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沂源中莊發現一完整沂水縣衙所賜匾額,解開塵封百年榮耀!

揭開歲月塵封的情事大小不一遠近不同,或令人驚訝,或令人追思。

沂源中庄发现一完整沂水县衙所赐匾额,解开尘封百年荣耀!

沂源的任紀航一直有一個放不下的“情結”,那就是在他曾經蹲過點的中莊鎮楊家莊村孫姓大門樓上方曾經懸掛著的一塊木製匾額所做成的“半門子”是否還存在?這塊屬於清代的匾額到底有一段什麼故事?在一個碩果累累的收穫季節,我們驅車前往沂源縣中莊鎮楊家莊村,探尋這塊匾額秘密!解開那段塵封百年的榮耀!

沂源中庄发现一完整沂水县衙所赐匾额,解开尘封百年荣耀!

當楊家莊村孫氏後人孫寧坤打開他祖祖輩輩居住的舊式大門樓的大門,從一個儲藏雜物的小屋裡扒拉出一塊塊灰頭土臉的半門子,並把它們排在一起時,我們在慨嘆的同時,也似乎看到了一段歷史的縮影,“半門子”上鐫刻的是“品重耆英” 四個大字!這塊匾額雖然在“文革”破四舊立四新運動中被無奈地做成了“半門子”,但四個柳體行楷大字依然保存完整,所遺憾者是下方題款被木匠颳去了,而孫氏後人又不記得是何年何日所題,然也無妨我們還原這個山莊孫氏先人們行善積德的故事。

沂源中庄发现一完整沂水县衙所赐匾额,解开尘封百年荣耀!沂源中庄发现一完整沂水县衙所赐匾额,解开尘封百年荣耀!

在楊家莊村辦公室裡,村支部書記和這塊匾額的主人孫寧坤、孫寧海等人一起回憶了這幅匾額的來歷:孫氏上五代祖先原來在楊家莊村是一個樂善好施的大戶人家。楊家莊雖然不是很大,但是村莊卻處在沂河岸邊、燕崖南山陽面山下。古代經此山道,可以過山南通沂水北通博山,南方人可由此進京,北方人可由此去南方。據幾位孫氏族人互相回憶他們的父輩祖輩所口口相傳,上五代以上的先人們在這個山村憑著勤懇節儉,日子過得富足,在周遭儼然成為一大戶人家。自家的日子過好了,也沒忘鄉里鄉親,一直以來樂善好施、幫貧濟困:在災荒之年,凡有乞討者上門,他家必儘量給與飯食。在嚴寒的冬天,他家還常為乞討者留宿,臨走還賙濟點現成的飯食,有的還給與一點糧食或銀兩回家接濟家人。凡是從此村路過趕考的學子,遇有難處的,也會得到他家接濟。孫家的這種善行,在沂水縣沂源鄉方圓百里內得以廣泛傳揚。是出名的“孫大善人”。清末某年某日,沂水縣衙大張旗鼓的給這家“孫大善人家”的大門樓上方掛上了鐫刻著“品重耆英”四個大字的匾額,以示尊崇褒獎!

沂源中庄发现一完整沂水县衙所赐匾额,解开尘封百年荣耀!

行善就能積德,積德才能平安,平安就是福啊!這是幾千年來老百姓最原始樸素的認知。《弟子規》中: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就是要我們對大家有愛心,應該親近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平時有精力有時間,應該多看書多學習。毋庸置疑,楊家莊孫氏先人所踐行的就是“泛愛眾 而親仁”。他們在那個封建社會的環境裡,一旦家族有了積蓄,日子好過了,就想著去“泛愛眾”,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親仁”。他們懂得:“積德為產業,強勝於美宅良田”這一樸素的興家立業的道理。他們更知道付出愛心就是福的內涵。

沂源中庄发现一完整沂水县衙所赐匾额,解开尘封百年荣耀!

“品重耆英”這塊匾額,在當時既是對楊家莊孫氏家族先人的“行善積德”品行的褒獎贊譽,更是對社會弘揚正能量的一次歷史性穿越和渲染。這塊匾額的內涵價值和榮耀,不僅僅是孫氏家人的,也應該是整個楊家莊村的。在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願“品重耆英”的厚德內涵得以繼續發揚光大!

沂源中庄发现一完整沂水县衙所赐匾额,解开尘封百年荣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