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中国有两种云》下集来了,胡晓明:“拿来主义”走不远

5月23日的武汉,前一天的大雨和阴天让城市格外阴凉,全然没有“火炉”的样子,而在云栖大会的会场,气氛却格外火热,缺席了上一次云栖大会的胡晓明西装革履,甫一出现,就成了全场的关注点。

在4月26号的南京峰会上,阿里云副总裁李津说:“中国只有两种云,一种是拿来主义的云,一种是自主可控的飞天云。”在云计算圈子里掀起了轩然大波,时隔一个月后,胡晓明的再次发声,则给舆论又添了一把火:“‘拿来主义’盖不出高楼大厦,自主研发的云才能走得更远。”并给出了一个新的名词:DIY云。

《中国有两种云》下集来了,胡晓明:“拿来主义”走不远

“拿来主义”的云是指谁?

如果按“谁用OpenStack谁就是”的标准来看,这几乎覆盖了国内大部分的云厂商,打击面之大,简直可以理解为是在说,只有阿里云才能走得远。

《中国有两种云》下集来了,胡晓明:“拿来主义”走不远

用OpenStack怎么了?阿里云不用,是因为研发飞天时还没有(飞天比OpenStack要早2年),其他的云用为什么就“盖不出高楼大厦”?主论坛结束后,这个问题也成为了记者群访的焦点。

不能被“开源”的字眼影响

OpenStack是由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Rackspace合作研发并发起的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旨在为公共及私有云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软件。而胡晓明在采访中说,阿里云平台同样是拥抱开源的,但云计算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则必须坚持自主可控,“不能被‘开源’的字眼所影响”。

对于OpenStack,阿里云专有云总经理马劲说,其出现的初衷,就是设备厂商在云计算来临后,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弥补技术短板进行集成,“在云计算时代用旧的形式去卖原有的硬件设备”,因此“一开始就并没有一个真正的云计算的实践,不能完整地给客户提供很好的体验”。他用DIY电脑做比喻,OpenStack的云就像是DIY电脑,逐渐就会被完整自研的云替代。马劲说:“DIY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费时费力,最后没有保障。从端到端的安全上没有整体设计,这个设计本身虽然有一套框架,说是兼容的,但是当中的测试都是要花很多的时间。

DIY不是指的软硬分离,是指它的胳膊、手都是拼装起来的,有不同的厂商,不同的设备,然后拼在一起,不协调。

《中国有两种云》下集来了,胡晓明:“拿来主义”走不远

李津补充,由于云平台中部件、技术、调度、存储、计算需要打通,尤其需要和账号、应用全打通,对OpenStack的改造将会耗费极大的精力,而改造的程度越深,之后受到影响也会越大。“因为社区主流版本会走到下一个版本去,你现在做的分支改造跟下一个版本有关系吗?没有关系,因为你的力量非常小,更新的社区主流版本根本不会考虑你做的所有事情,除非你变成一家超级大的公司,但超级大的公司做得更深的时候,会发现做的所有事情跟OpenStack是两条路。”

云栖大会上,胡晓明说阿里云有三条坚守的生命线,其中第一个就是自主研发之路。胡晓明认为,坚持自主研发是商业和技术上的双重选择,虽然需要投入巨量的人、财、物,短期看不到成功,但不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将会在长期带来更多的问题,比如没有经历大规模的实战检验,稳定性差故障多,版本分支繁多且相互不兼容,跨厂商无法迁移升级等。而云计算已经成为新基础设施,云上运行着政务、金融等核心关键业务,对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极高,其自主可控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下尤为重要。

生态和数据

强调自主研发的同时,胡晓明强调,阿里云同样重视开放:飞天兼容各种主流的开源技术标准,包括Hadoop、Docker、K8S、Spark等;阿里巴巴贡献了中国最多的开源服务;合作伙伴在阿里云云市场上提供了超过一万种应用和服务;阿里云提供丰富的API接口,供所有开发者平等使用,并保证兼容性。

一个有趣的数据是,2017年,阿里云合作伙伴的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200%,大约是阿里云本身增长的2倍。在9年发展中,阿里云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生态体系,合作伙伴超过8000家,遍布咨询公司、系统集成商、行业头部ISV,生态体系下的合作伙伴服务客户超过10万家。

《中国有两种云》下集来了,胡晓明:“拿来主义”走不远

也因此,生态成为阿里云坚守的第二条主线。“生态是阿里巴巴血液里流淌的基因”,胡晓明说:“坚持自主研发让我们走得远,而坚持与合作伙伴共生共存则让我们一起做大了云计算的市场和生态”。

第三条主线,则是阿里云一直所强调的数据安全。“今天,我们再次重申我们的承诺,阿里云坚决不碰客户数据。”胡晓明说。早在2015年7月,阿里云就第一个发起《数据保护倡议》,将“不碰客户数据”写入正式文本,目前阿里云也是亚洲合规资质最全的云服务商,还作为公安部试点,通过了云等级保护的四级测评。

作者 | 李昊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