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戊戌六君子”被殺之後,維新派並沒有放棄鬥爭,而是選擇了兵諫

“戊戌變法”是清晚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的維新派有識之士通過光緒帝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等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由於“戊戌變法”的時間僅僅持續百日,所以又被叫做“百日維新”。在“戊戌變法”失敗後,以譚嗣同為首的六位維新派成員被殺,被稱之為“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被殺之後,維新派並沒有放棄鬥爭,而是選擇了兵諫

譚嗣同被殺之留下一首訣別詩“有心殺敵,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讓後世能夠了解當時革命先輩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偉大情操。清朝末年是中國最黑暗的時刻,被列強欺凌,使得中國四億同胞處於水深火熱當中,偌大的帝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狀態。

“戊戌六君子”被殺之後,維新派並沒有放棄鬥爭,而是選擇了兵諫

維新派的先輩們是看到中國當時政府的腐敗,必須採取變法改變現狀,但是因為觸動了當時統治階級的利益而被打壓下去,清朝也在“戊戌變法”失敗的十四年後覆滅。在近代史中,大家熟悉的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領導者在“戊戌變法”失敗之後逃至國外,從此之後都沒有任何的政治上的作為。

“戊戌六君子”被殺之後,維新派並沒有放棄鬥爭,而是選擇了兵諫

康有為在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之後一直像小丑一樣不合時宜的提出“保皇”口號,一直策劃溥儀復辟,一直到晚年時還是宣稱效忠於大清,甚至後來成為了袁世凱復闢運動的領袖,可謂是不合時宜,看不清形式。留下來的也只過大多是康有為花甲納小妾的花邊而已。

“戊戌六君子”被殺之後,維新派並沒有放棄鬥爭,而是選擇了兵諫

而梁啟超在變法失敗之後雖然也是逃亡日本,但是他卻陳為了近代文學革命的理論倡導者,雖然後來也在袁世凱政府裡面任職,但是本人卻極力反對袁世凱稱帝,並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成為清末最優秀的學者。

“戊戌六君子”被殺之後,維新派並沒有放棄鬥爭,而是選擇了兵諫

不管康有為與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的後來遭遇如何,但是在所有人的認知中變法失敗之後維新派就徹底的退出了政治舞臺,再也沒有重返政治舞臺的機會,在之後的歲月裡面也都是配角而已。但是其實並不是這樣,在變法失敗之後,維新派人士還是努力的想要維繫變法的成果,甚至採取兵諫的方式。

“戊戌六君子”被殺之後,維新派並沒有放棄鬥爭,而是選擇了兵諫

1900年維新派人士唐才常不甘變法失敗,遠赴日本聯絡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獲得了這兩位的支持,然後在聯合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人生,也相繼獲得支持,於是在1900年8月9日在安徽、江西、湖南同時舉事,並且在舉事之初發展迅速,短短的時間內就佔領當時的武漢三鎮,並且揮師西安,想要救出當時被慈禧囚禁的光緒帝。但是因為糧餉不足,很快的就在1900年8月21日被張之洞鎮壓,唐才常等人被殺,兵諫失敗。

“戊戌六君子”被殺之後,維新派並沒有放棄鬥爭,而是選擇了兵諫

總結:在維新變法失敗後,維新黨人也做過努力,甚至採取兵諫的方式進行抗爭維護變法成果,最後還是被封建主義頑固分子鎮壓下去,使得清朝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912年,並且還在1901年簽訂了最後一個,最恥辱的賣國條約《辛丑條約》,為維新黨人的失敗可惜,為清政府的腐敗沉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