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清朝灭亡后,八旗子弟全都改了汉姓,你知道几个?

管理纵横5156天马行空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坐,即连坐。中国人向来讲究气节,古时诛灭宗族之时,不因为被连坐而更名改姓。

清朝灭亡后,虽有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之言在前,可倒也未到置所有满族人于死地的境地。那么那些满清贵胄,即八旗子弟为何都改了汉姓呢?

清朝之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是元朝,可它仅仅存在了九十八年,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它忽略对汉文化的吸收。而满族人入关后便积极吸收汉文化,也实施了适当的汉化政策。

虽说那时候汉人地位不高,如皇帝的后宫之中位分较高的汉女实属凤毛麟角,可经过那么多年的磨合,汉文化还是深深折服了那些马背上打天下的满族人。甚至权倾一世、满族镶蓝旗出身的慈禧太后也通晓诗词,她所做的“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为妇孺所熟知。

由此可见,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汉文化对存在了两百七十六年的清朝的影响也算是根深蒂固了,那么,清朝灭亡后满族人更为汉姓也不至于令人难以接受、乃至匪夷所思了。

不过那些满清贵胄却不一定心甘情愿地更改那象征自己崇高地位的姓氏,可是迫于政治压力前景未卜,怕当局者报复,只好也像普通满人一样,打起更名改姓的主意。

就这样,不管自愿还是被迫,八旗子弟在满清灭亡后全都改了汉姓。他们都改了什么姓呢?

先来了解一下与清朝皇室关系最为密切的八大显赫姓氏,它们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祜禄氏。

佟佳氏,满清八旗最特殊的姓氏,原属于汉军正蓝旗,姓佟,康熙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正式改为佟佳氏。

满清灭亡后,佟佳氏恢复原来的佟姓,也在情理之中,或许还正合大家的意愿呢。

比如演员佟大为据说就是佟佳氏的后人,当然并非所有佟姓祖先都是佟佳氏,“丫丫”佟丽娅就是锡伯族。


除了佟姓,据说童、董也是源于佟佳氏。

瓜尔佳氏,满洲第一氏族。按地区分为苏完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等。

在满语中“瓜尔佳”有捣乱之意,瓜尔佳氏人自是不喜如此诨名,后又因崇敬三国英雄关云长,便大多冠以“关”氏。

满清灭亡后,苏完瓜尔佳氏多取“苏”姓,叶赫瓜尔佳氏多取“叶”姓,还有石、白、果、常等多种姓氏。

值得一提的是,网友们戏称关晓彤为格格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马佳氏,《马佳氏谱书》记载:所自出实与费莫氏之先,同属一源......费莫氏旧时称裴满氏,《金史.国语》又有“裴满曰麻”。

结合看来,马佳氏后人至少有马、费、裴、麻四姓。

“咆哮帝”马景涛似乎便是马佳氏。

索绰罗氏,《还珠格格》中知画的原型便是永琪的侧福晋索绰罗氏。其他有关索绰罗氏的资料我也找不到多少了,大概是清朝出自索绰罗氏的皇后与名妃不在多数而导致其热度不够吧。


满清灭亡后,索绰罗后人多使用首字“索”姓,还有曹、石姓也有使用。

赫舍里氏,满族最古老的姓氏,又称何舍里。他源于唐末女真“三十姓”之一——纥石烈,他们的后裔使用汉姓时多采用“赫”与“何”或者他们的谐音,比如“贺”。

富察氏,女真最古老的姓氏。提起富察,《甄嬛传》中有富察贵人、富察氏,《延禧攻略》有富察容音......这个富察氏还真是专出皇后名妃,不愧是满族八大姓之首。


清灭亡后,富察氏也是随汉习俗改姓为富、傅、付。由杜淳、马苏主演的电视剧《走西口》中梁满囤的饰演者富大龙据说就是富察氏后人。

那拉氏,提起那拉氏,就不得提一提为清王朝入主中原起到扛鼎作用的人——皇太极与多尔衮,而他们的母亲分别是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与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氏。

那拉氏实际上又分为四支,除去叶赫那拉与乌拉那拉,还有辉发那拉与哈达那拉。他们的后人改了多种姓氏,由叶、那、南、白等。

据说歌手那英就是叶赫那拉氏,但似乎并非贵族。

钮祜禄氏,“臣妾,是钮祜禄甄嬛”!


据说纽祜禄汉意为“狼”,于是后人多改姓为郎。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们按照纽祜禄的汉语音译的第一个音节改姓钮。

如今较为出名的纽祜禄后人有朗朗。

除去满清八大姓,皇室血脉爱新觉罗大部分也是改了姓呢,他们主要改姓了“金”姓,启功先生便是其后裔。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改名的初衷环境已不复存,也有很多爱新觉罗氏改回来了象征皇权威严的旧姓,比如爱新觉罗启星。

有意思的是,越是血统最为纯正最不含糊的皇室后裔,越对改回爱新觉罗姓不太热衷,越是边缘血统八竿子打不太着的确越是愿意折腾,这点儿猫腻相信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无非是想借用这个曾经尊贵的姓氏达成自己的虚荣心或者是其它商业目的。


大概总结一下,清朝灭亡后,满族人的后人渐渐改为汉姓也算是入乡随俗,他们改姓的原则多半是依据首字及其谐音,或是依据居住地的地名,都是依照惯例。还有一些却是看似毫无依据,或许是他们按照自己对汉文化的了解而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汉姓为己姓,也有不小的可能吧。

嗐,如今五十六个民族大融合,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又何必分那么清楚呢?


历来现实


满族总人口约为1000万左右,其人口数量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位居第二。

现当代名人中,除去汉人外,数目最多的少数名族也是满族。

满族名人奇多,书法家启功、歌星那英、影星吴京、作家老舍和王朔等、相声演员于谦和侯耀文、配音演员赵忠祥、李敖前妻胡因梦、俏江南集团执行董事汪小菲等均是满族人,而他们的姓氏也均为汉姓。
胡因梦


而他们之所以全是汉姓,而不是复杂的满族姓氏,乃是因为大清灭亡民国建立后,满清的八旗子弟被百姓唾弃,于是为了顺应时代,他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改名换姓的方式隐居以求安稳。

据满族文化研究专家统计,满清八旗子弟在改姓前,其姓氏可考者共有993个。

其中又以爱新觉罗、瓜尔佳氏、钮祜禄氏、那拉氏、富察氏等八大姓氏人数居多。

大清被推翻民国建立后这些姓氏中的大多数人都改为了汉姓,以下是以现当代名人为切入点讲讲满清姓氏改动的规律和相关。

中国历来讲究文化传承,而在文化传承上姓氏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正因此,满清子弟在改名时,也遵循了一定规律,而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便于最终“寻根”(认祖归宗)。

总的来说,满清子弟改名遵循的规律主要有以下七个。

第一种:谐音取姓,代表是吴京。

所谓的谐音取姓便是依满族的多音节姓氏,取其中一个音节作为姓氏,或与某汉姓音相近而取以为姓,或数音节相切求其相近汉字作为姓氏。


影星吴京为满族正黄旗人,其本姓为乌扎那拉氏,其祖辈便取“乌”谐音“吴”为姓。在满族改汉字姓氏中,这种情况最为常见

其中,“瓜尔佳”改姓“关”、“乌勒锡氏”改姓“呼”;“栋鄂氏”改姓“董”;“布尔察氏”改姓“卜”;“富察氏”改姓“傅”、“付”、等均是如此。

第二种:直接在原姓氏中取一字为姓,代表是那英、老舍。

这个很容易理解,拿那英来说,她的的“那”姓,便是其本姓“叶赫那拉氏”中的“那”字为姓。

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本姓为满族姓氏“舒穆禄氏”。

其中,“敖济氏冠”改姓“敖”;“文札氏”改姓“文”便是如此。

另孙尔佳氏——姓孙;郑佳氏——姓郑;崔佳氏——姓崔;庞佳氏——姓庞;苏尔佳氏——姓苏;蒋佳氏——姓蒋;范佳氏——亦是如此。

第三种:沿用金代时所冠汉姓,代表是王凤山。

王凤山是著名相声艺术家,他本姓完颜氏。

其中,尼玛哈氏姓俞或于姓;温特赫氏姓温姓;钮祜禄氏姓郎姓;都善氏姓杜姓等,均是沿用金代所冠汉姓而来。


第四种:沿用明朝所赐姓氏,代表为歌唱演员李志希。

明朝时期,女真人首领多有被赐姓,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殊荣。其中,尤以李、张、郭等姓氏为多。

这些姓氏,后来仍旧被一些满族人沿用之。

第五种:译义求相近字为姓氏,代表为于谦。

于谦为著名相声演员,据传(未考)他本姓为尼玛哈,而尼玛哈在满族语里的意思是“鱼”,鱼又同“于”,满清子弟的于姓便是由此而来。

其中,如巴颜意为富有之意,取富字为姓;倭赫为石头之意,取石字为姓;哈斯呼为左右之左,取左字为姓;毕拉为江河之意,取何字为姓等都是以此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列中,皇族爱新觉罗氏清亡后多以“金”为汉姓也是以此改姓而来。“爱新觉罗”在满语中是“金”的意思,所以姓爱新觉罗多改为了“金”姓。如影星金巧巧。

第六种:以父祖辈的名字为姓氏,代表无。

以父祖之名字为姓氏,取名字的第一个字作为本家族的姓氏。如 西林觉罗氏姓鄂;伊尔根觉罗氏姓顾等。

第七种:乱改,代表启功等。

书法家启功本姓“爱新觉罗”,他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真正的皇亲国戚。


但启功一直排斥“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曾有人写信给他上书“爱新觉罗”字样,他看到后只答“查无此人”。

这背后原因已不得而知,唯一可知的是,他和其他随便抓个姓用的满清子弟一样,属于不那么在乎姓氏的一群。

从以上可知,满清子弟改为汉姓后基本是很难区分了,说不定你身边的某位普通姓氏的朋友就如启功一样曾是满清皇族呢!不信,问问看!


记者李满


八旗是清朝特有的制度,由努尔哈赤建立,分别为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随后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八旗子弟指的就是这些人及其后代。

八旗子弟并不只有满族,但这里只说满足,据雍正乾隆年间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满洲姓氏足有1114个,因为,清朝灭亡前后的改姓,这些姓氏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但由于实在纷繁复杂,根本难以全部列出他们的对应关系,这里只说一下皇族和所谓的“八大姓”。

皇族:爱新觉罗氏

爱新觉罗是清朝的国姓,其中“爱新”是族名,“觉罗”则是努尔哈赤的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努尔哈赤按照习惯以族名为姓,加上觉罗,就成了爱新觉罗。

在满语中“爱新”又有金的意思,所以当清朝灭亡之后,爱新觉罗氏的人大部分都改了金姓。当然,也有少部分改为了艾、赵、肇、罗、王等姓,还有极少数保留了爱新觉罗氏,比如溥仪就没改过姓,一直到新中国上户口的时候,报的也是爱新觉罗溥仪。

众说纷纭的“八大姓”

满洲八大姓经常被人提及,特别是在现代满族人,很多人都以出身八大姓为荣,但八大姓究竟为哪八个并不统一。

一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舒穆禄氏、赫舍里氏、他塔喇氏、觉罗氏、纳喇氏。

二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那木都鲁氏。

三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舒穆禄氏、那拉氏、完颜氏、富察氏、费莫氏、章佳氏。

四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舒穆禄氏、纳兰氏、董鄂氏、辉发氏、伊尔根觉罗氏、马佳氏。

五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觉尔察氏、董鄂氏、兆佳氏、伊尔根觉罗氏、他塔喇氏。

六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赫舍里氏、章佳氏、马佳氏、宁古塔氏、扎拉哩氏、伊尔根觉罗氏。

七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

八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马佳氏、赫舍里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

九为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马佳氏、赫舍里氏、索绰络氏、富察氏、那拉氏。

接下来一一叙说

钮枯禄氏

钮枯禄氏,是满洲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钮枯禄",在满语中的意思是狼,而狼是满洲的图腾之一。清朝灭亡后,钮枯禄氏大部分人改为两个姓,一个是按照汉语第一个音节的音,改姓钮,另一个按照狼的谐音而改姓为郎。

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

瓜尔佳氏人多、分支多,改的姓也多,最出名的是关氏,除此之外还有石氏、鲍氏、汪氏、李氏、高氏、顾氏、白氏、胡氏、郭氏、果氏、苏氏、叶氏、常氏、喜氏、侯氏等。

佟佳氏

佟佳本是一个地名,是佟佳氏祖先生活的区域,后人以地名为姓氏。佟佳氏很早就改汉姓了,在明朝时就改汉姓佟,清初也是属于汉军正蓝旗,后来才编入镶黄旗。佟佳氏在清朝出了很多位皇后,这才成为大姓。

清朝灭亡后,佟佳氏,有恢复佟姓,有些还改姓童、董、高、赵等。

舒穆禄氏

舒穆禄,满语意为珊瑚,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自契丹。

舒穆禄氏很早就开始分化,清朝灭亡后大规模改姓,大约有徐、舒、苏、米、花、肖、宿、孙、杨、郑、万、铁等十余种姓氏。

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也是清朝时最重要的满洲家族之一。

清朝灭亡后,赫舍里后裔将姓氏简化为赫姓、何姓、舍姓以及李姓等。

他塔喇氏

他塔喇氏亦称他他拉氏、他塔拉氏、塔塔喇氏,也是以地名为氏,源于瓦尔喀部, 可能与塔塔尔氏有关。

他塔喇氏所冠汉姓多为唐氏、谭氏、吴氏。

觉罗氏

觉罗氏的来历很神秘,因为跟爱新觉罗扯上关系,许多记载都语焉不详,只知其分为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阿颜觉罗、呼伦觉罗、阿哈觉罗、察喇觉罗、董鄂、嘉穆瑚觉罗、格伦觉罗等氏,散布各处。

那拉氏

那拉氏,又译纳喇氏、纳兰氏,是满族的一个大氏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姓氏。在明末分为叶赫那拉、哈达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四大支系,并有所分化。

清朝灭亡后,那拉氏后人大多改为汉姓那或南。

马佳氏

马佳氏以地为名,原氏族起源地嘉里库马佳。入关后马佳氏少部分为官,大部分经商。

清朝灭亡后,马佳氏后人改姓“马”、“麻”。

索绰罗氏

索绰罗氏也起于地名,分布多地。清朝灭亡后,多改姓索,曹,石等。

齐佳氏

齐佳氏人口不多,但却显贵,以地为氏,后改汉姓齐。

富察氏

富察氏,又作傅察、富尔察,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改姓富、傅、付。

那木都鲁氏

那木都鲁氏,又作纳穆都鲁,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那木都鲁等地,后冠汉字姓白、那、南、傅、沈。

完颜氏

完颜氏是金国的皇族姓氏,在金国时期就大量改姓,即便到了清朝,也基本不见踪影。大部分改姓王,个别的也有改姓汪氏。

费莫氏

费莫氏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蜚优城、布尔哈图、宁古塔、辉发、长白山等地。所冠汉姓有马、麻、费、裴、陈等,据传马佳氏为其同族。

章佳氏

章佳也是地名,章佳氏以地为氏,散处于费雅郎阿、马尔墩章佳各地。所冠汉姓张、尹、章、车、英、宁等。

董鄂氏

董鄂氏世居董鄂,又作栋鄂、东阿,后改汉姓多为董,还有何、唐、鄂、赵、成、席、佟、席、彭、齐、红、许等。

辉发氏

辉发氏,即辉发部纳喇氏,又作灰扒、回霸等。

伊尔根觉罗氏

伊尔根觉罗氏,觉罗氏分支。

觉尔察氏

觉尔察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大多改姓赵。

兆佳氏

兆佳氏以地为氏,世居兆佳等地。所冠汉姓赵、兆等。

宁古塔氏

宁古塔,满语的意思是六,以地为氏,宁古塔氏人数也比较多,所冠汉姓宁、刘。

扎拉哩氏

扎拉哩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又作查拉里、贾拉喇,以部为氏,世居瓦尔喀、乌拉、扎库木等地,后冠汉姓张、詹、年、白等。


平沙趣说历史


只说皇姓和八大贵族吧。

爱新觉罗

“爱新”有金的意思,后裔改“金”姓。

齐佳氏

人口少却最显贵,多改姓“齐”。

钮枯禄氏

钮、郎

一部分按姓氏第一字,改姓“钮”;

满语“钮枯禄”=“狼”=“郎”

那拉氏

那拉氏改姓“那”、“南”两姓。如:那英

佟佳氏

佟、童、董、赵、高。

瓜尔佳氏

大部分人改姓“关”,关之琳便是瓜尔佳氏的后代。

其余有“石”、“鲍”、“汪”、“李”、“高”、“顾”。


富察氏

富、付、傅。

马佳氏

改姓“马”、“麻”。

索绰罗氏

“索”、“曹”和“石”。


古今通史


八旗改汉姓并不是清亡后才开始的,最早在唐朝时的靺鞨、渤海时期就已有记载,金朝中后期和清亡前后的清末民初最为盛行。

据满族文化研究专家统计,满洲八旗的姓氏可考者共993个,其中的皇族爱新觉罗氏清亡后多以“金”为汉姓(因为“爱新觉罗”在满语中是“金”的意思),还有以赵、罗、艾、肇、毓、骆等为姓的。

但是皇族并没有全都改姓,还有不少保留爱新觉罗姓氏的,比如溥仪在新中国成立后,户口本上写的仍然是“爱新觉罗溥仪”。

至于满族其他姓氏,几乎全部改成了汉姓,大体有如下几种规律。


1.沿用金代时所冠汉姓。

完颜氏——王姓;

伊喇氏——刘姓;

尼玛哈氏——俞或于姓;

温特赫氏——温姓;

钮祜禄氏——郎姓;

都善氏——杜姓。

2.谐音取姓。即依满族的多音节姓氏,取其中一个音节作为姓氏,或与某汉姓音相近而取以为姓,或数音节相切求其相近汉字作为姓氏。在满族改为汉字姓氏中,这种情况是最多的。

他塔拉切——唐;

瓜尔佳——关;

达尔充阿氏——戴;

墨勒哲埒——葛;

乌勒锡氏——呼;

墨克勒氏——孟;

锡玛喇氏——纪;

布雅穆济氏——阎

都勒氏——杜;

西克特哩氏——西;

栋鄂氏——董;

倭彻赫氏——魏;

辉和氏——何;

富察氏——富;

舒穆禄氏——徐、舒、宿等;

赫舍哩氏——何、赫等;

乌苏氏——吴;

叶赫那拉氏——叶、那等;

敖济氏冠——敖;

布尔察氏——卜;

文札氏——文;

奇德哩氏——祁;

珠锡哩氏——朱;

恒吉哩氏——恒;

佟佳氏——佟、董;

马佳氏——马。

3.以父祖辈的名字为姓氏。以父祖之名字为姓氏,取名字的第一个字作为本家族的姓氏。

西林觉罗氏——鄂;

伊尔根觉罗氏——顾。

4.译义求相近字为姓氏。根据满语姓氏的含义,以求相近之汉字或汉姓作为姓氏。

如巴颜——富有之意——富字为姓;

倭赫——石头——石字为姓;

沙拉——边角之边——边字为姓;

哈斯呼——左右之左——左字为姓;

毕拉——江河的河——何字为姓;

阿克占——雷电之雷——雷字为姓;

敖托——槽盆——曹字为姓;

萨察——盔甲之盔——隗字为姓;

尼玛哈——鱼——于或俞字为姓


5.复用原汉姓。早期加入满族共同体的汉族人早已满化,反映在姓氏上,也慕效满族的多音节姓氏,在自己原姓后加上“佳”字或“尔佳”字,后来满族盛行冠以汉字姓时,这些人又去掉“佳”或“尔佳”字,而复姓其原姓氏。

如孙尔佳氏——姓孙;

郑佳氏——姓郑;

崔佳氏——姓崔;

庞佳氏——姓庞;

苏尔佳氏——姓苏;

蒋佳氏——姓蒋;

范佳氏——姓范;

姜佳氏——姓姜;

陈佳氏——姓陈;

方佳氏——姓方;

丰佳氏姓——姓丰。



6.明朝所赐姓氏的沿用。15世纪后,明朝对女真人首领多有赐姓,如李、张、郭等姓氏,当清代满族人盛行冠以汉字姓时,一些满族人就会沿用之。

萨克达氏——冠以李、罗等姓

费莫氏——冠以马、麻姓;

伊尔根觉罗氏——冠以赵、佟等姓;

佟佳氏——冠以佟、董、高等姓;

那木都鲁氏——冠以那、南等姓。


7.乱改。清亡以后,有些满族人比较任性,随便找了一些汉字作为姓氏,完全不符合冠姓规律,无迹可寻。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清朝在溥仪宣布退位之后,彻底宣告统治结束,那么当时的清朝大姓的氏族,也都改了姓氏,当我们知道他们都改成了什么韩系女,也许会发现,我们身边的很多朋友,可能在以前都是清朝的皇家血统哦,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清朝八旗子弟改的汉姓都有什么

爱新觉罗氏:金;赵

能够姓爱新觉罗的在当时都是皇室正统成员,按照满语进行翻译的话,爱新是部落的名字,翻译过来姓金。觉罗是姓,翻译过来是赵。著名影星金巧巧祖上就是爱新觉罗姓氏。

但是也有特立独行的高人,比如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启功大师,他本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世孙,但是他却没有按照金或者赵来改性,而是姓启。

那拉氏:如同觉罗一样,那拉是部落名,分为叶赫那拉氏,哈达那拉氏,乌拉那拉氏,挥发那拉氏。最著名的就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就是叶赫那拉氏的,现代明星里面我们也知道,那英就是叶赫那拉氏的,叶赫那拉氏的人,改汉姓的时候改的大都是那、南、叶、白。

齐佳氏:满族八大姓之一的氏族,虽然姓氏尊贵,但是其实齐佳氏的人并不多,后来改汉姓为齐,比较出名的就是齐豫和齐秦啦。

钮钴禄氏:钮钴禄可以说是满族最为古老的姓氏了,改汉姓后多为郎和钮,钮钴禄氏最出名的一位大家可都认识,那就是清朝著名的和珅了,那么现代呢,我国著名钢琴家朗朗就是钮钴禄氏的后人。

佟佳氏:佟佳氏本来是汉族的,汉军正蓝旗,不过在康熙在位的时候升为镶黄旗,改为佟佳氏,归属于皇后一族,改成汉姓后,有改回佟姓的,也有改为童,董等姓氏的,影星佟大为就是这一氏族的。

富察氏,这个姓氏也十分古老,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女真族有姓蒲察的就是这个氏族,改到汉姓时为富,付,傅。演员付冲就是此姓后人。

马佳氏:马佳氏在清朝入关之前大多是镶黄旗和正红旗,等到入关后就并入了正黄旗,属于皇室正统,后改成马或者麻,台湾影星,咆哮帝马景涛就是这一氏族的后人。

瓜尔佳氏,瓜尔佳氏人数很多,所以该汉姓的时候,改的也比较多,比如关、石、鲍、汪、顾、白等等,都有瓜尔佳氏改过来的,现在的著名影星关晓彤,关之琳就是瓜尔佳氏的后人。


小太阳D


八旗子弟去向之谜。

1、八旗是哪八旗?


八旗子弟是清朝历史上特有的历史产物。历史上的清朝八旗是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如果要给八旗排名,那么在清朝八旗中,排名第一的不是正黄旗,而是镶黄旗。因为早在清朝入关之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镶黄旗的旗主,所以镶黄旗也被称为头旗,并在此后一直保持了八旗之首的地位。刚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八旗的每一个旗都有各自的旗主,但是皇帝担心旗主会威胁皇权,于是就把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都划归自己手下统领。在清朝初期,旗主有很大的权利,国家的小事皇帝可以直接做主,但遇到大事,皇帝就必须要和几位旗主一同商议,才能下决定,这在康熙王朝电视剧中也有体现,这种决策制度让皇帝很不舒服,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削减八旗的权利,通过几代皇帝不断地努力,终于把旗主的权利削弱了不少,旗主渐渐地变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所以到清朝中后期的时候,八旗旗主权利就已经很小了,不过他们仍然享受很高的待遇。


2、八大姓氏改成了啥?

八旗在清朝就是统治阶级的代名词,他们的姓氏也称为八大姓。八大姓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八姓,在清朝灭亡后,这八大姓也都汉化了,通过改变姓氏,同汉族人民融合在一起,满族人的光环也逐渐褪去,这八大姓氏和今天的姓氏相对应为:佟、关、马、索、赫、富、那、郎,佟大为、关晓婷、那英、郎平等人,都是这八大姓的后人,不过随着历史发展,他们与汉族人已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没有人会刻意的提及自己先祖的历史。


智者说历史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统治朝代,随着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宣告退位,便终结了清朝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历时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清朝是满族建立的王朝,在清朝灭亡后,很多八旗子弟为了掩人耳目、低调行事都改了姓名。你知道吗?我们身边的很多常见姓,其实都是八旗子弟在清朝灭亡后改的汉姓。

八旗子弟中的八大满姓分别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这些姓氏每一个家族里面都曾经出现过不可小觑的风云人物,前朝重臣或者是后宫后妃等,基本都离不开这八大姓氏。

满族得到的天下可以说与这八大满姓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劳苦功高、功不可没,所以在哪个朝代当中,都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我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姓氏出现,就说明其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清朝灭亡后,这些姓氏的八旗子弟全都改了汉姓,有赵姓、高姓等,不知道朋友们还知道哪些呢?下面让我们来细数一下。

佟佳氏是八大姓氏之首,在我们经常看的宫斗剧中也可以看到佟佳氏不是皇后就是贵妃的角色,是根红苗正的皇亲国戚。他们改汉姓通常是:佟、童、董、赵、高等。

瓜尔佳氏也是很多朝廷重臣之姓,比如溥仪的生母就是此姓,如果不得重用,怎么会选溥仪作皇帝呢?他们改汉姓为:关、叶、石、苏、李、周等。

马佳氏原本是以地为名,这个姓氏的起源地为“嘉里库马佳”,在清朝时曾被封为正黄旗,可见其地位显要。他们改汉姓是:马、麻。

索绰罗氏在清宫内有被封为贵人或贵妃。在康熙年间有索绰罗姓氏的大臣曾被赐姓为石。他们改后的汉姓是索、曹、石等。

赫舍里氏也是个大姓,看过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里面康熙的皇后,还有重臣索尼、索额图就是此姓,也是个大家族。他们改汉姓为:李、赫、舍、何等

富察氏这个不用多解释了,刚看过的《延禧攻略》和《如懿传》里面的皇后和傅恒都属于这个姓氏,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他们改的汉姓是:富、付、傅等

那拉氏这个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姓氏了,提到这个姓氏我们自然会想到那个大名鼎鼎的“慈禧”了。他们在清灭亡之后所改的汉姓是那、南等。

钮祜禄氏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随着朝代的变更他们的姓氏也发生过几次的变化,辽宋时期称之为敌烈氏,到明代才为钮祜禄氏。他们改的汉姓是朗、钮、黄等。

以上是清朝灭亡后八旗子弟所改的汉姓,可以看出,他们所改的很多汉姓在我们身边都是经常能够看到的,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问问身边这些姓氏的朋友呢?如果他们是满族,则完全有可能是这八大满姓的后代呢!


读书是福


谁说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俗话又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两个俗话碰到一起,其实,前一句更管用。

比如,八旗子弟,在满清改民国后,也纷纷在姓氏上革故鼎新。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满人特别是皇族,怕成为革命对象,赶紧改了姓,算是换门庭的一种表示吧。

先说说大家都特别熟悉的:爱新觉罗氏。

这四个在满语里的意思是:金。所以他们都改成了金姓。

比如,美女金巧巧,就是皇族后人。

那拉氏,慈禧太后是这一支,他们的后人改姓了那,我们比较熟悉的有那英、那威。

佟佳氏,比较牛的是康熙皇帝的生母,这一支的后人改姓了佟,比如佟大为。

钮钴禄氏,这是满足最古老的姓氏,清朝开国元勋很多都是钮钴禄氏,改为姓朗或钮的最多,比如钢琴王子郎朗,以及最近摊上大事的钮承泽。

瓜尔佳氏,比较有名有慈禧的相好,荣禄,后来他们改姓了关,比如大美女关之琳、关晓彤等等。

现在特别流行给自己找个有名的祖宗,比如郭德纲说他是郭子仪的后人,给小儿子起名叫郭汾阳,到底是不是真的?

就像李世民非要说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人,自己感觉好就好。

现在人喜欢在自己姓氏上做文章,而真正的高人则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东西。

比如国学大师、书画大家启功先生。

他其实是雍正皇帝的九世孙,按说他的全名应该叫:爱新觉罗·启功。

但他一生反对这样叫,曾经有人寄信给他,写爱新觉罗·启功。

老先生非常生气,把信退了回去,说:查无此人。

他一生自称:姓启名功。

这才是真正的高人!


饮水君


清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好多八旗子弟已经有了自己的汉姓汉名。而且,并不是只有满清子弟才取汉名。

金、元时期的贵族也都喜欢给自己取个汉名,就像现在某些人喜欢给自己取个英文名一样,是一种潮流。

最有名的大概是《倚天屠龙记》中的王保保和赵敏,当年看书看到这里我就很奇怪了,这兄妹俩怎么一个姓王一个姓赵?难道有一个是收养的?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他们的汉名。

清军入关后,哪怕当时的汉民族打不过他们了,科技文化什么的还是可以甩他们好几条街,在这方面有足以骄傲的资本。

顺治、康熙、雍正都认识到只凭满清那一套是统治不了这么大的国家的,治国,还是得学习汉族,因而心向汉学,之后的几任皇帝也都有这种认识,自然而然影响了底下的风气。

大名鼎鼎的和绅,他儿子名叫丰绅殷德,有没有人想过他儿子怎么不跟着他姓和?其实人家姓钮祜禄氏。

还有权臣明珠,是不是很典型的一个汉族名字?他的全名是纳兰明珠,叶赫那拉氏,标准的满族人。他儿子纳兰性德,听起来就不太像汉族人了。

等清朝灭亡之后,八旗子弟几乎全改了汉姓。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是满族人,她家祖上是叶赫那拉氏,现在姓“那”,听说另有一支叶赫那拉氏改姓“胡”,她的奶奶原是觉罗氏,后来改姓“金”。

其他我所知道的还有这些:

乌扎那拉氏改姓吴,瓜尔佳氏改姓关,乌勒锡氏改姓胡或吴,董鄂氏改姓董,布尔察氏改姓卜或布,富察氏改姓傅或付,佟佳氏改姓佟或童、高,索卓罗氏改姓索或曹、石。

这些姓氏有的是根据满姓首字音改的,有些是根据意思改的。但不管姓什么,都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