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從拍攝技巧到硬件技術,聊一個即將被拋棄的鏡頭附件

直入話題,我說的是濾鏡,作為一個功能型的附件,鏡頭濾鏡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在數字成像時代它最主要的功能或應用是如下4項:保護前鏡組、漸變風光、中灰壓光和偏振。作為攝影用途而言,濾鏡最重要的就是後面三項功能,但它們在當下的存在價值,已經隨著傳感器技術的進步和拍攝手法的革新而漸漸消退,為什麼?怎麼做到的?一項項來分析吧。

首先是漸變濾鏡,作為風光攝影可能會非常常見的濾鏡,它的優點是在條件契合度高的情況下就能直出,過渡自然、效果好,但條件不契合的時候呢?漸變濾鏡非常受地形限制,一不小心就會對畫面造成誤傷,比如下圖這種城市風光,漸變鏡就比較難以操作。除此之外品質不佳的濾鏡會造成眩光、加劇色差、降低邊緣分辨率甚至明顯偏色,需要使用平場圖片進行補償,後期難度陡增。

從拍攝技巧到硬件技術,聊一個即將被拋棄的鏡頭附件

仔細想想我們為什麼要用漸變濾鏡,目的不外乎就是要讓同一幅畫面中的過大的高光/暗部光比收縮到傳感器動態範圍之內,而當下的尼康、索尼全畫幅機身都擁有相當大的動態範圍,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強吃動態範圍和多幀疊加的方式,繞開有侷限性的漸變濾鏡,實現大光比風光的拍攝。

簡單來說就是以高光部分進行測光,並連續拍攝N幀的RAW照片,回到PS裡整體以陰影+100,高光-100這種暴力調整的方式強吃動態範圍後,再進行輸出,就能實現高光和暗部的兼顧,而且還沒有漸變濾鏡的限制,同時還能獲得Log2(N)dB的信噪比增益(是因為噪聲下降),陰影位置的隨機噪聲可以被輕鬆消除:

從拍攝技巧到硬件技術,聊一個即將被拋棄的鏡頭附件

相同的RAW調整幅度,可以看到單次曝光的左圖不僅噪聲更明顯,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色,16張堆棧的右圖就要乾淨很多。當然這只是我臨時拍的一組,為了早點發文章就不去補拍了,對比可能不那麼強烈,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自己試試。

中灰濾鏡的慢門拍攝同樣可以使用多幀疊加的方式實現,因為單張長曝其實就是多張短曝的組合,一張10秒的長曝,使用10fps連拍100張RAW疊加即可實現,這對於當下的無反來說基本沒什麼難度,信噪比也能順便提升6.64dB,沒有濾鏡安裝麻煩(尤其是燈泡前組的廣角鏡頭)、偏色(如下圖)、檔位不匹配等問題。

從拍攝技巧到硬件技術,聊一個即將被拋棄的鏡頭附件

當然,這倆方法的缺點就是原始文件量大,5D3的16張RAW就有近500MB,對存儲卡容量和後期處理的計算機性能(尤其是內存、硬盤和處理器)要求很高,但誰讓它效果好呢……而這兩個方案在以前其實都有提到過,也有過數學推演,在這裡就不延伸了,基礎前提還是低本底噪聲和速度夠快的傳感器硬件技術。

接下來重點說說偏振鏡為什麼可能會被淘汰,所謂偏振鏡就是為了進行偏振濾波,因為光是一種橫向電磁波,在傳播過程中,光垂直於傳播方向振動,但光波在三維空間內傳導,所以有無數個垂直於傳播方向的面,所有光波其實是在繞傳播方向的任意角度振動。而偏振鏡是由數個相同方向的狹縫組成,與狹縫方向一致的光波可以通過,與其不一致的則被濾波。所以偏振鏡可以消除玻璃、水面等偏振光,進行清晰的拍攝,藍天更藍也是因為過濾掉了形成干擾的偏振光。

從拍攝技巧到硬件技術,聊一個即將被拋棄的鏡頭附件

換句話說就是偏振鏡的功能無法通過攝影手法來替代,只能通過硬件端來來實現,而目前已經有相應的產品問世:在拜耳陣列的4個基礎像素上分別以0度、45度、90度、135度覆蓋了偏振濾波器,之所以這樣設計的原因是為了滿足各個方向的濾波,而不必設計複雜的旋轉濾波器或濾波輪,省電省空間:

從拍攝技巧到硬件技術,聊一個即將被拋棄的鏡頭附件

從左圖可以看到RGBG色彩濾鏡下方覆蓋了4個不同方向佈局的偏振濾波器,而右圖則是單個像素的具體設計,A是微透鏡、B是防反射層、C是偏振濾波器、D是佈線層、D為光電二極管。這是一個片上內置列並行模數轉換器的前照式全局快門CMOS,面向監控、深航、醫學造影、無人駕駛等各個領域,有著傳統可見或熱成像方法所不能達到的優點。

具體到技術細節,最大的疑慮就是入射的非偏振光是各個方向的,4個像素中每個都只能過濾1個方向,所以這就涉及到了一個類似拜耳陣列色彩濾鏡解馬賽克的算法,也就是偏振數據的鄰域插值,但算法其實並不複雜,就是計算斯托克斯參數:先統計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光束強度(兩個分量相加);再統計水平和垂直分量的差,設為S1,正值為水平線性偏振,負值為垂直線性偏正;接下來統計45度和135度分量的差,設為S2,正值為45度線性偏正,負值為135度線性偏正;最後是圓極化分量,設為S3,有:

從拍攝技巧到硬件技術,聊一個即將被拋棄的鏡頭附件

以這三個偏振數值再結合光束強度,就能繪製一個龐加萊球,直觀理解每個偏振分量對整體偏振狀態的影響:

從拍攝技巧到硬件技術,聊一個即將被拋棄的鏡頭附件

以此為依據設置偏振參數,就能很好地增強可見光譜圖像,結合相應的SDK甚至可以實現動態測量並消除物體表面反射,在監控領域甚至可以結合線性偏振角模型,直觀顯示不同偏振數據的空域時域噪聲,比如這讓黑白成像也能輕鬆識別隱藏在暗處的物體:

從拍攝技巧到硬件技術,聊一個即將被拋棄的鏡頭附件

比如左圖中一輛車停在了暗處,但如果直接目視觀察可能很難看到,而通過偏振數據就能很清晰地看到樹叢中的它。

所以比起偏振鏡單純的偏振過濾,內建偏振濾波器的傳感器不僅可也做到消反射光,更重要的是還能利用偏振數據做機器視覺學習,比如3D深度測量,偏振數據可以作為結構光、TOF等方案的細節增益,畢竟絕大多數情況下物體接受和反射的都是非偏振光,表面存在的細微變化都會在偏振數據上忠實體現,更利於細節建模。

從拍攝技巧到硬件技術,聊一個即將被拋棄的鏡頭附件

當然,內置偏振濾波的傳感器設計主要還是面向行業,距離民用還有一點距離,但很多當下在民用端鋪開的技術,一開始也都是先行於行業領域,所以很難說它在民用領域沒有未來,隨著傳感器設計的進步和拍攝手法在網絡時代的快速傳播,漸變和中灰濾鏡已經有了效果很好(當然也比較麻煩)的替代方案,偏振鏡也只是時間問題……至於保護鏡(或UV),在濾鏡品質足夠高、鏡頭前鏡組還依然很脆弱的情況下,有著經濟和心理上的存在價值,目前有條件還是配一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