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吃多了无子葡萄真的会不孕吗?

最近网上流传的无子葡萄疑似与避孕药有关的视频让很多爱吃葡萄的人纠结不已:吃多了这种葡萄真的会导致不孕吗?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危害?还是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情况吧。

吃多了无子葡萄真的会不孕吗?

视频中人声称:“现在的无子葡萄都是沾了避孕药,才变成无子的,吃完对孩子不好,绝育。”“之前听说过,反正我不让我女儿吃,吃多了年轻女娃都生不出孩子了。”由于这段视频在朋友圈的疯狂传播,让许多消费者对无子葡萄产生了质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让人们对无子葡萄望而却步。也正是因为人们的质疑,使得山东的无子葡萄大量滞销,种植者遭受了巨大损失。其实,关于无子葡萄喷洒避孕药,吃多了会导致不孕的说法纯属谣言,等看完了这篇文章,爱吃葡萄的您就放下纠结,继续畅快地“吃葡萄不吐葡萄子”吧。

吃多了无子葡萄真的会不孕吗?

无子葡萄如何而来?

据相关专家介绍,我们平时吃的葡萄分为两种:即有子葡萄和无子葡萄。有子葡萄就是天然有种子的葡萄,而无子葡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通过育种手段,使得葡萄品种本身无子,比如晒葡萄干所用的无子白葡萄;另一种是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实现的无籽培育,就是在葡萄开花时期施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种子发育,达到无子的效果,比如现在很受老百姓欢迎的无子巨峰葡萄,就是这样栽培出来的。而网上视频的对话中所说的“沾了避孕药”应该指的是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吃多了无子葡萄真的会不孕吗?

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吗?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又叫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可以分为植物体内本身就含有的内源性激素和人工合成的外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两种。葡萄无子化栽培中最常用的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赤霉素,已经合法登记用于葡萄生产。赤霉素有内源性的,也有外源性的,它最突出的作用是加速细胞的伸长,对细胞的分裂也有促进作用,可以促进细胞的扩大;同时具有抑制成熟,使侧芽休眠、衰老,促进块茎形成的生理作用。能刺激果实生长,提高结实率,对水稻、棉花、蔬菜、瓜果等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专家表示,使用赤霉素进行葡萄无子化栽培对消费者是非常安全的。首先,在葡萄栽培时使用赤霉素的浓度极低,如果浓度高了或施用量大了反而会对植株造成损伤。其次,从花期施用赤霉素至葡萄采收要经历两三个月的时间,这时先前喷施的赤霉素基本上都降解了。根据多年来农业部葡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葡萄中很少检出赤霉素,检出样品中的残留量不超过0.1mg/kg。

再者,赤霉素本身毒性极低,按照国际通用的安全限量换算,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80mg赤霉素才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即使按照高残留水平0.1mg/kg计算,消费者每天要吃1800kg葡萄才摄入180mg赤霉素,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吃多了无子葡萄真的会不孕吗?

此激素非彼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们口中俗称的植物激素,避孕药属于动物激素,之所以人们会引起恐慌是因为把这两种激素搞混了。激素分子想要发挥作用,一定要“认出”细胞中的特异性蛋白并且能与之结合。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分子结构完全不同,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和携带的蛋白也完全不同,所以,避孕药没法让水果无子,植物激素也无法改变人的生长发育。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小知识:

1. 在我国,取得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并不多,已取得登记的有效成分共有33种。 葡萄上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赤霉酸(赤霉素中的一种)、氯吡脲、萘乙酸、单氰胺、丙酰芸苔素内酯、芸苔素内酯。

2. 参照国际通行做法,我国豁免了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最大残留限量,分别是:赤霉酸、烯腺嘌呤、苄氨基嘌呤(6-苄基腺嘌呤)、羟烯腺嘌呤、超敏蛋白、S-诱抗素(+)、三十烷醇。 另外,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比如 氯吡脲(西瓜膨大剂)在葡萄中的最大残留限量0.05mg/kg ,乙烯利在葡萄中的最大残留限量1 mg/kg。


分享到:


相關文章: