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請問:假如教師工資比公務員每月多1000元,你會選擇哪個職業?

不是天方夜談


這個問題我用自身的經歷告訴你:我之前是教師,現在是公務員,工資雖比教師低了,但我依然堅定的選擇公務員,為什麼?下面具體給你分析。

1、從發展空間的角度來看,公務員發展空間更廣闊。

公務員的發展路徑是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等,每提拔一格都意味著資歷的增加,相應的各方面的待遇、好處也會增加。特別是現在縣鄉政府領導職數增加,公務員提拔成為領導的可能性更大。如果你經營的好,你能發展到哪一步真不好說。

我認識一個公務員,最開始就是一個普通的鄉鎮公務員,後來被借調到縣委辦工作,沒多久就被選為縣委書記的秘書,在此期間趕上領導換屆,他順利提拔為副科,經過幾年的歷練,縣委書記臨走前,他又成功的提拔為正科,現為某局的局長。

這一路走來,他最初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局長,可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做到了。

而教師怎麼發展呢?只能是從初級教師成長為中級教師,再從中級教師成長為高級教師,在此期間如果你的運氣好,有可能會提拔為校長,但這個機會還比較少的,就算提拔為校長,到退休最多也就是個校長了。所以,發展空間就這麼小。

所以說,從發展空間上來說,公務員的發展空間要比教師的發展空間更廣闊。

2、從待遇的角度來看,公務員待遇要好於教師。

(1)關於受人尊重方面。

公務員更受人尊重,特別是對於體制內的人來說,他們就覺得公務員好像高人一等。因為各局、各鎮街的領導班子都屬於公務員,而且新考選的公務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一般都能提拔為領導班子成員,這就給外界一種公務員就是準領導的感覺,所以,大眾對於公務員都是非常尊重的。

而教師就沒有這種優越感了,教師既沒有太大的權力,也不掌握很多的資源,所以,不會有太多的人用到教師,頂多是孩子的家長對於教師是比較尊重的。

(2)關於工資待遇方面。

雖然教師和公務員都屬於全額財政供養人員,但是工資待遇卻有很大差別。公務員的養老保險繳納的更高,退休以後領取的退休金就更高,而教師的養老保險只是事業單位的正常水平。另外,公務員有車補,而教師屬於事業編制,是沒有車補的。

3、從身體與時間的角度來看,公務員優於教師。

(1)關於身體方面。

當過教師的都知道,整天圍繞著孩子轉,身心是有多麼疲倦,真可謂身心憔悴。為了讓你有切身的感受,你這樣去想,你對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經常有非常崩潰的時刻?怎麼說都不聽,明明給他說過好幾次的事,他還是照樣犯錯誤,這個時候你是不是非常氣憤?如果全班有40個學生,其中10個都是這樣的,那麼你會怎麼樣?

所以,教師這個職業是非常辛苦的,會為了提高成績而生太多的氣,越是嚴格要求學生,越是責任心強,生的氣就越多。長期生氣對身體肯定不好。

而公務員就不用這麼辛苦,只需要把領導安排的事完成就可以,如果涉及到很多人,只需要你與這些人協調好就可以,一般共事的人都是成人,還容易溝通一些,沒有太大的壓力。

(2)關於時間方面。

有人說教師有寒暑假、雙休日,時間很充裕,其實這樣看是不全面的。教師的寒暑假和雙休日僅僅只能那個時間段用,工作日他們幾乎不能請假,如果你請假,那麼你的課誰來給你上?所以,更多的時候,如果教師請假,他們一定會先找好替自己上課的人,回頭再給人家上回來,這就是換課。

公務員時間就相對自由一些,假如你工作日請假,你不在單位,領導可能就把工作安排給別人了,並不影響工作的正常運轉。

總之,即使多給1000元,我也不選擇做教師。

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

作者:寫作匠,資深體制內成長導師,用工匠精神專注分享體制內的那些事兒。

體制內公開課


那肯定是選擇公務員了,閉著眼睛就能選了答案。

1、教師比公務員辛苦太多了。

我家裡也有人民教師。那叫一個累,是真心累,因為是教高中,除了寒暑假有幾天假期外,其他時間半個月兩天假期,家裡大大小小事情都不能請假,基本是把自己栓死在講臺上了。

早自習的早上5:30起床,晚自習晚上8:30下班,如果帶班主任,要等晚上11:00才能回家。還要面對學生家長每天的詢問,為什麼孩子這個月成績下滑了,為什麼孩子住宿舍瘦了,為什麼孩子放假回家不高興了,受什麼委屈了麼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遇不到的。現在教師除了教學任務外,還有其他任務,教育局隔三差五舉辦的教學研討會、各種交流會,各種新課改培訓,下來就是各種文字彙報,學習總結等等,每天寫的字比學生還多,三天一小會,五天一大會。

公務員呢?一天八個小時班,到點上班,到點下班,最多就是各種事件節點比較忙,不會有常年加班的情況。從這方面講得話教師和公務員能比麼?兩者就沒有可比性。1000的工資差額暫且不說能不能達到,即使能達到了,我也寧可選擇公務員,兩者的工作量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2、公務員發展空間比教師大。

教師基本沒什麼太大的發展空間,除了能評職稱外,其他的晉升機會很少,尤其是現在政教分離越來越明確的情況下,老師除了站講臺,沒有什麼太廣的發展前景。站講臺也是屬於體力勞動,目前教師的薪資待遇還沒有與付出成正比(撈外快的除外),反觀公務員,前途一片光明。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正處級。。。。。。每個階段的晉升,都意味著人脈關係的拓寬,無形的附加資產可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不要說1000,再多點,如果有機會,還是會選擇公務員,不選教師。

僅代表個人意見,您有何高見?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


薛家木子李


我可以毫不猶豫地選擇公務員的工作。

先來介紹一下我們家的情況吧。我媽是縣級鄉村小學教師,我爸是縣政府行政人員。按理來說,這樣的家庭職業風布是很多家庭羨慕的,但我認為從小過得不是很開心。



為什麼呢?

自我讀書起,從小學到大學,我媽沒輔導過我一天的作業,而我爸每天也是忙忙碌碌的,每天晚上很晚才回家,根本無暇顧及我的生活。所以,我從小就對當教師和公務員比較反感,我覺得如果以後與這兩個職位打上交代,那真是不如去“撿破爛”。

但是,如今長大成人,看到自己身邊的朋友或親戚為了當教師或者為了當公務員兒挑燈夜讀時,我才對這兩個神聖的職業在心中有了一點“起死回生”的看法。



看到別人考上公務員的那一刻,如“范進中舉”一般狀況,我覺得這值得嗎?心中不禁默默的說:“你們入職以後就知道其工作的痛苦了”。

好了,發了一頓牢騷。

下面,我來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見解:

(1)從薪酬待遇方面來看:

我記得我媽2019年每月的教師薪酬為4000元,而這4000元,還包括鄉村教師補貼600元,如果沒在鄉村工作的老師就沒有這個補貼。那麼,教師行業的整體工作為3400元左右;

而我爸是縣級行政人員,他每月的工資為5000元,而5000元的工資包括為:基礎薪資、福利和月度績效獎。

兩職業的相同點:

如果從基本薪酬相比,教師行業高於公務員。

兩職業異同點:

公務員體系福利待遇補貼等額外福利薪酬高於教師福利。

總結:教師工資薪酬組成呈現單一化,即除了基本工資外,福利待遇少;而公務員工資薪酬組成呈現多元化;即工資有基本工資福利待遇、月度績效獎和年度績效獎等組成。



即使給教師漲1000元,對公務員而言,根本沒有可比性。不要說漲1000元,就是漲10000元,對於公務員而言,那也是“小巫見大巫”。

(2)從社會等級來看:

中國人自古講,“學而優則士”,什麼是“士”,“士”就是現在的公務員。

為什麼古人爭先恐後參加科舉奪狀元呢?

因為一旦取得功名,那就有官可做。

而現在人總是說高考是“鯉魚跳龍門”的一個平臺。但我覺得不是,我覺得“龍門”應該是現在的“公務員考試”,而這才是真正做官的“科舉”。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教師是神聖的,自從我們記事起,就明白老師在我們心中有著不可代替的神聖感。但是,自古至今,老師可以說是培養出來千千萬萬的人才。但是他們的人生地位高嗎?不見得。

甚至老師成了社會地位偏低的一個行業,也逐漸失去了教師對社會應有的吸引力。故而,教師地位低已是社會一大“病態”式的存在。

我們都說教育培人,值得尊敬。但為什麼如今老師教訓學生卻成了“體罰”呢?為什麼大量的人在社會上“黑化”教師呢?

而公務員就不同了,更容易獲得精神滿足感。

我記得從我記事起,每逢家裡來人或親戚走時,總會說:“領導大哥,我們走了”並拱手道謝。這是不是讓人聽後很容易精神上感到滿足呢?

再細說來,當別人問:“你男朋友是幹什麼工作的啊?”如果你回答是“教師”,那別人肯定會大吃一驚,那你們還是放手吧。教師的工資還指望他買房買車給你?

而公務員則不同,許多年輕的“小姐姐”在尋找對象時,一聽到男朋友是公務員,則會成為第一擇偶標準。


另外,公務員退休之後的福利保障待遇也高於教師行業。

拿我爸來說,他們退休之後,除了五險一金外,國家還有額外補貼的500~1000元,而我媽的教師行業就沒有。

(3)從發展前途來看:

拿教師這個職業來說,工作穩定沒錯,但是晉升空間不大,而公務員就大不相同了。

近幾年,隨著新《公務員》實施後,更是健全的公職人員的晉升渠道,有能力的,若干年後,有個一官半職,能夠晉升到更高一級的職位,這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而教師行業,由於工作的侷限性,大部分人只能一輩子從教,依靠教學任務和職稱來提升待遇。說難聽一點,除了比社會上的人多一份穩定的工作,掙錢能力還不一定比人家強?

總結:

如果是我,我一定會選公務員。

因為公務員在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都要相比於教師有更高的優待。

雖然說公務員一年365都奮鬥在第一線,而教師卻有寒暑假,但是除了教師寒暑假這個福利和亮點後,還有可比性嗎?

作者簡介:在下國華,五年阿里巴巴工作經歷,八年京東工作經歷,現如今從事中小型企業高層管理。關注我: ,讓我們一起成長在職場上。

在下國華


古人日:學而優則仕。好多朋友可能都會選擇公務員,但是我想說的是,我想選擇當教師。

一、 個人的興趣愛好

從小我就對“老師”這個職業非常向往。大學畢業時,我一心想到高校當一名教師。可是,由於種種原因,最後我進了一家國企。工作了幾年以後,又因為家庭原因,選擇了考公務員。目前,我已經在公務員系統工作了十多年,但心裡的那個“教師夢”有時還會悄悄地搖曳一下。當然,到了我這個年齡,已經不具備當教師的知識水平了,也肯定是不可能再去當教師了。但我仍然覺得,和孩子們在一起,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看著孩子們純淨的眼睛和稚嫩的臉,感受著朝氣勃勃的成長氣息,自己的心裡也會無比的乾淨和寧靜。

二、 教師的工作環境比公務員更單純

眾所周知,公務員所處的機關,也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官場”。這裡面高人輩出,人際關係複雜,深不可測。相對而言,教師工作的地方是學校,接觸的對象以學生和老師為主,跟家長的接觸一般也是以學生的學業為內容,比公務員的工作環境要單純很多。也因為如此,有些老師被借調到行政單位工作一段時間後,不願意繼續呆在機關,堅持要回到學校去。

三、 經濟社會發展迅猛,公務員面臨隨時被淘汰的學習壓力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又面臨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因此,國家各項改革措施陸續推出,政策文件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需要隨時調整。因此,作為國家機器的公職人員—公務員,需要隨時保持學習的勁頭,保持政策知識更新,才能適應崗位的要求。而老師一般都是教授某一門固定的課程,雖然也存在需要更新提高的問題,但相對而言,知識技能更新的速度沒有公務員那麼快,學習的壓力沒有那麼大。

四、 公務員的工作壓力大於教師

教師的工作壓力也較大,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早上很早要去守學生的早自習,中學的老師晚上還要守晚自習,也是非常辛苦的。但畢竟,早自習、晚自習的值守,都是由幾門課程的老師輪流排班進行,並不是每天都需要這麼的早出晚歸。另外,晚自習也有固定的下課時間,即使值守晚自習,回家的時間也基本上是可控的。

而公務員則完全不一樣。一些人認為公務員的工作非常輕鬆,“一杯茶喝一天、一張報紙看半天”。而實際上,現在的公務員早已不同於那個年代的公務員了,“五加二、白加黑”是很多普通公務員的工作常態。對縣市級以上機關的公務員而言,寫材料、看材料、下鄉督查、迎接檢查、準備會議資料、安排會議程序等等,都是他們每天馬不停蹄連軸轉的工作內容。而對於基層公務員,每天的工作節奏也非常緊張,工作事務非常多,“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苦不堪言。之前在網上刷爆屏的80後白頭公務員就是一個例子。而且,不管是工作日的晚上,還是週末或者節假日的加班,都是無償的,因為公務員是沒有加班工資的。而一般領導嘴裡的“調休”,也永遠是畫餅充飢,可望而不可及。這樣的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有些公務員難免萌生辭職的念頭,一些有出路的就付諸了行動,而大多數人要麼因為年齡原因、要麼是本領恐慌,還是繼續苦哈哈地留在機關內繼續苦黃牛的日子。

五、 公務員能升職的是少數,發展機遇並不如人們預期

其實,公務員所在的機關單位和學校是一樣的,當領導的始終只有那麼幾個人,大多數都是普通的公務員職工。這些普通的公務員,勤勤懇懇,勞碌幾十年,可能也無法撈個一官半職。而教師總還有個職稱通道,可以通過職稱的晉升來完成自我價值的實現。你不是校長,但你是高級教師,在教師群體和社會公眾面前同樣受到尊重。公務員是沒有職稱通道的,你不是領導崗位,可能你都50歲了,還有人叫你“小X”。箇中辛酸,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會知道。

我有個親戚,研究生畢業後留在高校當老師。看到身邊的同學一個個混得風生水起,他也按捺不住自己躁動的內心,去考了某省級機關的公務員。初進去時一切都很新奇,感覺比高校老師的生活有意思多了。但幹了三年多,就覺得無法繼續幹下去了,整天被忙碌、無奈、焦慮包圍著,感覺到無法承受。於是又跑回去找原來工作高校的院領導,求著想重新回到高校去工作。

六、 教師有令人羨慕的假期,還可以利用知識搞副業增加收入

教師所獨有的寒暑假,是多麼令人羨慕嫉妒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吧。雖然,很多人說,教師的寒暑假並沒有大家心目中的三個月那麼多,因為老師比學生要晚離校、早到校。但無論如何還是有的吧。記得孩子小的時候,一到寒暑假我就犯愁,白天我們都上班了,孩子沒地方可去。因此,我的孩子從五歲開始,寒暑假就是一個人呆在家裡,自己玩耍打發時間。而且,五歲就教會了他使用微波爐自己熱飯菜吃。作為媽媽,你們能體會這種心酸的感覺嗎?那時我無數次想,如果我是老師就好了,可以陪著寶寶一起過寒暑假。

除了讓人羨慕的假期,老師還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搞副業掙外快,名正言順增加收入。補課就不用說了吧,即使是玩自媒體,教師也是有身份的人,一亮教師證,就可以享受自媒體平臺給予的更多權益。因此,題主說的假如教師工資比公務員每月多1000元,把副業加起來,有可能就是多好多個1000元了。


綜合以上六點,如果按照題主所說的,給我一個選擇的機會,我一定會選擇當教師的。


【我欲因之夢廖廓】分享職場經驗,探討職場規則,解決職場困惑!歡迎指點、評論、交流、加關注!


漫說體制


我想多數人和小公一樣,還是會選公務員

在中國選擇職業,有很多參考因素,工資水平、福利待遇、社會地位等都是人們評判一個職業好壞的重要指標,有時候工資高不見得就比工資低的工作受歡迎。這點,在公務員這個職業上反映就最明顯,在當下社會,有很多工作,比如外企、國企,甚至於題主說的教師,很多都比公務員工資高,可依然擋不住人們考公務員的熱情,足見社會對公務員的認可度。就拿教師和公務員來比,你肯定見過教師想方設法進公務員,或者擠破腦袋考公務員的,你見過公務員反過來去當老師的嗎?如此一問,孰優孰劣不言自喻。

即便如題主所述,給教師漲工資,每月比公務員多1000,也不見得有人願意放棄公務員去當老師。理由有三:

第一,老師每月漲1000,年收入不見得就超過公務員。公務員的年收入包括工資、福利和年終績效,三項指標目前階段均比教師要高,你只漲工資一項,另外兩項不漲,特別是年終績效這一塊,照樣還是比不過公務員。

第二,公務員的一些隱性福利要遠勝於教師。公務員從事的是行政管理和執法工作,處於絕對的強勢地位,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向是人家求自己,資源的變現價值會比較大。比如在教育方面,公務員可以通過資源的互換,輕輕鬆鬆進一些別人花幾萬甚至幾十萬都進不去的學校;比如醫療方面,要個床位、找個醫生,公務員順利可以辦到,其它人很多時候叫天天不靈,等等,這些雖然不是錢,但換算過來,其實也是一筆不少的“隱性進賬”。況且,除了對自己和家人,當公務員,對親戚朋友都會有一定的關照,這些都不是錢能衡量的。而當老師,除了在子女教育上自己有些便利(也僅限於自己所在的學校)外,利用課餘時間打打擦邊球賺點外快,其它的各方面都無法和公務員相提並論。

第三,從發展前途來看,公務員也比教師要好。公務員有較大的上升渠道,提拔不成,還可以走職級並行,工資待遇至少可以上去。如果走得好,若干年以後混個一官半職,光宗耀祖,堪稱無上光榮。即便不提拔,公務員在老百姓眼裡大小也是個“官”,處於強勢地位。換而言之,公務員哪怕混得再差,都不會差到哪裡去。而當老師,從政基本不可能,絕大多數只能從教,靠教學和評職稱提升待遇,當一輩子老師,除了穩定點,和普通老百姓沒什麼兩樣。


80後小公


不要說每月多1千元,每月少5百,我願意幹老師這行,首先,老師一天有幾節課?其二,現在的老師有很大一部分就敷衍塞責,(去看看中考成績吧)其三,寒暑假近三個月,暑假期間,有老師挑一擔小鴨下鄉叫賣(其實星期六禮拜天也是)承包副業的,還有一個老師更有趣:禮拜天去偷國營林場的樹被追躲閃不及臉被刺傷成大花臉,星期三上化學課,大家鬨堂大笑,還好,這化學老師蠻誠實,說出了花臉經過。是故,我覺得老師更實惠。現在有的小學初中老師八九千一個月,這工資低嗎?


雙牌的石頭


如果是我,我就選教師。

有個同事考上了教師,看他發的朋友圈,過得非常快樂。

因為離家較遠,他選擇住宿,在學校很多的住宿教師,他們一起吃飯,一起遊戲,好像自己也過上了學生時代。

可能很多人說,你這個是小概率事件,很多教師因為評職稱鬧的頭破血流,我想說,這樣性格的教師,就是在公務員的隊伍,他也會四面受敵。

與職場不同,教師大部分時間接觸的都是學生,學生都很天真單純,在交流中,很容易淨化自己紅塵的心靈,讓自己有一個安靜棲息場所。


1,那些不愛與人打交道的可選教師

像我自己一樣,不善言談,也不喜歡八面玲瓏。

但是作為公務員很大程度上需要八面玲瓏,這是一種素質,那麼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是多麼的悲慘。

可教師就不同了,面對天真的孩子,你可專注於教學研究,薪金也不少,如果放棄評職稱更會少很多利益糾葛。

專注於自己的事業,不和功名利祿沾邊,其實這麼活也是一輩子,也可能是最適合你自己的一輩子。

2,同樣穩定,假期還多

很多人羨慕公務員的職業,就是因為它的穩定,然則教師也是體制內,還有什麼羨慕呢?

只要不範特別大的錯誤,教師也可以說是終身制,而且教書育人同樣受到社會上的廣泛尊重。



教師還有一個任何職業都無法比擬的優勢,假期多。

每天除去週六日,節假日,真正上課的日子有多少呢?

重點是這些日子,工資照發,不需要為了生活再去奔波。

而且很多的教師也可以利用這部分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發展自己的愛好,教學生活兩不誤,人生贏家。

3,更好的教育孩子

因為自己是教師,更懂的和孩子如何相處。


當我們現階段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而發愁的時候,教師已經對於孩子心理發展瞭然於胸。

他們不像其他家長一樣焦慮不安,而是從孩子小時候,就利用自己的教學經驗,針對性的培養自己的孩子。

況且教師還具備理論知識,可以在寒暑假的時候,自己單獨給孩子講課,也省去了培訓班的開銷,同時也達到了親子教育,何樂而不為呢?


我是小凌子


小凌子悟職場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而教師是祖國未來的老師,這是一份神聖的工作!若想要當好教師務必看淡名利,最起碼不能功利;否則很難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那影響不容忽視!

請問:假如教師工資比公務員每月多1000元,你會選擇哪個職業?我們覺得在這兩種工種面前加碼1000元很彆扭,一個是祖國的“園丁”,一個是“人民公僕”,如此真是不太妥當!

其實這兩個工種並沒有衝突,本質上都是為人民服務;現實中也存在做老師後來成為了公務員的!至於是選擇教師,還是選擇公務員主要還是要看以下幾點:

一.志向

每個人都有志向,它源於個人的生活環境、家庭教育以及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志向深深的印在心上,刻在腦海,它無時無刻地不斷提醒每個人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並不斷地指引著人們朝著既定方向和目標努力奮鬥!

人的志向是堅定的,而且他人也是很難改變的;它就像種子一樣紮在人的身體,然後生根、發芽,直到佔據身體的每一寸神經!除非人們的現實人生出現大變故、大磨難,他們出於責任和使命暫時“委屈”自己把志向深埋在心裡的某個角落!

二.性格

性格影響人們的選擇,當然也包括選擇職業!如果你是比較純粹、直率、簡單、淡薄名利的人,那麼我們建議你選擇當教師;因為和一群孩子在一起不需要考慮複雜的人際關係,也不必經歷激勵的競爭環境!

如果你是有仕途抱負、公務智慧、幹練而有深度的人,那麼我們建議你選擇公務員;因為你在仕途更能夠找到發揮的平臺與施展才能得空間!

三.家人的支持

家人的意見對我們的一生都有深遠的影響,假設你們家父輩以上三代全是“為人師表”或者叔、伯、父、姑、姨等至親全是教師,那麼你大概率會選擇教師,正所謂目染耳濡,根本無需質疑!

同樣,如果你們家族世代公務員,並勵志全心全意為黨服務、人民服務;那麼你面對這樣的家族環境必然會選擇成為一名公務員,這也是算一種責任和使命的傳承!#職場軍師##青雲計劃#

【關注@諸葛明職場教練 專注職場十六年,堅持分享口才、銷售、營銷、管理、商業系統等方面的實戰經驗】


諸葛明職場教練


當年自己高考復讀就是不願進師範做教師 我不是對教師職業本身有成見,而是我沒法忍受重複說話的工作方式。

俗語說得好:好話不說二遍!

而教師的職業要求就是日復一日的備課教書,重複同樣的內容,當然,這也就是教育者最偉大的品質:不耐其煩的耐心和循循善誘的敬業。

絕不是1000元來決定是否做教師還是公務員的問題。而是個人對自己的瞭解,以及對職業認知和態度。

我一直從事管理工作,心理底層根源是喜歡發號施令的感覺。如同戰爭年代指揮千軍萬馬打勝仗。

尤其是做生產管理,自己帶領全體員工齊心協力,加班加點完成公司任務,取得績效考核成績,這種心態一直激勵自己從一名員工走到職業經理人的職位。

來到中年職場,面對重重的職場危機,下崗,失業,裁員,找工作難,再就業難的苦逼現實,教師和公務員職業都不是鐵飯碗,一樣會下崗和被裁員。所以,有機會選擇職業是時要審慎和做長遠規劃。

結束語:

職場三哥多年工作歷練和生活經驗的認知是:現有的工作崗位就是最適合你的工作。

不再三心二意,好高騖遠或盲目辭職。繼續學習,專注幹好手頭工作,努力做到更好,追求極致,成為平臺上的行家裡手,一樣成就自在一生。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完)

職場三哥十二年高管工作,願意和朋友分享職場管理話題,知識和經驗。歡迎有想法的朋友指點評論,在給加個關注哈😊(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職場三哥


公務員是官,學而優則仕,這是幾千年來中國的傳統,家有五斗糧不當孩子王,老師的祖宗孔子也是一直想要入室當官,只不過沒有一個君主欣賞他,只好獨善其身當個教書先生了,這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再說你說教師比公務員多1000也是假設,更多的是比公務員少,而且不止一千,所以你提的問題不用答,因為現實中用腳投票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教師考公務員的大把,公務員幾乎沒有靠教師的,這就是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