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什么叫“湿热下注”?

菜鸟飞歌


其实通过“湿热下注”这几个字我们就能大概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就是说湿热向下流注。单明白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湿热”,“下注”指的是下注到哪里。

谈起“湿热”大家并不陌生,湿热形成的原因也很多,可以是外感湿热而使湿热之邪进入人体,也可以因为过食肥甘厚味,或者脾的运化失常造成湿邪内生,久而化热,从而形成湿热。湿热的表现也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有发热、头痛而重、身重,口苦,胸闷,尿黄等等,舌脉以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为主要典型表现。

全身各个地方都可以有湿热的表现,但是如果主要是身体趋下的部位表现出明显的湿热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湿热下注。比如说下焦的膀胱、肾,因为其主管泌尿生殖系统,所以湿热下注常常表现为泌尿及生殖系统的问题,比如可以表现为泌尿系统感染,具体症状可以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尿血、尿浊等,也可以表现为慢性前列腺炎、痔疮、阴道炎等等疾病。湿热下注可以是很多疾病的一个证型,也就是说湿热下注可以引起,或者表现为很多的疾病形式。

在治疗方面,清利湿热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兼顾湿热的蕴积部位偏下,也要适当运用趋下的药物以载药下行。或者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疾病证型而更有针对性的用药。


药事健康


是不是很多人经常听到医生说自己湿热下注,但是却不知道什么意思?接下来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湿热下注。

什么是湿热下注?

湿气就像黏稠的液体一样,可以随着体液流动,湿热下注就是指湿热流注于身体的下半部分。

湿热下注后有哪些表现?

湿热下注后,身体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表现,比如:小便不利、小便次数多、女性白带异常有异味、男性阴囊潮湿有异味、大便粘黏不易擦净、下肢肿痛、出现脚气等等。

如何调理湿热下注?

1.饮食多吃清热利湿性的

湿热患者体内虚火旺盛,因此不适宜再吃温补性食物,可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比如:苦瓜、黄瓜、冬瓜、绿豆、薏米等食物,尽量不要吃辛辣味重的,炒菜时也要避免放辣椒、花椒、生姜等调味品,饮食清淡一些。

2.运动排汗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排湿方法,尤其是夏天,身体内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体内湿气太重,到冬天会引发很多其他病症。

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既可以纾解压力、活络筋骨又可以加速排湿,让身体更加健康。平时不太喜欢运动的人可以饭后喝些怡 清茶,虽说这样属于中药内调,但祛湿也是比食疗要快很多的。

3.远离潮湿环境

日常生活要远离潮湿环境,尤其是已经有湿气的人,夏天千万不要贪凉直接睡在地板上;在天气潮湿、下雨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否则会导致湿气加重。

4.睡前按摩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部,在经气运行中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同时也汇聚了大肠经的湿浊之气,每天晚上睡前按摩此穴3分钟,可以清热解表、疏经通络,起到很好的祛湿热作用。

想知道更多关于湿气方面的知识,欢迎【关注】我,每天都有新收获。


一袭寒风浸染双眸


湿热下注是一个中医的术语,并不特指某一疾病,而是一种病证名。

从字面的意思,我们大致就可以了解到,湿热下注说的是湿邪夹杂热邪流注于下,湿和热都是中医的致病因素。

这里的这个下则指的是下焦,中医藏象学说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至今尚无完全统一的看法。一般认为大致可将人体躯干划为三个部分:横膈以上内脏包括心、肺等为上焦,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肝、胆、脾、胃等,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及膀胱。

中医认为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水液,膀胱主贮存及排泄尿液,大肠主传化糟粕及吸收津液,小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湿热下注,是指湿热邪气流注于下焦,引起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失常,大小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异常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

湿热阻于肾与膀胱,导致肾与膀胱气化失常,则水道不通,小便不利,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短少等尿路刺激症状,还可见尿赤、尿浑浊等症。妇女还可表现为阴痒,带下量多或黄白相间。

湿热阻于大小肠,肠道传化糟粕、分清泌浊功能失常,可见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赤白下痢或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等症。

湿和热都是中医的致病因素,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脉濡数等,可见小便淋漓涩痛、会阴胀痛、阴痒、下肢浮肿、关节肿痛、湿热痢疾、湿热泄泻等。主要的疾病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阴道炎、痢疾等。


淡如九月


下焦湿热亦属于湿热体质的一种,有的人甚至还伴有口臭的现象

在日常我们在跟朋友交流的时候,看到对方眼神传来一种嫌弃的目光,难免会有些尴尬。由此得知我们的口气具有一定的“杀伤力”,虽然对方知道这并不是有意而为之,不过口臭的确在社交关系上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1.揭秘口臭的“幕后黑手”

不过有些朋友感觉很委屈,因为平时特别注重个人卫生,每天都在按时刷牙,可为什么口气还是这么重?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口臭并不 “单纯”的指口腔问题,而是内在已经出现了健康隐患。在中医理论上来讲在夏季和秋季最容易患上湿热病症,形成湿热体质。

2.湿气分为内湿和外湿

①外湿

环境潮湿或者是经常游泳,淋雨,泡澡等等,这些还导致湿气形成的原因。

②内湿

内湿属于病理性的现象,比如消化系统紊乱,常食油腻的食物,引起湿热,所谓湿热就是湿和热同时存在。尤其是在夏季转秋季这段时间外界温度比较高,如果本身湿气比较重的体质,就会因为湿久不除而转热的现象。

3.湿热引起口臭的病理

有些人不仅嘴臭,而且早上嘴巴微微发苦还特别干,经常胃燥,大便粘液,而且脸上容易长青春痘,这些症状说明体内已经患有湿热。一旦患有湿热会伤害到人体的脾胃,所以这正是口臭口干,食欲不振的原因。一旦脾胃运行不畅,就会影响到肠胃功能,拖缓排泄,所以才会出现消化不良大便粘滞等症状。所以在找到口臭的根源问题之后,首先需要调理湿热体质,保证肠胃的正常运行功能,清除体内热火,从而改善口臭引发的病症。

4.除湿热才能去口臭

①人参补气养阴

人参本质性寒,跟湿热有平复的作用,而且可以养胃生津,调理口干舌燥,四肢倦怠,尤其是对于阴虚内热的患者能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②茯苓疏散风热

茯苓能够疏散风热,清新口气,而且还能够治疗虚热,口臭等症状。所以经常用茯苓泡水可以达到清凉降火除湿的效果。

③鸡内金通淋化石

鸡内金含有丰富淀粉醚酶角蛋白,氨基酸非常丰富,其中微量胃蛋白酶促进食物的消化,增加胃动力,起到通淋化石的效果,排除体内的淤积,缓解脾胃不和,根源解决湿热口臭的问题。

5.综合调理方案

人参茯苓鸡内金三种主食材为一个配方,对于除湿降火,改善虚热口臭有明显的效果。《黄帝内经》当中记载到,配以山药,砂仁,佛手可以去火养胃;雪莲,赤小豆,莲子能够祛湿气;莲子,薄荷,金银花还能清凉泻火,疏风散热,搭配到一起组成多味 清片,效果更甚。把这几种食材提前浸泡一夜,然后煎煮25分钟,每天按时服用。同时如果是上班族的朋友,也可选择贴心的片剂,药效配备完善,更为方便。


360健康大讲堂



诸葛药师


湿热下注是中医的一个证候,包含一系列的症状

说说病邪,湿和热

热邪伤阴,表现为热的病症,红肿热痛,而且跟着湿邪流动,大家都知道水往下流,所以说湿热容易往下注。湿邪有一个性质就是黏腻,缠绵难愈,和梅雨季节一样不清爽,病程很长,体质阳气偏盛的人,湿邪容易化热成为湿热,停留在不同的部位产生不同的症状



下包括哪些呢?

下焦,包括肾和膀胱,所以会出现小便的问题,淋漓不尽、疼痛、白带异常、大便黏腻疼痛,腰酸腰痛,小便短赤,腹部不适的症状腹痛等症状

下肢:流注下肢,引起下肢脚气病、关节肿痛等症状

临床常用的方:可选用清热利湿的方药。如五淋散、四妙丸等。

小医生的科普,欢迎大家指正,喜欢就点个赞呀


大脑梗知识


湿热下注是一个中医的证型。指的是湿和热同时存在于人体导致的一系列病理表现。

湿邪具有重浊,粘滞,趋下,致病缠绵难愈的特点。湿热是湿邪加热的表现,因此湿热致病具有典型的症状表现:发热、身热不扬,头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尿黄而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膀胱系津液之府,湿热蕴结于下焦,下注膀胱,湿热阻于肾与膀胱,导致肾与膀胱气化失常,则表现为水道、小便不利,泄时涩痛,尿赤,尿浑浊,小便频数,淋沥不畅(即尿频、尿急、尿短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临床可以酌情根据辨证用五淋散、萆解分清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治疗。


泌尿男科于文晓


湿热下注(下焦湿热)指湿热注于下焦的病理。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带下等。临床最常的是肝胆湿热:常见胁肋胀痛灼热、口苦纳呆、厌食、呕恶腹胀、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或阴囊湿疹,瘙痒难忍,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妇女带下色黄臭、外阴搔痒等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职之象。常用治疗方剂:龙胆泻肝汤或龙胆泻肝丸。


dai春华


湿热下注可能有很多病症的出现,肝的问题,妇科的问题,还有泌尿系统的问题。疟疾等等。


添财9


湿,就是体内水分过多,不能正常代谢出去。

湿气重的人,长期积累,有的就会堆积生热,就变成湿热体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尝试过,洗衣服时,将衣服放在盆里浸水后,如果没有及时洗掉,过了一段时间来看,衣服和里面的水居然都变成热的了。

但是不沾水的脏衣服放上几天也不会这样。

这就是湿聚成热。

中医有句古话这样说的“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一旦湿热想成就会非常难祛。

请问你现在有哪些症状了?

症状出现时间多久了?

如果有,可以关注我,与我私聊,我帮你看一看,

我会为你出一个详细的病情分析,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