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今天清明,你们觉得传统的祭祖方式要改变吗?

原来不想笑


感觉不能改变!

传统清明节,以前我们老家的祭奠方式非常好!一个宗族的人都会聚在一起,每家准备的不同食物,一起上山祭奠共同的祖先!辈分大的前辈,一般不苟言笑,很有仪式感和悲伤感地带着所有人完成祭奠程序!小辈子们都很认真跪拜,念叨保佑等等朴实的期望!然后,前辈会在休息时间,说起该祖先的以前种种故事!一般都是说好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其实,这就是教育!榜样的力量在我们小辈们心中种下了!而这,对于亲戚之间的感情交流也是非常有意义!每年清明、冬至两次上山祭奠祖先,面对共同的祖先,大家心中的亲戚概念会更强烈一些,化到日常生活中,可能就会更好地发扬互助举动,这不就是生活中最需要的吗?


酒客观点说健康


问的好,我是福建福清人

昨天连夜开车600公里,早上到家,马上投入清明祭祖活动~因为祖先多,连续去了三个地方,我们家族大概100号人参与

我想说的是,祖宗生我养我的恩,一辈子无以为报,只能通过清明这样的节日缅怀,上香。

~我们福清非常看重清明祭祖,驱车千把公里回来的人大把~

如果说传统文化,我觉得清明节一定是最好的传承。


给予祖国坚定的爱


我娘家那边没拜祭的习惯,嫁到广东才跟婆家去拜,婆家拜山是要走三个地方,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多才结束。摆什么?烧什么?程序怎样?我不懂也不想去弄懂,反正有参与就行了,正好老公弟弟的老婆是本地人、积极得很。


用户3673217820864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想这个节日应该没人说,节日快乐吧~

我是千丝万缕一米布,简称卖布郎,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

我大概有15年左右没有在老家清明节的时候祭拜祖先了,每年清明节的时候总会在某个时间段内,想起已经过世的某些长辈。

坐标甘肃庆阳,小时候,清明节的当天,总是跟着爸爸和大伯去祭拜爷爷,第二天几乎能看到的十字路口都会有烧纸钱的纸灰

我爷爷在我出生前就已经过世,所以没啥印象,唯一有印象的还是我妈告诉我的,我妈也可能听我奶奶说的吧,话说很早很早的时候,因为穷,所以我爷爷去了宁夏闯荡,至于怎么去的我就不知道了~~,回来的时候带着我奶奶和我大伯,后来因病去世。

所以我去思考我爷爷在宁夏是怎么去闯荡的,脑子里充满了无数的幻想~

你觉得传统的祭祖方式要改变吗?

我认为,改不改变,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缅怀先祖,敬畏生活的心

在我们那边的农村,一般都是烧纸(天地银行,几百亿几百亿的烧),甚至还有烧存折的。上香,放点酒(虽然后来证实一般酒都是被放养的人偷偷喝了),也是一种寄托和纪念吧

而在城市里,不允许烧纸钱这些,毕竟有火灾风险。一般都是上山扫墓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里面讲述了,人去世以后,会进入亡灵,在某个节日里,亡灵会回到这个家族。当这个人被所有人都忘记的时候,这个亡灵会彻底消失。

虽然是电影,但这也许就是另外一种怀念先祖的意思吧。


我是千丝万缕一米布,简称卖布郎,喜欢的就点个关注吧


千丝万缕一米布


我是农村的,在我们老家清明要上坟,烧香,烧纸,放鞭炮,上祭品,跟祖先说上几句话。

我觉得这些方式可以略微改变,比如说响应国家防火,环保等要求,可以把烧香,烧纸,放鞭炮等传统方式改变一下,可以献一束鲜花等等。但是清明回家祭祖这个是必须要有的。不论我们走多高,走多远,社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老祖先是不能忘的,人不能忘本,也不能渐渐淡化我们这些传统节日的含义,更不能把老祖宗留下的好多好的东西忘了。


一生繁花相伴


毕竟是中国传统 可以因为现在环境问题进行合理的祭祖


故里石楠


沒必要改变。


老向591


再改变就没剩下什么了


肥虫吞口水


尊重历史传承中华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