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臺灣媒體看丹東

台湾媒体看丹东

丹東/大孤山媽祖文化

【特派記者汪莉絹/遼寧丹東報導】媽祖文化是中國大陸沿海地區最重要的民間信仰,在大陸海岸線最北端的遼寧省,也有不少天后宮;其中,地處黃海之濱的丹東大孤山天后宮,歷史悠久,建築風格獨特,是中國北方沿海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名聞遐邇。

大孤山,是鎮名,也是山名,位於丹東市代管的東港市,地處西大洋河河口的右岸,黃海之濱,景色秀麗,人文薈萃。山上千年古剎始建於唐朝,到了明代末年,殿宇荒廢,現有的廟堂大多是清乾隆年間以後建造。大孤山寺廟群最與眾不同的,是集「佛、道、儒」三教合一,世所罕見,其宗教影響力在東北三省及京津冀地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東北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

大孤山古建築群分為上廟、下廟、古戲樓三部分,整體佈局構成一個大大的「壽」字。供奉媽祖(當地人稱海神娘娘)的天后宮,座落於下廟西路,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光緒六年被大火燒燬後重建,由山門、鐘鼓樓、客廳、配殿、聖母殿等組成。每年四月,當地民眾會舉辦海神娘娘廟會;特別是道光年間建成戲樓後,廟會更是盛況空前、熱鬧非凡,是當地最重要的慶典活動之一。

媽祖信仰何時從南方傳入丹東地區,有諸多考據,但未有定論。大孤山天后宮的興建,傳說與當年伐木工人有關。早年丹東大孤山港是知名的木材聚散地。當地伐木工人冒著被大風大浪吞噬的危險,以放木排方式,將從長白山砍伐下來的木材,經渾江、鴨綠江漂流到大孤山港。於是,工人們籌資興建海神娘娘廟,祈求她護佑平安。

這座具有二百多年曆史的天后宮,外觀古樸拙實,宮內古意盎然,環境幽靜。正殿肅穆莊重,媽祖塑像安坐於上,前來祈福的人們絡繹不絕。作為兩岸媽祖文化交流重鎮,大孤山天后宮裡除了供奉當地民眾從福建莆田湄州媽祖祖廟迎回的媽祖金身,兩旁還有來自臺灣大甲鎮瀾宮和新港奉天宮兩尊媽祖分靈金身,安坐其間,共同護佑一方平安、百姓安康。

正殿吊掛著一艘神秘小船,有個神奇的傳說,它會預測天氣。每當大風天氣來臨,小船會輕微晃動,大雨天氣來臨,船底會滴水。談起小船的神奇,大孤山解說員王躍翰一臉不可思議、又肯定地說:「我見過。」他見過大雨來臨之際,小船滴水的情況。而以科學角度來看,小船滴水或晃動,可能與大風雨前的溼度變化等物理現象有關。

天后宮建築極具古(左音右勻)風情,垂脊飛甍,斗拱雀替,磚雕壁畫,盡顯技藝之巧。宮內掛有一塊清朝名臣左宗棠所題的「永慶安瀾」匾額,題字時間是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也是他去世的那年。工作人員表示,這塊題匾可能是左宗棠生前最後題字。

除了天后宮,香火鼎盛的大孤山寺廟群,也是道教和佛教聖地,經常可見到兩岸三地名人的身影,他們在此尋幽訪勝,或祈求心靈寧靜和平安。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歌手姜育恆,2015年以道教弟子名義,在山下立起巨大的「道德經」石刻,現已成為大孤山古建築外的另一道風景線。

大孤山外的黃海古戰場

【特派記者汪莉絹/遼寧丹東報導】丹東東港市大孤山南面的大鹿島海域,是中日甲午海戰的古戰場。站在大孤山上,可遙望大鹿島,憑弔當年在那場海戰犧牲的悲壯英雄。

根據史載,1894年9月17日,震驚中外的中日甲午海戰在大鹿島西南海域2至20海浬處打響。中日雙方20多艘戰艦交戰,日艦六艘遭重創,北洋水師致遠、超勇、揚威等四艘戰艦沉沒,「致遠艦」管帶鄧世昌更以與日艦同歸於盡的方式,與北洋水師800多名將士為國捐軀。

當地人傳說,開戰當天,炮聲震天,整個大鹿島都在顫抖。當時消息閉塞,村民不知道是北洋海軍和日本打起來了。隔了幾天,港口裡漂來不少穿著北洋水師軍裝的官兵遺體,村人商議後,將這些遺骸收斂葬在大鹿島,就是如今島上的「甲午海戰無名將士墓」。

在「甲午海戰無名將士墓」旁,是「鄧世昌墓」。這座「鄧世昌墓」有不少傳說。據說1937至1938年間,日本曾兩次打撈大鹿島沉船,以期獲得銅鐵等原料,但無所獲。一名當地船伕為求金銀,偷偷下潛,拿了艙內的金佛;離開時看到一具穿著官服的遺骸,不慎扯落遺骸骨頭。船伕上岸後大病一場,病中說胡話時,居然是鄧世昌的廣東口音。村裡老人認為是觸犯了鄧大人的神靈,率同村民將艙內遺骸收斂到岸上,安葬在大鹿島,並在墓前立起「鄧世昌大人之墓」的牌子。

1988年,東港市政府決定重修「鄧世昌墓」,將墓地遷到現在的位置,與「甲午海戰無名將士墓」為鄰。至於墓中之人是否為「鄧世昌」,大鹿島人堅信不疑,丹東文物部門則未有相關認定。

2013年12月,丹東港集團一次海上清淤作業時,在日方記載的座標附近,發現一條鋼製沉船殘骸,並將其中的一些殘片打撈出水。此後經考古挖掘,被判定是「致遠艦」,隨後即開展「丹東一號」水下考古調查,歷時3年,打撈出「致遠艦」文物計四百餘件,多為船體構件、船員生活用品及武器配件。

丹東特色滿族美食-米叉子和酸湯子

【特派記者汪莉絹/遼寧丹東報導】丹東是多民族聚居地,其中滿族約三成多,在丹東必吃的滿族傳統美食也特別多。據說源自於清朝宮廷的風味小吃-酸湯子,和丹東獨有的米叉子,更是必吃排行榜第一名。

當地有種說法:「來丹東,不看鴨綠江,算你白來了;來丹東不吃米叉子,算你白吃了。」而大孤山的米叉子,更是丹東一絕。

酸湯子又稱湯子,滿語稱作「厄其克」,流行於東北遼寧、黑龍江一帶。米叉子主要流行丹東周邊城市,其中又以丹東的叉子最為地道,丹東人還特別為了米叉子造出了「米叉」字。以前手寫菜譜時代,都是用這個「米叉」字;但在計算機普及時代,因該字尚未被相關中文系統收錄,很難打出「米叉」字,就以「米叉子」替代。

米叉子和酸湯子,都是全世界唯一一種純玉米發酵的食品,可以追溯的歷史至少有200年,因麵條色澤金黃,又有「黃金面條」之稱。其味酸微香,勁道順滑,吃一口就會讓人念念不忘。米叉子在丹東隨處可見,是最有丹東特色的滿族美食,已被列為丹東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據說具有美容、助消化、抗衰老、降壓等功效。

酸湯子和米叉子的製作說起來不復雜,但要做出地道的味道,非常不容易。它的做法是把玉米在水裡浸泡一星期左右,之後磨成糊狀(俗稱水面),再用細紋布袋將水面裡的粗渣子過濾掉,然後把過濾後剩下的細面,放在缸裡發酵,到有點酸味的時候撈出來,就變成湯麵。

米叉子原料和製法與酸湯子略同,只是將發酵後磨成的水面濾渣後再經沉澱,上層為澱粉,下層則為(左食右查)子面,用手工或模具製成筷頭粗細條狀,可煮、可炒,各種吃法都行。

酸湯子味香而微酸,順滑爽口,拌上當地特有的雞蛋醬,更加美味。至於米叉子的吃法就更多了,據丹東米叉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戴玉峰表示,丹東市面的米叉子吃法有10多種,而經他改良、創新後,做法、吃法可達108種。

東港市的北黃海溫泉小鎮

【特派記者汪莉絹/遼寧丹東報導】冬天在雪地中泡湯賞景,既浪漫又是人生一大享受。地熱資源豐富的丹東,是大陸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有「溫泉之城」美稱。丹東溫泉具有1300多年曆史,因其具有礦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有「遼東神水」或「聖泉」之稱。其中,最著名的有五龍背、東湯、椅圈三處溫泉。

東湯溫泉發現於唐朝,距今已有1千多年曆史,具「奇溫、奇色、奇質」三大特色。水溫高達78℃,屬罕見的高溫溫泉,水色因泉含氟元素較多,看上去呈獨特的淡藍色;水質含有28種微量元素和5種陽離子、5種陰離子,屬碳酸鹽、碳酸鈉型高溫水,具有保健理療功效。清乾隆皇帝曾親筆御書「聖泉第一」。

五龍背溫泉也發現於唐代,因地處五龍山背而得名,有「五龍神水」之稱。五龍背溫泉以其水質純淨,硫磺氣體少而飲譽全國。水溫高達69℃,含有礦物質碳酸鹽,重碳酸鹽及少量放射性元素。

而位於東港市椅圈鎮的北黃海溫泉,是中國大陸北方唯一一處的海水溫泉。據稱,該處溫泉與臺灣綠島的朝日溫泉、意大利西西里島的夏卞城溫泉、日本九州島鹿兒島的砂蒸、廈門金湯灣溫泉,同列為全世界僅存的五處海水溫泉。

由於溫泉資源豐富,溫泉小鎮和度假區也是丹東旅遊的一大特色。以正在發展中的北黃海溫泉小鎮為例,除發展北黃海溫泉度假村,打造溫泉入戶住宅區等,還以海洋文化為主題,以海洋溫泉深度開發和休閒漁村風情為特色,以休閒養生與生態體驗為主要功能,結合海洋文化、漁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打造東北地區獨具地方特色的海洋溫泉文化及旅遊。

摘自:臺灣《聯合晚報》

台湾媒体看丹东
台湾媒体看丹东台湾媒体看丹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