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平樂關帝小舍上演古琴音樂會

9月15日下午,2018文君文化古琴藝術節系列活動——“古鎮·古琴”古琴音樂會在關帝小舍上演。古鎮古琴聲聲入耳、引人迷醉,古鎮濃厚的人文氣息與文化底蘊,也給遠道而來的嘉賓留下深刻印象。此次音樂會是繼“琴臺夜月”中國古琴大師演奏會之後,本次藝術節舉辦的第二場演出。來自省內外的古琴名家、知名琴學家與部分琴友、知音齊聚平樂,為市民呈現古琴藝術的獨特魅力。

平樂關帝小舍上演古琴音樂會


下午的關帝小舍內,隨著一道深沉堅實的古琴音,一首上古舞曲《神人暢》為觀眾開啟了一扇穿越時空、回望千年的大門。現場,既有文君琴社帶來的《良宵引》等古琴經典音樂傳統合奏,還有《聲律啟蒙》這樣的優美琴歌作品,令觀眾大飽耳福。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古琴家、中國古琴學會副會長馬傑,四川音樂學院教授、古琴演奏家戴茹相繼上場,用高超的手法、嫻熟的技藝全新演繹了《酒狂》和《滄海一聲笑》,將整場演出推向了高潮。相繼上演的古箏齊奏《紡織忙》、古箏獨奏《漁舟唱晚》,旋律簡樸優美,節奏流暢而富有層次感,讓現場觀眾讚不絕口。

活動中,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副會長、“川派古琴”琴學家唐中六先生現場解析了曲目的內涵,鼓勵琴社的學員們努力去貼近和感受樂曲蘊含的意境。

關帝小舍獨有的歷史、獨有的文化、獨有的建築、獨有的位置等就像一本做工精美的厚厚古籍,記錄著南絲路古鎮裡川西民俗的風情,也讓到場嘉賓欣賞不已。“一走進村落覺得突然眼前一新,有一種嶄新的感覺,有種錯覺這真是農村嗎?濃濃的文化氛圍,非常棒。”戴茹教授說,在這樣環境下聆聽或彈奏古琴,無疑是一種享受。

關帝小舍,原名周家大院,堂號“愛蓮堂”,始建於清末明初,佔地面積近三十畝,原有大小四合院十二座,因院落四周桂蔭環繞,柔蕊醇香,故亦被人們稱為“桂花樹周家老房子”。2017年啟動保護性開發,將其打造成為農旅互動、文創引領的旅遊精品民宿,帶動關帝村村民投建民宿、發展產業。

記者 何婷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