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僅次於秦始皇墓的考古發掘——倗國大墓!

絳縣橫水西周墓地項目被列入200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2006年,該項發掘工作獲得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一等獎。自上世紀70年代陝西臨潼兵馬俑發掘之後,這一獎項長達30多年一直空白著。

僅次於秦始皇墓的考古發掘——倗國大墓!
僅次於秦始皇墓的考古發掘——倗國大墓!
僅次於秦始皇墓的考古發掘——倗國大墓!

出土的西周貘尊

僅次於秦始皇墓的考古發掘——倗國大墓!

馬來貘

僅次於秦始皇墓的考古發掘——倗國大墓!

美洲貘

僅次於秦始皇墓的考古發掘——倗國大墓!
僅次於秦始皇墓的考古發掘——倗國大墓!

墓主隨葬5鼎、5簋,加上其他,共出土青銅器25件,其中8件有銘文。其中一個銅鼎的內腹壁上刻有“倗伯乍畢姬寶旅鼎”,翻譯一下就是“倗伯為畢姬做的禮器”,這段文字證明,該女名叫畢姬,她是倗伯的夫人,倗伯為倗國國君,畢姬是國君夫人。

倗伯本人在2號墓裡,面部朝下趴在裡面,全身飾有玉覆面、玉串飾、玉璧、玉柄形器等,隨葬3個鼎、1個簋等,加上其他器物,總共16件的青銅禮器,其中也是8件有銘文,寫著“倗伯□(注:該字破損不能辨認)作寶鼎……其萬年永用”,意思是:倗伯為他自己做了個結實的寶貝鼎,讓他千秋萬歲一直用下去。倗伯的殉人比夫人多一個。可惜的是,倗伯叫什麼名字,恰恰應是銘文中被鏽蝕模糊掉的那個字。

僅從陪葬禮器數量來看,倗伯對他的夫人姬真是疼愛有加,給夫人陪葬的鼎簋比自己都多兩個,其他器物也多。

可是,從西周的禮儀制度來看,不可能出現這種越禮之舉。

考古人員推測,這有兩種可能:一是畢姬的“姬”是姓,周天子姓姬,畢姬應是周天子之女或至少是王族之女,下嫁給倗伯,血統比倗伯高貴。這個推測還有一個例證,那就是畢姬墓中還出土了周王室宰相送給她的青銅鼎,這個特殊的禮遇,也說明畢姬來歷非同尋常。另一種可能,也許在畢姬死的時候,倗正是強盛之時,所以規格高,陪葬品也多。

倗國是哪一國?

橫水墓地挖出了倗伯、畢姬和署名“倗伯”的陪葬禮器,但“倗”這個國家未出現在文獻記載中。而且,橫水墓地從地理範圍而言,一般被認為是晉國的統治範圍,考古隊員疑惑,難道晉國範圍內、距都城如此近的地方,還有倗國這樣一個國中之國?

其實,從之前對霸國的報道中已經知道,這種狀況屬實。不過,真正說來,讓歷史學家以及考古工作者第一次重新審視西周晉國疆域變遷、晉國曆史乃至西周的歷史的考古發現,其實正是始於倗國的發現,它的發掘考古為“霸”國的考古研究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倗”字在西周金文也就是青銅器的銘文中還是較為多見的。上世紀90年代,上海博物館曾經從香港購置回一件西周銅鼎,該鼎有這樣的銘文:“晉侯令□(注:該字破損不能辨認)追於倗,休又禽”,翻譯過來便是:晉國的軍隊追殺敵人,到了倗國邊境時停了。

為什麼要在“倗”停止追擊?以前人們莫名其妙,而倗國墓地的發現,恰恰印證了倗國與晉國之間有著相對獨立的關係。

橫北墓葬的埋葬習俗一般為頭向西,頭朝向墓道,俯身葬,有殉人,與同時期姬姓諸侯國墓葬的葬俗明顯不同,與不遠的曲村晉侯墓地及其中小型墓葬的流行埋葬習俗也有區別。這種葬俗有相當大的非周傳統。那麼,倗國人是什麼人?狄人。研究者指出,倗系隗姓,隗姓屬於狄人的姓。倗國是被商周中原文化同化中的戎狄之國。

為戎狄之國,倗、霸之間是不是有更親密的關係?這還需要研究和考古發現證實。不過,之前的報道稱,在之後發掘的翼城大河口霸國的墓葬中,發現了倗國國君送給霸國國君的禮器。

倗國後來是如何消亡的?專家推測,它最有可能就是融化在晉國之中了。

穿越3000年的“幃荒”

不得不說,橫水墓地1號墓主畢姬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因為她的墓室裡藏著一個千年難遇的寶物——是考古工作者絞盡腦汁才保護下來的。事情發生在1號墓葬發掘的第5天,考古隊員發現一處紅色物品遺蹟,仔細一看都驚呆了:居然是紡織品的遺蹟。3000多年前的紡織品能遺留下來簡直是奇蹟!發現後能否提取,又成了一個難題。現場人員研究後決定先停工,不惜代價做好保護,而後再請專家來支援。最後,從西安和北京趕來的專家從兩層淤土之間提取了總共10平方米的紡織品,因年代太久了,它其實已印在了土上。

這就是“幃荒”,也是如今所說的棺罩,先秦史籍《周禮》《儀禮》等對它均有記載。可之前,考古人員發掘過大量周代墓葬仍無法確認。此次大面積“幃荒”現身,終於使人們看到了西周時期“幃荒”的“真面目”。從實物看,“幃荒”由兩幅布橫拼而成,上下有扉邊,每幅布寬約80釐米,葬時總高約1.8—2米。北壁的畫面圖案保存較完整,每組圖案中間是一個大鳳鳥紋的側面昂首形象,翅上揚,兩腿與利爪健碩有力,尾部下卷,氣勢磅礴。大鳳鳥前後,分別是上下排列的多隻小鳳鳥。這些鳳鳥的造型,與西周中期青銅器上鳳鳥紋飾風格相同。

專家考證,這是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時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墓內裝飾圖案實物。它之所以得以幸運保存,可能是下葬不久,槨室內進水淤土,位於棺槨間的“幃荒”便被封護住了,它穿越3000年和今人見面,堪稱千年奇遇

僅次於秦始皇墓的考古發掘——倗國大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