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農村正面臨著有地無人種的現狀,年輕人出去務工,老年人種不動,怎麼辦?

qinqinbaobei逍遙觀


現如今,對於農村來說,70後越來越不願種地,80後越來越不會種地,90後直接進城不提種地了!面對農村的新變化,農業發展模式也在發生著轉折,例如現在提到最多的詞彙就是:土地流轉。



下面就結合我們這邊的情況,簡單聊一下關於這方面的話題,以供參考:

一、現在對於小農戶來說,種地越來越不掙錢

在我們這邊的農村,村裡一戶一般也就幾畝地而已!如果再加上村裡的機動地,像我們家也才10畝地多一些,很多農戶家庭成員少,也就五六畝而已!



現如今,雖然種地很多環節實現了機械化作業,但農業生產資料及相關成本卻大幅度上升了!就像現在的糧食價格再下跌,而化肥卻在上漲!

另外,再加上現在的土地有時過於分散,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民作業時間,也就減少了出去打工上班的功夫!

再就是今年小麥的大面積減產,也讓一些農民的種地積極性大打折扣!

二、現如今,土地流轉進程越來越快

記得曾看過相關報道,截止到2016年6月底,全國承包地流轉面積已達4.6億畝多,已經超過全國耕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了!

而隨著城鎮化、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今年農村土地確權的全面落實,土地流轉的進程勢必進一步加快了!



像我們這邊,村裡就已經有一些開始把地流轉出去,專心去鎮上或縣城上班打工,或者做一些生意小買賣的。

三、種植大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

隨著土地流轉進程的加快,農業適度規模化將成為發展趨勢。像種植大戶和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為主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成為未來農業規模化發展的主要形式!



比如,對於今年的糧食補貼來說,今年國家對於種糧補貼要求更嚴格的同時,也提高了對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規模化種糧者的補貼力度!並從今年農資綜合補貼中拿出20%專門用於不同這些種糧大戶!

像我們鎮上,去年也在積極進村宣傳“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新模式。而我們臨縣的一個種植大戶,原來是做農資的,現在也在當地承包了近9000畝地,做起了農業規模化、專業化、商品化的發展道路!目前好像專門種植糯玉米了!

隨著我們這邊村裡人去鎮上或縣城上班打工的越來越多,未來或許種地的只剩下了種植大戶和合作社了!


龍百曉生


農村土地無人種?年輕人出去務工,老年人種不動,怎麼辦?

好辦!現在正在各地流行起來的一種新型土地託管種植模式,為您排憂解愁!

什麼是土地託管?

土地託管就是指部分不願耕種或者無能力耕種者把土地託給種植大戶或合作社等組織,並由其代為耕種管理的方法!

土地託管本質上是一種勞務外包。也就是說,土地還是由您這個地主(不同於以往的地主身份哦)說了算!只不過是把部分環節或者所有環節,委託別人去完成,收穫的產品也主要歸自己。


土地託管分全程託管、勞務託管和訂單託管三種模式。

一是全程託管。託管方收取您一定的託管費用後,為農戶您提供耕種收管售等系列服務。以本方式收穫的作物歸託管者處理,但收益歸農戶您。

二是勞務託管。農戶您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全部勞務項目委託給託管方承擔,而您作為農戶負責種子、化肥、農藥、水電等全部生產物資。本方式託管後的作物歸農戶您處理,收益當然也歸您了。

三是訂單託管。農戶您只是將農業生產中某個時段的勞務項目委託給託管方,託管方按照勞務合同獲得報酬。以本方式託管的土地收穫的作物歸農戶,收益當然也歸農戶。

這三種託管方式任您選擇。就比方為您請了“長工”,您要怎麼使用隨您的便,但您要按照使用合同付費。

去年我們這裡大量的玉米生產採用了勞務託管這種方式。正如題主所述,農村大量的年輕勞力外出,老年人沒有太大的精力來種這麼多地,因而,農業系統想出了這樣的辦法!等於為您請了勞力。

這些接受託管的合作社都採用機械化耕作生產,所以各家各戶的土地需要連片連片地託給對方才好操作,不過,因為土地無人耕種已是普遍現象,這樣託管並不難組織!


您看!這就是應運而生,順勢而為!您發愁什麼,就有對應的解決辦法!


土地託管這種辦法就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土地制度改革進程中產生的新成果!通過規模化的土地託管,有利於實現土地的集約化經營,便於機械化耕作,以及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管理。


怎麼樣?您找當地託管方試試!

關注村姑說村事,更多三農話題共分享!


村姑說村事


這個本來就是社會發展所帶來必然的結果,以前中國是農業大國,主要就是小農經濟,隨著社會的發展,小農經濟肯定是要被淘汰的。而且中國的地形複雜,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一些山地農村土地荒廢這是必須要經歷的。

但是這個不是主要的趨勢,一些偏遠地區的山地肯定是已經無人種植了的,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這個是一定的,但是隻要有平整的土地,這些土地慢慢的都會集中在一些大戶手裡,也就是說以後的農業主要是以規模化生產為主,用現代的科技來服務農業。那麼機械化只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最原始的,用機械來代替人工。

其實現在一些地區已經有這樣的趨勢了,就拿我們湖南張家界這邊的山區來說,來過張家界的都知道,都是山區,但是隻要是有平整的土地,基本上都已經搞了大棚了。不管是種植蔬菜還是水果,或者是幹別的,交通方便的地區都已經有人種植了。

這個也是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結果,一二十年前人們開始走向城市的時候,那時候的農村土地是荒廢最多的時候,特別是十年前左右,基本上農村看不見任何的大棚,或者有人從事農業相關的。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而且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所以是不可能放棄農業的,只是說以後的農業不是以前的小農經濟了。

所以也沒必要擔心農村的土地無人耕種。


三農帝國


隨著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農村有地無人耕的現象也日益突出,土地丟荒問題不僅浪費資源而且也減少農民收入。

農村留守老人多,無力種地什麼辦?我以為首先應從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做起,就是改變以往的種植模式和耕作方式,改為既適應本地種植又減輕勞動強度的模式。如以前種那些玉米黃豆之類的調整為種藥材,這樣田間管理輕鬆,減輕了勞動強度也適應老人操作。

在此基礎上,農村留守老人可以採取互助合作的勞動方式。所謂人多力量大,幾家老人合在一起互相幫助,並適當給予一點補償,吃個飯或給點辛苦費,農村人樸實,多數不會計較的,這樣不僅解決了勞動力不足問題,而且也讓留守老人聚在一起,發揮餘力促進農業發展,也促進鄰里之間的和睦團結。




仁者暖春1535932


中央每年的一號文,都是針對三農的,你仔細的閱讀,慢慢的領會,多費心鑽研,拿出頭懸樑錐刺骨的精神,忽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困擾,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萬幹險阻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的共產主義信念,一定會慢慢的領悟到其中的真諦和綱領,再不行向這方面的磚傢俬信一番,討得絕世真經並不難。至於你信不信,那是你的事了。





黃羽飛雲超


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現在年輕人都上城市打拼,結婚生子買房子,農村只剩一些年齡較大的父母在種地,如果這些人幹不動丁,該怎麼辦?

1.土地規模經營,就是把土地承包給那些種植大戶,讓種地能人經營土地。

2.成立種植合作社,把土地合到一塊,這樣比單打獨鬥要強

3.如果兒女都不回農村的,也可永久退出所分土地和宅基地,上兒女那裡去養老。








陳勝260810778


實際上這都是局外人說的話,真正的農村人不會這樣理解,表面上看起來很有道理,年輕人出去打工了,留下老弱病殘種不動了,也許說的山區吧?

看過新聞報道沒有?為什麼中國農民每年都是大豐收,沒人種地又哪來的豐收?

仔細推敲一下就能知道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民種地是越來越輕鬆了,從種到收都是現代化,可以這樣說,就是做家裡不動糧食回運到家裡。一般農民七十歲還像小夥子一樣幹活。因為農村不但空氣好,人長壽,農民們知道自己老了沒有退休工資,所以不敢歇,小車不倒只管推,他們努力勞作是為了更好的活著,不是像有些人退休之後啥都不幹,就為了等壽終正寢那一天。

所以,我替農民們謝謝個位老闆的關心,說明你們心裡還關心著農村農民,心裡還裝著國家。


用戶蕣天瀛人



青花韻律185098660


一個剛剛進入社會的99年的職場小菜鳥


愛錢混錢圈的


這是中國重視工業忽視農業發展的必然結果,種莊稼根本無法維持家人的開支,年輕人必須離開農村去城裡打工,留下的是老人和小孩,老人種不動了只好荒著,待領導真正重視農業,讓農民不出門有錢賺,老人老有所依,誰還願意背井離鄉出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