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未来五年哪个城市将会是北上广深后的中国第五城?

渐离如是


这个问题被问了无数遍。大家的普遍回答是,中国未来第五层应该从成都、重庆、武汉这三个城市中产生。

经济规模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不能成为唯一衡量的指标。要知道,苏州市的经济总量超过了除广州以外的所有省会城市。但你会认为,苏州的的综合实力会比成都或者武汉更强吗?

个人认为,最有成能力成为中国第五层的,并不是、重庆、天津、成都、武汉和南京这些城市,而是杭州。

为什么?

第一,杭州的经济结构最为优良。成都、天津、重庆、武汉这些城市的摊子铺得太大。什么经济项目都搞,但是没有一个主攻的方向。摊子铺得很大,但却不精细。

要成为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必须有一项或者两项左右的主导产业。比如北京的高新技术和金融产业;上海的现代制造业和金融;深圳的科技创新产业和金融产业。四大一线城市之一的广州,就是因为没有主导产业,所以至今迷失了未来发展方向。

武汉、天津、重庆、成都都没有一项获得两项很明确的主导产业。但杭州有他们就是电子商务和现代制造业。现在的杭州已经成为世界的电电子商务之都。

第二,未来的杭州湾大湾区战略对杭州的成长不可估量。杭州湾大湾区战略,现在只是概念阶段。但可以预计,不久之后,这个战略必将上升为国家战略。使得其成为继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湾区。

个人认为,未来的杭州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城。


财经知识局


不用置疑,肯定是重庆!首先,重庆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人口与面积相综合的优势!就好比新加坡,香港,澳门……它们再富再发达,却没有多大的延伸空间!其次,虽然重庆直辖时兼并了万涪黔三个川东贫困地市。但经过二十一年直辖的奋进,各项经济指标飞速上升。以一(主)城带一片(贫穷山区)成绩斐然。如果单比较主城九区的生产值和消费指数更是比肩北上广深。潜力巨大!再而,重庆一直是大中国内陆的重工业中心,世界笔电产业中心,摩配中心,商贸中心,汽车产量居全国之首,更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重庆的工,商,旅游业都异常发达!然后,重庆贵为内陆唯一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西部唯一超级大都市,亦是世界第一大山水之城。依托独特的地形,城市建设时尚繁华立体大气,桥梁纵横轨道交错,是西部的高速高铁水运航空综合型交通枢纽!最后,重庆还有巨多闪亮的城市名片☞美女,美食,美景,绝对让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美不胜收!一座带你飞越千里的英雄城市,前程势必更加辉煌广大!重庆,中国第五城^O^不负众望,实至名归👍





阳光无垠


在今后五到十年,中国一线城市可能会大幅度增加,第五城变化较大。哪些城市将更有可能成为今后重要的核心城市,列举11个城市,大家自己看看谁将成为中国第五城。


一、北京市、直辖市,首都。

  • 2016年建成区面积:1401.01平方公里;

  • 2017年1-9月GDP 19569.80 ; 人均 90063 元;

  • 2016年末常住人口 2172.90 万。


二、上海市,直辖市。

  • 2016年建成区面积:1380 平方公里;

  • 2017年1-9月GDP 21617.52 ; 人均 89340 元;

  • 2016年末常住人口 2419.70 万。



三、广州市、广东省省会。

  • 2016年建成区面积:1237.25 平方公里;

  • 2017年1-9月GDP 15509.06 ; 人均 110436元;

  • 2016年末常住人口 1404.35 万。


四、深圳市、广东省副省级城市。

  • 2016年建成区面积:900 平方公里;

  • 2017年1-9月GDP 15408.62 ; 人均 129393 元;

  • 2016年末常住人口 1190.84 万。


五、重庆市,直辖市。

  • 2016年建成区面积:1329.45 平方公里;

  • 2017年1-9月GDP 14309.18 ; 人均 46940 元;

  • 2016年末常住人口 3048.43 万。



六、天津市、直辖市。

  • 2016年建成区面积:885.43 平方公里;

  • 2017年1-9月GDP 13449.50 ; 人均 86098 元;

  • 2016年末常住人口 1562.12 万。



七、成都市、四川省省会。

  • 2016年建成区面积:615.71 平方公里;

  • 2017年1-9月GDP 9725.40 ; 人均 61098 元;

  • 2016年末常住人口 1591.76 万。



八、武汉市、湖北省省会。

  • 2016年建成区面积:566.13 平方公里;

  • 2017年1-9月GDP 9397.17 ; 人均 87284 元;

  • 2016年末常住人口 1076.62 万。



九、杭州市、浙江省省会。

  • 2016年建成区面积:506.09 平方公里;

  • 2017年1-9月GDP 9018.40 ; 人均 98154 元;

  • 2016年末常住人口 918.8 万。



十、苏州市,江苏省地级市。


  • 2016年建成区面积:458.29 平方公里;

  • 2017年1-9月GDP 12387.9; 人均 116347 元;

  • 2016年末常住人口 1064.74 万。



十一、南京、江苏省省会

  • 2016年建成区面积:755.27 平方公里;

  • 2017年1-9月GDP 8703.48; 人均 105242 元;

  • 2016年末常住人口 827 万。


看看和北上广深的差距在那,看看后面列举的城市谁的可能性更大。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上北深广为人所熟知,这四个城市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实力最强,最具国际化的超大型城市,2017年上海以 30133亿元的总量位居全国所有城市第一,北京,深圳,广州也都是20000亿级别的城市,北京去年的GDP总量是28000亿,今年突破30000亿应该不是问题,而排名5到10位的城市则和上北深广还有不小的距离,而最有希望成为中国第五城的,则非重庆莫属。



重庆2017年GDP高达19500亿,总量位居全国第五,首次超越了北方重镇天津,经济增速更是高达11.6%,一年增量1942亿,我们注意到近几年重庆都保持9%以上高速增长,在大部分城市经济发展遇到瓶颈转型失败增速乏力的情况下重庆经济逆势增长,是目前所有大城市中唯一一个在近十年里都能够保持高速健康稳步增长的城市,GDP先后超过苏州,天津,与西部另外一座城市,去年刚刚成为新一线首位城市的成都也慢慢拉开了距离。



排在重庆之后的城市又以天津发展最乏力,去年刚刚遭遇了统计造价,GDP注水事件的天津,“宇宙第一强区”的滨海新区GDP造到腰斩,最终当年经济增长率仅有3.97%,全年增量只有710亿,比很多二线城市增速还差,由前年的第五名滑落到去年的第六名。而紧随天津后面的江苏第一大经济强市苏州很早就进入了万亿GDP俱乐部,在当初因为台资外资密集,产业集群规模大,对GDP的刺激也很大,也正是因为过分依赖外资在之后的几年发展中规中矩,一直到去年实现实现11.92%的增速,一年增量就达1844亿,与天津的距离进一步缩小。



排名八,九,十的三座城市成都,武汉和杭州与前七位的城市相比经济体量都太小,与上海,北京的差距都在一万亿以上,与排名第五的重庆分别有5610亿,6100亿,6944亿的差距,这三座城市去年的GDP增速也都在10%以上,成都更是实现了14.13%的增速,在前十城市中增速仅次于深圳。



重庆是一个总人口3000万,总面积超过9万平方公里的特大型城市,人多地广,产业分布广,所涵盖的工业类型丰富,近几年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工业,云计算等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工业化体系,重庆这十年来都是稳步发展,被外界冠以“稳健之城”,GDP增速已经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长率在全国大城市排名前列,具备成为与上北深广同等的城市。

重庆今年GDP将铁定突破20000亿,成为中国第五个,也是西部第一个20000亿级别的超大型城市,中国第五城重庆实至名归!


大国布衣


背靠大城成长的奇迹

在一份国家统计局新公布的国内城市经济排名榜单中,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名次依次排列。榜单新鲜出炉,四大一线城市排名未来十数年间不可超越,但后续排名城市与四大城之间的差距在渐渐缩小,谁将会在未来脱颖而出成为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大城?

纵观榜单会发现有趣的现象:第五大城的候选名单里,表现强劲的苏州与天津,均是倚靠四大城经济辐射效应而成长至今的经济大城。

苏州地处上海辐射区中的核心区域,作为与浦东接轨的第一站,苏州是与上海联系最紧密的城市,上海对其辐射的影响力大;而天津位于京津冀区域要地,受北京经济带动影响深重。

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城强力竞争者——东莞

苏津两城深受上海北京大城市泽被,其经济表现强劲亮眼,是未来北上广深之后中国第五大城的有力竞争者。但第五城的强力竞争者并非只有它们两个,事实上,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座城市与苏津两城情况非常类似——临深城市东莞。

深圳作为GDP靠前全国的一线城市,地理条件优秀,对外开放程度很高,国家政策对两大城市高度照顾,由此吸引大批资金与贸易推动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在大城市繁荣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

东莞市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几何中心,和苏州在长三角洲的地位类似;三者同样背靠中国一线大城,苏州临近上海天津背靠北京,东莞倚靠深圳和前海自贸区,与南沙自贸区相隔狮子洋,在区位当中受到的大城市经济辐射效应相同;两者同样处在贯穿整个临海三角洲的交通轨道网络当中,与一线大城互通便利。

东莞拥有与苏津两城同样的发展条件,欠缺的只是一股强大助力,而前海及南沙自贸区的成立,标示着这股助力已然成型。

在深圳特区、前海自贸区、南沙经济开发区三大区的覆盖下,地处三大区经济辐射带核心位置的东莞市,背靠珠三角洲坐拥两大自贸区与一线大城,或将在不久后的明天成为中国的第五大经济奇迹。

沙田现代海滨城 等待发掘的半岛珍宝

沙田镇作为东莞接受两大自贸区与一线特区经济辐射的要害之地,充分把握经济变革的脉搏,确立两港两城的空间布局,将北部滨水新城作为沙田镇的行政文化中心,定位虎门港后方的重要服务基地,重点发展居住、公共设施;南部滨海新城则借助虎门的强势发展与大前海自贸区的辐射带动,共同构筑珠三角现代海滨新城。

两大自贸区的经济辐射与一线大城特区带动,再加上切合发展实际的现代海滨新城战略布局,这一片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情况前景乐观。而南部滨海新城作为沙田对外接壤的第一要地,战略价值不断上升,土地楼盘资源随之水涨船高。

恒大御景半岛就坐落于南部滨海新城区内,雄踞东莞临深地区,深处大前海自贸区核心位置,西接壤广州南毗邻深圳;又拥有十分便捷的交通,30分钟可达广深两城;恒大倾力打造的半岛人居典范,现代海滨城宜居地,升值潜力不容小觑。

卓绝的远见造就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善于发现先机并能把握先机,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恒大御景半岛正如未曾绽放光华的珍宝,等待远见之士揽于手中。


凡凡谈篮球


据初步统计,2017年中国城市GDP总量排行显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依然势头强劲占据前四席,GDP总量分别为3.01万亿元、2.80万亿元、2.20万亿元、2.15万亿元。天津、重庆、苏州紧随其后。其中,重庆的GDP增速一直位于各省份前列,在2002年重庆的GDP总量才到2000亿大关,而后十五年间,重庆的GDP增速稳步在10%以上,2010年更是达到了17%,在2017年它的GDP总量超过了1.95万亿元,速度可谓惊人。重庆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投资环境较宽松,政府干预较少,使得重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重庆的经济发展一直是由实体产业作为支撑的,工业是重庆的主要产业之一,汽车制造与电子制造是重庆的优势产业,其中汽车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国内第一,所以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重庆依旧会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继北上广深的第五大城市。



东北爱笑哥


首先,大家要明白,所有大城市的发展,国家在10年或者20年的规划里,已经明确定位了,简而言之,模子套好了,你们发展都早已经给你们定位好了。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这些词,既是国家给的定位,也是国家给的政策。没有国家支持,在无任何政策倾斜的情况下,你一个城市凭一己之力,翻天覆地地发展,是不可能的,没有先例!深圳、上海浦东、重庆,哪个不是政策倾斜?所以,未来,第五城,2047年后来看的话:

第一梯队(特区):港澳、台北+新北(深圳香港可能合并为港深市,看好20年内收回TW)

第二梯队(直辖市):重庆、天津、雄安(北京地位依然在,但国企等巨鳄已经转到雄安,上海还是NO.1)

第三梯队(国家中心城市):武汉、成都、郑州、西安

第四梯队(省会及单列市,注意,省会依然只会是个省会)杭州、南京、合肥、长沙、宁波、青岛、沈阳、贵阳……)

未来20年,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城市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大家回顾历史,历朝历代,和平年代,任何一个城市,不会盛而衰,也不会平庸到爆发。所以,努力过好当下,这是中国最好的时代!未来是更美好的时代!各位努力吧,不要争论谁会是第五了。


沙迦老


十年前,可以说北上广是中国一线城市的代名词,随着深圳经济的发力,逐渐成为北上广深是一线城市的代名词,目前这四个超级大城市俨然就是中国的代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一线城市,和二线的区别就是:在重要的产业经济领域内,是否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未来五年我个人认为重庆机会比较大。


重庆是直辖市,而且还是面积最大的一个直辖市,还是国家中心城市,政策机会更多,是中西部地区其他城市可比的,更何况重庆还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商贸物流、科技创新和航运中心,重庆人口也属于最多的。

在国际影响力上,联合国的中国地图上只标出了北京、上海和重庆,可见其影响力,重庆提出打造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5个重庆概念,而且重庆接待的旅游人数全国第一。

而且论交通运输能力,重庆不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商贸物流和航运中心,而且更是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所以我认为未来重庆更有机会成为中国第五大城市。


视点微观察


首先排除成都杭州苏州,未来五年第五第五城只会在津渝汉三个中产生,为什么,且看我慢慢分析。去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4年12月底,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江11省市,启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研究编制工作。近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将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要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等超大城市的引领作用。发展现代航运服务,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态,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服务。

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等超大城市和南京、杭州、成都等特大城市引领作用,发挥合肥、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大城市对地区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很明显,国家层面来看,杭州成都南京等城市定位还差一个级别,而且未来五年,武汉发展潜力也不可小觑,就在今年,武汉市招商引资项目资金过了两万亿,实际到资近万亿,而这些资金在未来五年都会为武汉的经济发展增加强劲动力,另外重庆天津机会也大,毕竟是直辖市,基础好,所以,我觉得,未来第五城只能是津渝汉里面一个!


楚人老娄


未来五年哪个城市北上广深后的中国第五城?作为中部唯一敢叫拼北上广深的城市,就是武汉了,可以说齐名‘定性’了!

提起武汉人们对这座城市,有深厚的好感~美丽!再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九省通衢’的全国交通枢纽中心!带来交通‘四通八达’!自古经济发达,是国家重要工业、教育基地!是湖北省的中心,发挥龙头作用!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进入新一线城市行列,地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并成为未来世界十大超级城市第二名!‘世界级’名片越来越一一城市‘设计之都’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设计’的亮点城市!

武汉城市规模之大,周边己形成庞大的城市群,位居长江流域中心地带,称之为长江《龙腰》一一华中经济辐射能力之强!特别是近几年,突飞猛进的经济,城市建设发展;GDP进入万亿‘俱乐部’!城市建设如画,己经斩头露角,在众多城市中,是脱颖而出,成为‘美丽中国典范’,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座未来国际知名宜居城市!

武汉处于优越中心,这是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与武汉中部城市去比的!她的位置在全国‘犹如围棋’盘上的‘天元’,被誉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己经是‘奠定’了。不仅是第五齐名,而且还要超越一一她就是中国第五座‘直辖’之城!

未来武汉这座城市的地铁规划至2023年;线路达19条,总里程一千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武汉这座城市如此发展之快;就像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出席在武汉举行的中部崛起2017新经济发展篇章时说,看好武汉!武汉正处于新经济走廊的中心节点,武汉要打造‘东方孟菲斯’,关键在吸引人才聚集!

武汉正在腾飞‘复兴’,一个月5万人才看好大武汉,留汉(返汉)聚集一起,共创大武汉美好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