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年終獎只有不到十萬,該不該離職?

hdt07


早幾年有句話叫no zuo,no die。很明顯提出很多出這樣的題目,很多人會哭死在馬桶上。拿10萬這樣敏感的數字來刺痛別人的心,真是不應該。好在大多數堅強的人們都能夠識破題主的小計謀。

有些人說我月收入不到2萬。照實了說,到底多少?3000。我們現在很多人都玩這個。我的年終獎都不到10萬。照實的說,其實就6000。只不過是想矯情一把。現在這種語言,竟然大媽也學會了。

前幾天我一同事給她老公打電話,也是這樣。老公,我們獎金2萬塊錢都沒有,才有8000多。你的獎金夠我買個包包嗎?電視劇看多了吧?😂😂😂😂😂難怪現在的冬天越來越冷了,芝加哥都零下50幾度了,都這樣講話能不冷嗎。

不就是8000塊錢獎金嗎?拿10萬塊錢說事兒,幹嘛呀?嫌獎金少,你可以早早的離開,別在這裡禍禍人就是了。再說公司要是給的獎金,真的是遠遠低於自己心理預期,那差不多就是讓人早點滾蛋的意思。




大舟財經觀


這麼少,必須離職!離!必須離!

別人王健林今年的小目標先掙它個一億,十萬這麼少還好意思說出來,丟不丟人!

別人問我年終獎多少,我直接說還差一點就到100萬。

哦,你問我還差多少?我數數,還差六個零而已。哇,想想就很美好,馬上就要進入百萬富翁的行列。

喂,醒醒!夢該醒了。

哦,是啊,我今年年終獎是零,想想就可悲。

題主的十萬,我很羨慕,估計有很多人都很羨慕嫉妒恨。

今年經濟下滑的環境下,能有13薪就要笑醒的節奏,而且還遇到可怕的裁員,年前被裁,都不能高高興興過個年。

想想各種奇葩的裁員理由,心寒:

網易嚴選:傳裁員30% 回應優化

阿里:暫停部分招聘 回應:不是不招人,而是找對人

滴滴:傳裁員25% 回應:正常調整

華為:放棄平庸員工

京東:業務調整

知乎:傳裁員300人 回應:正常調整和優化

美團:傳內容線裁員300人 回應:優化

便利蜂:數學考試不及格就裁員

有贊:公開宣佈996工作制度

趣店:派遣出差再宣佈原本辦公室裁撤,將人“發配邊疆”

……

2019能夠有個穩定工作就不錯啦。


海格進階


這得看什麼單位啦,你像我在工地上搬磚,別說是十萬獎金啦,就是老闆不欠我錢就非常高興了,我從來不敢奢望要自行車。十萬的獎金標準,這可不是一般單位的人能夠承受的起的,也不是一般工作人員能夠享受了的。

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講,別說是十萬的獎金,就是一萬也算不錯的了,哪還敢奢求那麼多。現在的經濟條件下,有個班上就應該謝天謝地了,怎麼還會挑肥撿瘦呢。我不知道你是什麼單位,也不知道你是什麼層次的員工,反正在我看來十萬的獎金絕對是好的不能再好了,還離職?除非腦子打鐵。

當然,如果你是某一大型企業的高管人才,中層以上的管理人員,那麼十萬元的獎金可能會很少,比如像有些大型的互聯網或者金融業的高管,他們的獎金都以百萬元計了,十萬的話還真是有點磕磣。如果你是馬雲手底下的高管,發這麼點獎金的話,那麼你就可以立馬離職,轉頭就到馬化騰那去報道。


元芳有看法


這個問題一定會招致很多朋友對提問者的狂噴!當然老鬼也大致能夠想象,題主所在的行業、崗位有可能別人的年終獎更高,導致提問者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

請注意,無論你的年終獎是多少,這都不應該不是你思考是否辭職的本職原因。您應該思考下面幾個要素:


一、你需要的是:掂量掂量自己,冷靜評價一下自己的能力、水平,衡量一下:如果挪窩了、換到其他地方了,否讓你拿的比現在還要多!

情緒不解決問題,和同事比較也不解決問題!人比人氣死人這個說法別套用到您的頭上。

因為情緒的原因,導致提問時,都不去寫自己拿年終獎比別人少的原因了,也不去描述什麼原因導致比別人拿的少。或者受到哪些不公正待遇了。

別人怎麼忙您釐清思路呢?

一定會有人幸災樂禍的出主意:直接走人吧!——這就是因為感覺到了提問者因為情緒原因開始胡亂提問造成的:回答者用鼓動的方式來做出嘲笑的舉動!!!


所以,先別情緒激動!請冷靜下來掂量一下自己,到了其他單位,您現有的能力、水平是否真的足以拿到更多的年終獎吧!

情緒不當飯吃!情緒最容易因其行動、思想出偏,造成自己一連串的失誤、錯誤!

哦,對了,還有一個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的問題——冷靜思考一下,自己辭職後,能馬上找到那樣的企業嗎?能夠一定找到賞識你、尊重你、重視你的優秀企業嗎?


二、你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是,你在企業中還有沒有巨大的潛力可挖,從而獲得比同事還高的年終獎!

不同的企業發放年終獎數目的標準是不同的。有的是業績為主,有的是以日常工作業績作為其中一個指標,摻雜了很多領導的主觀評價因素。

首先得說明一個客觀的、身為職場人必須接納的要素:在哪裡就得遵守哪裡的規則!抱怨不公平、不合理,那就請離開! ——老鬼上面的言論一定會有很多認為不公、感覺委屈的人內心裡感覺不爽、不對、毫無正義感、毫無社會責任感。隨便了!

先認清現實、接納現實,讓自己在現實中生存下來,積累實力,你才有機會、有能力、有權威性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沒實力時瞎咋呼,沒用啊!就連老美,都到處挑事兒、狂轟濫炸,老美講理嗎?你靠講理,老美就心服口服不卡中國了?世界都不講理,你奢望什麼?長本事、攢實力,才是根本!


思考自己在自己的企業裡還有沒有潛力可挖?

思考一下自己之所以拿到的年終獎為什麼比別人少?

別管少發你年終獎的原因是什麼,先找出來!

那些原因,往往不是業績、成績,而是與“人”有關係的很多要素。

職場本身就是要和人打交道的!為什麼我們要牴觸呢?

難道你要將那些重視人情因素並且拿到高額年終獎的人,都定義為小人?偽君子?

難道你將看重人情因素的領導,都定義為低素質、眼瞎、不懂管理?

...........請思考自己對於職場規則、法則、潛規則,以及職場人情世故的理解是否有情緒因素的影響,是否有偏頗的認知。——再說一遍!——別將你那一套不公平、不合理、不道德、不

.......

的言論了!真的沒用!

如果您不改變弱者的心態,不願意成為強者,越王勾踐劍別說忍十年了,忍不了幾天就自己幹掉自己了!

如果自己不能擺脫情緒對自己的影響,韓信早和那個逼他鑽褲襠的屠夫幹起來,讓那個屠夫給滅掉了!哪還會有後面的韓信點兵?

職場就是一個生態圈,職場雖然不想市場銷售所形容的“戰場”那麼嚴重,但也是一個講究生存智慧、策略、方法的生態圈!

搞清楚這些,你才能逐漸的讓理性戰勝感性。才能開始研究、重視、思考職場人的職業化問題!


好了,就談這麼多吧。

這類問題,最容易引起很多人的不適。這也是常態。

玻璃心的人很多。

將自己的生存、發展、榮辱等等寄託於外界因素的人太多。

受到情緒影響而衝動,從而導致思維方式走向極端想法的,也很多。

就看誰,能跳脫出來了.................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老鬼絕不為了迎合人的口味而寫作。老鬼要用最貼近社會、職場現實的內容,為大家分享最優價值的、促進人生存、發展的心得、體會、思路、方法.........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僅年終獎就"只有不到十萬",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已經是渴望不可及的高收入了,還問別人"該不該離職"?炫耀顯擺自己的高收入,讓普通人羨慕嫉妒恨的心情油然而生。

年終獎只有不到十萬元,月入不至於兩萬元吧?年薪三十多萬的收入,已經屬於高收入人群範圍了吧?這種上層社會收入人群,又能提出該不該離職的質疑,一定能力出眾或者有獨門絕技在身,可以果斷的離職啊!

高速發展的社會,一切都在快速變化之中,人才合理流動也符合自然規律,不足為奇!生活壓力只所以有增無減,是攀比心理導致的慾望過於強烈的必然結果。

長江後浪推前浪,狹路相逢勇者勝。就業機會不足,壓力徒增的情況下,騰出一個職位,就有高手如林者在躍躍欲試,對用人單位而言百裡挑一的選擇人才,優勝劣汰的關口前移,必然推動社會政治經濟進入良性循環的快車道。

不過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利弊得失是把雙刃劍,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適合自己遊韌有餘發展的高收入職位就是好職位。

只是能力有限卻這山看那山高的頻繁跳槽者,就別忘了過於高估自己,低看職位的挑三揀四是自己的不足就是了。


莫忘初心242650426


臥槽,最近頭條怎麼這麼多來拉仇恨的。

比如:

現在又變成了,年終獎10萬不到,要不要辭職。

拜託,你看看我們國家的年人均收入好不。

國家統計局指出,低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

你光年終獎就要10萬,接近高收入群體的年收入了。

你不是沒事找事拉仇恨的,你是來幹嘛的。


當然,你也可能是牛逼公司的大領導,或者中高管。

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要跑來頭條問這個問題呀。

因為,我相信,頭條的朋友們,很多收入都還未必比得上你的年終獎。


你說你丫是不是有毛病?



馮起升


你是猴子派來的救兵嗎?

1、不到10萬,別和嶽嶽同志說的一樣3200,你是職場人士,別老是搶人相聲隊伍的臺詞?

2、你要羞死誰啊,請問你身高、體重、年齡、性別、三圍、家有幾口人,人均幾畝地、從哪來、到哪去?幹啥要百分之九十的人沒臉活下去,你要破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嗎?

3、離職好啊,離職就不吹了,年終獎都十萬了,還有心思在這吹?你別跳槽進入直銷隊伍裡去,萬一掙個1314萬還是多少來著,你還不得上天啊,你知道咋才能上天不?

4、看來來頭條號挺好的,沒事罵罵人,而且是沒事找罵型的讓我罵,其實真的有做好事兒的趕腳兒,怎麼說你的回答也多一條,不是嗎?


誰也擋不住春天的腳步


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法回答,理由有二。一,不到十萬,這中間的跨度太大,從一開始到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都是不到十萬。若是隻差一塊不到十萬,我建議你就將就點幹著吧!畢竟錢不是那麼好賺,工作不是那麼好找,你能拿這些已經是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這已經是很多人趨之若鶩、望塵莫及了,已經是高收入了。若是隻有一塊,那我看你就離職吧!這一塊有也三八,沒有也是二十四,無所謂。二,問這個問題的人有炫耀(我們這裡叫燒包)的嫌疑,望眼我們身邊所有的打工族上班的,一年到頭辛苦拼命地幹,能拿十萬元年終獎的有幾個?恐怕是廖若星辰,稀罕的很。你拿著十萬元的年終獎卻一邊在那裡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一邊又出來說太少,嫌這怨那,這就相當於自己穿著幾千元的貂皮大衣卻到穿著破棉襖凍得瑟瑟發抖的人面前裝逼喊窮,故意說自己的衣服孬沒檔次,這不是炫耀又是什麼?難道還有第二種解釋嗎?

所以不知是什麼身份級別的人提出的這個問題沒法回答,不過最後還是要說一句,假如你有特殊的身份或者技術能力,能為國家企業做出重要貢獻,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那就另當別論了,我不知提問者是不是屬於那種高端大氣上檔次有身份品味的人才!


紅塵遲耘


這個主要從三方面出發綜合來看吧。


第一,你本身的月薪收入。

舉個例子,如果你月收入1萬元,那麼年終獎10萬元相當於你10個月的工資,那麼無論如何這個年終獎的數額都不算低了,說明這是一家不錯的公司,沒有虧待員工,應該留下好好發展。

如果你月收入5萬元,那麼年終獎10萬相當於你2個月的工資,那麼也算是不錯,相當於發了14薪,要是非特別賺錢的一線業務部門也算是可以接受了。

如果你月收入20萬元,那麼年終獎10萬相當於你半個月的工資,那就有些低了,可以考慮跳槽了,畢竟月收入20萬的人拿10萬的年終獎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當然這要排除年薪制的情況,畢竟在年薪制的體系中,這筆所謂的獎金其實就是你薪水的一部分。


第二,你所在的行業。

如果是高薪行業,比如金融和互聯網行業,或者類似5大諮詢公司之類的,這個年終獎肯定是低了。畢竟這些行業平日裡薪水就比其他行業高一大截,年終獎10萬元遠遠低於行業應有的水平。這時候還是要諮詢一下同行業其它公司的朋友,問問其它公司的情況,如果確實差距較大,果斷跳槽。

但如果是普通行業,尤其是除了金融、互聯網、通信、資訊、能源這幾個口以外的,10萬元的年終獎應該還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應該感到幸運和幸福,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第三,你的職位。

正如第一條中所說,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今年經營情況很好,你又是一線業務部門的員工或者管理崗位,你們的業績非常出色的完成了。那麼要根據公司或者部門的業績來看待這個問題,有的部門年利潤幾千萬,卻不願意給員工多發點年終獎,這說明公司摳門,老闆吝嗇,可以考慮另謀高就。反之,則應該抱有感恩之心。


未泯雙瞳


你的心為啥懸著?!



年終獎不到十萬,要不要辭職?題主無疑在調侃!至於題主到底年終獎發了多少,我不清楚,估計很少或者乾脆就沒有。開玩笑!

我到不關心年終獎發多少辭職的問題,我關注的是發放年終獎背後的邏輯。




發多了,本就應這樣;發少了不開心!每到年底,為了年終獎的事,作為員工的你,猜啊猜——真是為這點兒事操碎了心。

作為員工,你知道“年終獎”源自哪裡嗎?源自你為平臺創造的價值!說白了,你為平臺賺了多少錢——除去相關費用,剩下的你拿走!理所當然,不乞憐不抱怨。當然、企業也不要“藏著掖著”,不踐行年初的諾言、貌似精明卻幹著“自毀長城”的事兒。


作為企業,把整個員工薪酬體系擺在桌面上,做到彼此透明,一到年終——年終獎多少,員工自己會計算,你不說他亦心裡有數。幹嘛要猜呢?規則在那擺著,多了咱不要、少了咱不答應!


怪就怪在企業本身,總掂量著把所謂年終獎的主動權抓在手裡,叫員工圍繞點兒獎金雲裡霧裡,背後還不是打著那點兒“能少發則少發”的小算盤?!至於員工,規則呢——年初幹嘛不言明?年底想算帳、又怎麼算得清!咱也捫心自問一下,你為企業創造了啥?做人總得有點自知之明吧……


『簡介:建瓴創業,《建瓴營銷互促會》發起者,資深營銷人。本文為作者原創,有收穫,請加關注;創業無坦途,你關注的不是我,是你“撥雲見日”的希望和“飛揚跋扈”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