭寫有“故”字,說明這個人已經去世了。這裡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這個人根本沒參加唐高宗葬禮,只是出於喜愛和別的原因,把他列入了蕃臣像;另一種是確實參加了葬禮,只是立石像時已經去世了。如阿史那彌射,他是西突厥一名首領,曾經被封為驃騎大將軍,高宗繼位後,讓他擔任唐朝最高地方長官,統領軍政。662年被人陷害致死,高宗病逝是683年。顯然他不可能參加高宗的葬禮。這種帶“故”字的石像有十幾個。

根據史書記載,乾陵的地面建築有385間房子,其中包括蕃臣像的建築物。原來這些石像都在殿內,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損毀了。

中國人自古就講究對稱,而蕃臣相東西兩側的石像數並不對稱。

日本有個學者叫足立習六,他於1906年來乾陵考察,發現東側有29尊石像,西側有32尊石像,兩邊數字不對等,不符合中國人的對稱傳統。

後來在亁陵東側陵園區,找到一塊毛坯石料,高245CM,寬86cM。此後在這一側又發現一塊毛坯,人的形態已經刻成。村民反映還發現有一塊石像半成品。三個毛坯加61個石像,剛好64個,成雙成對。這三個毛坯為什麼沒有完工?為什麼不完工?成了不解之謎。



關於石像頭部被毀損的原因,目前有幾種推測供大家討論。

一,八國聯軍破壞說。八國聯軍打到中國後,外國人看見自已的祖先在給唐朝皇帝守陵,氣急敗壞,砸毀了石像頭。但根據前面的分析,明朝晚期這些頭就沒了,輪不到八國聯軍動手;再說專家論證過了:八國聯軍根本沒來乾陵。所以,這個說法不靠譜。

第二,瘟疫說。據說明朝末年這裡發生了瘟疫,有人懷疑說是這些蕃臣石像使的壞,憤怒的民眾為了治好病,就砸爛了石像頭。

第三,禍害莊稼說。明朝末年有一個外國使節來到乾陵,看到自已的祖先在給唐朝皇帝守陵,非常惱火,又不敢公開砸毀,便心生一計。他晚上到田裡糟榻莊稼,然後當鄉民說石像成精了,白天不動,晚上出來禍害莊稼,只有將這些石像頭砸了,方保太平。於是,鄉於就將石像頭都砸了。

第四,黃巢破壞說。黃巢曾經在乾陵周邊挖了一條40米的深溝,意欲盜掘乾陵,結果幾十萬大軍連墓門都沒有找到,無功而返。這些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沒有絲毫收穫,氣憤之餘,砸毀了石像頭。

第五,地震說。許多專家把石像頭被毀的原因歸結為地震和戰亂。明嘉靖年間,陝西華縣一帶關中大地震,震級8--12。由於時間發生在子夜,造成80多萬人死亡。乾陵距離華縣100多公里,屬於震中地區。加上石像材質欠佳,有石瑕,地震造成石像倒榻,頭部斷裂極有可能。少數屬於戰亂毀損。

以上只是推測,缺乏直接證據,到底真相如何?有待進一步探索。歡迎大家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