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巴州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巴州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巴州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8月15日,巴州区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李某甲等15人跨省电信诈骗案件。15名被告人分别系湖南、山西籍,其中10人系“90后”,最小年龄仅为19岁。

巴州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巴州区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

2017年3月以来,被告人李某甲同被告人李某乙、李某丙、李某丁、王某甲、刘某甲过租用服务器、购买木马程序和域名的方式搭建钓鱼网站,并购买伪基站设备,招募杨某(已起诉)、王某乙(已起诉)、被告人王某丙、曹某某与景某、高某、张某甲、李某戊等人使用伪基站设备在四川、山西等地以工商银行95588的名义向市民发送含有钓鱼网站链接的积分兑换诈骗短信。被害人点击诈骗短信内的钓鱼网站链接后,李某甲、李某丙、李某丁、王某甲、刘某乙便通过钓鱼网站后台获取被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再通过拨打95588查询被害人银行账号内余额,并使用被害人银行账号在申游网等网站内购买充值卡,后再将购买的充值卡在电捷通等网站出售,从而对被害人实施诈骗。2017年6月26日,李某甲等人正在海南省三亚市凤凰岛度假酒店内作案时被巴中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民警抓获。经调查,现已核实李某甲、李某乙、李某丙、李某丁、王某甲、刘某乙诈骗成功案件137起,共计诈骗被害人马某等人现金486578元。

2017年5月以来,被告人王某丙在李某甲的安排下到四川广安、德阳、成都、资阳、自贡等地,使用伪基站设备以工商银行95588的名义向市民发送含有钓鱼网站链接的积分兑换现金的诈骗短信。同时,王某丙还将被告人韩某甲、高某、景某、曹某某与王某乙、景某、韩某乙、张某乙、张某丙、刘某丙等人介绍给李某甲参与使用伪基站设备发送诈骗短信,教授韩某丙、王某乙、李某戊、景某、张某乙、张某丙、高某使用伪基站设备发送诈骗短信,并从中获利。经鉴定,认定自2017年5月以来杨某共计发送诈骗短信672294条,王某乙共计发送诈骗短信77716条。

2017年6月以来,被告人刘某乙安排韩某甲、景某使用伪基站设备到湖北洪湖、咸宁等地以工商银行95588的名义向市民发送含有钓鱼网站链接的积分兑换现金的诈骗短信,并要求韩某甲、景某将发送诈骗短信的情况截图通过微信发送给自己。经鉴定,韩某甲发送诈骗短信20185条,景某发送诈骗短信24381条。

2017年6月以来,被告人李某丁安排高某使用伪基站设备到山西运城以工商银行95588的名义向市民发送含有钓鱼网站链接的积分兑换现金的诈骗短信,并要求高某将发送诈骗短信的情况截图通过微信发送给自己。经鉴定,高某发送诈骗短信100265条。

2017年6月以来,被告人李某丙安排曹某某使用伪基站设备到山西运城以工商银行95588的名义向市民发送含有钓鱼网站链接的积分兑换现金的诈骗短信,并要求高某将发送诈骗短信的情况截图通过微信发送给自己。经鉴定,高某发送诈骗短信183274条。

巴州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庭审中,公诉机关按法定程序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在法庭辩论阶段,控辩双方围绕指控事实充分发表了意见。

巴州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巴州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据了解,本案被告人按法律规定自行委托辩护律师,需要法律援助的均由我院为其指定了辩护律师。本案将择期宣判。

巴州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THE END

本案审判长蒲升元法官提醒,市民在收到所谓“银行”、公安等官方号码发来的积分兑换手机银行失效账户安全遇到问题等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先核实信息真伪,尤其是短信内带有网站链接的,切勿随意进入,以防卡内资金被不法分子盗取。如果对所收到的短信存在疑问,应立即致电客户服务热线进行查询、核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